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3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学案

考点39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内容 ‎(1)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2)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认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主要内容 ‎(1)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含义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2.背景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3.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①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②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③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④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①目的 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②过程 ‎1927年开始实施;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③成就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点睛】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原料、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4.特点 ‎(1)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 ‎(3)思想: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5.评价 ‎(1)积极作用 ‎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考向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相 同 点 前提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内容 都涉及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商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 目的 直接目的都是要解决当时社会内外交困的现实,主观目的都是要探索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结果 都起到了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作用,都被新的政策所取代 不同 点 背景 ‎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进攻,苏俄进入艰难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营;‎ ‎②中小企业、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私营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 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探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特征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的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尝试,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典例引领】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 ‎【答案】C 考向二 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这三大措施在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典例引领】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年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答案】B ‎1.据统计,1920年的苏俄,有45.2%的农户进行粮食交易,在许多城市中都有大规模进行黑市交易的场所,警察不能不予默许。这表明当时的苏俄 A.经济出现严重危机 B.经济政策亟待调整 C.居民生活难以保障 D.反动势力蠢蠢欲动 ‎2.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粮食产量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 B.自然灾害和农民暴动共同作用 C.企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完全放弃市场和商品经济 ‎3.某一文章中写道:“到1925年末,俄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73.9亿卢布,比1920年增加632.9亿卢布;俄国谷物产量,1925年达到44.24亿普特,比1920年增加16.65亿普特,超出战前年平均产量4.45亿普特(战前年平均产量为39.79亿普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B.固定粮食税的推广 C.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D.十月革命的推动 ‎4.1923年,美国国务卿休斯曾写道:“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苏维埃制度下,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必然是空架子。”因此,“苏俄不能输入和输出大量商品”。随着美苏贸易的明显增长,1927年,美国国务院不得不承认“俄国这个市场有容纳美国商品,并给美国工业家带来利益的潜力”。美国对苏贸易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急于开展对苏贸易转移经济危机 B.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国家资本主义 D.美苏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 ‎5.列宁曾说:“假定有一个人正在攀登一座没有勘察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 假定他克服了闻所未闻的艰险,爬到了比前人高得多的地方,不过还没有到达山顶。现在,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方向和路线继续前进不仅困难和危险,而且不可能到达山顶。他只好转身往下走,另找别的比较远但终究有可能爬到山顶的道路。”列宁意在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果 C.新经济政策的策略性 D.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 ‎6‎ ‎.1921年,列宁说道:“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已经实行了多么急遽的转变,采取了一种被叫作‘新的’经济政策,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有着更多的旧东西。”材料中的“旧东西”实质是指 A.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民经济退回到私有制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7.下表是1928—1930年苏联工业固定投资数据表,据此可知 年份 投资总额(百万卢布)‎ 生产资料(百万卢布)‎ 消费资料(百万卢布)‎ ‎1928‎ ‎1 880‎ ‎1 444‎ ‎436‎ ‎1929‎ ‎2 615‎ ‎2 127‎ ‎488‎ ‎1930‎ ‎4 115‎ ‎3 425‎ ‎690‎ A.新经济政策推动苏联工业生产长足进步 B.经济危机使苏联消费资料增长率停滞不前 C.工业投资的增长提高了苏联人民生活水平 D.苏联呈现出产业结构不均衡的发展态势 ‎8.某文章这样写道,“20世纪30年代就是这样被载入史册的。假如随便翻阅一下当年任何一种报刊、任何一部受欢迎的小说,你都会受到战斗的、劳动热情和创作灵感的气息的激励,感受到一种投身到全国——从天南到海北——伟大的改天换地的行动中去的激情。”材料内容表现的是 A.近代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 B.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C.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大力修建公共工程 D.新型社会制度建立极大地改变民生 ‎9.1928年爆发粮食危机后,苏联政府宣布“废除现有的谷物采购的合同制度”,并规定具有纳税效力的集体农庄及个体农户有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向国家交售谷物的固定义务。这一举措 A.加快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表明苏联恢复了余粮收集制 C.将农业经济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10.祖波夫的《二十世纪俄国史》中记载,1928—1933年牲口总存栏数剧减,直到苏联解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水平。这反映了苏联 A.粮食税过重制约畜牧业发展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措施失当 C.经济改革忽视农业经济发展 D.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滑 ‎11.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苏联长期存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要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国家要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国家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国家要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世界现代史论文集》‎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和斯大林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由,并分析这个选择对苏联的影响。‎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1.(2017年海南卷)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2.(2016年江苏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存在“农户进行粮食交易”“黑市交易”等现象,这说明当时苏俄经济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因此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曲线图可以看出,粮食产量低谷出现于192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粮食危机,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由材料信息可知,与1920年相比,1925年俄国工业总产值、谷物产量大幅增长,结合1921年俄国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可知,C项正确。‎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材料反映的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强调新经济政策只是通向“山顶”(实现共产主义)的策略性后退,故选C。‎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1年”得知,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实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题目中问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只是措施和表象,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旧东西”指的就是这些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故C项正确;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只是前提,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A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其影响有限,故排除B。由表格信息可知,与民生相关的消费资料投资比重远不及生产资料投资比重,故排除C。消费资料的生产大多属于轻工业部门,生产资料的生产则多属于重工业部门,材料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比例的失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不均衡发展的态势。故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种投身到全国——从天南到海北——伟大的改天换地的行动中去的激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表现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战斗的、劳动热情……的气息的激励”“改天换地”不符,排除;罗斯福新政期间,全国依然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中,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农业集体化。由材料信息“1928年”“废除……谷物采购的合同制度”“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向国家交售谷物的固定义务”可知,这一举措意味着农业经济要完全服从国家计划的需要,C项正确;B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该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D错误。‎ ‎10.【答案】B ‎11.【答案】D ‎【解析】斯大林时期,苏联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故D项符合题意。苏联要通过实现工业化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从而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A、B错误。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错误。‎ ‎12.【答案】(1)特点:英国 “自由放任”(或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美国 国家(政府)干预。‎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或法西斯威胁、社会动荡、政府信誉下降);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2)探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理由:应对战争、保卫国家。影响: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二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造成苏联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3)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国际方面,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内方面,“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方针(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或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不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可判断出英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为“自由放任”;根据材料一中的“美国……加入了政府干预”可判断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为政府干预;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运动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战争日益逼近”“保卫国家”作答;第三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影响。‎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直通高考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表述与题中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表述与题中现象不符,故排除;题中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当时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