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书海茫茫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18分) 书海茫茫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将会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变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跋扈,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的。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 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18.作者在图书馆、书店和街头报亭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为什么?根据文章说明原因。(4分) 答:感到“威逼”的原因是 19.“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分) 答: 20.“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读书观点?(6分) 答: 2 2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将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书海描写得既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令人神往;又汹涌混 沌、巨浪排空,令人惊心动魄。 B.对“读书没有禁区”的问题作者是不赞同的,而对“开卷有益”的说法确是完全赞同的,认为他同自设禁区一样,是成熟的标志。 C.作者在阐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时,忽略了在阅读领域里尚有“感觉极好”而毒性极大,“感觉不对”却有益于身心的书刊。 D.作者认为对“感觉不对”的文章予以批评,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 的;对极少数邪恶阴毒的文章,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E.从全文来看,作者对“沉浮予汹涌混沌之中”“泅得出来”是有信心的,并认为今天的好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良好环境,应当倍加珍惜。 18.(4分)书海无边,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掌握知识难度也是在不断增大的。 【解析】一为“无限”,一为“有限”,因而感到“威逼”。符合此思维特征,意思相近即可。 19.(4分)各种(读书的)时尚此起彼伏,要坚持自己的(读书)标准。 【解析】单从读书方面回答也可。与“时尚”相近的“潮流”等词,与“标准”相近的“观念’’等词都可。 20.(6分)读书要少一些浮夸、卖弄、圆滑,读书要多一些执着、坚定、真诚。 【解析】一为“否定”,一为“肯定”,重点在“肯定”上。只答肯定的一面也可。意思相近即行。 21.(4分)B、C(B项不是绝对的“赞同”和“不赞同”,作者的思想是辩证的;C项作者并未“忽略”) 。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