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信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信宜市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张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文学就是创造 夏语冰 文学,其本质就是创造。创造一种语言,创造一种结构,创造一种叙述方式,创造一群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灵魂的人物(他们将长久地和真实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不断获得新的生活),乃至于创造一个既贴身又邈远,既阔大又幽深的世界。是的,文学就是创造。  ‎ - 29 -‎ 创造,意味着探索一种文体的边界、形态与样貌。面对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时代,作家们敏锐地意识到长篇小说的形态可以也应该发生变化。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表现了“70后”这一代人的精神历程。在展开不同人物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小说容纳了作为专栏随笔而存在的“我们这一代人”。由此,思考进入了叙事结构,成为扭结小说的思想关节。到了《王城如海》中,徐则臣选择了让戏剧与生活交叉叙述的方式,使戏剧成为长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徐则臣大概相信,长篇小说可以且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文体,这个时代如此驳杂,理想的长篇小说须容纳不同的艺术体式,不同的声音,显现出与时代匹配的壮阔与斑斓。这不是徐则臣一个人的,而是一代代作家的写作志向与努力。韩少功的《日夜书》在故事与故事的间歇植入了他的思考、叙事与议论,仿佛日与夜,互相补充说明。在吴亮的《朝霞》中,碎片化的段落纷至沓来,却凝结成浑圆的整体。长篇小说的文体,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与探寻。‎ 创造,意味着不断更新汉语的表现力,写出属于作家本人的语言。在《带灯》后记中,贾平凹坦诚地道出了自己对语言追求的变化。之前的几十年,他喜欢的是明清以至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语言,也有意模仿这种语言风格。而现在,他“兴趣了中国两汉时期那种史的文章的风格”,“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带灯》《老生》《极花》无不体现了作家的语言转变意识与努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音色和腔调。田耳的《天体悬浮》中的叙述者有着世俗生活的智慧与狡黠;付秀莹的《陌上》饱含《红楼梦》的汁液;葛亮的《北鸢》清淡雅正,似旧实新,追求语言与人物的一致性。语言,已经成为作家标识自身,通向未来的坐标。‎ 创造,意味着寻找新的形式去讲述故事。就像纳博科夫所说,“事物的样式先于事物。”贾平凹近几年的多部长篇都显示了作家不肯耽于熟悉的写法,不断尝试新的可能的努力。《带灯》一实一虚,以实带虚,以虚击实。《老生》以《山海经》的四个片段带动叙述,将远古与当下的百年对接起来。余华的《第七天》有丰富的象征意味,实践了作家“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艺术追求。张悦然的《茧》在二人既交叉又重叠的叙述中发现了历史之于年轻一代的重量。‎ 创造,还意味着保持对生活的持续凝视,直到在惯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王安忆的《匿名》将一个具体而微的事件抽象成人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借用了科幻文学的外壳,看似描写的是未来世界,实则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深切关注,持续追问人何以为人,文学又意味着什么。‎ 当作家在心灵世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时,当作家把这个新世界用文字描绘出来时,当作家把纸上的世界传达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时,当每个人被召唤去共同创造美丽新世界时,那么,奇迹诞生了,文学创造了我们的生活。‎ ‎(选自《文艺报》,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语言是作家标识自身、通向未来的坐标,所以现在每位年轻作家都形成自己独特的音色与腔调。‎ B. 作家都应不断寻找新的形式去讲述故事,实践“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艺术追求。‎ C. 作家都要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持续用心观察,这样才能在不寻常的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D.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长篇小说的文体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与探寻,显现出与时代匹配的壮阔与斑斓。‎ - 29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地论述了文学就是创造这一中心论点。‎ B. 文章主体从体裁、语言、叙述方式、主题内容等四个维度论述了文学创造的具体表现。‎ C. 第二段主要以徐则臣的作品为例,说明戏剧应成为长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D. 最后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形象而全面地阐述了“文学创造我们生活”的过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则臣因为相信长篇小说应是百科全书式的文体,所以在《王城如海》中加入了戏剧的形式。‎ B. 贾平凹不仅说出了自己对语言追求的变化,而且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的语言转变意识与努力。‎ C. 贾平凹的《带灯》《老生》等长篇都显示了他不肯耽于熟悉的写法,不断努力去尝试新的可能。‎ D. 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借用了科幻文学的外壳,表现的却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深切关注。‎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本题:‎ A项“每位年轻作家都”范围扩大了,片面化,原文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音色和腔调”;‎ B项,根据原文倒数第三段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实践‘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艺术追求”;‎ C项“不寻常的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曲解原意,原文倒数第二段说“在惯常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D项,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C项“说明戏剧应成为长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错,依据原文第二段开头,应为“说明创造意味着探索一种文体的边界、形态与样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本题:‎ A项,徐则臣“相信长篇小说应是百科全书式的文体”只是作者的推断,依据原文“徐则臣大概相信,长篇小说可以且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文体”来判断。‎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地接受优质的国际教育,我们的留学人员低龄化也愈发明显。同时,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在低年级出国留学,学生面临生活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 - 29 -‎ 伴随着学生家长对留学的日益关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留学生人数,从2002年的208万到2017年的452万,每年的出国人数都在增加,且增幅达到了恐怖的217.3%。2016年的数据显示,其中光是中国留学生就有54.45万人,而当中自费留学的人占大部分,是总体人数的91.5%。‎ ‎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共有410万国际学生,前八大主要留学目的国为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及德国,这八个国家接收了全世界81%的国际学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日本的国际学生中所占比极高,接近或超过半数。其次在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国际学生中占比都接近或超过20%,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因为地缘、语言等因素,中国留学人员在国际学生中占比远低于英语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教育优选《2017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 材料二:‎ ‎1997—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长人数与增长率 ‎(摘编自《2017年留学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通过各类公派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比如,2015年创设“未来科学家”项目,重点面向国家急需、薄弱、空白、关键领域,培养顶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留学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将中国的发展变化介绍给老师、同学,甚至海外民众,让自己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很多留学生思考日深并付诸实践。留学生可以通过平时的表现,比如在学校做课题、写论文等具体的场合中举一些中国的例子,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摘编自《中国发展推动留学潮涌》)‎ - 29 -‎ 材料四:‎ 投入产出不能只算经济账。首先,留学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之下,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父母和老人的呵护,独立性较差。而出国后他们不得不快速成长,自己料理衣食住行,独立应付各种问题,应付学业,管理自我。其次,把孩子从小学、初中就送出国的父母,首要考虑的根本不是孩子今后能赚多少钱,看重的是让孩子接受国外创新的教育方式,提升外语水平与思维能力以及获得国际化的视野。这些才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好处。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与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学生出国,可以把先进的科技和教育理念带回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调查显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且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总体上出国留学还是值得的。‎ ‎(摘编自《出国留学不值得吗》)‎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全球留学人数激增,中国所占比重大,并且绝大部分是自费留学。‎ B. 材料二显示,中国留学人员增长率经历了几次起伏,增长率均与上年相差10%以上。‎ C.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愈发明显,这些低年级学生出国之后面临着生活、心理等挑战。‎ D. 留学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提升外语水平、思维能力,有利于获得国际化视野。‎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这从侧面体现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日本的国际学生中占比极高,另有占2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到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学习。‎ C. 材料二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近十年间一直呈正增长,每年增长人数均超过1万人;2015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长数量最多。‎ D. 材料二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长率在200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值,此后四年每年都有小幅度下降,但最近几年则持续上扬。‎ ‎6. 我国为什么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归纳。‎ ‎【答案】4. B 5. A ‎ ‎6. 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②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③留学人员带回先进的科技和教育理念,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④留学人员创业热情高,能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解析】‎ - 29 -‎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B项,“增长率均与上年相差10%以上”错误,依据材料二图表来看,2003、2006年度之间的国留学人员增长率与上年相差10%以内。‎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本题:‎ A项,正确;‎ B项,“另有占2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到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学习”绝对化,原文为“接近或超过半数。其次在美、加、英、澳、新等英语国家国际学生中占比都接近或超过20%”;‎ C项,“一直呈正增长”错误,2003、2004年为下降;‎ D项,“但最近几年则持续上扬”错误,2016年为下降;‎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合和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本题:‎ - 29 -‎ 答题区间范围在材料三、四当中,依据原文“通过各类公派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比如,2015年创设‘未来科学家’项目,重点面向国家急需、薄弱、空白、关键领域,培养顶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可得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依据原文“留学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可得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依据原文“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与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学生出国,可以把先进的科技和教育理念带回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可得出“留学人员带回先进的科技和教育理念,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依据原文“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且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得出“留学人员创业热情高,能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们走出祖父的房门,穿过堂屋,走下了天井。觉慧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半嘲笑地说:“我现在才觉得我是自己的主人了。”觉新看了他一眼。他忽然正经地问觉新道:“大哥,究竟怎样办?”‎ ‎“我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好听爷爷的话:你这几天不出去就是了,”觉新摊开两只手说。‎ ‎“那怎么行?外面的运动正闹得轰轰烈烈,我怎么能够安静地躲在家里不出去?”他绝望地说,他开始明白事情的严重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既然他老人家要你这样,”觉新平静地说。这些日子来他对于任何大事小事差不多都是以平静的态度处之的。‎ ‎“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还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觉慧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 ‎“你的性子真急,”觉新并不动气,反而微微地笑起来。‎ ‎“你为什么向我发脾气?你骂我又有什么用处?”‎ ‎“我一定要跑出去!我马上就跑出去!看他把我怎样!”觉慧激动地自语道,一面不住地顿脚。‎ ‎“结果不过是我多挨几顿骂,”觉新回答了一句,他的声音开始变得忧郁了。‎ 觉慧抬起头看了哥哥一眼便不作声了。‎ - 29 -‎ ‎“现在我认真跟你说话,”觉新和平地、亲切地安慰觉慧道,“我劝你还是先在家里头住几天不要出去,免得又惹爷爷生气。……你年纪轻,性子急。其实爷爷跟你说什么话,你只要不声不响地听着,让他一个人去说,等他话说够了,气平了,你答应几个‘是’字就走出去,把一切都忘在九霄云外,好像没有听见他说过什么一样。这不更简单吗?你跟他争论,一点好处也没有!”‎ 觉慧不说话了,他抬起头看灰色的天空。他并不同意哥哥的话,但是他不想再跟哥哥辩论了。哥哥也有道理:本来没有好处的事是不必费力去做的。但是一个年轻人的心能够永远给拘束在利害的打算里面吗?在这一点哥哥似乎并不了解他。‎ 他望着天空中飞驰的几片乌云,几种矛盾的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斗争。但是最后他决定了。他温和地对觉新说:“我决定这几天不出去。不过我并不是听爷爷的吩咐,这只是为了免得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 觉新的脸上现出了欣慰的颜色。他满意地微笑道:“多谢你。其实你要出去,我也无法管你,我每天要到公司办事,今天自己有事情回来得早,恰好就遇到你这件事情。……其实凭良心讲,爷爷不要你出去,还是为你好。”‎ ‎“我也晓得,”觉慧不假思索地答道,其实他自己并不知道在说什么。他痴痴地立在天井里,看着觉新走开了。一个人没精打采地走到花盆旁边。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上,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 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他又忧郁起来,因为他明白自己现在不能够出去参加学生运动了。‎ ‎“矛盾,矛盾……”他口里不住地念着,他知道不仅祖父是矛盾的,不仅大哥是矛盾的,现在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 ‎(摘自《家》第九章,有删改)‎ ‎(注):觉慧参与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了,爷爷要觉新管教弟弟,故事便从这开始。‎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面的学生运动正在进行,而觉慧却不被允许出去,他很苦闷,很想得到哥哥的支持,然而,觉新却要他这些天待在家里不要出去。‎ B. 文中写“灰色的天空”“几片乌云”,表面写阴沉黑暗的天气,实则有象征意味,暗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压抑的社会环境。‎ C.‎ - 29 -‎ ‎ 听了觉新的话“你跟他争论,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觉慧不说话了,也想通了,便答应哥哥说自己“这几天不出去”。‎ D. 矛盾冲突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选文的主要矛盾是觉慧与祖父的矛盾,他们的矛盾代表着进步思想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家长制的矛盾。‎ ‎8. 选文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结合选文分析觉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选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7. C 8. 作用:①清香鲜艳的梅花衬托了觉慧苦闷压抑的心情;‎ ‎②觉慧捏碎梅花的情节引出下文内容,使行文结构严谨、自然。‎ ‎③捏碎梅花的情节,突出了觉慧要摧毁旧制度的决心。 ‎ ‎9. (1)觉新是一位保守、懦弱、妥协的青年人。如“听爷爷的话”管教觉慧,不让弟弟参与学生运动;“任何大事小事差不多都是以平静的态度处之”,用“无反抗主义”对待一切; 也认为爷爷不让觉慧出去是为了弟弟好。‎ ‎(2)作用 ‎①衬托出觉慧的进步、果敢与反抗精神。‎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觉新的出现,使小说情节转到兄弟对话及觉慧捏碎梅花的情节描写。‎ ‎③突出主题。觉新身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懦弱苟且的国民性。揭示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压迫毒害人的罪恶本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 C项“觉慧不说话了,也想通了,便答应哥哥说自己‘这几天不出去’”错误,依据原文“觉慧不说话了,他抬起头看灰色的天空。他并不同意哥哥的话,但是他不想再跟哥哥辩论了”“他望着天空中飞驰的几片乌云,几种矛盾的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斗争”来看,他并没有想通,内心还有矛盾。‎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 - 29 -‎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本题:‎ 红梅是一种美丽的景物,“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的鼻端”,首先运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人物内心的“苦闷和压抑”;而觉慧却把它“折”断,“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这些动作描写,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了下文,“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的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展现了觉慧内心想要破坏的冲动,反映出他对旧社会的痛恨,想要摧毁旧制度的决心,使得行文结构严谨,自然。‎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人物作用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 ‎“只好听爷爷的话:你这几天不出去就是了”“觉新平静地说。这些日子来他对于任何大事小事差不多都是以平静的态度处之的”可见,他对于旧势力的压迫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而觉慧说“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还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可见他一向懦弱,不抵抗,忍让他人。“……其实凭良心讲,爷爷不要你出去,还是为你好”处也说明了他“也认为爷爷不让觉慧出去是为了弟弟好”。‎ 作用:描写觉新这一人物形象,就是为了烘托觉慧的人物形象,同时他选择向封建家族妥协也与觉慧形成对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他的命运能更鲜明地揭示封建家族残酷压迫得社会现实,突出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 29 -‎ ‎(一)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节选 ‎(二)黄生 后黄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君勿忘之。”后十馀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1],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2],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白牡丹亦惟悴死;无何,耐冬亦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3],而人以魂寄[4],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5],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 ‎——节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之《香玉》‎ 注释:[1]怒生:茁壮地生出。怒,形容生气勃勃。‎ - 29 -‎ ‎[2]拱把:指树干盈握。‎ ‎[3]花以鬼从:指香玉死后为"花之鬼",仍然相从黄生。‎ ‎[4]人以魂寄:指黄生死后魂灵依附于香玉之侧。寄,依附。‎ ‎[5]一去而两殉之:一去,指黄生死后所生成的不花牡丹,被道士弟子斫去。两殉之,指牡丹和耐冬相继死去,像是殉情而亡。‎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B. 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C. 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D. 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 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C. 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 D. 结发:文中指成婚。古礼,新人成婚时行并坐束发合髻之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统摄全篇,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引起下文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B. 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C. 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赠物于仲卿,赠物之美,衬托了兰芝的才德,也表现其对仲卿的挚爱之情。‎ D. 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勤劳善良、孝顺婆婆、忠于爱情等优秀品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2)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答案】10. D 11. A 12. B ‎ - 29 -‎ ‎13. (1)相处在一起(或一起过日子)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喜欢(或不满意)呢?”‎ ‎(2)他的儿子来到(他面前),对着他哭。黄生笑着说:“这是我的生期,又不是死期,你哭什么呢!”‎ 或:他的儿子来到(他面前),看见父亲这样的状况而感到悲伤。黄生笑着说:“这是我重生的日子,又不是我死去的日子,你为什么要悲伤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线句“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译为:他儿子用车把他拉回家去,他便溘然长逝了。第二年,牡丹花下果然冒出一根又肥又旺红嫩芽,果然是五片小叶。道士觉得神奇灵验,更加注意浇水护理。此句中,“子舆之归家”指用车把他拉回家,“舆”是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载着,“之”是代词,“子舆之归家”句子才表达完整,其后断开,排除AC两项;“次年”第二年,表时间,可以单独成句,其后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A项“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错误,依据文化常识判断,《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 - 29 -‎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B项“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错误,从选文看, 罪恶的封建礼教和在封建社会里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这些才是摧残了二人的幸福生活的根源。‎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1)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翻译为:相处在一起(或一起过日子)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喜欢(或不满意)呢?”翻译时注意得分点:共事,古今异义,一起过日子;尔,助词;为,算是,算作;偏斜,不端正;何意,孰料;致,招致,招来;不厚,不满意。‎ ‎(2)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翻译为:他的儿子来到(他面前),对着他哭。黄生笑着说:“这是我的生期,又不是死期,你哭什么呢!”‎ 或:他的儿子来到(他面前),看见父亲这样的状况而感到悲伤。黄生笑着说:“这是我重生的日子,又不是我死去的日子,你为什么要悲伤呢?”翻译时注意得分点:至,到;哀,意动,感到悲伤;此……也,判断句;生期,重生的日子;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要……呢?‎ - 29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一)孔雀东南飞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采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 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我要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您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 阿母听到了这番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胡言乱语。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 府吏默默不说话,再拜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开口向媳妇说话,悲痛气结已是哽咽难语:”我本来不愿赶你走,但阿母逼迫着要我这样做。但你只不过是暂时回到娘家去,现在我也暂且回到县官府。不久我就要从府中回家来,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你就为这事委屈一下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这番话语。”‎ - 29 -‎ 兰芝对府吏说:“不要再这样麻烦了。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侍奉公婆都顺着他们的心意,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自以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罪过,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哪里还谈得上再转回你家门。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贱东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们来迎娶后来的新人。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会相亲。希望你时时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这苦命的人。‎ ‎(二)黄生 后来,黄生的妻子去世,黄生便长住在下清宫里,不再同家。这时,牡丹已很高大,树干像人的胳膊一样粗壮。黄生常指着白牡丹说:“将来我要把灵魂寄留在这里,就在你的左边!” 香玉、绛雪接茬儿笑他,说:“可别到时忘了你的诺言!”过了十多年,黄生忽然病危,他的儿子从老家赶来探望,不禁哭泣起来.黄生笑着说:“这是我的生期,又不是死期,你哭什么呢!”又转向道士说:“将来牡丹花下有一个红芽冒出来,一长五片嫩叶,那就是我。”说罢便不再作声。他儿子用车把他拉回家去,他便溘然长逝了。第二年,牡丹花下果然冒出一根又肥又旺的红嫩芽,果然是五片小叶。道士觉得神奇灵验,更加注意浇水护理。仅仅三年。这株牡丹就长到几尺高,主干有两只手合围那么粗,格外茂盛,只是不开花.老道士死后,弟子不知道爱惜,竟把它砍掉了。不久,白牡丹也枯死,耐冬树也死了。‎ 异史氏说:“人情感到达极点,真可以通鬼通神。花死为鬼,仍然相从;人死化魂,依附在花侧,这不是情感结得深厚的结果吗?人化成的牡丹被砍,白牡丹和耐冬相继殉情而死,这即使不说坚贞,也算钟情啊。人不能坚贞,也就表明他的感情不深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秋夜坐 王 绩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敧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 29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不似晚秋,这是让诗人感到“奇”的地方。‎ B. 首联是一个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 C. 颔联两句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 D. 第五句中的“噪”写出了蝉鸣声音之大,烦扰了诗人的清静,诗人让人去黏它,驱其远离。‎ ‎15. 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条概括。‎ ‎【答案】14. D 15. ①对晚秋园亭物候的喜爱之情;②对园亭幽居的自得其乐、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③不求为世人所知的隐逸、旷达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烦扰了诗人的清静,诗人让人去黏它,驱其远离”理解有误,颈联两句写的是作者乐于做粘知了、钓鱼这样的事。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二、 三联的景物描写分析,对晚秋园亭物候的喜爱之情;根据“怀抱足”分析,对园亭幽居的自得其乐、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根据“乐无为”“何藉世人知”分析,不求为世人所知的隐逸、旷达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 ‎(2)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海内存知己 (6).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夙”“寐”“靡”“太息”“艰”“己”“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网络文艺创作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艺术生产模式,改写了创作理念与惯例。与传统文艺创作“两句三年得”的 精神相比,“快些,再快些”成为网络创作与传播成功的要诀。不少网络作家,日出万言,常年不辍,商品意识遮蔽了精品意识。至于网上网下 的改编改写,其速成与高产更是令人咋舌。早在网络兴起之前,就有人惊呼人类步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尽管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被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 对于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精神产品生产而言,信息过载有时甚至比信息缺失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海量信息 ,良莠不齐的新作品新产品轮番轰炸,有意无意地模糊了判断标准,甚至导致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的现象,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之作趁机大行其道,某些调侃崇高、消费历史、戏说经典的所谓“创作”也 ‎ - 29 -‎ ‎。读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通读作品,( )。面对这种情形,一些作家、艺术家、商家为博“眼球”,加大推销力度,甚至空有噱头,弃文艺产品的实质内容于不顾。如此一来,信息过载与作品粗制滥造互为因果,长久下去必将破坏文艺生态,给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如何改变信息过载与粗制滥造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尽管人们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被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 B. 人们尽管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对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让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 C. 人们尽管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让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 D. 尽管人们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让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面对的是一篇散文、一首短诗,所以人们都是浏览一下标题而已 B. 如果面对的是一篇散文、一首短诗,不少人就不是浏览一下标题而已 C. 哪怕面对的是一篇散文、一首短诗,不少人也只是浏览一下标题而已 D. 虽然面对的是一篇散文、一首短诗,人们也都只是浏览一下标题而已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精益求精 有声有色 江河日下 浑水摸鱼 B. 精打细算 有声有色 泥沙俱下 缘木求鱼 C. 精打细算 形形色色 江河日下 缘木求鱼 D. 精益求精 形形色色 泥沙俱下 浑水摸鱼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 ‎ - 29 -‎ 画线句“人们尽管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还是被人始料未及,震撼不已”存在两处问题,一是“语序不当”,前面主语是“人们”,后面的主语是“信息狂飙”,当主语不一致时,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前面;一是“介词使用不当”,“网络造成如此猛烈的信息狂飙”与“人”之间不是被动状态,所以用“被”错误,由此判断:‎ A项,介词使用不当,“被”使用错误,改为“让”字;‎ B项,关联词语“尽管”与主语“人们”位置不当,需要调整语序;“对……让人……”中“对”误用,应该删掉;‎ C项,关联词语“尽管”与主语“人们”位置不当,需要调整语序; ‎ D项,正确;‎ 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本题:‎ 依据上文“读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通读作品”来看,抓住关键词“没有时间和耐心去通读”这里强调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通读作品,所以可以推测出下半句是一种让步关系的情况,‎ A项“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不符合文意;‎ B项“不少人就不是浏览一下标题而已”语意和想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C项,“哪怕……也只是……”符合文意,正确;‎ D项,“虽然……”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使用不当;‎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本题:‎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精打细算: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的很精细;‎ - 29 -‎ 第一空:原文前面说到“两句三年得”,这是一种追求更好的做法,所以应该选择“精益求精”;‎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第二空:依据原文形容改编改写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应该选择“形形色色”;‎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泥沙俱下: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务。‎ 第三空: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这些信息当中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不好的,所以应该选择“泥沙俱下”;‎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第四空:结合语境,这里强调调侃崇高、消费历史、戏说经典的所谓“创作”也乘着混乱想要捞取利益,应该选择“浑水摸鱼”;‎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近些年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①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②_____________。华为从一个中国制造的默默无闻的品牌,到富有创造价值并具有多项创新意义的世界品牌,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这种由数量向质量的华丽转身背后,③_____________,是工业制造业体系的逐渐完备。离开了经济、科技发展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我们仍旧只能制造大国。‎ ‎【答案】 (1). 已经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 (2). 在华为手机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或鲜明地体现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 (3). 是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或体现了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理解文段的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 本题:‎ 本语段大意是:中国制造业已经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 第一空:结合原文“发展变化的过程”“富有创造价值并具有多项创新意义的世界品牌”分析,此处主要讲从中国制造走向了创造,所以填写“已经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 第二空:结合后文“华为”的例子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华为手机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或“鲜明地体现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 第三空:结合原文“离开了经济、科技发展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是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填写“是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或“体现了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 ‎21.下面是某学校关于举办元旦晚会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表达上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要求的毛病,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喜迎2020年元旦日子的到来,为了搞出健康、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我校全体师生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经商量后决定,由学校团委会与全体学生合伙举办2020年元旦晚会。时间:2019年12月29日19:00。地址:学校大礼堂。请全体学生务必参加,认真组织好节目,展现我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采。‎ 学校团委会 ‎2019年12月20日 ‎【答案】(1)“日子”改为“佳节”‎ ‎(2)“搞出”改为“营造”‎ ‎(3)“商量”改为“研究”‎ ‎(4)“合伙”改为“联合”‎ ‎(5)“务必”改为“踊跃”‎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本题:‎ ‎(1) “日子”是固定的某一天日期,与“元旦”不搭配,应改为“佳节”;‎ ‎(2)“搞出”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成“营造”;‎ ‎(3)“商量”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成“研究”;‎ ‎(4)“合伙”是口语,不符合语体,应改成“联合”;‎ ‎(5)“务必”是一定,必须,晚会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应以鼓励为主,可改成“踊跃”。‎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各种原因改变主意,放弃某一决定。请以“改变主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改变主意 我自认为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我能把什么事情即使不能做到最好,也能追求做得更好。我学习很努力,也喜欢帮助别人,我很想让老师欣赏我,可老师的目光却永远只在那些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身上。因为身体有些残疾的原因,我很自卑。‎ 我心里委屈,于是我愤世,我孤傲,我看不惯一切。我怀疑一切并目空一切,抱着这种思想我跨入了高中二年级的大门。‎ 这位新来的班主任,我并不赞赏,个子矮,眼球有些突出,表情严肃,走路和未开化的远古人一样。可是不知怎地,他似乎盯上了我,是因为我的相貌?他上课时不时地瞟我一眼,作业本上隔三差五地出现了一些批语,多次有意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一开始我怀着敌意,尽量地回避着。不过渐渐地我发现,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目光是真诚的,似乎有一丝温柔在我心头划过,多久没有过了,还是梦中妈妈的亲昵。第一次、第二次测试之后,他给我妈妈发来了第一条短信:“宇真是个不错的孩子,我们家小雨要是像这样就好了。”‎ 收到这条短信之后,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终于有老师注意到我了。于是那层笼罩着自卑的阴云终于被撕破了,感觉好像是如沫春雨般的滋润,我欣喜地跳到妈妈的背上,和她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 29 -‎ 此后,我对班级热心多了,值日主动,文体活动积极参加,热心做好班干部的好帮手,发言也踊跃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我成天笼罩在被老师夸奖的光环里,做的一些事儿越来越多,交了不少的朋友。可到了高二期末考试,我摔了个大跟头,成绩落了很多,我失落得很,心里很悲凉,老师依然给我发了张奖状“热心学生奖”,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到家时,老师给我发来了第二条短信:“宇,人生路上难免有风雨,如果不经历,又怎知彩虹分外艳!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我心头一热,虽然没有对得住老师的帮助,但他却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于是化痛苦为动力,继续前进,永不言弃,坚持到底,争取胜利!‎ 快要高考了,可我的心情显得有些浮躁不安,上课精力总是不能集中,老走神,晚上又睡不着,白天有时还打瞌睡,前段日子几次模拟考试有些心不在焉,成绩有了影响,但我尽量不给老师添麻烦,但还是被他发觉了,又发来了第三条短信:“平常心是金。”于是,调整心态,除了学习之外,每天下午老师还陪我在操场上跑两圈,锻炼身体,劳逸结合,一面还开导我,于是心情终于稳定了。‎ 今天,我得以平常心坐在了这考场上,都是因为老师,是他的三条短信改变了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改变主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考查考生能不能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思考。‎ 审题:‎ 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改变”。“改变”是一种质变,体现一种前后对比,写作文时,一定要体现这个关键词语。我们可以探讨是什么让我们改变了主意?是迷途知返?是正确地认识了问题?改变主意,有些是好的改变,值得提倡。也有不好的改变,是需要摒弃的。我们要正确看待改变,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改变。‎ 立意:‎ ‎1.改变主意——放弃也是一种勇气;‎ ‎2.改变主意——改变错误的决定,成就更好的自己;‎ ‎3.改变主意——变则通;‎ ‎4.改变主意——春暖花开;‎ 素材:‎ ‎1.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对蜘蛛非常厌恶。这小家伙浑身黑乎乎的,肚子鼓得大大的,脚上还长着许多绒毛,显得丑陋极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去捉弄它。‎ - 29 -‎ 那是一个赤日炎炎,骄阳似火的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不耐烦地叫着,路上的大黄狗也不停地吐着舌头散热。我百无聊赖地躺在沙发 上,突然我想到了我家楼下角落里的蜘蛛,它也一定热坏了吧!我来到楼下的墙角边,看到它已经织好了一张崭新的大网,它正窝在边上休息呢!这时我的鬼主意又来了,我拿起木棍,三下五除二地吧网捣烂了。我自言自语地说:“呵呵,你的作品泡汤了吧,看你怎么办。‎ 蜘蛛爬到网的中央,抽出一根丝来,把自己悬在空中,把丝牢牢地粘纸墙上,它在丝上来回交错,不一会儿一张崭新的网又诞生了。我看到了,有些气急败坏,没想到我的恶作剧对它一点儿也没用。于是我故伎重演,蜘蛛还不放弃,又补起网来。‎ 久而久之,无论人为破坏,还是风吹雨打,它都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补网,它真有毅力,真有恒心啊!我从心底开始佩服他了。我想:要是我在学习上也像它那样有毅力,有恒心的话,那我的成绩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虽然它长相丑陋,但是它的良好品质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蜘蛛的精神。‎ ‎2.人人都要保护环境,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不保护环境,世界就会被污染。‎ 保护环境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我却没有做好。有一次过新年,我们去顺峰山公园游玩,骑完自行车,我们个个都饿了,我们买了一小包零食来吃,而我,吃完零食,我因为高兴过头了,所以随手就把我吃过的7包零食的包装扔在地上,然后我进去便利店里面看电视,尽管今天的电视剧很好看,过了半个小时,我把以前妈妈跟我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我所有的心思都沉迷在这个电视剧里面。在过了三十分钟,我才想起来,可是,这时候,妈妈生气的走过来说:“你这个臭丫头,难道我以前跟你说的要保护环境,你都忘了吗?”我说:“我不是忘了,我只是顾着看电视。”妈妈说:“看电视重要一些,还是捡垃圾重要一些?”我说:“捡垃圾。”妈妈说:“那你快点捡呀。”‎ 然后,我捡起一小堆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不但向妈妈认错了,我也向顺峰山公园的每一个扫地阿姨认了错。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扔一块垃圾在地面,那么就会给清洁阿姨增加负担。如果你看见一块垃圾在地面,那你就弯弯腰,动动手,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人,那么就会给清洁阿姨减少负担……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是,这件事让我学会了,如果世界上都扔一块垃圾在地面,那么整个地球就会变成一片废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世界才会更美好!‎ - 29 -‎ ‎3.说起我的爱好吗?那可多了去了,如:捏泥人,做家家,捉迷藏……都是我喜欢的,不过这只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现在的我爱好是游泳,一头扎入水中,我就像一条快乐的小鱼游来游去,你说,这难道不是我爱好上的变化吗?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闯祸给妈妈带来了不少的烦恼。等我长后,渐渐懂事的我突然发现妈妈的头上已悄悄地爬上了些许白发,再看看别的同学的妈妈,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得都是名牌衣服,头上一丝白发也没有。于是,我开始慢慢地用功学习起来,不再闯祸,刚开始我只是为了妈妈才好好学习的,后来自己也爱上了学习,并且还成为了学校的三好学生。这,就是我学习上的变化。‎ 是啊!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有理想的变化,爱好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性情的变化……这些变化将随着我们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它也会伴随我们走过人生中的漫漫长路。也许你也有和我类似的变化,不妨也写来让大家一睹为快吧!‎ ‎4.是你改变了我 有时候,只言片语就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他回归正道;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他不再迷茫;有时候,一个手势就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他内心充实……而你,一声不响,没有给我任何提示就改变了我。 第一次看到你,大概是在两岁。我被你那华丽的外表吸引了,怀有强烈的好奇和对未知的恐惧,我向你爬去。但是仔细想想,又退后一步,但是又很不甘心,再向前一步,又很害怕的退后……就在这一进一退之间,一只手将你递给了我。看着包装如此精美的你,我内心充满了喜悦。翻开,却发现我一点也无法读懂。我急得哇哇大哭,一气之下,将你摔向角落,独自睡觉去了。不再对你有任何兴趣,继续我的无忧无虑的玩耍,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你那精致的外表掠过我的心底。我被打败了。只有期盼着长大,期盼着看懂你。三岁,再也忍不住了,再次捧起你,依然无法读懂。跌跌撞撞的跑去找妈妈,将你读给我听。妈妈缓缓地读,我认真地听。不知不觉间,我从一个不懂事,爱玩,很调皮的小孩成为了与书为友的小孩。 书,是你改变了我,那时候,我就知道安徒生,知道了托尔斯泰,欣赏了屠格涅夫的美文,阅读了小仲马的佳作……看了许多,懂了许多,我依然爱玩,依然不变。但只要一碰到你,我的心立刻平静。不再哭闹,不再爱玩。只会静静的欣赏你。我的世界从触碰你的那一刻开始,没有污染,没有嘈杂,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书,谢谢,是你改变了我。让我在我这为数不多的十几年人生中,升华灵魂,净化心灵。书,谢谢,是你接受了我调皮捣蛋的性格,让我慢慢享受你。书,谢谢,谢谢你用你的文学,你的胸怀接纳了我,改变了我。在有你的世界里,我如痴如醉;在有你的世界里,我流连忘返;在有你的世界里,我永不孤单;在有你的世界里,我安然入睡……书,是你改变了我,谢谢!‎ 行文结构:‎ - 29 -‎ 本篇记叙文首先说自己是一个自认为很乖巧的孩子,但是却始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自己心里委屈,变得愤世嫉俗;后来到了高二,来了一个新班主任,由于班主任的三条短信,让他一点点感受到了温暖,拾取了信心,改变了自己;最后总结都是因为老师,是他的三条短信改变了我。‎ ‎ ‎ - 29 -‎ ‎ ‎ - 2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