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知识总复习人教版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知识总复习人教版整理

‎    文言知识总复习 ‎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先秦历史散文,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懂得了一些文言知识,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出现。如翻译文言句子时不通畅,做不到“信”、“达”、“雅”的要求,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掌握情况不好,就这些内容给大家做个总结。‎ 一词多义 ‎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多义中的哪一个意义呢?主要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我们应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 ‎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  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等。‎ 一种是就词的应用说的,即该词的常用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等等。‎ ‎  在现代汉语中谈到的本义是指词的基本意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 ‎  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  如说:“这条河很深”“深山”“深海”都是用的“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  (1)深奥、深刻、深入   如: 道理很深 ‎  (2)深厚、深刻      如: 友谊很深 ‎  (3)时间久        如: 夜深人静 ‎  (4)浓重         如: 颜色太深 ‎  词的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 ‎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  2.一词多义的辨析判断方法 ‎  (1)联想式辨析判断 ‎ ‎    针对一词多义的实词,可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和熟悉成语的语义、用法、相互比照,初步确定文段中实词的含义。‎ ‎    如:诗名冠代 ‎    冠,可联系“今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训俭示康》)来理解,“冠”字可解释为“位居首位,超出众人”而“一时”与“代”意义相近。“诗名冠代”可理解为:所做的诗文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超出众人。‎ ‎  (2)利用句式结构辨析判断 ‎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形式 ‎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从句式结构看,属于对仗,“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所以“以”的意义就是“任用、重用”。‎ ‎  (3)利用词性进行辨析判断 ‎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而推知它的语义。‎ ‎ 如: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    这里的“寒”解释为形容词“寒冷”就不符合文意,应解释为名词“冬天、冬气”为好。‎ ‎  (4)利用语境辨析 ‎    语境是指文言文语句本身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可以借助句子的内部环境来判断。‎ ‎    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句中“狼居胥”是山名,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于此,那么“封”在此就有“封山”的意思,以表纪念胜利之意。因此,“封”就可以解释为“筑坛祭天”纪念胜利。‎ 举例研习一词多义 朝:1.cháo ‎ (1)动词    ‎ ‎ 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引申为进见、朝见。‎ ‎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左传》‎ ‎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拜访 ‎  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史记》‎ ‎ ③归 ‎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 ‎⑵名词 ‎ ①朝廷 ‎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朝代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 ③政事 ‎  期年不听朝  《吕氏春秋》‎ ‎ ⑶介词 “对”“向”‎ ‎  坐南朝北 ‎ ‎⒉zhāo ‎ ⑴名词  早晨 ‎  朝济而夕设版焉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⑵量词  天、日 ‎ ‎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 告子下》‎ 偏义复词 ‎  ‎ ‎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  ⒈意义相近:《墨子 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  ⒉意义相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句中的“姥”“兄”表示意义。‎ ‎⒊意义相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只有“亡”意义  《出师表》‎ ‎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只有“远”意义  《桃花源记》‎ ‎③而某不量敌从寡   只有“众”意义 《答司马谏议书》‎ 文言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的演变 一、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两种情况:‎ 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例如,‎ 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恶,旗-旗帜,巩-巩固。‎ 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 岐-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眠-睡觉,冥-昏暗。‎ 不要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如,‎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周围。‎ 二、文言中的双音词 ‎1、单纯的双音词。这类词包括:‎ 联绵词:双声的,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等;‎ 叠韵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2、合成的双音词。从构词方式上看,包括:‎ 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三种情况 ㈠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 ‎   如: “马”“羊”“牛”“山”“水”“云”“石头”“土”“星星”等等。‎ ‎  ㈡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    如: 《尔雅 释天》“素锦绸杠”,素:白色;锦:丝织品;杠:旗杆。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译文: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包裹起来。  《诗经》中有联绵词“绸缪”原本也是缠绕之义,现在有“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已不是缠绕之义了。‎ ‎   《楚辞 招魂》“招具该备”招魂的工具,招魂的工具没有不准备。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成语有“言简意赅”,“赅”字是完备的意思,不过,字形有所不同。 ‎ ‎  ㈢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处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  同中有异的词的可分为两类 ‎  一类:词义范围的差异 ‎  ⒈词义扩大 ‎    菜:古代的“菜”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在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吏,乃敢食肉,定非廉士”。可见,肉、菜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 ‎    睡: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 后来,睡的意义扩大了,不管是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 ‎    再:古代“两次”“第二次”之意。《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今义:又一次、多次、继续、还有等意义。 ‎ ‎  ⒉词义缩小 ‎ 宫:上古泛指房屋,秦汉以后一般民房不能称其为宫,只有封建帝王的殿堂、住房才能叫宫,如“阿房宫”“‎ 未央宫”。现在,只有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 ‎  瓦:古代泛指陶器,还指纺锤(纺织过程中的工具)今义主要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  劝:古义:①鼓励  国人皆劝  《国语》 ②劝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 ‎    今义:规劝 ‎ ‎  夫:古义:①成年男子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论积贮疏》 ②丈夫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口技》 ③对老师的称呼  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 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奴役的人  渔夫 ,夫役  ⑤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助词  今若焉,悲夫 《黔之驴》 ⑥指示代词  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 ‎    今义:丈夫 ‎  ⒊词义转移 ‎    汤:本意是“热水” 《孟子 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      今义则菜汤、米汤等。 只有“赴汤蹈火”还保存着汤的本意。‎ ‎    爷:本意是“父亲”  《木兰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今义则是祖父之意。‎ ‎    窃:本意是“私下、私意”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今义则是偷盗之意。‎ ‎  二类: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 ‎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 ‎    爪牙:古意:武士、勇士 今义:帮凶。‎ ‎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 ‎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后汉书》‎ ‎    锻炼:古意:①冶炼 ②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  今义:劳动锻炼、锻炼身体 ‎  3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或褒义词 ‎    ①能谤讥于市朝  《战国策》‎ ‎    谤讥:古意:拉出意见、议论、批评   今义:恶意中伤 ‎    ②是祥也,吉凶焉在  《左传》‎ ‎    祥:古意:预兆、有吉有凶 即“”吉凶预兆 今义:多指吉兆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精编 ‎ 词语--- 例句--- 古义 1.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2.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 3.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4.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5.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 6.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 7. 实弹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 8.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9. 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 10.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 11. 老子 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 12. 丈人 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 13.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 14.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15. 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 16.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17.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用说 18.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的地方 19.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 20.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21.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22.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23. 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 24.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25.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 26. 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 27.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28.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 29.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 1.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2.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3.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 4.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此,在这上 5. 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 6. 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7. 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8.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9.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10.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11. 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12.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13. 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14. 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15. 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出来给……看 16. 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17. 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进,进献 18.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19. 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20. 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21. 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 22. 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23.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24. 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 25.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26. 横行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27.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28. 殷勤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关切、问候 29. 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现在中原地区 30. 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 不超过 31. 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势形成 32. 从事 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官名 33. 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34. 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刚刚开始 35. 更衣 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上厕所 36. 无日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不久 37.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名词,重大的变故 38. 河北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黄河以北 39. 河南 黄河以南 40. 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求学的人 41. 从而 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跟从;而,而且 42. 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一定 43. 是非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这不是 44. 私人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私党 45. 行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品德;为,做 46. 首领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头颅 47. 所以 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 48.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 4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 50. 风流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 5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 52.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 1. 具体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形体齐备 2. 故事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所以,事情……‎ 3.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旧例 4. 口舌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代指言辞 5. 无聊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处境困窘,没有依靠 6. 慷慨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7. 山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崤山以东 8. 祖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祖辈与父辈 9. 智力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智慧和力量 10. 至于至 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11. 自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自作主张 12. 处分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安排,处置 13. 逢迎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迎接 14. 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接相连 15. 生人 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活着的人 16. 可怜 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可爱 17.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 18. 秋天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日的天空 19. 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此写作 20. 突出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骤然冲出 21. 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年龄大 22. 颜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容貌 23.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脸色 24. 形容 形体容貌 25. 反复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也(《琵琶行》) 恢复,扭转形势 26. 致意 抒发心情 27. 从容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琵琶行》) 文采华丽的言辞 28. 特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特地征召 29. 因此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根据这 30. 活人 丽土之毛足以活人(《甘薯疏序》) 养活人 ‎ 通假字与古今字 ‎ 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假借。‎ ‎  凡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古代既可以写这个,又可以写那个,叫通用。例如:“被”通“披”,“知”通“智”。‎ ‎  凡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不同,古代有时可以代替,叫假借。例如:“畔”通“衅”,“蚤”通“早”。‎ ‎  通假的基本规律是:①同音代替。②读本字的字音,讲本字的字义。‎ ‎  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在本字以外后造的字,即古今不同的字。例如:“反”是古字,“返”是今字; “景”是古字,“影”是今字等。‎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     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 ‎     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州》‎ ‎ 3.名词的使动用法 ‎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 ‎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 ‎     “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 ‎     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 ‎ 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译为“以……为……”“把……当作……”“认为……是……”‎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 秋水》‎ ‎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 2.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 ‎    (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吗?)‎ ‎   注:“夫人”是名词用作意动 “夫人之”是动宾结构与“以之为夫人”相同 ‎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封建论》‎ ‎     (不把国君当作国君)‎ ‎   注:“君”是名词用作意动  “君君”是动宾结构 为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国语 勾践灭吴》‎ 名词作动词 ‎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属于名词用作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时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 ‎   驴不胜怒,蹄之 《三戒》‎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作一般动词。‎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庄子》‎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鸿门宴》‎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动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  少仲尼之闻  (见识、见闻) 《庄子》‎ ‎  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 ‎ (形容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以形容词作定语 ‎  可使有勇 《论语》‎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荀子 劝学》‎ ‎  登高而招  《荀子 劝学》‎ ‎  积善成德  《荀子 劝学》‎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及形式 ‎  词的活用在古汉语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而名词活用为动词尤其是一般动词的情况更为普遍。高中文言课文中所接触到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虽然比较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把握了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迅速地理解句意,把握文意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常见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试简析如下。‎ ‎1、副词+名词。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数",副词,义为"屡次";"目",名词,义为"眼睛";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作动词,"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眼睛示意"。‎ ‎2、名词+名词。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籍",义为"户口、名册",名词;"吏""民"亦为名词。它们之间既不存在并列关系,也不存在偏正关系,把它们当作主谓关系也显然不妥,只有把它们看成动宾关系,即把"籍"看成动词,解释为"登记……户口或造……名册",才合乎情理。而把"沛公军"理解为"沛公和军队"或"沛公的军队"都是不符合文意的,看成动宾关系更无从谈起,这里只有把它们看成主谓关系,即把"军"看成动词,解释为"驻军、驻扎",才符合句意、文意。‎ ‎   3、能愿动词+名词。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能、会、应、肯、要、愿、须”等 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名词"水"用在助动词"能"之后,当活用作动词来讲,义为"游泳"。‎ ‎4、助词"所"+名词。我们知道"所"加上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如"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所"后加上名词,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了。‎ 如: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货"原来是名词,义为"财物",用在"所"字后,活用作动词,义为"买",前后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这种名词活用的情况比较少见。‎ ‎5、名词+而+动词 / 动词+而+名词。其中"而"为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而"表示顺承关系,连接的是表示先后两个动作的动词,名词用在"而"之前或之后,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 吾从而师之。(《师说》)"从",义为"跟从、跟随",动词;"而"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师"原义为"老师",名词,用在"而"之后,活用作动词,义为"以……为师"。又如:? 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墓"本义为"坟墓",用在表顺承关系的连词"而"之前,活用作动词,义为"修墓"。‎ ‎6、名词+代词"之"。"之"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作主语),名词带了宾语"之",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之"指代"五人之头","函"的原义为"匣子",用在代词"之"之前,活用作动词,义为"用匣子装"。‎ ‎7、名词+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充当补语,说明动作的处所、时间。名词加上作补语的介词短语,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名词"舍"后面带有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于其址","舍"就要活用作动词,义为"筑舍定居、居住"。‎ 有时介词"于"省略。‎ 如: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后省略介词"于","(于)霸上"构成介词短语,作"军"的补语,"军"活用作动词,义为"驻军、驻扎"。‎ 名词活用作动词,往往兼具两种语法条件,这就使我们更加容易作出判断。只要我们平时注重积累,归纳,总结,不断摸索出一些规律,这一用法是不难掌握的。‎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不能作状语,但在古代普通名词可以用作状语。‎ ‎  1.表示方位、处所 ‎  河谓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 夸父逐日》‎ ‎  必庙礼之(庙堂之上) 《国语》‎ ‎  又郊败之(国都效外) 《国语》‎ ‎  2.表示工具或依据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 《列子 汤问》‎ ‎  失期,法皆斩 (依据) 《史记》‎ ‎  3.表示对人的态度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当作客人来对待) 《史记》‎ ‎  彼秦者……虏使其民 (把秦国人民当作俘虏来使用) 《战国策》‎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他) 《史记》‎ ‎  4.表示比喻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 狼》‎ ‎  (像狗一样) “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是主谓结构 ‎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 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省 略 句 ‎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 1、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 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入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yáo之战》)‎ ‎ 3、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独乐乐)不若与 人。”(《孟子》二章)‎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 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 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后公攻(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 1、省介词"于",如:‎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 ‎2、省介词"以",如:‎ 如:试与他虫斗,虫尺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赐之彘肩。(《鸿门宴》)‎ ‎2、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黄宗羲《柳敬亭传》)‎ ‎④“.……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 ⑤“……为……”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鸿门宴》)‎ ‎⑥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⑦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来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3、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 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史记》)‎ ‎  谷阝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 ‎(《齐晋安(革)之战》)‎ ‎ ②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  ③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史记 屈原列传》)‎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④用"为","为......所.....。"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⑤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  (晁)错卒以被戮(《史记 酷吏列传》)‎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⑥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 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  ②宾语前置 ‎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  大王来何操?(《史记 鸿门宴》)‎ ‎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  忌不自信(《战国策》)‎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庄子 秋水》)‎ 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 ③定语后置 ‎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⑴“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⑶“中心词+之+定语”‎ ‎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 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 曹刿论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史记 鸿门宴》)‎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第三、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 ‎ ‎5、疑问句 ‎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 ‎ ‎6、否定句 ‎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 ‎ 七、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为之奈何?《鸿门宴》‎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 何以伐为?《论语》‎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如:‎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如:‎ ‎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附:‎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1. 诚……则……,如果……那么(就)……。‎ 2. 得以:能够。‎ 3. 俄而:不久,一会儿。‎ 4. 而况:何况,况且。‎ 5. 而已:罢了。‎ 6. 否则:如果不……就……。‎ 7.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8.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9. 既而:随后,不久。‎ 10. 既……且……:又……又……。‎ 11. 见……于……:被。‎ 12. 可得:可以,可能。‎ 13. 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14.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15. 且夫:再说,而且。‎ 16.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17.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8. 是故:所以,因此。‎ 19.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20.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21.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22.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23.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24.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25. 唯……是……:只。‎ 26. 为……所……:被。‎ 27. 未尝:从来没有。‎ 1.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2.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3.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4. 无虑:大约,大致。‎ 5.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6.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7. 无以……为:用不着。‎ 8.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9. 无庸:不用,无须。‎ 10.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11. 相率:竟相,一起。‎ 12.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13. 向使:假如,如果。‎ 14.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15.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16. 以故:所以。‎ 17. 以……故……:因为……所以……。‎ 18. 以是:因此。‎ 19.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20.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21.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22.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23.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24.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25.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26.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27. 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28. 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29. 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30.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31. 何所……?所……的是什么?‎ 32.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33.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34. 孰与……?与……相比,哪个……?‎ 35. 安……乎?怎么……呢?‎ 36. 独……耶?难道……吗?‎ 何为……?为什么……?‎ 37. 何……哉?怎么能……呢?‎ 38. 何……为?……干什么呢?‎ 39. 何……之有?有什么……呢?‎ 40. 如之何……?怎么能……呢?‎ 41. 独……哉?难道……吗?‎ 42.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43. 直……耳!只不过……罢了!‎ 44. ‎……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45. 无乃……乎?恐怕……吧?‎ 46. 得无……乎?该不是……吧?‎ 47. ‎……庶几……欤?或许……吧?‎ 48.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49. 其……其……也……?是……还是……呢?‎ 文言虚词总汇 学习要点 ‎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 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文言虚词的注意点 ‎1.分清虚实 ‎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通晓古今 ‎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现象 ‎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常见文言虚词 之 ‎ 作代词 指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师说》‎ 輮使之然也 《劝学》‎ 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说》‎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为学》‎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史记 鸿门宴》‎ 及其所之既倦 《兰亭集序》‎ ‎ 作助词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 鸿门宴》 ‎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位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师说》‎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表示宾语前置 ‎ 句读之不知 《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荀子 劝学》‎ 位于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韩愈《师说》‎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也: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 表示肯定语气 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 公输》‎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荀子 天论》‎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表示疑问、命令语气 南冠而击者,谁也 《左传》‎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 《韩非子》‎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史记》‎ 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战国策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则 连词: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就""便"‎ 战则请从 《左传 庄公十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识之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表示因果关系"那么""那么就"‎ 民贫则奸邪生 《论贵粟疏》‎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逍遥游》‎ 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如果""假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庄子 逍遥游》‎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就"或不译 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 学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韩非子》‎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天论》‎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国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副词:用于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于:介词 介绍涉及的对象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 《史记 鸿门宴》‎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国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尚书》‎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左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故燕王欲结于君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比较 "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良曰:"长于臣" 《史记 鸿门宴》‎ 表示被动 "被"‎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复音虚词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史记 》‎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 其 代词 ‎ 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师说》‎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 作定语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秦王恐其破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猜测、反诘、婉商、期望、感叹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多么"等等 ‎ 表示猜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 逍遥游》‎ 圣人这所以为圣……其皆也于此乎 《师说》‎ ‎ 表示反诘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左传》‎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 表示婉商 汝其勿悲 《与妻书》‎ ‎ 表示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 表示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连词 常放在句首表假设 "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有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 助词 起协调音节作用不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焉 代词 指示代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列子 汤问》‎ 疑问代词 且焉置土石 《列子 汤问》‎ 语气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 南方有鸟焉,名蒙鸠 《荀子 劝学》‎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 兼词 "于之""于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荀子 劝学》‎ 永之人争奔走焉 《捕蛇者说》‎ 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而 连词 ‎ 表示并列关系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说》‎ ‎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 劝学》‎ ‎ 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谁得而灭族也 《阿房宫赋》‎ ‎ 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马首可也 《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 ‎ 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劝学》‎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 逍遥游》‎ ‎ 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 ‎ 表示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 劝学》‎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未至,道渴而死 《山海经  夸父逐日》‎ 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矣 ‎ 用于陈述句 "了"‎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鸡既鸣矣 《诗经》‎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壁之战》‎ 余病矣《左传》‎ ‎ 用于感叹句 "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 远矣,全德之君子?‎ 呜呼,烈矣! 《谭嗣同》‎ ‎ 用于祈使句 "吧"‎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 ‎ 用于疑问句 "了"‎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年几何矣?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也"与"矣"的区别: 同是语气词 "也"字表示静态 "矣"字表示动态 乎 语气助词 ‎ 表示疑问语气"吗""呢"‎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战国策》‎ 夫古之为臣者,于此乎?于彼乎? 《原臣》黄宗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 表示猜测语气"吧"‎ 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 》‎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左传》‎ 出三日而王灾至,无乃不可乎? 《荀子》‎ ‎ 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 天乎!吾无罪?‎ 美哉乎!山河之固?‎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表示反问语气 与否定副词"不"构成"不亦……乎"固定结构 为子君者,不亦难乎? 《左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 介词:相当于"于"‎ ‎ 表示时间、处所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庄子》‎ 有志乎古者希矣 《韩愈答李翊书》‎ ‎ 介绍涉及的对象 "向""给""对""对于"‎ 吾尝疑乎是 《捕蛇者说》‎ 利泽施乎万物 《庄子》‎ ‎ 表示比较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 表示被动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即信于天下)《荀子》‎ 所 ‎ 作代词 ‎ 经常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前面 组成"所"字结构 构成名词性短语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国语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 劝学》‎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左传》‎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史记 鸿门宴》‎ ‎"所"和动词结合,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 《孟子》‎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史记刺客列传》‎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史记 项羽本纪》‎ ‎ 组成"所……者"结构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史记 酷吏列传》‎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左传》‎ ‎"为"和"所"呼应 构成"为…所…"表示被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六国论》‎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 固定结构"所谓"‎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孟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 ‎ 固定结构"所以"‎ 意义较具体 "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说明"怎样"‎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抵抗你的方法) 《墨子 公输》‎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荀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意义较抽象 用来表示原因"导致…的原因"说明"为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这急而后私仇也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 ‎ 介词 ‎ 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用""拿""凭""依据""按照"‎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把"起提前宾语作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史记 》‎ ‎ 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 "因为""由"‎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史记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 》‎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 ‎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在""从"‎ 武以始无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 文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 孟尝君列传》‎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 西南夷传》‎ ‎ 固定结构 "无以(亡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河曲智叟亡以应 《列子 汤问》‎ 连词 用法与"而"相近 ‎ 表示递进关系"而""而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 表示承接关系"而"‎ 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 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史记》‎ ‎ 表示目的关系 "而""来""用来""以致"‎ 用《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货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 表示修饰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何 疑问代词 ‎ 作谓语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 作状语 先生坐,何至于此? 《左传》‎ 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 ‎ 作定语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左传》‎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 《史记》‎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副词 ‎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 "为什么""怎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复音虚词 "何如""何以"‎ ‎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诘 "怎么样""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记 鸿门宴》‎ 今欲以小举击之,何如? 《盐铁论 击之》‎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何以"即"以何" "拿什么""凭什么"‎ 何以战?《曹刿论战》‎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史记 鸿门宴》‎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乃 ‎ 副词 ‎ ‎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孙膑》‎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战国策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史记 项羽本纪》‎ ‎ 用在判断句中,位于谓语前,作状语.‎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史记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史记 陈涉世家》‎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将大将,乃韩信也 《史记 淮阴侯列传》‎ 代词 "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若 代词 ‎ 表示第二人"你""你们""你的"‎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 上曰:"若所追者谁?" 《史记 淮阴侯列传》‎ ‎ 表示近指关系 "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论语》‎ 连词 ‎ 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 表示选择关系 "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 高帝纪》‎ 为 动词 ‎ ‎ 做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战国策 齐策》‎ ‎ 治理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人偷于农 《商君书 农战》‎ ‎ 作为、当作、成为 霓为衣兮风为马 《梦游天姥吟留别》‎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庄子 逍遥游》‎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史记》‎ ‎ 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史记》‎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 《记王忠肃公翱事》‎ ‎ 认为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谷梁传 宣公二年》‎ ‎ 是 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鸿门宴》‎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 《左传》‎ 介词 ‎ ‎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 如姬为公子泣 《史记》‎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 ‎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 《画蛇添足》‎ ‎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  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 ‎ 介词 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表示原因、凭借等,译为"因为""趁着""根据""由于"等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后汉书 张衡传》‎ 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 《史记 高君列传》‎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 连词 ‎ 表示顺接关系 "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雁荡山》‎ 且 连词 ‎ 表示并列关系 "而且"‎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 表示让步关系 "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 鸿门宴》‎ ‎ 表示选择关系 "还是"‎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副词 ‎ 作状语,表行为变化的时间"将""将要""暂且、姑且""将近"‎ 失时下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论积贮疏》‎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史记 魏公子列传》‎ 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按兵积谷,以待其衅 《资治通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列子 汤问》‎ 与 介词 ‎ 介绍出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象 ‎"跟""同"‎ 秦伯说,与郑人盟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孙膑》‎ ‎ 介绍出主动者发出动作以后受益的对象"为""给"‎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史记 陈涉世家》‎ 连词 ‎ ‎ 表并列关系,也可表选择关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 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 《史记 鲁仲连列传》‎ 语气词 表示疑问语气 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问》‎ ‎ ‎ 者 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表提示语气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 陈涉世家》‎ 亚父者,范增也 《史记 鸿门宴》‎ ‎ 用于"有"的宾语后,表提示语气 古有伯夷、叔齐者,武王让以天下而弗受,二人饿死首阳之陵 《韩非子》‎ ‎ 用在句末,有突出语气的作用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 鸿门宴》‎ ‎ 用于条件句之后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 鸿门宴》‎ ‎ 附于时间词后,使单音词变成复音词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或 代词 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 副词 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连词 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蛟或浮或没。(《周处》) ‎ 既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 连词 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 即 连词 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贾谊《论积贮疏》) ‎ 副词 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 ‎3.复音虚词"虽然"。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 然 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 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 惟(唯、维)‎ 副词。 ‎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 ‎(二)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 ‎(三)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殽之战》) ‎ 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问说》)‎ ‎"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 ‎ 盖 副词 ‎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 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山》) ‎ 安 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 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沛公安在?(《鸿门宴》) ‎ 故 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 ‎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有时用"是故""以故":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 副词 有"从前""故意"的意思。 ‎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莫 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指南录〉后序》) ‎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庖丁解牛》) ‎ 否定副词。 ‎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 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训俭示康》) ‎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货殖列传序》) ‎ 哉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 ‎ ‎1.表示感叹语气的,‎ 痛定思痛,通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 ‎2.表示疑问语气的,‎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时钟山记》)‎ ‎3.表示反问语气的,‎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 尔 代词 ‎ ‎(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 尔何知!(《殽之战》)‎ 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殽之战》)‎ 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 ‎ ‎(二)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 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 ‎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 助词 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子路率尔而对曰:……(同上)‎ 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祭妹文》)‎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同虚词"耳"的用法相同。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表叙述语气,相当于"了"或不译。‎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已 ‎"已"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 ‎ 副词 ‎(一)表动作行为、事情的完成或时间的过去,相当于"已经"。 ‎ 天下已定,皇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 ‎(二)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常用"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 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指南录〉后序》) ‎ ‎(三)表程度很高或过分,常放在形容词之前,相当于"太"。 ‎ 夫十月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 连词 ‎"已"同"以",和"来""后""东""西""上""下"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等的限定。 ‎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版》) ‎ 助词 ‎ "已"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相当于"了";有时"也已"连用,加强语气。有时也表感叹,相当于"啊"。 ‎ 是善恶之分也已。(《荀子.恶性》)‎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 夫 ‎"夫"当作虚词,可用作代词和助词。 ‎ 代词。 ‎ ‎"夫"作代词常放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表近指与远指。 ‎ ‎(一)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二)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助词。 ‎ ‎(一)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赤壁之战》)‎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问说》) ‎ ‎(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常见文言虚词对译 1. 而:你,你的; 并且,而且,来,可是,地,如果; 就,才。‎ 2. 何:多么;哪里,什么,为什么,怎么。‎ 3. 乎:于,在;吗,呢,吧。‎ 4. 乃:才,却,竟,甚至;你,你的。‎ 5. 其: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应该;是……还是……;他(他们),他(他们)的,我(的)其中的,这(个),那(个)。‎ 6. 且:暂且,姑且;将要;况且,尚且,而且,并且。‎ 7. 然:然而;这样;……的样子;地。‎ 8. 若:如果;你,你的。‎ 9. 所:……的人,……的事,……的地方,处所。‎ 10. 为:被,替,因为;呢。‎ 11. 焉:它,哪里;不译,呢,……的样子,……的声音;于此,于之。‎ 12. 也:用于句末、句中,不译。‎ 13. 以:通"已";因为,而且,来,着;因为,在……时候,凭,把,用。‎ 14. 矣:了。‎ 15. 因: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于是,便。‎ 16. 于:从,比,对,和,与,向,在。‎ 17. 与:和,跟,同;呢,啊。‎ 18. 则:就,却;那么,如果。‎ 19. 者:句中不译;的人、的东西、的事情,个,样,项;……时候。‎ 20. 之:的,主谓之间,提宾标志,词尾均不译;他,我,这(些、个、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