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酸碱盐
“酸碱盐”热点题型归类例析 +1 +2 +2 +1 -2 -1 -2 例1 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K Ca Mg H O OH SO4 (1)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 (2)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__。 (3)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____。 解析 钾、钙、镁分别与氧组成氧化物,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三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K2O、CaO、MgO;碱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化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K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Mg(OH)2难溶于水;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的盐有K2SO4和MgSO4,CaSO4微溶于水。 答案 (1)K2O(或CaO MgO) (2)Mg(OH)2 (3)K2SO4(或MgSO4) 例2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解析 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所谓酸碱指示剂就是指该物质遇到酸或碱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即能区别出酸、碱和中性溶液。依据题中信息,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会变成黄绿色,因此使紫色高丽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因为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根据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肥皂水的pH>7,呈碱性,柠檬汁、雪碧的pH<7,显酸性,食盐水的pH=7,呈中性。 答案 D 例3 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要发生,必须最少具备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氯化钾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均不反应;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都有气泡产生;硝酸钡溶液只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现象各不相同。 答案 D 例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中,根据Zn与CuSO4反应判断Zn比Cu的活动性强,根据Ag与CuSO4不反应判断Cu比Ag的活动性强;B中,根据Cu与ZnSO4不反应判断Zn比Cu的活动性强,根据Cu与AgNO3反应判断Cu比Ag的活动性强;C中,根据Cu与盐酸不反应、Zn与盐酸反应,判断Zn比Cu的活动性强,根据Cu与AgNO3反应判断Cu比Ag的活动性强;D中,根据Zn和Cu都与AgNO3反应判断Zn和Cu都比Ag的活动性强,但是,Zn和Cu的活动性强弱没有设计实验验证,故选D。 答案 D 例5 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H+ B.Cl-、NH4+、OH- C. Ba2+、SO42-、NO3- D.Na+、K+、NO3-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碱、盐各物质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后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A中Cu2+为蓝色,B中NH4+与OH-反应生成NH3和H2O,不能共存;C中Ba2+和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共存。 答案 D 例6 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可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利用了NaOH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NaOH易吸水而潮解,因此可用来干燥气体;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而且没有腐蚀性,可以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但因为生成CO2气体容易造成胃胀,故胃溃疡的病人不宜服用。 答案 (1)吸水性(潮解) (2)NaHCO3+HCl=NaCl+CO2↑+H2O 例7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Na2SO4、KCl B.Na2CO3、HCl、CaCl2、HNO3 C.NH4Cl、KOH、Na2SO4、BaCl2 D.KNO3、HCl、NaOH、FeCl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来加以鉴别。A中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被鉴别出来,其次NaOH与FeCl3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也能鉴别出来,但Na2SO4和KCl无法鉴别;B中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2CO3与HCl、HNO3反应产生CO2,因此Na2CO3、CaCl2能分别鉴别出来,但HCl和HNO3无法鉴别;C中仅NH4Cl与KOH反应产生NH3、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因此无法区分NH4Cl与KOH,也无法区分Na2SO4与BaCl2;D中FeCl3溶液呈黄色,其它是无色溶液,因此FeCl3首先被鉴别出来,然后将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盛有其余三种溶液的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再任取KNO3溶液或HCl溶液中的一种,滴加到盛有红褐色沉淀的试管中,若沉淀溶解得到黄色的溶液,则所加的是HCl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所加的是KNO3溶液。 答案 D 例8 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水 氢氧化钠溶液 B.水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C.水 氢氧化钾溶液 D.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离。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Mg(OH)2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滤渣即为Mg(OH)2,再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滤,分离出Cu(OH)2沉淀,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得到CuCl2溶液,加热蒸发可得到CuCl2固体,最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蒸发可得到NaCl固体。 答案 D 例9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Cu与O2加热生成CuO,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H2O,CuSO4和Fe反应生成Cu和FeSO4,①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H2O2不能直接制取H2,②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C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或C与CO2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CO燃烧生成CO2,③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Na2CO3与酸反应生成CO2,Na2CO3与Ca(OH)2、CaCl2、Ca(NO3)2等反应生成CaCO3,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④组转化也可以一步实现。 答案 B 例10 )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适量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 B.杂质一定只含有硫酸钠 C.若步骤②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④可以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通过准确测定各步骤中沉淀的质量,可定量分析出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结合酸、碱、盐知识的推断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步骤①的现象可知,杂质一定不含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钙(与Na2CO3反应生成沉淀);由步骤②③的现象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由步骤④的现象可知,步骤②的滤液中含有Cl-,因步骤②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故无法判断原样品中的杂质是否含氯化钠,故A、B错误;若步骤②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可断定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钠,C正确;通过定量测定可确定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钠,D正确。 答案 CD 专题练习:1.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铝aL B.硫酸钠NaSO4 C.氧化亚铁Fe2O3 D.氯化铵NH4Cl 2.取一滤纸条,等间耍沛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3.硫酸的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化学纤维、塑料等.实验室也可以用稀硫酸来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Na+ B.Ca2+、OH-、CO32- C.Na+、K+、Cl- D.H+、NO3-、CO32- 5.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盐酸 氩气 金刚石 用途 干燥剂 除铁锈 保护气 切割玻璃 性质 能与水反应 挥发性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稳定性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溶液 K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 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7.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8.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9.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济宁)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亚硝酸盐能致癌,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的二氧化氮气体。 请根据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D 4.C 5.A 6.A 7.B 8.C 9.(1)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 (2)Zn+2HCl=ZnC12+H2↑ (3)A、B (4)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0.(1)密封保存 因为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 (2)方案一:将两者溶于水形成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的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的溶液 方案二:将两者取样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