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科版第5章第17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学案
第17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总结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 (2)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 (3)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4)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5)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6)标出113号~118号元素的位置。 答案 题组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铂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 B.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195.1”是铂的质量数 D.由78可以推出Pt为第5周期元素 答案 B 解析 铂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195.1”是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由78推出Pt为第6周期元素,D项错误。 题组二 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答案 C 解析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3.(2018·湘潭模拟)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B.Y单质与Z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D.简单离子的半径:Z<W 答案 B 解析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则W为Cl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Z为S,Y为O,X为N。HClO为Cl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为弱酸,酸性比H2SO3、H2SO4都弱,A项错误;氧气和硫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B项正确;非金属性:N<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项错误;S2-、Cl-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项错误。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及应用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 (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 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Mg(OH)2________Ca(OH)2________KOH。 (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答案 (1)> > > > (2)< < (3)> > (4)< < (5)> < (6)> >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答案 (1)> > (2)< < (3)> > (4)< < (5)> > > (6)> “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题组一 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判断物质的性质 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是第7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4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HClO的酸性比H2SO3的强 答案 D 解析 HClO、H2SO3均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与非金属性没有直接关系。 2.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A B C D E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089 0.104 0.074 主要化合价 +1 +3 +2 +6、-2 -2 A.E2-与B3+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 B.离子半径:A+<D2-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 D.氢化物的稳定性:D>E 答案 B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A为钠,B为铝,C为铍,D为硫,E为氧。离子半径:Na+<S2-,B项正确。 3.(2018·福建高三毕业班质检)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1个。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D.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铝元素,d为硫元素,e为氯元素。a、b、c的简单离子半径,氧离子大于铝离子,A项错误;a、b、c形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B项正确;b的氢化物H2O2的氧化性比HCl的强,C项正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4是强酸,D项正确。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表 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其中Pb>Sn)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三反应 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氧化性 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还原性 非金属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 题组二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与实验探究的融合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与冷水反应,Na比Mg强烈 金属性:Na>Mg B 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金属性:Ca>Mg 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非金属性:S>C D t ℃时,Br2+H2??2HBr K=5.6×107 I2+H2??2HI K=43 非金属性:Br>I 答案 C 解析 C项,根据事实可知,H2SO3比H2CO3酸性强,但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说明非金属性:S>C。 5.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和Na2SiO3溶液中分别滴加3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N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Br2和I2分别与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 B 解析 A项,由现象可知,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则硝酸的酸性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N>Si,正确;B项,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是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和CuSO4反应,不能置换铜,所以不能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项,CO2通入硅酸钠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可以知道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正确;D项,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可用Br2和I2分别与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金属性强弱,正确。 规避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中的易错点 (1)关注关键词“最高价”,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2)关注关键词“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1.(2018·全国卷Ⅰ,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答案 B 解析 可腐蚀玻璃的物质是HF。以此为切入点,根据题意进行元素推断,可知W是氟、X是钠、Y是氯、Z是钙。钙是活泼金属元素,氢是非金属元素,CaH2是由Ca2+和H-构成的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常温常压下,钠的单质是固体,A项错误;CaCl2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C项错误;氯有最高化合价+7价,氟没有正价,D项错误。 2.(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 A 解析 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短周期元素,由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W为N,X为O;由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可知,Y为Na;由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可知,Z最外层有7个电子,Z为Cl。O与N可形成NO、NO2、N2O3等,O与Na可形成Na2O、Na2O2,O与Cl可形成Cl2O、ClO2、Cl2O7等,A项正确;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Cl-比N3-、O2-、Na+多一个电子层,C项错误;W的氧化物中,N2O3对应的水化物HNO2是弱酸,D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Ⅲ,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为W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