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浅析谈高考综合能力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汇编浅析谈高考综合能力测试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谈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巩固基础知识是秘诀 整理掌握知识点     综合考题目的实用性很强,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要考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对付综合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十分重要。综合考试,把课本上面涉及的理论点整理了一遍,因为综合考试,文理是不分家的。实际操作也好,灵活运用也罢,都建立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     转换思维看新闻     许多人把拓宽知识面等同于多做习题,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综合考试来说,题海战术是没有效果的,因为题目的可变性很大,你不可能去猜题。去年的题目中有两道涉及世贸组织和APEC会议的时事选择题,还有一道关于轨道交通的物理题。要回答这些题目,光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高三时间比较紧,我的窍门是,每天利用晚饭时间看电视新闻,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同时有意识地把这些时事或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这是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     不做偏题和难题 去年是第一届大综合能力考试,许多同学如临大敌,找来很多参考书、习题册。那些参考书上的习题,有的很偏很难,有点像智力测试题目。可等考试后才发现,其实综合考并不会很难。做自我总结,理清思路,将其中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长期积累,当看到这类题目时,就会知道可能涉及到哪些知识点。‎ ‎2003年高考将更注重基础 明年高考改革和今年保持很大的连续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1998年,教育部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即要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三个有助于”原则。今年,全国除了台湾外都实施了“3+X”方案。其中,湖北等省实行的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广东、上海、河南试行“3+大综合+1”;江苏试行“3+大综合”。 专家说,明年全国高考科目改革的模式会有两种方向:一是注重单学科的作用,把综合学科作为资格参考。二是注重综合科目测试,而把单学科作为高校选拔的参考。但是无论哪一种考试模式,都要更加注重基础,遵循“三个有助于”原则。 明年命题有7大趋势 1、 正确理解“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要尊重中学教学大纲,但是不能超纲;不拘泥于大纲,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 在试题设计上,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会增加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 ‎ ‎3、试题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而数学应用试题的信息来源一定要真实可靠。 4、试题以单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主导,增加综合测试能力。后者力争要打破传统观念,向跨学科能力过渡。 5、今后的高考试卷要适度缩短,以给考生思考的时间。过去的试卷长、题量大,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熟知事物的反应速度;改革后的试卷减少了题量,可以留下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 6、在试题的布局上,要有利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认识的一般规律,有利于考生更好的发挥。 7、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加,试题难度会适度降低,但是仍然会保持高考的选拔功能。 明年高考提前一个月,只要教育部没有大的科目改革措施,明年的命题思路会和今年的保持一致。今年高考各科命题的特点如下: 语文:体现综合性和能力性特点。 表现为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试题思辨性和实用性提高;联系了社会实际,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数学: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的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命题,这也是今后的命题思路。 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不回避以前考过的重要内容;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考查了主干内容。其中,应用题的考查是一个重点,今年该类试题有以下特点: A、应用题的信息来源要真实可靠;B、应用题的个数明显在增加;C、注重考查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应用的能力。 应用题的命题原则是关注社会现象,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及探究的能力;考查实践动手能力;开放情景设置,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 此外,今年数学高考试题还突出了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英语:重视听、读、写能力的考查;加重语法实用的考查,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 在今后的高考复习中,要扭转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考查;要意识到学习语法的目的在于应用;阅读理解是复习的重中之重,要以此带动词汇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文科综合: 1、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在教材中占主要地位。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 ‎ ‎ 2、建构基础知识的框架和体系。这一点要落实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3、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学生要善于观察,提高分析信息和图表的能力,具备多角度的综合思维方法。 4、处理好单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5、反映了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在复习中要关注焦点、重大的时政热点,但这些都要通过基础知识反映出来,所以,基础不能扔。 理科综合: 以能力测试为指导,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今年试卷结构的特点完全符合《考试说明》上的要求;试题的难度有梯度,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强调了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强调包括推理、实验推究、获取知识能力的考查。 由于研究性学习重视方法和过程的探究,不重视结果,它在高考中暂时难以体现。 今后还要加大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的差异,表现为减少相同、相似题的个数。 重点院校不扩招 今年我国高考计划招生270万人,其中本科150万。由于专科和高职超过了招生计划,今年实际的招生人数超过了280万人。 2003年我国高考招生将继续保持稳定,不会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5%。重点院校明年不扩招,将集中力量扩大研究生的办学规模。 明年的保送生政策和今年保持一致,不会超过当年高考总人数的2%。并且,政治思想是选拔保送生的一条重要标准。 明年,复读生人数会增加,部分省市将提高复读生的录取分数线。 谨防四大复习误区 今年的高考试题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以单学科为主,没有过分强调综合科目的测试。但在复习中,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学出现了这样一种不好的倾向:过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渗透,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分迷信名师名校模拟试题,反而忽视了基础 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造成高考失误。 ‎ 误区一:过早进行跨学科交叉渗透,忽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有些教师、考生和家长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存在恐慌和忧虑心理,认为综合科目的满分为300分,每小题分值很高,于是就把目光放在“X”上,过早进行跨学科交叉渗透,有的家长要求考生一进入高三就做跨学科交叉渗透的题目,有的学校在高三上学期就进行综合科目的模拟测试。这造成有些考生由于未打好扎实的基础,忽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 误区二: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近两年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题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立意命题。由于总复习时间紧,就集中精力分析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忽视了全面打好基础,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误区三:过分迷信已实施“3+X”地区“名师”的讲课和名校的经验,忽视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 误区四:过分强调大量使用已实施“3+X”高考改革方案的外省名校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聘请名校名师猜题押题,突击训练“活题”、“难题”,扰乱了教学计划。 纵观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测试目标及测试内容,可以概括为基础性、综合性、多元性等多种基本要求,其中基础性最重要。 阅卷专家评析今年试题 在昨日的2002年高考理科试题评析暨高三教学研讨会上,我省高考化学评卷组组长陈永熙和生物评卷组组长程汉华评析了今年高考试题,并对2003年高考复习提出了建议。化学 试题特点: 强调基础要求学活 今年化学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应用,与社会生产、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加大了实验的考查比重,强化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纵观2001、2002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依据仍然是《教学大纲》中包括的必修和选修内容。 由于今年是网上评卷,评分细则一经统一便不能改动,这是和手工改卷最大的不同点。而有的考生未答到关键的得分点,导致失分。 从考试内容来看,今年的试题不再像以前强调知识面的覆盖,而是强调如何学活基础知识;不是强调复杂的化学计算,而是强调对原理的理解。 在今年试题中,由于考生书写不规范导致失分的现象较多。比如第24题,有不少学生吃亏于没有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计算结果,因而得分不高。还有20分的实验题,全省有2.02%的考生得0分,平均分也只有10分,原因之一就是语言不规范。复习要点 ‎ ‎ 1、加强基础教学 每年高考试题的题型虽然变化莫测,但仍注重基础方面的知识。而有不少学校宁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涉足题海战术,却忽略了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得不偿失。 2、规范化教学势在必行 在今年的试题中,有机结构式、元素间成键的位置如何连接,往往有许多学生出现错误,结果得0分。再如化学方程式中,按规定凡是书写不规范(大、小写不分)、元素符号写成中文(不按题目要求答题)、未配平等均计0分。许多基本的化学反应条件、化学专业用语中出现了错别字,严重影响了得分,不少同学因此得0分。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考生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严格按指定的位置答题。今年有部分考生答错位置,文不对题,结果得0分。 3、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在我省的中学中,按教学大纲开足实验课的很少,而开设计性实验的学校更少,造成不少学生是在黑板上、试卷上“写”实验。 近年来,实验考试题的比重逐渐增加,分值也较高。而考生在实验题上的得分普遍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动手少,对实验中各设置的功能缺少认识,分析问题思辨的能力差,同时缺乏准确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在准备明年的高考中,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 4、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复习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化学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还要注意逻辑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修养。在今年的阅卷中,就看到有学生把气体“排出”写成“追出去”、“赶出去”等不规范用语。 生物 试题特点:理解题型增加紧跟社会热点 今年生物试题不仅考查了基础知识,还对实验过程正确与否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进行了考查。生物试题虽然只占理科试卷300分中的60分,但题型紧跟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覆盖面不是太广,也没有超出教学大纲上的要求。 试题的难易程度属中等,既注重了基础,又强调了实际应变能力。并且,今年的单纯记忆型试题减少,理解型试题增加了。 复习要点 ‎ 注重基础知识;必须重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试题情景的分析;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全国高考提前进行高中政治课程调整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于从明年起全国高考将提前一个月进行,为适应这一改革措施,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的通知,对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删减。 高中一年级:《经济常识》的前言、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八单元都有删减。高中二年级:《哲学常识》的一单元、二单元、五单元、七单元都有删减。高中三年级:《政治常识》的前言、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都有删减。高中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但变化不大。‎ ‎2002年大综合测试目标及应试对策 在完成学科内综合复习的基础上,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的科学整合,应对文理大综合的测试,是3+大综合高考复习第二阶段的重要任务。要在大综合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把握综合测试的考核目标及内容,落实科学的复习对策。‎ ‎  一、大综合考试的目标及内容解读 ‎  考核目标:‎ ‎  (1)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 ‎  (2)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  (3)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4)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  考核内容(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 ‎  (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 ‎  (2)理解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  (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  (4)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  (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  如何正确、全面把握这十条原则性、概括性的考试要求,并把它内化到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  第一,“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考核目标,主要通过再认或再现所学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理解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等考核内容来实施和体现。是否“了解”体现在能否“再认”或“再现”,能否“识别”,体现在能否“区别”与“联系”。‎ ‎  “再认”或“再现”,关键是记忆,对六门学科中许多的名词、术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基本的概念与结论必须记忆,因为这是理解和应用的基础。“识别”,关键是比较,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比较,才能真正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作出正确的鉴别和选择。由于大综合试卷不可能对六个学科的概念和结论进行覆盖,考核内容是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所以各学科必须明确最基本的概念和结论是哪些,并在复习中强化。同时对这些概念与结论的形成过程、内涵和外延、区别与联系要全面掌握,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与结论,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  第二,“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考核目标,主要是通过以下考核内容来实施和体现的:“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具备以下几项能力:(1)能读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资料的能力。即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政史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要求考生具备分析处理数据、观察图形、图象并发掘其中的隐含信息,并按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规律的能力。(2)分析理解能力。在综合能力考试中,理解能力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已知知识,或将已知知识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表述形式;不仅能识别构成有关问题的各个因素、环节,而且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跨越相关学科知识本身去对结果作出推论,或通过已有条件扩展相关学科知识。(3)综合能力。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就是综合。多层面的描述,则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能力的综合,多角度的描述,则突出学科间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大综合考试的内涵在这里得到最有效的落实,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第三,“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考核目标主要通过以下考核内容来实施和体现。“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趋向”。要达到以上测试目标,要求考生通过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全面、科学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能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和社会事件及其影响,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评价中体现出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包括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大综合考试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考核内容以及考生的作答范围和方式,不仅涉及到事实问题,也涉及到价值问题。所以我们对这方面的考核目标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  第四,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学科内容的安排,并非事先有一个固定的比例,而是服从、服务于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的固有逻辑,不搞学科知识的“拼盘”,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以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上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对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内容的高度概括,将在具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中加以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就是我们复习的指导思想,考试目标就是我们复习的目标,只要我们把握考试目标、切透考试内容、提高应试能力,我们就能取得大综合考试的理想成绩。‎ ‎  二、大综合考试的应试对策 ‎  大综合考试的应试对策应围绕一个目标、二个重点、三个阶段去落实,即明确考试目标,突出能力立意,学科内综合二个重点,抓好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应试训练这三个阶段。基本对策是立足学科,夯实基础,注重渗透,贵在贯通,联系实际,拓宽视野,优化训练,重在能力。科学调适,创出佳绩。‎ ‎  下面就关键性的对策提出四点备考建议。‎ ‎  1.科学整合 ‎  大综合,大范围,涉及六门学科。试题中既涉及学科内综合,又突出学科间综合,既要求知识的综合,又侧重能力的综合;既立足于学科知识,又拓展到自然、社会科技等知识;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应用,文字、数据、图表、情景、知识、能力,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测试。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进行高效的复习,提高应试能力,关键在科学的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综合的过程。目前一般学校都已基本完成学科内综合的复习,即六门学科内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知识点综合,完成了学科知识网络体系的建立,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得到落实。现在要开始由学科内综合向学科间综合的过渡,再由学科间的拼盘式的综合过渡到学科间的融合。各学科教师要自觉地围绕大综合考试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把学科内网络化知识组合成学科间联系的立体化知识思维网络。六门学科的知识构建和思维体系关系如下:‎ ‎  根据以上关系,要明确各学科在大综合考试中的地位,同时利用现实的重大的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各学科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使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整合,围绕WTO问题、9.11事件问题、水土资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邪教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基因工程问题、诺贝尔奖等重大科技成果问题、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等展开各学科的综合复习,要有选择,抓大放小,由大到小,渗透辐射,要有计划,学科内强化列学科间的小综合,最后达到大综合。要明确任务,各学科通力协作,要突出重点,纲举目张。经过科学的整合,我们的考生就能统揽综合的全局,适应大综合要求的考核。‎ ‎  2.有效调控 ‎  大综合,浅知识,相对“3+2”和“3+小综合”考试来说,难度要小。但如何正确把握,有效调控,是实施高效复习的关键。目前复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深度广度问题,教师放不下,学生不放心,由于受原来“3+2”及“3+小综合”复习惯性的影响,由于大综合还没有形成数量较大、设计成熟的试题库,所以复习的深、广度一方面受教师的个人理解决定,另一方面受一些练习卷的试题导向决定,处在一种心中无数的复习状态,于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复习态势,宁深勿浅,宁滥不精,但同时又遇到科目多、时间紧的矛盾,所以能否正确调控复习的深度广度,将成为能否取得大综合考试优异成绩的关键,也是师生在复习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因为综合程度大,涉及学科多,试题难度在某一个学科上不可能挖得很深。由于涉及学科多,对某一个学科来说,命题时只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主干内容,所以大综合的试题难度就某一学科来说要小于“小综合”,这是总的定位。其次因为大综合考试的内容是高中的必修内容。所以较难的选修内容可明确地不列入复习范围,并在练习中严格选择,不予涉及。第三,考试说明对各学科的考核内容与要求作了明确的界定,对了解、理解、应用等不同的能力层次要求都有比较明确的说明,这是我们复习中最权威的依据,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复习我们要按这些要求去落实。第四,综合测试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考生经过长期的学习、生活积累,在掌握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已初步具备,我们在高三复习中也不可能重新准备,要相信我们的考生能经得起综合测试的考验。这一点也是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所在。明确以上四点,切透考试说明,我们就能取得最大的复习效益。‎ ‎  3.注重能力 ‎  大综合重能力,命题以能力为立意。由于综合能力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重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注重能力培养关键是学习能力,大综合试题的构成有三个要素,背景、知识、能力、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是能力的体现过程。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观察社会、课外活动所接受的知识,做过的实验所提供的信息,考卷上背景材料所给出的信息等等)和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文字、图表、关系式、数据等表达方式)这三个信息处理过程中有一个出问题就说明能力培养不到位。接受信息要能适应各种信息源,选择有效信息,处理信息要能删除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调用原有贮存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推断、解释、应用、评价,输出信息要全面、准确、规范,这包括了整个解题过程,在复习中要各学科协调,强化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  4.适应训练 大综合,高效益。2002年江苏高考大综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这对高考夺高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适应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必须从现在抓起。一要综合提高各学科平衡发展,所以学科内综合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同时学科间综合逐步到位,以适应大综合试卷的考核。二要积累材料,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广开信息渠道,掌握背景材料,对重大社会、科技热点问题给予关注。三要自我反思,消除失分因素,针对自己基础知识弱、或审题能力弱、或知识迁移弱、或文字表述弱、或读图识图弱等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治理,减少失分就是争分。四要心理调适,不断提高应试心理素质,不要被新材料、新题型、新背景所吓倒,相信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信心就是成功。高考是知识、能力、生理、心理的大考核,大综合考试只要知识面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不少非“尖子生”也考出了惊人的好成绩。‎ 要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政治题的一大特点是:热点不热。南宁二中的岑德进老师说,往年的主观题主要考热点,但今年的政治题有点出乎考生的意料: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内需、加强整顿市场秩序、反恐、关注弱势群体等热点问题都没有出现。岑老师认为,政治试题不能体现当前中心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 ‎  但是岑德进老师认为,从整体来说,这套题出得还是不错的,区分度合适,难度略有下降(难题从占30%降到20%),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如其中一道论述题是这样的:“当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业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成功’。”考题请考生分析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岑认为,这道题既源于生活,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出得还不错。 ‎ ‎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题更贴近课本,如两道辨析题,分别考的是“国家关系”和“贸易顺差”,考题源于教材,也可在教材上找到答案,岑德进认为,这有利于中学教学。 ‎ ‎  从考生的反映来看,由于题目内容较为熟悉,大家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还比较满意。 ‎ ‎  广西今年第一次考大综合,大综合一份考题的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6科。南宁二中洪璞老师认为,卷中各科占的比例较为平衡,考查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只要考生知识面广,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这套题不难。 ‎ ‎  今年的大综合共40大题,只有2题属于学科间的综合,其他题都是一题涉及一科,涉及政治的知识点相对多一些。洪璞老师认为,各科的考题并不难,都是很基础的东西,难的是考生是否有多方面综合的能力。 ‎ ‎  从考题的内容看,考题与社会生活、科技紧密结合,如“西气东送”、“打假”、“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等。洪老师对最后4题比较满意,认为围绕着“铜”这一金属,考查的知识点涉及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学科,学科间综合得比较合理。 ‎ ‎  洪璞老师认为,考大综合对今后中学阶段的教学是有启发的。从今年的考题看,各科出的都是一般的知识点,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有各学科横向联系的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擅于把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运用起来。如果能做到这些,综合科的考试其实是不用花多少时间的。 ‎ 高考改革:四年创出新局面 ‎   为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1999年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新一轮高考改革要从强化素质意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四方面重点深入、全面深化。高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为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更好地选拔高校人才而实施的新措施,是极具前瞻眼光的重大举措。以“3+X”为标志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实行4年来,已经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新一轮高考改革,也为我国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1.从形式到内容,高考制度走向科学与规范 由于科目设置的开放性,新一轮高考改革又被称为“3+x”改革。这场改革按照“有助于中学开展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从高考内容、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等四个方面,对传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彻底打破了建国以来高考文理分科、考试模式单一的传统格局。   1999年,广东省作为高考改革的排头兵,率先实施“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取得初步成功;2000年,广东省继续深化改革,科目设置进一步调整为“3+综合能力测试+X”,开始尝试在全面考查考生素质的基础上,给予高等学校和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与此同时,吉林、江苏、浙江、山西等省试点实施了“3+x”科目设置的另一种模式——“3+文科(理科)综合”;2001年,“3+X”改革迅速扩展到全国18个省市;2002年,科目设置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自治区均实施了“3+X”改革方案,而且省市之间由于情况不同,呈现出多种考试模式并存的新特点,进一步丰富发展了“3+x”高考改革的形式和内涵。高考改革呈现出弹性趋势,选择性、开放性初露端倪。‎ ‎   科目设置改革只是“3+x”高考改革的外在表现形式,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真正核心是对高考自身内容的改革,集中体现在命题环节上。改革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自主命题的上海、北京等地的命题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稳中求新”的“三稳”原则,坚持按照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高考内容,变死记硬背为考素质考能力;命题思路首次提出要“遵循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与选材上又不拘泥于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变以知识立意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经过长期的研究,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试题的基础上,高考命题专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新一轮高考改革精神的命题思路和命题办法。高考试卷在各项技术指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命题质量逐年提高,受到考生、社会的欢迎,保证了高考内容改革得以稳步深入健康发展。   2.指挥棒,导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高考改革最先在中学搅起一池涟漪。   长期以来,中学的教学模式往往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就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教学空间只局限在“教师”、“学生”、“学校”三者之间。而“3+x”高考内容改革,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要善于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别重视学科知识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自然、人口等热点、焦点问题相联系。过去,由于高考倾向于知识考查,考的是死记硬背的功夫,掌握书本知识比较好的学生容易得高分,而现在的高考试卷普遍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的考查,心理健康、知识面广、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容易得高分。   全新的考试内容要求学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实施“3+X”科目设置改革四年来,高考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已经得到体现,学生带着教材走向了实验室、图书馆;走进了工厂、农村、大自然、因特网,中学的教学模式已渐渐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自主求索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化,基础教育界特别是各级中学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热潮。   与过去的“3+2”高考模式相比,“3+X”高考改革关键在“X”。有专家统计过,理论上,考生选考“X”科目的变化组合可达60多种。面对变化的、开放的“X”,各中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中学教育往往强调“补短”,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但在高考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补短”更需“扬长”。中学教育在保证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发挥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及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价值。过去各中学也大多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但往往只面向少数特长生,并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特长教育。“3+X”改革后,情况发生了大的变化:教育行政部门提倡多年的高中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块课程的教学模式,被自觉重视并迅速执行了起来。   “3+X”改革对中学乃至小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中学基本克服了以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欺瞒做法,自觉自愿地研究、学习、推广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各级各类中等学校在重视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都在不断提高。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办学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 ‎ 2002年8月,广西考试院公开向社会宣布,今年广西高考的成绩充分说明:"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有利于调动各类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各种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基础扎实又具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   广西今年首次采用"3+X"科目设置进行高考。考试结果显示,一批非自治区级重点中学在高考中也考出了好成绩。在12个科目组标准分、综合分前10名的122名考生中,有38名来自非重点中学;在10个考试科目第一名的26人中,有2人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单科前10名的124位考生中,有66人不是重点中学的考生。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拿到了单科第一名。   3.网上录取,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高校招生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率地完成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成为新一轮高考改革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之一。   为此,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决定改革传统的录取模式,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全面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工作网络,强化招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地研制开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   网上录取最大的优势是使录取过程更加便于监督、监控。整个招生过程在计算机中都保留了详细的日志,招生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纪检部门,可随时通过系统对招生过程及考生电子档案状态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考生的投档工作是由系统根据设定的模板自动进行的,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差错,从技术层面上为杜绝招生中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效保障。1998年高考,天津市首次实施并顺利完成了高考招生的异地远程录取;1999年高考,教育部加大试点范围,共有8个省市实施了网上录取;2000年高考,全国共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等21个省(区、市)实行了网上录取,并成功实现了网上录取的省(区、市)数、学校数和通过网络录取的学生数三个“过半”的工作目标。   2002年计算机网上录取在全国各省市各高校全面展开。在湖北,高校招生基本实现了网上录取远程化,并依托湖北教育信息网,实施了高校招生录取网上直播;在江苏,全面实现了“无纸化”远程网上录取,全国630多所高等学校,计划在江苏招生的23.42万人全部通过网上录取;在甘肃,来自全省各地的考生、家长代表,应邀到全封闭管理的高招录取现场进行参观、监督,规范、严密的录取程序,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虑,考生家长真诚地说:“全面实行网上录取,让考生、家长现场观看录取过程,这表明高招录取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作为家长感到非常放心。”   目前,全国各地,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省市所有高校的招生都已经顺利地完成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全国录取的270多万新生中,通过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系统录取的达到了80%以上,重点院校新生全部通过网上录取。‎ ‎   网上录取在保障录取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行网上录取后,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各级招办减少了录取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招生工作的时间,经费支出大为减少。据估计,网上录取扣除制作电子档案的开支,全国平均每个省可以节约经费约200万元左右,每所高校节约的经费也达数十万元,仅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每年亿元以上。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成功应用,使传统的招生录取管理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上录取系统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2001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网上录取系统的全面推行,保证了高校招生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随着今后网上录取远程化的实现,网上录取系统将继续为维护高校招生的神圣"净土"发挥更大作用!    4.政策放宽,高考改革体现人文关怀   新一轮高考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措施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放宽报考年龄限制”、“2003年开始,考试时间提前”、“实行多次高考”……无一不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001年,教育部决定取消高考报名对考生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一决定使更多的人得以大学梦圆。2001年大于25岁的报名考生就达16265人,其中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的考生1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2人。2002年大于25岁的报名考生接近23000人。   从两年来实施的情况看,尽管大龄考生实际录取人数并不多,但意义重大,它保证了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起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随着2002年高考的结束,“黑色七月”已成为历史性词汇。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将从每年的7月7、8、9三日改为6月7、8、9日三天考试。考试时间提前,将缓解高温天气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考试质量,充分体现了政策决策部门对广大考生的关怀。高考时间提前的意义还不只限于此,它对中学教学改革、社区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教学安排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可以要求新生利用长达3个月的假期,参加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也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集中学习英语或其他课程。此外,充裕的时间也将有利于阅卷水平的提高。    高考时间的提前,也为一些省市实行的多次高考争取了宽裕的时间。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一考定终生”的故事年复一年地上演。大量考生因考试失误,名落孙山,不得不背负沉重压力,走上复读之路,以期来年再“战”。   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安徽等省市实行春季高考招生,投放招生计划的13所院校共招收本科、高职(专科)学生2448人。春季高考招生打破了高考一年一次、一考定终生的传统格局,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增加春季高考后,一年两次高考,为考生带来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   经过2000年试点后,2001年、2002年教育部继续推行春季高考,试点地区扩大到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内蒙古。招生院校与专业逐年增加,报考人数逐年增多。   2002年高考中,广西推出全新的“二次高考”模式,本、专科招生考试彻底分离。本科院校招生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仍在国家规定的统一高考时间进行。专科院校(或专业)招生考试由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组织命题。专科院校(或专业)招生考试在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结束后进行,所有报考专科层次(含普通专科、高职教育、电大普通班等)的考生都必须参加这一轮高考。学校根据考生志愿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情况择优录取新生。所有新生均在当年秋季入学。今年9月,广西近9万学子参加了专科统考的角逐。   春季招生考试和其他形式的考试,给考生更多的发挥、选择的机会,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积极探索一年两次高考以及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方式,符合广大考生切身利益,是国家对高考改革的总体要求之一。广西今年实施的这项把本、专科招生考试彻底分离的改革,使高考既有统一性又有选择性,改变了本、专科两个不同层次招生考试使用同一考试题的状况,从而更加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高校的要求。从明年起,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这将为各地探索多次高考提供更为方便的实施条件。   5.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   多年来,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个是大规模的全国统一高考,另一个是各地的免试推荐保送生制度。然而,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保送生制度一度滋生出腐败现象。从2001年起,教育部对保送生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压缩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办法,加强保送生制度的管理,变过去的“软标准”为“硬条件”,取消指标分配,变“数量控制”为“质量控制”,并且上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欢迎。   2002年高考继续严格标准、严格管理,逐渐完善保送生制度,同时着力建立以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为主,其他各项单独考试、保送、定向就业招生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完整的考试选拔体系。这种克服以分数为惟一录取标准的片面性、建立以分数为主的综合评价办法,为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制度带来了新的契机。   从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长远眼光看,全国统考机制存在着“先天”的局限性,即:测试内容设计再科学,也不能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合格考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一一测量出来。而长期以来,没有测量的那些特长、素质部分又不能在录取环节得到正确、合法的反映,这对促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新一轮高考改革,除依据高考成绩之外,还探索在高考录取环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办法,记录考生整个中学期间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并以科学的方法确定其在录取时所占的权重。目前,上海市正在探索在录取环节除依据高考成绩之外,还采记高中毕业生在中学成绩记录的具体办法,该项实验必将成为高考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补充。 高考改革:四年创出新局面 ‎   不论是统一招生考试,考生成绩采记,还是免试推荐入学,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高校招生录取必将进一步贯彻“综合评价”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必将继续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入学考核形式以文化考核为主,以及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等原则,加大高校招生录取标准综合化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以分数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改变以高考分数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权,更好地体现综合评价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级招生管理部门,今后向高校提供的考生信息要更加丰富、准确,有条件的省市、学校还可以进行面试等试点。   经过4年努力,新一轮高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学校、社会的普遍认同,一整套科学规范、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的高校招生选拔体系正在逐步得到完善,高考指挥棒开始给基础教育输送源源不断的巨大动力,为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带来了新的契机。‎ 迎大综合科目考试 谈高三政治复习 闫崇宇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朝着超越学科界限的综合化趋势大举迈进,而我国传统的高考还是采取文理科独立运行的考察模式,文科生不熟悉理科基础,理科生对历史、地理非常陌生。这种文理隔膜的考试模式使得我国的高等学校不得不在大学阶段给新生补文理基础课。今年高考尝试采取文理综合卷的形式,督促中学重视文理汇通的新型教育模式,对基础教育改革必将产生示范性的牵引作用。这种综合考卷打通了文理界限,让学生将文理知识融会,这样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大综合科目考试,已是必然,政治学科是必考内容。政治科高考的改革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加大了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由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迎着热点上,重视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万变不离其中,总是以教材为基础,或对它的变换和引申。为此,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搞好高考政治课的复习:‎ 一、钻研考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及具体内容,不仅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而且也是组织备考复习的依据。考生在复习时,应对照考试条目,逐条落实,能够理解、掌握、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同时要根据它的内容,挖掘高考所隐含的信息,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效率。由于综合科目考试对各科目的知识要求往往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更加注重对基础素质的考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课本为基础,遵循“低起点、宽领域、严训练、适要求”的基本原则,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二、归类连线,点线面体,形成网络 根据综合科目考试“学生应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的要求,这就强调考生要重视各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孤立、片面、分散地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注意经济、哲学、政治知识的联系。因此,学生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找出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内在、外在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梳理为“线”并编织为一定的“网”,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对知识融会贯通,做到既能拾得起,又要铺得开,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提高应考能力。‎ 三、把握重点,联系热点,灵活运用 高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教学,要“精讲”‎ ‎,即集中力量,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讲清楚,要做到十二个字,即“目标单纯,重点突出,取舍果断”。把握重点就是把握知识体系中能够反映该系统的本质特征及其联系,对其他知识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并能反映当前国家工作重点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选准重点,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对重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当前的高考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党和国家当前工作的重点融化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中,找出其结合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理解和把握这些重点知识。从宏观联系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就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要时政统帅我们的复习,把热点问题和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结合起来;从微观联系就是把重要的时政内容,逐条分别与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的相关理论对号入座,把这些热点内容反映在相关内容上。‎ 四、强化训练,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练习要面广、量大、题型多;第二阶段要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练习要遵循“狠抓基础,突出重点,辨别比较,联系实际,活跃思路,分析综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训练。一方面,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说明同一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在不同情况下运用它。因此,练习的题目和内容要精、要典型。另方面,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对各试题做出准确无误、完整清楚答案的关键。指导学生审题练习时,要注意:一是审题时,头脑要冷静,先将试卷上的试题从头到尾看一遍,使心中有数,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答题顺序,二是在正确理解、明确题意要求的前提下,拟定答题要点,确定答题范围和内容。三是在答完卷后,要认真复核。通过对试题类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也可给出典型题的从如何审题到分析答案要点的基本规范,使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高考是国家选拔性考试。面对高考,考生务必:诚朴雄伟,励学敦行。高考复习,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安排,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以上为一家之言,望共同切磋。‎ ‎2002年高考文理综合及政治考试说明:测试考生发展潜能 哲学部分 ‎【考试内容】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 ‎1.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 ‎2.辩证法 联系和发展 事物发展的状态、原因和趋势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矛盾及其特点 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科学思维方法 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 ‎ ‎3.认识论 实践的特征 实践和认识 现象和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 ‎4.人生观 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理想与现实(22个考点) 综合考试目标 1.了解、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2.分析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3.评价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有关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4.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综合考试内容,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2.理解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3.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4.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5.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6.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考试范围 文理综合科考试含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六个科目,只考相关学科《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3.题型分数比例:(1)选择题:约60%;(2)非选择题:约40%。 【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 综合能力考试的测试目标及内容,一方面,不同于各学科考试中关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要求,不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总汇”;另一方面,综合能力考试也不是在测试所谓的“一般智力”或“一般能力”。   综合能力考试所测试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又相对独立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能力。 “综合是用各种要素和各个局部构成一个整体。这涉及到把部分、局部和要素等起作用的过程安置和结合起来,以此组成过去没有清楚呈现的式样或结构。”目的在于把对象作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加以认识。我们强调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正是基于对综合能力在学生素质构成中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综合能力考试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考生独特的信息,它的测试目标及内容,与物理、历史等具体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及内容是不同的。可以说,现行高考在“3+X”方案中增设综合能力考试,将在坚持和改善物理、历史等具体学科考试的基础上,大大丰富高等学校招生的评价方式与手段,同时,中学对学生的评价也将更为全面、客观。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该偏重于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在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它着重反映的,不是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必须符合的条件,而是考生认知活动过程本身。高考只有立足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的认知活动,才有可能比较科学和公正地评价考生多种能力的有无和大小。综合能力考试更是如此。   综合能力考试所涉及的材料,设置的情境,以及设计的问题等,对考生来说,都应该是新的,或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教材中已采用的。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考生可以从某一角度解答问题,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考生解答问题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可以从某一学科内进行选择,也可以从多个学科内进行选择。   同单学科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相比较,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一要素或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高考中单学科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阶段中学教学的实际,综合能力考试更多地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即考查学生对学科内不同要素、部分、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将逐步加大跨学科综合的考核力度。   总之,综合能力考试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学科内容的安排,并非事先有一个固定的比例,而是服从、服务于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的固有逻辑,不搞学科知识的“拼盘”;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以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考政治命题的指导思想 1. 选择考查内容和考查重点的指导思想。当前,我们的事业正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也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高考必须反映这一大局势。高考政治命题首先是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选择考查内容和考查重点的指导思想,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2. 强调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高考并不脱离高中的教学,强调学什么考佬。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逐步加强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通过强调能力培养和考核这一中介,把知识和觉悟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做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 3. 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特事实上要求和特有形式。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阐释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一方面,高考政治命题坚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引导教学关注现实,增强师生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考政治命题要求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剖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导教学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原则,在高考政治命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 4. 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作用,引导教学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我们反对死记硬背,并不排除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强调考核能力,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相反,学生是否具有较为扎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高考政治命题贯彻、落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也是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条理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高考政治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条理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高考政治命题改革实践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求考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考生应系统、完整地把握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弄清、学透、用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作用,但并不追求理论体系自身的系统和完整。 ‎ 1. 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教学反所教授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互不关联的、随意的、机械的知识拼盘。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基于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否系统化、条理化的设想,而且是出自对现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所克服、弥补的考虑。当然,这种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个界定,主要是根据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 2. 突破“正面论述”和“反面驳斥”的思维模式,要求考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某个具体的政治现象或经济现象。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考查考生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 3. 强调考查内容的综合性,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有背景材料的综合性,也有考查知识内容的综合性。既能从复杂的材料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也能综合运用所不知识分析评论有关事实或现象。 ‎ 4. 在方法论上强调演泽法和归纳法相结合。在研究问题阶段,应该以归纳法为主,辅之以演绎法;在叙述问题阶段,应以演绎法为主,辅之以归纳法。解答问题不能生搬硬套一种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试题的不同要求,选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或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不要绝对化、简单化。 ‎ 对策 ‎1.抓住抓好综合思维。人类的思维可以基本分为两类: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二者兼备,且是有机地统一。    现在,高考改革无论是从综合考试的设置还是单科考试来说,都强调考查综合能力。所以,广大考生在继续重视分析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强化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政治科目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能孤立。    2.抓住抓好灵活创新。这里所说的灵活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反对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该记的“记”,该背的“背”。政治科的学习和高考复习,不是“背”字当头,而是“懂”字当头,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针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学好理论,学好邓小平理论常识,学好高中课本的基本常识,要注重深入理解,走出误区,夯实基础;第二,要注意了解实际,关心国内外大事,对实际情况比较熟悉;第三,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注意全面准确,实事求是。 这里所说的创新,是在灵活的基础上,注重把握新思路、新问题、新角度、新层次、新材料、新情景、新风格、新观点、新方法,体现“活学活用”。‎ ‎  3.抓住抓好重点热点。在高考复习时,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要注重全面复习,“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都要复习到,千万不可有侥幸心理,认为某个知识点不重要就不复习了。同时,又要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考生的精力有限,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适当安排,各得其所。    抓住抓好重点的同时,还必须抓住抓好热点。热点也常常是重点。高考不回避社会上的热点与焦点问题。2002年高考政治科究竟会涉及哪些热点问题,这需要政治老师与考生在学习国内外形势中去领悟。这里有个初步意见供大家参考。“三农”问题、扩大内需问题、德治问题、市场秩序问题、两大战略问题、党建与十五届六中全会决议,台湾问题、申奥、APC问题、加入WTO问题、中东巴以问题等。‎ ‎4.抓住抓好快速反应。‎ 哲学常识 一、基础知识回顾 第一单元 唯物论 考纲要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结构 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一)基本概念 ‎1.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阶级地位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等显著特点。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4.方法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具有可知性。 ‎6.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意识又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这些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8.规律: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又是可知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的。 ‎9.主观能动性:又叫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三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10.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根本的工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质的东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调查研究,并认真思索,才能了解和掌握规律,并利用规律去改造世界。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物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 我们既要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二单元 辩证法 考纲要求 联系和发展 事物发展的状态、原因和趋势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矛盾及其特点 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科学思维方法 知识结构 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一)基本概念 ‎1.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2.主要矛盾: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多个矛盾,它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3.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多个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4.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着的对立双方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5.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矛盾的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6.两点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7.重点化: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其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9.联系: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由于条件不同,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形式。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0.发展:发展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11.内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2.外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13.量变: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过程中,事物的质保持相对稳定性,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状态。量变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14.质变:质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15.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判断一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不能仅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是否完善等为标准。判断一事物是新还是旧,还要把它同具体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作具体的分析。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但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16.旧事物: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17.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基本原理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理 世界观: ‎①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性质。“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统一”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④事物自身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反映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方法论: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割裂对立统一关系,即只看到对立而看不到统一;或只看到统一而看不到对立。‎ ‎2.矛盾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矛盾就是事物,就是运动,就是思想,就是问题,世界就是由矛盾组成的。 方法论: 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 ‎3.矛盾特殊性原理 世界观: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这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区别为不同阶段的依据。 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仅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1)弄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它反映了事物的共同本质,又叫矛盾的共性,即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共同点、共同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反映了事物的不同本质或特殊本质,又叫矛盾的个性,即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指的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指它们的范围大小、数量多少的关系。 ‎(2)弄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这是因为,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从特殊事物中概括出来的,所以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又通过特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更不可能颠倒过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总是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即个性之中有共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由于客观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使人们在由特殊到普遍、由普遍到特殊的循环往复中,使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步比一步更深入。其次,它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了诸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它们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再次,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最后,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割裂开来。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①复杂的事物包含多种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重大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办事情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但又要照顾一般。 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①矛盾对方有主次之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也有一定影响。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方法论: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主次颠倒,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倾向。 ‎7.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世界观: 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的事物是互相联系着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 必须坚持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8.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世界观: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首先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抱残守缺、思想僵化,认为事物是凝固不变的错误观点;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顽固守旧、害怕变革的错误观念。 ‎9.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因 世界观: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同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 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反对错误倾向: 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忽视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外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外部条件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9.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世界观: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青年学生要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做到既坚持适度原则,又重视的积累并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该适度时不适度,该重视量的积累时急于求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去主动促成质的飞跃。‎ ‎10.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途径。 方法论: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始终保持革命主义精神,决不动摇,永远向前;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要有充分估计,主动迎接困难,战胜困难,不断前进;我们对新事物不能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而应当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帮助它同旧事物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做新事物的促进派。 反对错误倾向: 把事物发展的道路看成是一帆风顺的,从而盲目乐观;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11.科学思维方式 ‎(1)概念、判断、推理的含义及在思维中的作用 ‎(2)人们认识事物,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和全过程上进行综合把握。 ‎(3)在思维过程中,要明确概念,正确使用判断和进行推理,善于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 ‎(4)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第三单元 认识论 考纲要求 实践的特征 实践和认识 现象和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知识结构 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现象和本质 ‎(1)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2)现象和本质有区别: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3)现象和本质密切相联: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更高级的认识,才能对实践活动有巨大指导作用。 ‎(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4)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完结,理性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5)二者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科学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其指导作用,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的特征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想”是认识活动,“做”是实践活动,它们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生产劳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它们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开展。而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5.实践和认识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人的认识对象由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第二,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第二,人们能通过新的实践去发展认识;第三,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去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既是有意识的活动,又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可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推动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能够指导人们预见未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是人们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武器。 ‎(3)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①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的目的,避免空洞的理论。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点,一定要用理论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统一;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一定历史下产生的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使之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首先,必须重视理论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同时,必须积极参加实践,用所学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理论。 ‎(4)正确处理学习书本知识与在实践中成才的关系。 ‎①一个人的知识是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对这个人来说就是间接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书本知识。一个人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对自己来说就是直接经验,我们把直接经验称之为实际知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而认识的来源只能是实践。 ‎②一个人要获得知识,既要参加实践获得实际知识,又要努力读书学习获得间接经验,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界与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联系 ‎①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 ‎②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第四单元 人生观 考纲要求 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人生理想 理想与现实 知识结构 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1)社会现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环境、人口等因素;社会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等因素。 ‎(3)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4)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而在指导人们行为活动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的动力和效果也不一样。 ‎(5)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它们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如何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即所谓价值观。 ‎2.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1)现阶段,正确认识、处理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我们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的市场经济,它客观上要求有以坚持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之相适应。 ‎(2)坚持集体主义同发展市场经济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等价交换本身就包含了相互服务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只能通过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良好服务去实现。那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同样也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观的含义是人们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它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2)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与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对立 ‎①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它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它不能自发形成,需要经过刻苦学习和自我修养。它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因为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自我的基本标志,它体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②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就是私欲的最大满足,人生价值的标准或尺度就是财产和金钱,谁的钱多,谁的价值就大。这种价值观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决定的,是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表现。 ‎(3)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 ‎①人生价值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通常把前一方面叫贡献,后一方面叫索取。 ‎②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人对做出的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是因为:第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第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第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4)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①为已与为人的关系。“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错误的。 ‎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征,可以转化。至于哪一方面贡献大一些,则因人而异。 ‎③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金钱对人生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金钱不是人生价值观的决定因素。获取金钱的途径应该是合法的。要反对抵制拜金主义。 ‎(5)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即一定的生产力基础、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人的生存、工作条件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包括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道德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身心素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途径) ‎①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的。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②要在实践中发挥献身精神。献身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精神力量。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需要献身精神,科学研究工作也需要献身精神。 ‎③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失败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不能正确对待失败的原因,从哲学上看是对社会生活缺乏全面了解;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失败缺乏辩证的分析。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几个条件:要做到败而不馁,找出失败的原因,要有坚强意志。 ‎4.人生理想 ‎(1)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其性质有区别,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 ‎(2)社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人们的社会理想不同,其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就会大不相同。 ‎(3)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理想。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4)理想有相对独立性,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影响。崇高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巨大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5.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二、能动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能动性 ‎ 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动性 ‎3、意识的能动性 ‎4、人的主观能动性 ‎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 ‎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 ‎7、人生价值观理想的能动性 ‎8、实践的能动性 ‎9、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能动性 ‎10、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三、原理的内容、方法论及直接相关原理 ‎(略)‎ 四、在几个热点问题中切入点体现举例 ‎1、《纲要》的颁布有助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分析]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纲要》的颁布有助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材料一、2001年11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实现200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首选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材料二、2002年1月7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人民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国内需求不振的重要原因,农村购买力上不去,已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制约因素。” ‎ ‎3、世界石油市场动荡不安的哲学思考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一直未曾安静过,价格暴涨暴跌。两年前通过增产或减产来控制石油价格的欧佩克(OPEC)如今也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难以让油价稳定在他们理想的25~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内。2000年一度升至37美元,到今年初又跌回到十几美元。对此,我们可以从哲学能动性角度作如下思考。 用尊重规律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看欧佩克的行动与效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欧佩克在1999~2000年通过一系列的减产行动成功地稳定了石油价格,但2002年1月1日的再次减产行动(150万桶/天)却没能完全成功正说明了上述哲学道理。有关资料表明,欧佩克今年年初的减产行动缺乏准确的、科学的预测。去年初以来,美国经济开始下滑,“9.11”‎ 事件加剧了这一趋势,美国经济衰退不仅导致了美国石油需求下降,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率放慢。同时,非OPEC的产量却增加了70万桶/天,以致世界石油市场上供给增长大大高于需求增长的总量,所有这些,都是欧佩克没有完全预见和控制的。 ‎ ‎4、材料:据报道,我国 已成功的进行克隆牛实验。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对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这一事例说明( ) A.人是无所不能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创造出奇迹 B.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不仅可以反映物质,还可以创造物质 C.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D.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上述材料中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从历史角度说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D(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正确的。科技不仅对生产的发展起着直接作用,而且科技还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3).历史条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兴起,发展工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为代表。还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转工程等高新技术。‎ ‎5、“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措施,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有利于(D) ①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③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从政治角度看,“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A) ①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③体现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2001年6月29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开工,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