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部分第27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教案
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标提示 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国家干预经济 ②“黄金时期” ③“滞胀” ④减少 ⑤“混合经济” ⑥贫富差距 ⑦社会保障 ⑧缩小 ⑨资源配置 ⑩经济全球化 ⑪知识经济 ⑫信息技术 考点二 ①斯大林模式 ②收购制 ③玉米 ④企业权力 ⑤物质利益 ⑥经营自主权 ⑦经济 ⑧重工业 ⑨经济管理 ⑩市场 ⑪指导性 ⑫重工业 ⑬政治 [巧学妙用] 图解历史——战后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易错易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加强。 构图解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图片寻史——种植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维导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考法1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题1】 (2017·四川宜宾调研)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 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 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 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 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 答案 D 『』 根据材料“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 可知,强调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考法2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考题2】 (2016·江西南昌模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说明勃列日涅夫时期( ) A.特别注重发展重工业 B.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 C.科技对生产力的推进作用特别巨大 D.苏联人热衷于武器研发 答案 A 『』 首先注意坦克、火炮和导弹等属于军事工业产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1)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管理经济。 (2)作用: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鼎盛。 考法3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评价 史料一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史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削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 (1)史料一反映战后福利制度带来政府开支不断扩大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提示 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2)史料二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利制度面临的困境。结合史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提示 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1)问的限定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回答时可从经济形势、福利制度本身、政府开支等角度进行思考。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但注意结合史料二中的有关角度进行作答,如民众意愿、政治斗争、福利制度的现状等。 『』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及评价 (1)出现: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社会福利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社会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的萌芽在资本主义早期就已出现,但发展缓慢,直至二战后才形成和发展起来。 (2)评价 ①积极作用 a.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b.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 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 a.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 b.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考法4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不足及借鉴 史料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4年6月,废除自留地的义务交售制。 1958年6月,取消副业、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采购制。 1952~1964年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 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年起,国家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 1954~1960年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到6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据凤凰网《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 史料展示了二战后苏联农业改革的具体措施及结果。据史料,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解读。 提示 史料表明,义务交售制逐步废除、农产品价格提高,调整了国家与农庄、农民利益分配,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提高。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增强农庄的自主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影响了改革成效。 以上内容说明,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程度制约着经济发展;科学地变革生产关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思考的角度“生产关系变革”。据史料“废除……义务交售制”“平均价格指数提高7.48倍”“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和“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 可知义务交售制逐步废除、农产品价格提高,调整了国家与农庄、农民利益分配,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提高。据史料“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和“到6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可知改革不彻底,影响了改革成效。最后进行小结,角度一从生产关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可知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程度制约着经济发展,角度二从生产关系和农民积极性的角度可知科学地变革生产关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不足及借鉴 (1)不足 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 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③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借鉴 ①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为宗旨。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 1.(2014·大纲全国,2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社会保障”“劳工法”“农场项目”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均与罗斯福新政有关且体现了时代进步性,从而说明艾森豪威尔的主张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故 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该政策并不是对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的延续,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课标全国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解析 本题以中西方的救济制度切入,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综合归纳、描述能力。第(1)问,“共同目的”依据材料从社会稳定、巩固统治、人道主义等角度组织答案,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其不同之处,依据材料可知,救济方式上中国与传统儒家思想有关,英国的救济法带有惩罚的性质。第(2)问,主要是考查近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答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主要是从相比于近代所呈现的新特点回答。 答案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海南海口模拟)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 ) 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 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 解析 这一法案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已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法案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失业问题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上表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表格显示第二产 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体现出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不可能阻碍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和其他国家对比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7·河北衡水模拟)“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 A.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解析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后,英美等国采取的措施,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是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与材料“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是材料“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反映的内容,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7·广东佛山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福利国家政策包含如下内容:提供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这些政策旨在( ) A.掠夺高收入阶层 B.提高下层人民生产积极性 C.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D.提供人们向上进阶的可能 解析 国家进行福利制度的建设,提供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其目的并非旨在掠夺高收入阶层,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会降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不是提高,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福利国家相当于“ 一张安全网和一个梯子,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此处福利国家即提供了一个梯子,一个向上进阶的可能,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6·四川宜宾模拟)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就声称“成千上万住在市政建房和新市镇中的人们第一次投票支持我们,是因为我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随后撒切尔进行了“政府向后撤”的共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 A.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 B.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私有化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向后撤”可知撒切尔政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源于凯恩斯主义强力调控经济逐渐失效,故A项正确;撒切尔执政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已摆脱70年代石油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政府向后撤”的做法是在撒切尔上台后实施的,故C项错误;私有化的出发点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天津河东模拟)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 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 由图表信息得出,这段时期大致是20世纪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物价上升。以美国为列,这时期美国经济进入“滞胀”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时期,凯恩斯主义失灵。“混合经济”是指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针对上述情况,使用该政策是对的,如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故①正确;凯恩斯主义失灵,就不能再增加政府的干预,只能减少,故②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凯恩斯主义失灵,就应该减少政府的支出,故③正确;凯恩斯主义主张增加社会福利,既然失灵,就应该减少社会福利,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17·辽宁实验中学调研)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化”,是指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取代,不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项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个性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采用了煤、石油新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高科技为特征,没有使用新能源,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7·东北师大附中调研)1959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到70年代后期已落到每年3%~4%,而且仍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资本倾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 C.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D.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解析 苏联自斯大林模式起以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忽视轻工业,逐渐 导致工业体系比例失衡,影响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苏联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目的是缓解经济问题,不是材料中工业产量不断下降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消费者的需求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主要是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1964~1975年),与材料中“1959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7·山东德州调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 )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解析 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6·广东肇庆三模)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总的趋势不断下降,1975~1980年增速较慢,美国工业产值增长有一定的起伏,从图中得不出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故A项错误;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美苏经济此长彼消主要是双方经济政策导致的,故C项错误;美国走出“滞胀”是减少干预,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6·全国高考预测)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问题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这说明( ) 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 B.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 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催生下的 D.苏联解体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解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加剧,从而使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6·四川资阳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 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解析 2011年到 2013年期间俄罗斯社会并未出现阶级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全球史观,故B项错误;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题干中“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体现出民众的认识有所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山西四校联考)(25分)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对旧的经济模式进行修正,同时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正如苏联著名政论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指出的,放在当时赫鲁晓夫面前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各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 ——[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别无选择》 材料二 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他认为,“如果只把按品种的产量计划和交货期限计划下达到企业,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企业根据所接到的产量和品种的任务应当自己编制充分完整的计划,其中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数、工资、产品成本、积累、投资和新技术各个方面。”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采用这个办法的基本原则是:(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的经济问题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高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别尔曼建议”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之处。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利别尔曼建议”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0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贫困”“落后”“短缺”“隔绝”等信息中概括;第二小问,应从经济体制方面分析得出。第(2)问,实则考查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第(3)问,第一小问,由“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得出与赫鲁晓夫工业方面改革措施的相同点;第二小问,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作答,应将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的知识迁移到此处。 答案 (1)问题: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根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措施: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3)相同:给企业部分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理论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或者勃列日涅夫改革。 14.(2016·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2分)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二 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 ——德皇威廉一世《黄金诏书》(1881年11月17日) 材料三 德国能提供如此丰厚的社会保险,和它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二战后,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德国社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长乏力而出现的失业问题不断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政府在维持原有保险水平的前提下,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 严峻的挑战。 ——王丽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及借鉴研究》 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12分) 解析 解读类试题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第一步,解读材料表层信息:表格中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第二步,分析材料深层次信息:一般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展开;第三步,从规律、实质、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 答案 特点:①政府立法: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②不断调整(日渐完善):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③覆盖面广: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评分要求: 第一等:观点方面:理解准确,即提及三个特点。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二等:观点方面: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 第三等:观点方面: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 单元提升课(十) 视角1 主干知识——罗斯福新政 【知识点拨】 20世纪30年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直接引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运用政权力量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不仅成功地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产业结构、经济运作方式、阶级关系、经济增长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考题例证1】 (2016·湖北华中师大考试)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6月建立房主贷款公司,在此后三年中先后向100万以上的房主贷款30多亿美元。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 B.推动遭受重创的金融业复兴 C.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D.刺激消费和生产以复兴经济 解析 贷款面向的是“房主”,发放的是“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无房的弱势群体很少能得到住房保障,故A项错误;这些贷款和房地产业有关,与金融业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故C项错误;贷款给房地产业,能够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消费和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2 历史趋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点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围绕着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而逐步形成的。一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模式的尝试到1921年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列宁模式;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逐步建立起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建立强有力的国防为目的,社会生活政治化、经济生活高度集中化的斯大林模式。 【考题例证2】 (2016·广东中山模拟)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俄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此言论( )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解析 《东方杂志》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不能表明学习苏联是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五年计划上……大社会主义试验”认同“五年计划”的成果,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认为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而非适合全体人类,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自由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3 主流思潮——国家干预、宏观调控 【知识点拨】 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经济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核心,是20世纪30~70年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内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考题例证3】 (2016·江西重点中学考试)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加法减法一起做”,“调整产品产业结构,让它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罗斯福新政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是( ) A.成立美联储,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 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D.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 根据材料“去产能,去库存”的供给侧改革,可知是对工业生产进行供求关系的调整,A、B选项均是在金融领域进行调整,故A、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同样是进行工业供求关系的改革,故C项正确;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是社会救济方面的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4 社会热点——福利国家制度 【知识点拨】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现代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思想,反映了人的生存机会的平等,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考题例证4】 (2017·山东青岛调研)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英国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A项颠倒了史实和结论的顺序,显然错误,排除;B项中史实与结论无必然联系,错误;“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仅仅属于“福利国家”的一个方面,以其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论据不够充分,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1.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及性质 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历史上进步主义传统的继续;新政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新政为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不谋而合;新政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解读】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意义。新政使美国成功地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在他(指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他操纵公众舆论,使得美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停滞的同谋。 ——伯顿·W·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解读】“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美国经济,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机遇;“新政”中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成为“滞胀” 、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这一做法很快被抛弃。 3.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来说,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解读】材料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欧洲福利制度的特点有: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国家福利;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制度建设。 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本段材料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作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有如下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5.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访问苏联。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 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 ——《〈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在苏联看到了什么?》 【解读】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和评价。具体解读如下:(1)一方面看到苏联因掀起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高潮,充满青春活力,建设热情高涨而取得的工业成就。(2)另一方面也看到集权体制和特权阶层形成,不重视改善民生,压制了自由、民主。 6.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进行的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而且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其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而后期大为减弱。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解读】作者认为,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问题严重。成绩方面主要是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问题方面,一是农业仍然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农业政策不科学、不稳定,效果逐渐减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