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在手机或电脑上点击所选答案。 2.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空白纸上,每道题标好题号,各题之间要留一定的间距。答完题后一道题一拍照一上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 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 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因此,针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亟须在理论上对教育惩 戒进行澄清,引导人们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逐渐理性回归。 对教育惩戒认识模糊是教育惩戒权难以回归的主要原因。何谓教育惩戒?简而言之,惩即处罚,戒乃 警戒。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 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达到警示学生防止或戒除其不再发生不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教育效果。 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 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 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 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惩戒走向了两种极端——被教师滥用或弃用。如果教育惩戒权被滥用,就会使 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影响其成人成才;如果教师因忌惮种种责难而放弃了教育惩戒 权,将会使学生错误或失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 必要对容易混淆的惩戒、惩罚、体罚作一个厘清。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惩戒侧重于“戒”,而惩罚侧重于 “罚”,惩罚以罚为目的,它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弱于教育惩戒。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只要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 会出现对教育惩戒权的误解。 要避免出现以爱的名义来逃避或反对惩戒的不理智行为。高尔基认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 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当前,在民主教育、赏识教育、爱的教育的影响下,如今的教 育,竟陷入一种孩子在学校没有教师敢管的尴尬局面。这和部分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 有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可谓是百依百顺,很少去惩戒孩子。如果教师惩戒行为发生,个别不明 事理的家长会四处投诉告状,甚至威胁殴打教师。很多教师因为管理与惩戒学生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于 是,在学生犯错时,有些教师选择了沉默,放下了手中的戒尺。为此,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对于家长来说,爱孩子并没有错,错的是以爱 的名义偏袒孩子,从而逃避或反对教育惩戒,而只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惩戒才是真爱孩子。 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需要以法律为准绳。教育惩戒作为一种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不用,亦 不可滥用。对于犯错的孩子,必要的惩戒不可缺失,但是,如何把握惩戒的度,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尽快制定 教育惩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不合理的教育惩戒,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摘编自黄宝权《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教育惩戒是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的教育方式。 B. 与教育惩罚相比,教育体罚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 C. 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而是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和教育学生。 D. 爱的教育包含着爱,但并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来反对或逃避教育惩戒的不理智行为。 1 1.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阐述了教育惩戒权必须理性回归的重要性。 B. 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并以中国教育史上的古训为其理论依据。 C. 文章以高尔基的话为依据,指出了教育好孩子的本领并不是天下所有父母都会有的。 D. 对于教育惩戒,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论证了教育惩戒权须理性回归的问题。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教育惩戒权在我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目前因为公众的认识偏差才得以重回议事日程。 B. 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不可能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 C. 如何把教育惩戒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 D. 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教师的惩戒权得到保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 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1-14 天,多为3-7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 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摘编自搜狗百科) 材料二: 2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73例,新增死亡病例35例(湖北34例,河南1例),新增疑似病例13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62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620人,重症病例减少299例。 截止 2 月 29 日 24 时、据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 35329 例(其中重症病例736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1625例,累计死亡病例2870例,现有疑似病例85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6071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1856人。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走向图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注:图中数据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摘自《最新通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连续三天个位数》,国家卫健委,3月1日) 2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帮助邻国也是帮助我们自己。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 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疫魔都制服,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病毒都清除 干净,人类才会安全。 几周前,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之时,日本、韩国等东亚邻邦,以种种形式支援和帮助中国。 捐助物资上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文字,打动了无数国人。 而今,韩国和日本的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形势严峻,中国投桃报李,积极施以援手。中国向日本提供 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试剂盒上写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驻韩使馆日前向韩国大邱市紧 急捐助2.5万余个医用口罩,运送爱心口罩的货车悬挂着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的名句“道不远人,人无异 国”。 君送我“风月同天”,我报君以“道不远人”——严峻的疫情让中日韩三个东亚友邻更加团结在一 起,感同身受,休戚与共,携手应对,抒写了东亚命运与共的时代篇章。而文化的共通,为这种携手互助、 和衷共济抹上了让人心动、让人感怀的文化光芒。 (摘自《日韩已3871人确诊,中国回馈“风月同天”也是帮自己》,新华社2020年3月1日) 材料四: “中医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张伯礼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治疗往往不是着眼于病,而是调动 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这和靶点治 疗一样,同样可以治好疾病。”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我还是提倡中西医结合治 疗。”他说,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取效。治疗此次肺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主 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中西协同教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2019年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明确,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 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方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危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 4.下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重点首先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接着介绍了我国对此的研究以及对全球研发诊断试 剂、开展病毒致病性研究的帮助,最后介绍国家卫健委的防控措施。 B.材料二统计了2020年2月29日0-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 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新增出院病例和各项累计数据。 C.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走向图来看,全国新增确诊与湖北新增确诊走向高度类似,二者均在2月12日 达到高峰,而湖北以外新增确诊在在2月3日最高,以后一直缓慢下降。 D.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走向图来看,湖北新增确诊病例占了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的绝大多数,可见,湖北 胜则全国胜,动员全国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6.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遗 言 杨蕾 村长突然倒地,躺在饭桌底下一阵抽搐,紧抓女人的手,嘴里喊了两声:“纲!纲! ”便永远瞑上了双眼。 陶瓦村的人们听说了这事,老榕树下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人人为之唏嘘。人们帮村长的儿子纲把村长隆重安葬了,就埋在陶瓦河边。 陶瓦河边多了一座坟茔,陶瓦村的人们也多了一份心事。大伙聚在一起,目光齐刷刷地拉远,望着那 座坟茔一眼,再慢慢收回,投影一样放大到各自的脸,好像要在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都想开口说什么或问什么,最终没人吭声。看着看着,就散了。 三天前,温州香料商开着几部加长车来到陶瓦村收购八角,价钱可喜。大伙手上有了钱,有人提议把 建桥的集资款交了,村长负责收款,文书负责记账。村长办事喜欢趁热打铁,因此也就爽快地同意了。 村长站在大榕树下的石桌上,兴奋地宣布:“今天收到集资款总共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元。村会计去成 都参加儿子的婚礼,明天回村了我马上把钱款交给他,由他拿到银行存进村委对公账号。有了这笔钱,再加上地方财政的扶持项目,大家放心,明年我们一定能告别渡船过河的历史!”大伙听了个个眉开眼笑。陶瓦村的田地大部分都在陶瓦河对面,一艘机动船是主要交通工具,那种劳作的艰辛,只有陶瓦人自己知道。 可是,村会计没有按时回村,打个电话说难得出远门一趟,想逗留一段时日,去看看汶川地震遗址。 二十多万的建桥集资款还在村长的手里,不,是在村长家里!陶瓦村的人心照不宣。 村长的儿子纲在南宁开出租车,喜赌,欠债几十万。陶瓦村的人也心照不宣。 陶瓦村的人静默了几天,终于着急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弄清这笔款项现在搁在哪里,他们再也吃不下 饭睡不着觉了。他们自发集合商议,最后决定委派村文书、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上村长家询问款项的去向。 一个上午过去,两个代表回来了,一无所获。据说村长的女人当着他们的面,翻箱倒柜,摸枕头捏被 角,连放在床角落的尿壶也不放过了。文书考虑到村长平时的细心,为了安全起见,有可能已经先把款项存进自家的账号里了,便派陶瓦村小学校长拿着村长家的银行卡到镇上银行查帐,回复说没有任何进账的 记录。 二十多万元的人民币,用农大牌饲料十斤装的袋子来装也装不完的,又不是一个芋头或一个红薯那么 容易藏匿……村长的女人该不是有所隐瞒吧?有些人比比划划,胡乱猜疑着。 “前两天,纲一直在赌场,还抽好烟!”有人喊出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人群里,炸开了。他们 好像看到,纲烧的不是烟,而是他们的钱。几个汉子按捺不住了,吵吵嚷嚷、气势汹汹地向村长家奔去。 文书急忙伸手拦住:“大伙冷静点,村长尸骨未寒呢! “等他尸骨寒了,我的血汗钱可打水漂了!”有人蛮横地推了文书一把,愤愤地说。村长的老母亲, 手拄拐杖,站在家门口,微仰头颅,花白的头发被风扬起,神情透出一丝大义凛然之气。面带愠色的汉子和不断跟随蜂拥而来的村民被镇住了,攸地停住了脚步。老太看着跟前一张张震慑的面孔,顿了顿嗓音, 说:“本来,我想等会计回来再说,看来等不及了。我儿子怎样我老太婆心里清楚,我会给大伙一个交代的!” “媳妇,你告诉大伙,他临走前都说了什么?”老太太的身子微微抖索着,但很快镇定了。“他没说什么,只喊纲……”村长女人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啦啦地滚落。 “文书,你到我屋里搬出床底下的那口缸,给大伙看看吧!”老太太淡定地吩咐。当文书抱着沉甸甸 的一口瓦缸来到大伙的跟前,打开,满满的一缸人民币红灿灿地,映得大伙的脸一阵阵潮热,原本还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村民都静了下来,一下子鸦雀无声。老太太抑制不住了,老泪纵横,哽噎着说:“收了大伙的钱,我儿子没再离开家半步。晚上来我屋里坐到天明,嘴上说守着妈,实是守着这口缸。临走了, 挂念的还是这口缸啊!” 那几条汉子“扑通”一声,双膝跪下,给老太磕了几个响头。人群里,一片啜泣声。 (选自《小小说选刊》) 4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插叙的方式,先写小说中村长的去世,接着插叙村长收建桥集资款,再叙述村长死后人们对 集资款的追查,情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B.“陶瓦村的人心照不宣”表现了村民对建桥集资款的担忧,而“陶瓦村的人也心照不宣”暗示了村长 的儿子有可能用这些集资款去赌或还赌债。 C.“他没说什么,只喊纲……”这里的“纲”与“缸”谐音,村长的女人理解为村长临死在喊自己的儿 子的名字,而老太太理解为盛着村民建桥集资款的缸。 D.小说中所写的村民,与鲁迅笔下所写的“看客”非常类似,他们仅关心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而对于 一心为公、为大众做出牺牲的英雄人物却不依不饶。 8.在真相大白前,小说的许多情节写了村民对集资款的担忧,请简要概述。(6分) 9.有人说,小说中,村长虽然正面出场不多,却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 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已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徙雍州.,时书安石举明经,调乾. . 封尉,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工部尚书, 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 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 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 犯之。”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日:“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 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良... 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警为兄 河东王所建,良嗣日:“江、汉间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唐书·苏良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B. 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剌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C. 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D. 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其实却无实职。 B. 雍州,位于西北,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合称九州。 C.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左迁。 D. 仪同三司,始于东汉,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良嗣为政严明,治理有方。他严肃法纪,维护社会秩序,每次有盗贼出没,必能三日破案,被百姓称为神明;数次劝谏皇帝要鼓励官员自给自足,不与民争利。 5 A. 苏良嗣扣押皇使,直言切谏。宦官借采办竹木之机到处恣行暴虐,后被苏良嗣扣押。苏良嗣又上书称小人擅权,有损皇帝圣明。皇帝抚慰他并下令将竹子投入江中。 B. 苏良嗣任人唯贤,气量宽宏。苏良嗣非常赏识韦安石,认为他不应当久做地方官;苏良嗣曾因连襟贪赃而遭受连累被贬官,其亲人来表达歉意,而他却毫无愠色。 C. 苏良嗣擅改寺名,学识浅陋。河东寺是西梁皇帝萧警为纪念兄长所兴建,而苏良嗣却不知其来历。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名。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学问不够。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5分) (2)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鹧鸪天·博山寺作①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②,岂其卿③,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④,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①该词作于作者40岁左右遭谗落职之时。②语出《世记新语·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③语出杨罐《法言·问神》,表达不依权贵之意。④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 琴酒为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词开篇不凡,以抒情、议论起,“厌”字显示词人流连周围的山水时间之多。 B.词人用《庄子》里的典故,要安于平淡的生活,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怨辞反说。 C.下片表明自己不改变本性去迁就别人,人生历尽世事,还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 D.本词有含蓄抒情,借典故抒怀,风格超然闲逸表明归隐之由、归隐之乐。 15.本词最后两句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劝学》中,作者联系生活实际,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的意义在于反 思、改造、提升自己。 (2)《阿房宫赋》用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 穷奢极欲的生活。 (3)《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有类似的表述: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于十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悄然勃兴 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让整个社会不仅有些始料未及,也让许多年轻人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 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 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 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在小说、 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_____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 _____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对社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_____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 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 6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让整个社会不仅有些始料未及,也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 B. 不仅让许多年轻人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 C. 不仅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也让许多年轻人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 D. 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阳春白雪 源源不断 善变 体悟 B. 曲高和寡 触手可及 善变 体查 C. 曲高和寡 源源不断 嬗变 体悟 D. 阳春白雪 触手可及 嬗变 体查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再流行”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近乎“完成时” B.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现在已经近乎“完成时” C. 现在近乎“完成时”的传统文化开始“再流行” D. 已经近乎“完成时”的传统文化,现在“再流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每空2 分) 绝大多数人认为,① ,其实不然。冷饮喝得太多反而更容易使人中暑。大量冷饮进入肠胃后,② : 一是过量饮用的冰镇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需要体内水分稀释,这会造成体内水分减少;二是食物过凉引 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三是吃了过凉的食物会增加心脏负担;四是③ ,体内温度会骤降,而暑热积聚体内 某些部位,就无法散发出去。以上几点同时作用于人体,人就更容易中暑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5分) 2019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加快5G商用,把产业应用作为5G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景和主阵地,抢抓实 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国也正加快建成覆益全国、技术先进、高效运行、全球领先的5G 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推进跨部门、跨区城、跨行业协作, 培育5G高端技术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优化5G发展环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90后”这些过去的“小皇帝”“小萝莉”,2003年非典爆发时,他们还懵懂无知;2008年,汶川 地震时,他们尚青春年少;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时,他们能挺身而出。曾经稚嫩的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逐渐成长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了国家的希望。 有人说,苦难是时代的启蒙者。作为新世纪的“00后”即将步入社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假定你正要参加“新世纪的‘00后’”演讲活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愿望。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C【解析】C项,“教育民主就是不用体罚、惩罚等手段……”分析错误。由原文第三段“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取的,强调应该用爱、 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可知,选项内容只是一部分人对教育民主的认知。 故选C。 2. B【解析】B项,“文章指出‘爱’和‘罚’是对立统一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文中引用古训是为了证明“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 故选B。 3. D【解析】A项,“教育惩戒权”偷换概念,原文是“教育惩戒”,不是“教育惩戒权”; B项,“如果教师放下戒尺,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就……”错误,文中说的是“有 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教师不再严格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怎么学会敬畏和遵守规矩”,选项添加了 “放下戒尺”这一内容,且表述过于绝对; C项,“是衡量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并没有对教师和家长是否合格做出具体评判。 4.C【解析】第三框中应为“中医西医优势互补”。(3分) 5.C【解析】“以后一直缓慢下降”错,在2月20日有所反弹。(3分) 6.①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与全球科学家与公共卫生组织通力合作,研发诊断试剂,研究病毒的致病性机理。②对湖北疫区严加管控,全力支援湖北抗疫。湖北胜则全国胜,要严控湖北疫情扩散,防止全国大 面积出现疫情,同时集中全国各种资源支援湖北抗疫。③与友好邻邦互帮互助,全球携手,共同战“疫”。 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疫魔都制服,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④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要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要中西协同救治病患,不可有门户之见。(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7.D【解析】文章也并未显示村长的死是为大众做出了牺牲。(3分) 8.【解析】①村长去世后,人们“多了一份心事”,但此时都没有表现出来。②静默几天后,村民自发集合商议,决定委派村文书、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上村长家询问款项的去向,后来文书又派陶瓦村小学校长拿着村长家的银行卡到镇上银行查帐。③人们胡乱犹疑后,几个村民直接到村长家去质问。(6分,每点2分,大意接近即可给分) 9.①从主题的角度看,村长是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的干部,他积极筹款,为村民修桥;他怕集资款丢失,藏得非常隐蔽;他临死一直在念叨着盛集资款的缸。 ②从情节的角度看,小说一直围绕村长筹款建桥、保护村民集资款、村长去世等情节展开。 ③从创作意图的角度看,小说塑造村长这一形象,是为了赞颂基层干部一心为公的品质。(6 分,每点2 分,大意接近即可给分) 10. B【解析】如本题中,“始”译为“当初”,“始”后应断开,排除A项; “坐僚婿累”中的“坐”译为“……获罪”,“累是“连累”之意,而“下徙”译为“向下调职”,因而 “累”后应断开,排除C项; “谢”译为“道歉、谢罪”,“色泰定”的主语是“苏良嗣”,因此应在“谢”后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 C【解析】C项,“升级叫左迁”错,应是“降职”。故选C。 12. A 【解析】A项,“数次劝谏皇帝要鼓励官员自给自足”于文无据。文中“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 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而苏良嗣是持反对意见的。 故选A。 10. (1)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因此)苏良嗣很被尊重和忌憚。 【解析】第一句得分点:“不法”,不守法度;“数”,多次;“绳”,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府官不职者”,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不职府官者”, 不称职的官员;“见”,表被动;“尊惮”,尊重和忌惮。 (2)在朝堂遇到薛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薛怀义耳光,拽他离开。 【解析】第二句得分点:“遇薛怀义于朝”,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于朝遇薛怀义”,在朝堂遇到薛 怀义;“偃蹇”,傲慢无礼、盛气凌人;“叱”,命令;“批”,用手打;“曳”,拉,牵引。 参考译文: 苏良嗣,是京兆武功人。祖父苏振,曾任后周宕州刺史,被封为建威县侯。高宗时,(苏良嗣)任周王 府司马,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因此)苏良嗣很被 尊重和忌惮。皇帝认为他与众不同,选他为荆州长史。皇帝派遣宦官到江南采买怪竹,将在上苑种植。宦 官所经过的地方都骄纵残暴(地对待百姓),返回的途中经过荆州,苏良嗣把宦官囚禁了,接着上奏恳切劝 谏,称道:“向远方求取珍贵奇.异之物导致沿路百姓疲惫不堪,这不是皇帝抑制自已仁爱他人的主张。又由于小人私下弄权作威作福,而损害皇帝的英明。”言语非常恳切正直。奏章献上后,高宗下诏慰劳勉励他,立即下令把竹子丢弃到江中。(苏良嗣)调任到雍州,当时韦安石因明经被举荐,调任雍州乾封县县尉,苏良嗣非常器重他。关内闹饥荒,百姓中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苏良嗣执政崇尚严罚,每次有盗贼出没,三 日内一定被他所擒,当时人都称他为神明。垂拱初年,升任工部尚书,授官为纳言,被封为温国公,作为西京留守,待遇十分优厚。尚方监裴匪亲自督造各处园林,提出要卖.掉园中的水果、蔬菜,储备钱财补 贴王公大臣的建议。苏良嗣说:“公仪休是一个诸侯的相国,却能拔除园中葵莱销毁织机,我从未听说过天子要卖水果、蔬菜来和百姓争利的事情。”(这类事)就被制止了。(苏良嗣)升迁为文昌左相、同风阁鸾 台三品。在朝堂遇到薛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薛怀义耳光,拽他离开。武.后得知后,告诫(薛怀叉)道:“你只管从北门出入,南衙是丞相往来之地,你不要去冒犯他。”永昌元年,韦 安石升任为雍州司兵参军。当时,苏良嗣担任丞相,对韦安石道:“大才须当大用,怎么能在州县空耗力气呢?”他在武后面前举荐韦安石,将其提拔为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苏良嗣)被罢去左相之职,加官 授予特进,仍参与政事。因一向与韦方质不和,韦方质因获罪被诛杀,事件牵连到苏良嗣,朝廷将其逮捕。 后来辨明事情原委,苏良嗣因受到惊吓,惶恐不已,拜谢时晕例在金殿上,被送回府邸,当日便去世,时年八十五岁。皇帝下诏命百官前往吊唁,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当初,苏良嗣作为洛州长史, 曾因连襟贪赃被连累而被贬官为冀州刺史。妻妹前去道歉,苏良嗣泰然自若,道:“我不知道你们连累了 我什么。”在荆州时,州中有一座河东寺,是西梁皇帝萧警为纪念兄长河东王萧誉所建的,苏良嗣(不知河东寺得名于河东王,)道:“江、汉之间怎能称为河东?”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名,时人都认为他学 问不够。 14.D【解析】字面上是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 15.①最后两句说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②意托于松竹花鸟,表明守君子之志的意向,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仕途人情的戒畏。 16.(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人恒过 然后能 改 17. D【解析】这个复句的主语是“国潮”,后面的关联词是“不仅……也……”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关联词应领起两个分句,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让整个社会”的前面,因此排除A项。 再阅读分句内容可知,应是先让年轻人成为“门徒”,然后才是让整个社会始料未及,遵从由个体到整体, 范围逐渐扩大的原则,因此排除C项。 “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应该做“年轻人”的定语,排除B项。 故选D。 18.C【解析】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下里巴人”对举)。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时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根据文意,这句话强调从前应和的人少,因而“曲高和寡”更符合文意。源源不断:形容连续发生,没有间断。触手可及:手一伸出去就能触摸到。文中是指灵感源泉,用“源源 不断”较为合适。 嬗变:演变。善变:易变,多变。根据文意可知,应用“嬗变”。 体悟:体会;领悟。体查:亲自检查之意。由后文中的“思考”可知,用“体悟”较为合适。 故选C。 19. B【解析】从语境来看,后句的句式是“潮流是‘现在进行时’”,观察选项中的句式,和后句句式相对应的是A.B两项,内容应为“‘再流行’已经近乎完成时”,可排除C、D两项。 A项中“‘再流行’的传统文化”是定中结构,中心词是“传统文化”,根据文意可知,不是“传统文化近乎‘完成时’”,而是‘再流行’近乎‘完成时’,所以B项正确。 故选B 20.①热天喝冰镇饮料(冷饮)可以清凉解暑 ②会带来四种不良后果 ③冷饮进入体内 21.世界主要国家加快 5G商用,我国也正加快建成 5G产业合作创新平台、研发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优化5G发展环境。 【解析】本题新闻材料只有一段,可以句子为单位,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每层主要内容来组织答案。第一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加快5G商用”,第二句话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也正加快建成覆益全国、技术先进、高效运行、全球领先的5G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和“不 断优化5G发展环境”,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再次进行压缩即可。 22.注意:1.演讲格式 2.内容需要围绕“00后”“苦难”与“责任”“担当”“价值”的关系展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