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 校对: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2. 在雅典公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市政广场周围会聚了议事大厅、公民法庭、公民大会广场等众多市政建筑,从而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的核心区域。这有利于 A.宣扬法律至上的理念 B.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3. 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D.罗马外贸的兴盛 4.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 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 12 - 6. 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 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7. 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从欧洲国家进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产国船只载运;从亚洲、非洲或美洲进口的物品,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有关的殖民地船只运送到英国。爱尔兰或英国的殖民地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运送。”这一法案 A.旨在争夺海上霸权 B.顺应了工业革命需求 C.利于自由贸易发展 D.推动了各地区间联系 8. 英国的选民从1688年占人口总数的2%扩大到1868年的40%;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又由上院(贵族院)转移到下院(平民院),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英国 A.民主宪政日趋完善 B.社会结构日趋稳定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民众民主意识提高 9. 阅读下图,分析造成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影响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大工厂制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10.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 12 - 11.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2.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13.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D.增强工人阶级的国际意识 14.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非洲涌现出一批本土史学家,他们要求清除史学研究领域的殖民主义影响,建立民族主义历史学派,如伊巴丹学派和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著作。这反映出 A.非洲历史悠久,文明绵延不断 B.民主思想传入,融合非洲传统 C.独立国家兴起,重构民族历史 D.殖民统治崩溃,冷战格局形成 15. 1952年,好莱坞和FBI联合拍摄的电影《灯塔疑云》公映,影片讲述了美国士兵经历激烈战斗最终赶走入侵的苏联特工成功解救人质的故事。时任总统称赞说这是每个美国人都应看的影片,号召美国人观看这部电影。这反映了 A.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 B.冷战对峙的国际政治环境 C.美国主导世界的政治意图 D.美国倡导国际联合反恐 16.对于朝鲜战争的报道,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据此推知,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美苏媒体的对立 B.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斗争 - 12 - C.缓和与动荡并存 D.“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 17. 1951年,法国、西德等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欧洲联合从项目单一的煤钢联营日益发展成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多元化联盟”。这一变化 A.根除了法德战争的隐患 B.促成了欧洲内部的团结 C.加速了国际旧秩序瓦解 D.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 18.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兴起,里根政府对日采取了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种经济手段。这些措施 A.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阻断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C.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矛盾冲突 D.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19.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 词汇 提及次数 1988年 1993年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西方 46 144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西方 36 87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356 114 西方 7 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 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20. “冷战的结束和1991年苏联解体改变了1945年以来国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个国际事务的新结构开始出现,但它的轮廓和美国在其中的角色都还不太清晰。”材料强调 A.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C.美国已经建立单极世界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 12 - 21.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一定程度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B.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C.拉开了苏联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D.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22.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23.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C.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水平的提升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4.有研究显示,1990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是310亿美元,1993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有66%流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流到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却极少,这些国家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上述材料表明 A.新兴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利益失衡 C.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25.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 A.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两极格局发展需要 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 - 12 - 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 D.二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中国话语权持久性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编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图一:15世纪末—17世纪上 图二: 1914年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 12 - 材料三 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90%以上的亚洲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50~1959年,这一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1960~1975年,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末,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扩张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2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 12 -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4分)并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核心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 材料二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力量,自己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和联合国决议所通过原则的不同及所 产生影响?(8分) - 12 -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分别指什么。(6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抖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4分) (2) 指出材料二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4分) - 12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4分) - 12 -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20 DCBCD DACDC BADCB BDADA AAABC 26.(1)从美洲角度: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2分)从欧洲角度: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2分) (2)变化:由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到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对非洲侵略的国家增多。(2分)成因: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地。(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扩大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2分) (3)意义: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使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了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成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有利于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秩序;有利于世界民主与和平进程。(任答两点2分) 27.(1)特点:实现工业化;工业占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核心(两点4分)主要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疯狂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4分) (2)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洲际间的联系;形成世界范围劳动分工的新格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任意两点4分) 28.(1)原则及影响:国联: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分) 联合国: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4分) (2)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分)新的力量:欧共体形成(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振兴;日本崛起等。(4分) 29.(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经济落后。(2分) 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2分) - 12 - (2)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实践: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分) (3)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减少国家干预;调整国家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削减政府开支,减税。(任意两点4分)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