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小数的性质丨苏教版 (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小数的性质丨苏教版 (4)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猜想 在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可别小看它,它的作用可大呢!‎ 今天上课,老师首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来,看我这里。这里有个“3”,大家一起喊:一二三,大!(变为30)大了没有?再来,一二三,大!(变为300)如果大家喊:“一二三,小!,老师能不能把这个数变小呢?怎么变小呢?对!只要把后面的0去掉这个数就变小了。(操作)可见,不为0 的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 猜一猜: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有办法证明吗?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吧。‎ ‎【设计说明:从对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引起大小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大小变化的关注,引发猜想。此时的猜想只是一种直觉的思维,目的在于通过对此的猜想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验证猜想 ‎1、教学例4‎ ‎⑴谈话:正好我有个问题,可能对这个猜想能起到验证作用。出示例4:比较铅笔的单价0.3元和橡皮的单价0.30元是否相等。谈话:我们看看它能起验证作用吗?0.3元和 0.30元是不是真的相等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⑵学生小组活动 4‎ 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已有的经验进行验证。‎ ‎⑶进行汇报 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用具体的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和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③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提问: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种方法都证明了0.3和0.30之间都存在什么关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3=0.30‎ ‎⑷总结:谁能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呢?(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说明:这里选取学生熟悉的购物题材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轻松的判断0.3元=0.30元,另一方面,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应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末尾添上“0”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2、教学例5‎ ‎⑴出示题目;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 ‎⑵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商量,汇报结论。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可能有如下几种方法:①结合手中的米尺说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 ‎②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就是100个0.001,就是10个0.01,也就是1个0.1.‎ ‎③0.100、0.10、0.1 都是十分位上面有一个单位,其他的数位上面没有数字,所以他们也是相等的。‎ ‎⑶多媒体进行演示:出示直尺的直观图,进行验证并板书0.100=0.10=0.1‎ ‎⑷谈话: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⑸谁能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说明:试一试中的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被去掉以后,为什么大小依然相等呢?这个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直尺的直观图,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体验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小数的大小的关系,这就为下个环节的概括总结作了必要的准备。】‎ ‎3、质疑。‎ 4‎ ‎⑴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书上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板书:小数的性质)‎ ‎⑵谈话:看书上第34至35页上面的内容,有疑问或有其他想法提出来。‎ ‎⑶问: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三、运用猜想 谈话: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呢?小群去便民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我们去看看他购物的价格表。‎ ‎1、出示例5:牛奶      2.80元 ‎    面包       4.00元 ‎    汽水       3.05元 ‎    火腿肠     0.65元 ‎    合计       10.50元 价格表上哪些“0”可以去掉?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①2.80元=2.8元。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法一:根据小数的性质,直接去掉末尾的“0”。  得到2.80元=2.8元。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证明吗?‎ ‎  想法二: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 ‎  想法三:2.80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 谈话:根据想法二和想法三,都证明了2.80元末尾的“0”能去掉,看来小数的性质确实是合理的。‎ ‎②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可以结合具体数量解释:3.05元是3元零5分,如果去掉“0”,3.5元是3元5角,两者不等。也可以结合计数单位解释。‎ 由此看来,小数中的“0”是否都可以去掉?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只有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通过对本课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进行了专项练习,辨析具体实例中的那些“0“可以去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小数的内涵————突出小数的末尾】‎ 四、巩固应用 ‎1、化简小数:50.060  4.800   703.050  17.000   60.0  900   30080.040‎ ‎    举行抢答,并说明理由。‎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4‎ ‎    0.4=      3.16=    10= 9.9400‎ 学生自己完成。‎ 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1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上“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3、书上39页 “练一练”的1、2两题。‎ ‎⑴“练一练”1‎ 学生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⑵“练一练”2‎ 交流时说说涂色时的感受:为什么0.6和0.60的大小相同,而0.6和0.06的大小不同呢?‎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完成,整个练习不仅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而且与实际紧密结合,形式多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的热情。】‎ 五、总结提升 ‎1、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 ‎2、回到课前: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设计说明: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同时首尾呼应,回到课前数的王国中神奇的现象,并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了提升练习,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了小数的性质。】‎ 六、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2——5题。‎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