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小说综合阅读训练1 Word版含解析
小说综合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 一个提篮子卖烧饼麻花的,从胡同的东头喊,胡同向西头都听到了。虽然不买,若走谁 家的门口,谁家的人都是把头探出来看看,间或有问一问价钱的,问一问糖麻花和油麻花现 在是不是还卖着前些日子的价钱。 间或有人走过去掀开了筐子上盖着的那张布,好像要买似的,拿起一个来摸一摸是否还 是热的。 摸完了也就放下了,卖麻花的也绝对地不生气。 于是又提到第二家的门口去。 第二家的老太婆也是在闲着,于是就又伸出手来,打开筐子,摸了一回。 摸完了也是没有买。 等到了第三家,这第三家可要买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刚刚睡午觉起来,她的头顶上梳着一个卷,大概头发不怎样整齐, 发卷上罩着一个用大黑珠线织的网子,网子上还插了不少的疙瘩针。可是因为这一睡觉,不 但头发乱了,就是那些疙瘩针也都跳出来了,好像这女人的发卷上被射了不少的小箭头。 她一开门就很爽快,把门扇呱哒地往两边一分,她就从门里闪出来了。随后就跟出来五 个孩子。这五个孩子也都个个爽快,像一个小连队似的,一排就排好了。 第一个是女孩子,十二三岁,伸出手来就拿了一个五吊钱一只的一竹筷子长的大麻花。 她的眼光很迅速,这麻花在这筐子里的确是最大的,而且就只有这一个。 第二个是男孩子,拿了一个两吊钱一只的。 第三个也是拿了个两吊钱一只的。也是个男孩子。 第四个看了看,没有办法,也只得拿了一个两吊钱的。也是个男孩子。 轮到第五个了,这个可分不出来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头是秃的,一只耳朵上挂着钳子,瘦得好像个干柳条,肚子可特别大。看样子也不过五 岁。 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 厉害的,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说是 手吗,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 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 他就用这手在筐子里边挑选,几乎是每个都让他摸过了,不一会工夫,全个的筐子都让 他翻遍了。弄了他满手是油,把那小黑手染得油亮油亮的,黑亮黑亮的。 而后他说:“我要大的。” 于是就在门口打了起来。 他跑得非常之快,他去追着他的姐姐。他的第二个哥哥,他的第三个哥哥,也都跑了上 去,都比他跑得更快。再说他的大姐,那个拿着大麻花的女孩,她跑得更快到不能想象了。 已经找到一块墙的缺口的地方,跳了出去,后边的也就跟着一溜烟地跳过去。等他们刚 一追着跳过去,那大孩子又跳回来了,在院子里跑成了一阵旋风。 那个最小的,不知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的,早已追不上了。落在后边,在号啕大哭。 他们的母亲,虽然是很有威风的样子,但是不动手是招呼不住他们的。母亲看了这样子 也还没有个完了,就进屋去,拿起烧火的铁叉子来,向着她的孩子就奔去了。不料院子里有 一个小泥坑,是猪在里打腻的地方。她恰好就跌在泥坑那儿了,把叉子跌出去五尺多远。 于是这场戏才算达到了高潮,看热闹的人没有不笑的,没有不称心愉快的。 就连那卖麻花的人也看出神了,差一点没把筐子掉了地下。他高兴极了,他早已经忘了 他手里的筐子了。 至于那几个孩子,则早就不见了。 等母亲起来去把他们追回来的时候,那做母亲的这回可发了威风,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向 着太阳跪下,在院子里排起一小队来,把麻花一律地解除。 闹到结果,卖麻花的和那女人吵了一阵之后提着筐子又到另一家去叫卖去了。他和那女 人所吵的是关于那第四个孩子手上拿了半天的麻花又退回了的问题,卖麻花的坚持着不让 退,那女人又非退回不可。结果是付了三个麻花的钱,就把那提篮子的人赶了出来了。 为着麻花而下跪的五个孩子不提了。再说那一进胡同口就被挨家摸索过来的麻花,被提 到另外的胡同里去,到底也卖掉了。 过去了卖麻花的,后半天,也许又来了卖凉粉的,也是一在胡同口的这头喊,那头就听 到了。 卖凉粉的一过去了,一天也就快黑了。 打着拨浪鼓的货郎,他担着担子从大街口走回家去。卖瓦盆的,也早都收市了。拣绳头 的、换破烂的也都回家去了。 只有卖豆腐的则又出来了。 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块豆腐,那真是锦上添花,一 定要多浪费两碗苞米大芸豆粥的。一吃就吃多了,那是很自然的,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 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 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因为豆腐而多吃两碗饭,并不算吃得多,没有吃过的人,不 能够晓得其中的滋味的。 所以卖豆腐的人来了,男女老幼,全都欢迎。打开门来,笑盈盈的,虽然不说什么,但 是彼此有一种融洽的感情,默默生了起来。 卖豆腐的一收了市,一天的事情都完了。 家家户户都把晚饭吃过了。吃过了晚饭,看晚霞的看晚霞,不看晚霞的躺到炕上去睡觉 的也有。 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 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一会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于是孩子们困倦了,回屋去睡觉了。竟有还没能来得及进屋的, 就靠在姐姐的腿上,或者是依在祖母的怀里就睡着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说节选部分刻画了市井小民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一些人物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 画,如“卷发女”“第五个孩子”“卖烧饼麻花的”等等。 B.摸了麻花也不买,大孩子先挑了大麻花,最小的孩子为此狂追姐姐,为别人掉进泥 坑而高兴,这些情节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缩影。 C.呼兰河城的环境,城里的人们,各种各样的营生,展开一幅幅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画 卷。开头买麻花,结尾买豆腐,完整地体现了小城人们生活中最关键的环节。 D.小说用朴实细腻的笔触和不动声色的描写,为我们揭示了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状态, 发人深省,这种状态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将“在沉默中灭亡”。 【解析】 没有完整体现,也不是最关键的环节。 2.小说中对某些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具体人物找出三种主要描写方法并简析 其作用。 【答案】 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作用:(1)对卷发女的肖像描 写,以形传神,暗示了她在小城地位较高,家境较好,与其他民众形成鲜明对比。(2)对卷 发女和第五个孩子的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寂寞无聊的人们在打闹中消磨时光,耗费生命的 可悲状态,凸显主题。(3)对第五个孩子“手”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小城居民不讲卫生、不 修边幅的劣习,为下文这样被摸过的麻花也照常卖出去的情节作铺垫。有力地突出了民众只 求“活着”的生存状态。(如分析其他人物及手法亦可酌情给分) 3.小说开头作者写到“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但文中表现的小街生活却 显得丰富而热闹,如何理解这种矛盾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表面上,人们即使不买麻花,也要出来看一看,摸一摸;一家人打闹出丑, 所有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吃饭能吃到豆腐,就是锦上添花,饭后只有看晚霞或睡觉,表现出 生活热闹而有趣。②事实上,人们内心空虚而麻木,没有真正的精神生活,他们日复一日, 毫无目的地生存,又生而等死。③而文中描写的“清冷寂寞”并非真实的小街环境,而是 “我”身处其中却又格格不入的孤独悲凉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作者对愚昧麻木国民“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小题。 槐树下的战争 老 舍 ①一号搬来了两家日本人,一共有两个男人,两个青年妇人,一个老太婆,和两个八九 岁的男孩子。自从他们一搬来,冠晓荷俨然自居为太上巡长,他命令白巡长打扫胡同,通知 邻居们不要教小孩子们在槐树下拉屎撒尿。他嘱咐倒水的“三哥”,无论天怎么旱,井里怎 么没水,也得供给够了一号用的——“日本人是要天天洗澡的,用的水多!别家的水可以不 倒,可不能缺了一号的!” ②一号的两个男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小商人。他们每天一清早必定带着两个孩子——都只 穿着一件极小的裤衩儿——在槐树下练早操。早操的号令是广播出来的,大概全城的日本人 都要在这时候操练身体。 ③七点钟左右,那两个孩子,背着书包,像箭头似的往街上跑去,由人们的腿中拼命往 电车上挤。他们不像是上车,而像两个木橛硬往车里钉。下学以后,他们赛跑,他们爬树, 他们在地上滚,他们相打——打得有时候头破血出。他们想怎么玩耍便怎么玩耍,好像他们 生下来就是这一块槐荫的主人。他们愿意爬哪一家的墙,或是用小刀宰哪一家的狗,他们便 马上去作,一点也不迟疑。 ④他们家中的妇人永远向他们微笑,仿佛他们两个是一对小的上帝。就是在他们俩打得 头破血出的时候,她们也只极客气地出来给他们抚摸伤痛,而不敢斥责他们。他们俩是日本 的男孩子,而日本的男孩子必是将来的杀人不眨眼的“英雄”。 ⑤全胡同中,只有冠晓荷和一号来往。晓荷三天两头的要拿着几个香瓜,或一束鲜花, 或二斤黄花鱼,去到一号“拜访”。他们可是没有给他送过礼。晓荷唯一的报酬是当由他们 的门中出来的时候,他们必全家都送出他来,给他鞠极深的躬。他的躬鞠得比他们的更深。 他的鞠躬差不多是一种享受。鞠躬已毕,他要极慢地往家中走,为是教邻居们看看他是刚由 一号出来的,尽管是由一号出来,他还能沉得住气!即使不到一号去送礼,他也要约摸着在 他们快要回来的时候,在槐树下徘徊,好等着给他们鞠躬。 ⑥邻居们讨厌那两个日本孩子,因为那两个孩子喜欢用头猛撞冠先生,也同样地撞别人。 他们最得意的是撞四大妈,和小孩子们。他们把四大妈撞倒已不止一次,而且把胡同中所有 的孩子都作过他们的头力试验器。他们把小顺儿撞倒,而后骑在他的身上,抓住他的头发当 作缰绳。小顺儿,一个中国孩子,遇到危险只会喊妈! ⑦小顺儿的妈跑了出去。她的眼,一看到小顺儿变成了马,登时冒了火。在平日,她不 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错过 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现在,她却想到了另一条路儿上去,她以为日本人灭了北平,所以 日本孩子才敢这么欺侮人。她不甘心老老实实地把小孩儿扯回来。她跑了过去,伸手把“骑 士”的脖领抓住,一抡,抡出去;骑士跌在了地上。又一伸手,她把小顺儿抓起来。拉着小 顺儿的手,她等着,看两个小仇敌敢再反攻不敢。两个日本孩子看了看她,一声没出的开始 往家中走。她以为他们必是去告诉大人,出来讲理。她等着他们。他们并没出来。她松了点 劲儿,开始骂小顺儿:“你没长着手吗?不会打他们吗?你个脓包!”小顺儿又哭了,哭得 很伤心。“哭!哭!你就会哭!”她气哼哼地把他扯进家来。 ⑧祁老人不甚满意韵梅惹日本人,但见孙媳妇真动了气,没敢再说什么,而把小顺儿拉 到自己屋中,告诉他:“在院里玩还不行吗?干吗出去惹事呢?他们厉害呀,你别吃眼前亏 呀,我的乖乖!” ⑨晚间,瑞宣刚一进门,祁老人便轻声地告诉他:“小顺儿的妈惹了祸喽!”瑞宣吓了 一跳。他晓得韵梅不是随便惹祸的人,而不肯惹事的人若一旦惹出事来,才不好办。“怎么 啦?”他急切地问。 ⑩老人把槐树下的一场战争详细地说了一遍。 ⑪瑞宣笑了笑:“放心吧,爷爷,没事,没事!教小顺儿练练打架也好!” ⑫韵梅也报告了一遍,她的话与神气都比祖父的更有声有色。她的怒气还没完全消散, 她的眼很亮,颧骨上红着两小块。瑞宣听罢,也笑一笑。他不愿把这件小事放在心里。 ⑬可是,他不能不觉到一点高兴。他没想到韵梅会那么激愤,那么勇敢。他不止满意她 的举动,而且觉得应当佩服她。由她这个小小的表现,他看出来:无论怎么老实的人,被逼 得无可奈何的时候,也会反抗。在黑暗中,才更切迫地需要光明。正因为中国被侵略了,中 国人才会睁开眼,点起自己心上的灯!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4.第⑤段中冠晓荷鞠躬的细节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答案】 ①巴结日本人自觉主动;②享受做奴隶的感觉;③总想炫耀与日本人的关系。 5.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小顺儿妈韵梅的形象特征。 【答案】 老实本分,与人为善;憎恨侵略者,有反抗精神。 6.请分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 【答案】 ①中国人的内心具有反抗精神与不屈的斗志;②民族危亡促使人民激发出这 样的精神;③作者从正在觉醒的人民身上看到民族希望。 7.文中用大量笔墨叙写两个日本小孩,请探究这样写的意图。 【答案】 ①突显了日本孩子刻苦坚韧、野蛮好斗的性格;②侧面展现了北平沦陷后的 社会环境;③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其国民的毒害;④日本孩子的野蛮行径导致冲突产生,推 动情节发展;⑤与中国孩子的懦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民族灾难的深层思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