广西省南宁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省南宁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南宁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Na-23 Cl-35.5 Ga-7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漂白液可以灭活COVID-19病毒 B. 大气污染物NO2主要来自于雷雨天气 C. 纤维可素以加强胃肠的蠕动 D. 高纯度硅可以作光电转换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漂白液具强氧化性,故可以灭活COVID-19病毒,A正确;‎ B. 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B错误;‎ C.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但可以加强胃肠蠕动,C正确;‎ D. 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关于环己醇(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 17 -‎ C. 烃基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D. 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环己醇含有醇羟基且与−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H,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 环己醇中羟基与环己基相连,结构不与乙醇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 C. 烃基上有4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C正确;‎ D. 单键碳原子是四面体结构,故碳原子不可能均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 答案选C。‎ ‎3.某离子化物MCl(s)在水中溶解并发生电离,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已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MCl中含有NA对共用电子对 B. MCl为弱电解质,在水中仅部分电离 C. M+和Cl-均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 D. MCl在水作用下的溶解和电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M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用电子对,A错误;‎ B. MCl为离子化合物,故M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B错误;‎ C. M+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Cl-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C错误;‎ - 17 -‎ D. MCl在水作用下的溶解和电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正确;‎ 答案选D。‎ ‎4.主族元素V、W、X和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元素V在地壳中含量仅0.087%,但其化合物每年以近百万种增加,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灼烧X的单质时可以观察到黄色的光,X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大小:r(W)I2‎ C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某稀盐酸 D 探究锅炉里的水垢样品在酸中的溶解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并振荡,则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溶液,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分液后得乙酸乙酯,A正确;‎ B.通过氯气后,棉球变蓝色,因为氯气和碘化钾发生反应Cl2+2KI=2KCl+I2,碘遇淀粉变蓝色,从Cl2+2KI=2KCi+I2知氧化性:Cl2>I2,故B正确;‎ C.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某稀盐酸,应用碱式滴定管,C错误;‎ D.锅炉里的水垢样品经过碳酸钠浸泡以后,硫酸钙会转变成碳酸钙,则滴加盐酸在酸中的溶解,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选项C为易错选项,解答时需注意:酸性滴定管可以盛装酸、强氧化剂,碱性滴定管可以盛装碱溶液,会腐蚀橡皮管的一律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6.DBFC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aBH4+4H2O2=NaBO2+6H2O。下列关于电池工作时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17 -‎ A. X极为正极,电流经X流向外电路 B. Y极发生的还原反应为H2O2+2e-=2OH−‎ C. X极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 每消耗‎1.0L0.50mol/L的H2O2电路中转移1.0mole-‎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工作原理装置图可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 ;‎ ‎【详解】A. 由图知X极为负极,电子经X流向外电路流入Y,A错误;‎ B. Y极为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H2O2+2e-=2OH−,B正确;‎ C. X极发生氧化反应:,故X极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C正确;‎ D. 由电极反应式H2O2+2e-=2OH−知,每消耗‎1.0L0.50mol/L的H2O2电路中转移1.0mole-,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我们来看看判断负极的常见方法:①电子流出那一极是负极,②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③阴离子向负极移动,④负极有可能因参加反应溶解而变细,⑤当电池总反应为金属与氢离子产生氢气的反应,通常活泼金属做负极,⑥如果是二次电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一极,在放电时是负极。‎ ‎7.常温下,向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H2O]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利用传感器测得该过程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浓度变化曲线如图;巳知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b[(CH3)2NH•H2O]=l.60×l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7 -‎ A. a点溶液中,c[(CH3)2NH2+]约为l.60×l0-4mol/L B. 从a到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C. c点溶液中:‎3c(Na+)+c[(CH3)2NH2+]=‎2c(Cl-)‎ D. V(HCl)=15.00mL时,c[(CH3)2NH2+]<c[(CH3)2NH•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a点溶液为浓度均为0.100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H2O]的混合溶液,二甲胺的电离被抑制,则c(OH-)≈0.100mol•L-1,c[(CH3)2NH•H2O] ≈0.100mol•L-1,, c[(CH3)2NH2+]≈l.60×l0-4mol/L,A正确;‎ B.由图中a到b阳离子总浓度不断降低可知,a到b是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过程,b点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故可推知HCl的浓度为0.100mol•L-1,b点为二甲胺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b点因二甲胺的电离呈碱性,水的电离被抑制,b到c是盐酸中和二甲胺的过程,c点二甲胺被恰好中和,其氯化物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故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B错误;‎ C.c点溶液中,加入HCl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中,;因为水解消耗一部分,故,则‎3c(Na+)+c[(CH3)2NH2+]≠‎2c(Cl-),C错误;‎ D.V(HCl)=15.00mL时,二甲胺有一半被中和,(CH3)2NH2Cl和(CH3)2NH•H2O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常温下Kb[(CH3)2NH•H2O]=l.60×l0-4‎ - 17 -‎ ‎,则溶液中, 溶液呈碱性,即二甲胺的电离程度大于(CH3)2NH2Cl 水解程度,故c[(CH3)2NH2+]>c[(CH3)2NH•H2O],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之一是看懂图,抓住关键点a为混合碱溶液,还未开始反应, b点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c点二甲胺被恰好中和;关键之二是类推,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则(CH3)2NH•H2O的性质由NH3•H2O类推所得,(CH3)2NH2Cl的性质由NH4Cl类推所得。‎ 二、非选择题 ‎8.启普发生器是荷兰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室气体发生装置,由图中漏斗1和容器2两部分构成;现借助启普发生器及相关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日用化学品——NH4Cl和Na2CO3。回答相关问题:‎ ‎【NaHCO3的制备】‎ 反应原理:NH3+NaCl+CO2+H2O=NH4Cl+NaHCO3↓‎ 反应装置:‎ ‎(1)启普发生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如果上述装置中导管被堵塞,启普发生器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2)仪器3中盛装的试剂是___;已知常温,NaCl的溶解度为‎35.9g,仪器4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的配制方法是将20.0mL浓氨水与8.0gNaCl混合振荡过滤,试推测过滤除去的物质为___。‎ ‎(3)观察仪器4中CO2流速的方法是___,仪器5中试剂的作用是___。‎ ‎(4)反应结束后,对仪器4进行冷却并趁冷过滤其中的悬浊液,“趁冷”的目的是___。‎ ‎【Na2CO3制备】‎ ‎(5)将(4)所得固体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得到Na2CO3;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NaHCO3‎ - 17 -‎ 固体已分解完全___。‎ ‎【NH4Cl制备】‎ ‎(6)向(4)所得母液中加入两种物质并降温,NH4Cl会逐步结晶析出,所加物质的名称是___,过滤NH4Cl晶体后的滤液可以再次循环使用。‎ ‎【答案】 (1). CaCO3+2H+=Ca2++H2O+CO2↑ (2). 漏斗l中酸液面升高,容器2中酸液而下降 (3). 饱和NaHCO3 (4). NaCl (5). 观察仪器4中导管口逸出气泡的快慢 (6). 吸收NH3 (7). 减小NaHCO3溶解度以提高产率 (8). 用一干冷玻璃片靠近蒸发皿上方,如果玻璃片上没有水珠则NaHCO3分解完全 (9). 氨气和氯化钠 ‎【解析】‎ ‎【分析】‎ 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制得的CO2中含有HCl等杂质,利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CO2再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氨气可能会逸出,利用稀硫酸吸收氨气。‎ ‎【详解】(1)启普发生器中要产生CO2,通过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如果上述装置中导管被堵塞,则启普发生器中气体压强增大,则漏斗l中酸液面升高,容器2中酸液而下降;‎ ‎(2)仪器3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则需用饱和NaHCO3;20.0mL浓氨水与8.0gNaCl混合配制溶液,已知NaCl的溶解度为‎35.9g,则假设20.0mL浓氨水近似20水,能溶解的氯化钠约‎7.2g,故混合液中未溶解的是NaCl,故过滤除去的物质为NaCl;‎ ‎(3)CO2从液体中逸出时会产生气泡,故观察仪器4中CO2流速的方法是观察仪器4中导管口逸出气泡的快慢,仪器5位于整套装置的末尾,主要用于尾气处理,其中的硫酸会吸收NH3;‎ ‎(4)本实验目的是制备NaHCO3,它是可溶性固体,故减少NaHCO3在水中溶解的量能提高产量,因此“趁冷”过滤的目的是减小NaHCO3溶解度以提高产率;‎ ‎(5)碳酸氢钠固体分解时有水蒸气产生,故要设计简单实验证明NaHCO3固体已分解完全,可用一干冷玻璃片靠近蒸发皿上方,如果玻璃片上没有水珠则NaHCO3分解完全;‎ ‎(6)过滤出碳酸氢钠所得母液中含Na+、HCO3-、Cl-和NH4+,假如想提取NH4Cl,则需增大Cl-和NH4+的浓度,故可通入NH3和加入NaCl,NH3·H2O和HCO3-反应,则Cl-和NH4+的浓度增大,经降温,会逐步结晶析出NH4Cl。‎ ‎9.我国西安兵马佣二号坑出土的宝剑因含有铬而锋利无比。目前,工业用硬铬尖晶石(属于含氧酸盐,主要含MN2O4其中M代表Mg或Fe,N代表Cr或Al)制备重铬酸钠(工业流程如图),同时电解重铬酸钠溶液便可得到铬。‎ - 17 -‎ ‎(1)硬铬尖晶石中,Cr的化合价为__。‎ ‎(2)在步骤II中除去的离子是___,操作X的名称为___。‎ ‎(3)写出步骤III中H2O2表现的性质是___,已知步骤III所得溶液c(Cr3+)=0.010mol/L,常温下,加NaOH使c(Fe3+)和c(Al3+)均降至10-5mol/L,应控制溶液的pH为___。(常温下:[Ksp[Cr(OH)3]=1.0×10-32,Ksp[Al(OH)3]=1.0×10-35,Ksp[Fe(OH)3]=1.0×10-38]。‎ A.10~11 B.>‎11 C.约为10 D.约为4‎ ‎(4)已知NaBiO3和Bi(OH)3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在步骤IV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步骤V中CO2压强越大Na2Cr2O7产率越高,其原因是___。‎ ‎(5)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铬,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电解池工作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该装置的电能主要转变为___能。‎ ‎【答案】 (1). +3 (2). Mg2+(或镁离子) (3). 过滤 (4). 氧化性 (5). D (6). 3NaBiO3+2Cr3++7OH-+H2O=2CrO42-+3Bi(OH)3+3Na+ (7). CO2压强越大,其溶解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Cr2O72-产率也就越高 (8). Cr2O72-+12e-+14H+=2Cr+7H2O (9). 化学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图及题目提供的信息知:硬铬尖晶石经过酸溶后溶液中含有Mg2+、Fe2+、Al3+、Cr3+等离子,经过步骤II除去了Mg2+,用双氧水把溶液中Fe2+氧化成Fe3+、再经过调节pH、在步骤III中除去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含Cr3+的溶液经浓缩后,步骤IV为在碱性条件下用氧化剂NaBiO3把Cr3+氧化成CrO42-,步骤V中则调溶液到酸性,使CrO42-,转变为Cr2O72-,据此回答;‎ ‎【详解】(1))由信息:硬铬尖晶石属于含氧酸盐,主要含MN2O4,其中M代表Mg或Fe,N代表Cr或Al,则M为+2价,N为+3价,则Cr化合价为+3;‎ - 17 -‎ 答案为:+3;‎ ‎(2)从硬铬尖晶石所含元素种类看,经过酸溶后溶液中含有Mg2+、Fe2+、Al3+、Cr3+等离子,从后续流程看,步骤II以后溶液中已经没有镁离子,步骤III中除去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可知在步骤II中除去的是Mg2+(或镁离子),操作X则是过滤; ‎ 答案为:Mg2+(或镁离子);过滤;‎ ‎(3)步骤III中除去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可推知Fe2+被H2O2氧化成+3价,故H2O2表现了氧化性,它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当溶液中c(Cr3+)=0.010mol/L,因为按常温下Ksp[Cr(OH)3]=1.0×10-32,则c(OH-)<10-10 mol/L,c(H+)>10-4 mol/L,则应控制溶液的pH<4,按常温下Ksp[Al(OH)3]=1.0×10-35,Ksp[Fe(OH)3]=1.0×10-38可知,此条件下,铝离子、铁离子已沉淀完全,故选D;‎ 答案为:氧化性;D;‎ ‎(4)从流程图知,步骤IV为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Cr3+被NaBiO3氧化成CrO42-,则发生离子方程式为:3NaBiO3+2Cr3++7OH-+H2O=2CrO42-+3Bi(OH)3+3Na+;步骤V为铬酸钠转化成重铬酸钠的过程:,从反应知,CO2压强越大,其溶解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越有利于平衡左移,即Cr2O72-产率也就越高;‎ 答案为:3NaBiO3+2Cr3++7OH-+H2O=2CrO42-+3Bi(OH)3+3Na+;CO2压强越大,其溶解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Cr2O72-产率也就越高;‎ ‎(5)由工业电解法制铬装置示意图知:电解时,阴极上Cr2O72-得到电子被还原,则电极反应式为Cr2O72-+12e-+14H+=2Cr+7H2O;电解池是电能主要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答案为:Cr2O72-+12e-+14H+=2Cr+7H2O;化学。‎ ‎【点睛】解工业流程题,要结合信息、流程及物质的知识综合应用。问题(4)中步骤IV离子方程式容易出错,一个关键是反应条件为碱性条件,关键二是溶液中的Cr3+被NaBiO3氧化成CrO42-,关键三是信息提示的灵活应用——NaBiO3和Bi(OH)3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则发生离子方程式为:3NaBiO3+2Cr3++7OH-+H2O=2CrO42-+3Bi(OH)3+3Na+。‎ ‎10.工业上研究高效处理煤燃烧释放出来的SO2,有利于减小环境污染。在T℃时,利用CO处理SO2的反应为:2CO(g)+SO2(g)2CO2(g)+S(l) △H=akJ/mol;‎ ‎(1)已知T℃时:C(s)+O2(g)=CO(g) △H1=-110.5kJ/mol S(l)+O2(g)=SO2(g) △H2=-290.0kJ/mol C(s)+O2(g)=CO2(g) △H3=-390.0kJ/mol - 17 -‎ 则T℃时,a=___。‎ ‎(2)在T℃下,将1.4molCO和1molSO2通入‎2L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体系气体总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在0~10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CO)=___,SO2的平衡转化率(SO2)=___%;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___L/mol。‎ ‎(3)实验测得:v正=v(CO)消耗=k正c(CO)•c(SO2),v逆=v(CO2)消耗=k逆,k正、k逆为只受温度影响的速率常数。若将(2)中容器内的温度升高(假设各物质的状态不发生变化),的值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科研团队研究用Fe2(SO4)3(aq)处理SO2:Fe3+溶液吸收SO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其他外界条件不变下,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SO2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在‎40℃‎前,SO2的吸收率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在‎40℃‎后,SO2的吸收率发生的变化是温度升高该反应逆向移动的结果,导致反应逆向移动的原因:一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二是___。‎ ‎【答案】 (1). -269 (2). 0.06mol/(L•min) (3). 60 (4). 180 (5). 减小 (6). 2Fe3++SO2+2H2O=2Fe2++SO42-+4H+ (7). 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8). Fe3+水解程度增大导致c(Fe3+)减小,c(H+)增大;SO2溶解性减小,导致c(SO2)减小 ‎【解析】‎ ‎【分析】‎ - 17 -‎ ‎(1)应用盖斯定律即可求算a;‎ ‎(2)结合已知条件及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纵坐标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是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共为1.8mol,据此用三段式计算即可;‎ ‎(3)要判断(2)中容器内的温度升高后的值将如何变化,可把升温后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通过测得的2个速率方程——v正=v(CO)消耗=k正c(CO)•c(SO2),v逆=v(CO2)消耗=k逆变形,找出的变化情况;‎ ‎(4)Fe3+溶液吸收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图知,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SO2吸收率的影响是‎40℃‎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能原因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回答;在‎40℃‎后,SO2的吸收率有所下降,则考虑温度升高对铁离子和二氧化硫间接带来的浓度影响;‎ ‎【详解】(1)已知T℃时:反应①C(s)+O2(g)=CO(g) △H1=-110.5kJ/mol,反应②S(l)+O2(g)=SO2(g) △H2=-290.0kJ/mol,反应③C(s)+O2(g)=CO2(g) △H3=-390.0kJ/mol 则,按盖斯定律,2×③-2×①-②即得2CO(g)+SO2(g)2CO2(g)+S(l) △H=akJ/mol;则△H =2×△H3-2×△H1-△H2=2×(-390.0kJ/mol)-2×(-110.5kJ/mol)-(-290.0 kJ/mol)=-269 kJ/mol ,即T℃时,a=-269;‎ 答案为:-269;‎ ‎(2) ,则x=0.6 mol,则;=60%;;‎ 答案为:0.06mol/(L•min); 60; 180;‎ ‎(3)T℃时容器(2)内发生的反应2CO(g)+SO2(g)2CO2(g)+S(l) △H=-269kJ/mol,若升温,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吸热方向的逆反应速率增加得更快,则v正<v逆,k正 - 17 -‎ c(CO)•c(SO2)<k逆,故,‎ 当温度升高时,KC变小,则减小;‎ 答案为:减小;‎ ‎(4)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Fe3和SO42-,则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从图知,‎40℃‎前随温度升高,相同时间内SO2吸收率随着增大,从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可以推知: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相同时间内SO2吸收率就高;温度上升超过‎40℃‎,SO2的吸收率有所下降,则温度对反应速率的直接影响不再是主要原因,因而要找间接影响,由于Fe3+会水解、二氧化硫的溶解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相同时间内SO2吸收率,故可能原因为:温度上升超过‎40℃‎,Fe3+水解程度增大导致c(Fe3+)减小,c(H+)增大;SO2溶解性减小,导致c(SO2)减小; ‎ 答案为:2Fe3++SO2+2H2O=2Fe2++SO42-+4H+;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Fe3+水解程度增大导致c(Fe3+)减小,c(H+)增大;SO2溶解性减小,导致c(SO2)减小。‎ ‎【点睛】问题(4)比较容易出错。表面上对二氧化硫吸收效应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温度,但是结果却有不同,那么首先考虑直接影响,其次考虑间接影响,不同情形下,其实影响因素已随之改变,要综合考虑。‎ ‎11.氮气、羟基乙胺(HOCH2CH2NH2)和氮化镓都含氮元素,其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其中电子能量最高的能级是___。‎ ‎(2)HOCH2CH2NH2所含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___,其中C和N的杂化方式均为___HOCH2CH2NH2中∠HOC小于∠HNC,其原因是___。‎ ‎(3)HOCH2CH2NH2是一种常见的二齿配体,能和Co2+形成环状配离子。C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区,该环状配离子的配位原子为___。‎ ‎(4)氮化镓为六方晶胞,其结构如图,其中Ga作六方最密堆积。Ga填充在N围成的___(选填:八面体空隙、正四面体空隙、立方体空隙或三角形空隙);已知该晶胞底边边长为apm,高为c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 17 -‎ ‎【答案】 (1). (2). 2p (3). O>N>C>H (4). sp3 (5). O有两对孤电子对,而N只有一对孤电子对,O的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更大所致 (6). d (7). N和O (8). 正四面体空隙 (9). ‎ ‎【解析】‎ ‎【分析】‎ ‎【详解】(1)氮是7号元素,价电子是5,电子排布图为,电子的能级有1s、2s、2p,能量由低到高为1s<2s<2p,电子能量最高的能级是2p。‎ ‎(2)HOCH2CH2NH2所含非金属元素有H、O、C、N,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有O>N>C,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H的电负性最小,所以由大到小顺序为O>N>C>H;其中C形成4条σ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3杂化类型;N形成3条σ键,有一对孤电子对,采取sp3杂化类型,所以C和N的杂化方式均为sp3;HOCH2CH2NH2中O有两对孤电子对,而N只有一对孤电子对,O的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更大导致∠HOC小于∠HNC。‎ ‎(3)Co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所以在周期表d区;HOCH2CH2NH2是中只有N和O存在孤电子对,能提供电子对给Co2+,形成配位键,所以配位原子为N和O。‎ ‎(4)氮化镓为六方晶胞,根据图可知,Ga周围有四个原子,所以围成的是正四面体空隙;根据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含有Ga:,含有N:,由于为六方晶胞,所以底面边长为a,其中一个角为60°的菱形,可得其高为apm ,底面面积为a2pm2,晶胞体积为a‎2c pm3=a‎2c×10‎-30cm3,则密度为 - 17 -‎ g•cm-3。‎ ‎12.已知偶氮化合物茜草黄()是常用植物染色剂和消炎类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1)茜草黄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E的分子式为___。‎ ‎(2)已知A系统名称为苯胺,则D的名称为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 ‎(3)1molC与NaOH溶液混合,最多消耗___molNaOH;已知一NH2和一OH对苯环有相似的影响作用,请写出A遇浓溴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最少的有___种。‎ ‎①芳香族类化合物;②在酸或碱性环境下均可水解;③可以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对甲基苯胺和苯酚及必要试剂合成偶氮化合物的路线:___。‎ ‎【答案】 (1). 硝基、羧基和(酚)羟基 (2). C6H4N3O2Cl (3). 对硝基苯胺(4一硝基苯胺) (4). 取代反应 (5). +HNO3+H2O (6). 1 ‎ - 17 -‎ ‎(7). +3Br2→↓+3HBr (8). 、、 (9). 4 (10). ‎ ‎【解析】‎ ‎【分析】‎ ‎【详解】(1)茜草黄中含氧官能团有-NO2、-COOH、-OH,名称为硝基、羧基和(酚)羟基;根据E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6H4N3O2Cl。‎ ‎(2)已知A的系统名称为苯胺,D在A的-NH2的对位上连有-NO2,所以名称为对硝基苯胺(4一硝基苯胺);①反应将-NH2上的一个氢取代为-COCH3,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反应②是对位上的苯环氢被-NO2取代,根据原子个数守恒还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 ‎(3)C中能与NaOH溶液的只有-NHCO-,发生水解反应,所以最多消耗1mol NaOH;已知一NH2和一OH对苯环有相似的影响作用,所以一NH2‎ - 17 -‎ 的邻位和对位苯环氢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Br2→↓+3HBr。‎ ‎(4)在酸或碱性环境下均可水解是酯基,可以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说明含酚羟基,且为芳香族类化合物,则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有6种、有6种、有4种,所以最少的是4种。‎ ‎(5)根据D→E,可知对甲基苯胺先生成,再与苯酚合成偶氮化合物,路线为: 。‎ ‎【点睛】本题利用题给信息,结合有机物的官能团和性质,进行解题;利用物质的相似性写出A与浓溴水反应的方程式;合成题利用题目所给流程得到合成路线。‎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