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的运动(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的运动(3)

‎1.3地球的运动(3)‎ 课时作业 ‎1.当海口(20°N)阳光直射井底时,该日(  )‎ A.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 C.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D.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解析】 当太阳直射20°N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因为当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无法判断其后的太阳移动轨迹。当地的昼长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 B 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2~3题。‎ ‎2.‎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a为(  )‎ A.23°26′ B.35°‎ C.66°34′ D.55°‎ ‎3.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2~3.【解析】 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当太阳光线与大玻璃箱垂直时效果最好,即H=90°-|φ-δ|,φ=35°,δ=0°,α+H=90°,则α=55°,故第2题应选D项。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区应是太阳辐射分布较强的地区,拉萨市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第3题应选C项。‎ ‎【答案】 2.D 3.C 下表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据表回答4~5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4.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四地所处的纬度数值从高到低排序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4~5.【解析】 ‎12月22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昼夜状况为北半球昼长夜短,均小于12小时,越往北昼越短,南半球反之。纬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南纬的夜长等于北纬的昼长,丁地大于12小时故为南半球,其夜长为10小时4分,纬度应与北半球昼长为10小时4分的相同。‎ ‎【答案】 4.D 5.B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4‎ ‎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解析】 由图可知越往北日出时间越早,为北半球夏季。该季节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北。‎ ‎【答案】 A ‎7.甲地日落时刻为(  )‎ A.19时 B.17时 C.18时 D.20时 ‎【解析】 该日甲地日出为7时,上午时长5小时,据此可知日落时刻为12+5 =17时。‎ ‎【答案】 B ‎8.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 此日越往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画出晨线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9.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A.秋分 B.霜降 C.寒露 D.白露 ‎【解析】 二十四节气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根据山东、河南和北京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越低,种麦子的时间越晚,江苏、安徽的纬度比山东、河南还低,所以种植时间为霜降。‎ ‎【答案】 B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地方时。如图所示在自制刻有钟点时间的网盘中心垂直竖立一根标杆,7条放射线段是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据此回答10~11题。‎ ‎10.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 A.‎1月1日 B.‎‎6月23日 C.‎3月21日 D.‎‎5月1日 ‎11.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该标杆正午的影长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10~11.【解析】‎ 4‎ ‎ 本题组通过物影长短的变化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10题,该地日影持续时间为600~1800,所以白昼时间为12小时。该日可能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11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因此在题目要求时段内,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的影子逐渐变短。 ‎ ‎【答案】 10.C 11.B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2~13题。‎ ‎12.自转线速度相比(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13.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 A.b>c>d>a B.a>d>c>b ‎ C.d>c>a>b D.a>b>c>d ‎12~13.【解析】 本题组通过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第12题,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自转线速度c>d>b>a。第13题,图示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昼长时间a>d>c>b。‎ ‎【答案】 12.B 13.B ‎14.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出现在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B地位于________(晨线或昏线)上。该日B地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A地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1)题,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第(2)题,B地位于由昼向夜的分界线上,因此B地位于昏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3)题,图中相邻两经线间隔30°,时差2小时。邻C地左侧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因此C地的地方时为20时。A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4时,故其夜长为20小时,该日其日出时间为(20÷2)=10时。第(4)题,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0°经线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60°W。第(5)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 (1)冬至 12 22‎ ‎(2)昏线 昼长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 ‎(3)20 20 10‎ ‎(4)(23°26′S,60°W)‎ ‎(5)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4‎ ‎15.下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公转的地理意义及相关地理计算能力。第(1)题,从图中看出,A图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为北半球,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0°S,全球昼长分布从70°N向南昼越来越长,70°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第(2)题,B图是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图示正面方向是北极,甲地为115°E,是正午时刻,即太阳直射点为(0°,115°E),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丁乙甲丙。第(3)题,C图所示北极圈以北是极昼,因此,C图所示日期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是赤道以南地区或南半球。第(4)题,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夏季升旗时间早,冬季升旗时间晚,A图是北半球冬季,B图是春秋分日,C图是夏至日,升旗最早的是C,最晚的是A。‎ ‎【答案】 (1)从70°N向南昼越来越长,70°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 ‎(2)(0°,115°E) 丁乙甲丙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以南地区(南半球)‎ ‎(4)A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