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1年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关键词    穿流不息    暴殄(tiǎn)   蓦(mù)然回首 B.口头禅    通货膨胀    不啻(chì)    弱不禁(jīn)风 C.雷震雨    见风使舵    内讧(hònɡ)   不着(zháo)边际 D.肇事者    相形见拙    栖(xī)息     否(pǐ)极泰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赛季马刺以16胜3负开局,其中包括一个12连胜,湖人、热火等强队都无法望其项背,让各路专家跌破眼镜。‎ B.博客方兴未艾,微博又来了,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未来简直无法预料,职业媒体人必须努力追赶新技术的浪潮。‎ C.近日,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他们觉得此书中丰子恺先生的画和字看着很赏心悦目。‎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比赛中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很不理想,简直就是差强人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B.1989年上海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 C.中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已于12月22日全线通车了。‎ D.据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将达接近5000多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汉魏间,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B.杜牧的《阿房宫赋》辞藻华美,思想深刻,借秦朝亡国的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引以为戒。‎ C.当代著名文学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风格秀雅隽永,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5.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视觉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特别    ⑴    ,这是因为构成人的视网膜边缘的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分辨黑白的本领特别强,即使     ⑵      ,也能    ⑶    一个由明暗组成的黑白世界。可见,     ⑷     ,从而为黑白摄影被人的视觉接受及欣赏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①敏感                                ②敏锐 ‎③在深夜感觉不到色彩                  ④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 ‎⑤感受                                ⑥感知 ‎⑦观众的视觉有优先唤起黑白的能力      ⑧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⑦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欤?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从之。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源,下通其流,至圣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是其贱必本欤 ‎!’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欤?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愿请受为弟子。”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则再拜而辞去也。                                    (取材于《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斶:读chù。颜斶,齐国隐士。‎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贵士之力也                        贵:以……为贵 B.是以君王无羞亟问                    亟:多次 C.寡人自取病耳                        病:缺点 D.言要道已备矣                        备:详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B. 何不吉之有哉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C. 君子焉可侮哉                       D. 制则破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金就砺则利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 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受齐王的奴役 B.倨慢骄奢,则凶从之 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 C.是以侯王称孤、寡,是其贱必本欤 因此侯王自称孤、寡,这大概就是贱必定是贵之根本的道理吧 D.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颜斶对齐宣王言王道兴衰,归因于统治者“得士”和“失士”之策略。‎ B.颜斶认为,先圣能够成道德而扬功名者,必是崇实际而不求虚名者。‎ C.尧舜禹禅位、成王重用周公,以史为证,阐明了“士贵于王”的道理。‎ D.颜斶以璞自比,表明自己虽不愿失却本性,却仍愿意到回乡下做官。‎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人  之  所  不  学  而  能  者  其  良  能  也  所  不  虑  而  知  者  其  良  知  也  孩  提  之  童 无  不  知  爱  其  亲  者  及  其  长  也  无  不  知  敬  其  兄  也  亲  亲  仁  也  敬 长  义  也  无  他  达  之  天  下  也。‎ ‎(取材于《孟子·尽心上》)‎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荀子·劝学》)‎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 (韩愈《师说》)‎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斜阳草树,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            ,到黄昏,            。  (李清照《声声慢》)‎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精卫①‎ 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12题《精卫》一诗题咏精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深刻寓意?试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种寓意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⑴美国宇航员弗兰克曾写信告诉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孙子说,他驾驶的宇宙飞船跟凡尔纳小说中描述的飞船重量相同,高度也一样。现代航天理论的奠基人、俄国工程师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宇航之父”,但他却认为“科幻之父”凡尔纳才算得上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因为他本人的科学名著《利用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最初就是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得到启发的。‎ ‎⑵凡尔纳的小说里有不少设想在当时曾被视为痴人说梦,可是在他辞世数十年后却一件件变成了事实。那些由凡尔纳经过审慎思考、合理推断并想像出来的问题答案,在某种程度上竟然与现代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相似或共通,以致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并非不合理的假设”:假如凡尔纳没写过《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这两本书,现代宇航学就可能遇到更多的挫折。‎ ‎⑶一部科学史,可以说是人类智者的无穷幻想与不断劳动创造的历史。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正是诸多幻想作家早在千百年前就着力描述过的世界。‎ ‎⑷科幻小说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它所关注的乃是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所激起的种种波澜。换句话说,科幻小说是人类对科技促进的社会变革的经历在艺术上所作出的反响。由此,人们学会了前瞻,即展望与现在不同的未来——更加美好或可能会很糟糕的未来。‎ ‎⑸从幻想到现实,人类的思维和智慧划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轨迹。我们只要稍微涉猎一点科技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几乎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是有幻想在先。随着科幻题材的不断延伸,人们受到启迪而会去探索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科学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的先导。‎ ‎⑹尽管我们并不要求科幻作品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言,尽管科幻小说和现实的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但包含在科幻小说中的某种期盼,几乎都已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现实的回应,它们实际上就是由科学幻想衍变而成的科技成果。‎ ‎⑺幻想,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尹传红《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弗兰克驾驶的宇宙飞船与凡尔纳小说写的一样,他认为凡尔纳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 B.凡尔纳思考、推断、想象出来的问题答案,与现代解决问题的方式竟然完全相似或共通。‎ C.诸多幻想作家早在千百年前的无穷幻想和着力描述,创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 D.由科学幻想衍变而成的科技成果,就是科幻小说中的某种期盼在现实中所得到的回应。‎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科幻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托尔斯泰的忧郁 ‎⑴关于这个老人1910年冬天的离家出走,我读了好几年,始终感到无话可说。他的姿态太迷人,他的思想太复杂……‎ ‎⑵1910年11月10日,列夫·托尔斯泰决定离去。“因为若不这样,最终归于死亡的生命就毫无意义。”凌晨5点不到,他就吩咐车夫套马,带上日记、铅笔和羽毛笔,匆匆逃离了波良纳庄园。从这一天开始,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 ‎⑶他早就想离家出走了。他在日记中写道:“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他对自己的庄园主生活感到羞耻:“这一切如何了结?”早在1880年初,他就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分给穷人,并身体力行,开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实行平民化,布衣素食,体力劳动。他在《忏悔录》中说:“有个时期我曾经以自己的才智、门第自傲,现在我知道了,如果说我身上有什么好的东西,那就是一颗敏感而又能够爱的善良的心。”“我们这种富豪的、博学的人们的生活不仅使我反感,而且失去了任何意义。”他决定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家产和版税,统统分给穷人,以求得良心上的安稳。‎ ‎⑷“这一切如何了结?”他认为“一切时代的优秀分子”都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人的生而不平等、人类尊严感的消失、人性的罪、政治的恶……“这一切如何了结?”他强调“道德的自我完成”。他在1908年的日记中写道:“是啊,需要进行自我修养——我在八十高龄的今天所做的,正是我十四五岁时怀着特有的热情所做过的同一件事: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完善”以克服自我为中心并劝人为善,“要想使人们的状况好起来,必须使人们自己好起来……而为了使人们好起来,必须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他成了一个悲天悯人的人物,他成了“世界的良心”。在一般人看来,这良心显得有些“不正常”,甚至有些“肥大”——看到冬天里的乞妇,那乞妇又冷又饿,“而我穿着暖和的短羊皮袄,一回到家就大吃鸡蛋!”他感到痛楚、羞愧。他对此无法忍受,内心深受煎熬。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世界很正常。发疯了的只能是托尔斯泰,他说:“我知道,我是疯子。”“我在这疯人院里难过极了。”‎ ‎⑸所以高尔基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伟大人物中间最复杂的一个”。他复杂吗?从人格的自我完善来看,他是单纯的,甚至有些天真。只是他的追求很苦,他的自责很深,因为这是一道“窄门”。梅列日柯夫说,“他是社会的良心”。人生是痛苦的,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这是托尔斯泰终生追求的信念。摇笔弄舌是简单的,振臂高呼也不难做到,难的是要对自己采取行动,特别是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放弃已经坐稳了的位子,将自己引向那道“窄门”,这才是真正的难。这种修炼过程就像加缪所提倡的,“明知世界冰冷,也要尽力地燃烧,为了美和爱去忍受苦难”。‎ ‎⑹最终,托尔斯泰选择了“飞越疯人院”,离家出走。他在出走那天夜里写道:“我的做法与我这种年纪的老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即抛弃俗世生活,以便独处,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度过一生最后的时日……”他要像一头自由的野兽那样,为自己寻找一处干净的死亡之地。‎ ‎⑺1910年11月20日,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称作“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的老人,死在他的出走途中。死前他说:“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这是他最后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 ‎(取材于朵渔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世纪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暗指托尔斯泰的选择是对他的时代、阶级的背叛,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 B.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庄园主生活感到羞耻,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以此来求得良心的安稳和道德的自我完成。‎ C.托尔斯泰称自己是疯子,称生活的环境为“疯人院”,表明他追求自我完善和劝人向善的道德理想是艰难而痛苦的。‎ D.“窄门”是比喻的说法,托尔斯泰把自己引向了难以通过的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 E.文章的题目是“托尔斯泰的忧郁”,“忧郁”不仅概括了托尔斯泰晚年内心痛苦矛盾的特点,也在艺术结构上涵盖了全文。‎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⑴段中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4分)‎ ‎②文中说托尔斯泰是“世界的良心”“社会的良心”“俄罗斯19世纪的良心”,请解释“良心”在文中的含义。(3分)‎ ‎18.第⑷段画线的语句“但人们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里照样过他们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含义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9.文章末尾提到托尔斯泰死前最后的话:“其实……我爱很多……他们怎么……”作者说:“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补充完整。”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试着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谈谈你这样补充的理由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广州亚运会赛场上,体育明星刘翔的身后,有一个观众熟悉的身影在默默奔跑着。即使他再勤奋、再努力,人们似乎仍然觉得:他永远不可能战胜刘翔。‎ 比赛结束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冠军刘翔,但他依然微笑着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面对记者的冷嘲热讽,他最多只是笑笑,不说话,之后仍旧不拒绝任何采访;有教练建议他改练别的项目,告诉他,凭他的水平,进入世界前三绝对没有问题,他还是笑笑,摇摇头。‎ 他说:“我尽力了。是的,我就这个实力,但我必须尽力跑。”‎ 他就是史冬鹏,一个不管怎样也不改变自己的坚持,一个哪怕永远只是“第二名”却依旧安静奋力奔跑的运动员。‎ 请以“第二名的坚持”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B(A川流不息、蓦mò,C雷阵雨、着zhuó,D相形见绌、栖qī)‎ ‎2.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C(A逻辑混乱,概念并列不当,“服装”不属于“农副产品”;搭配不当,“价格”与“提价”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推移”后应加“的过程”。D逻辑混乱,“近5000多”矛盾)‎ ‎4.D(“莫泊桑”应为“巴尔扎克”)‎ ‎5.A(敏感: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很快;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⑴句意为人的视接受神经系统对黑白反应快,应选“敏感”。“即使”领起的⑵句是假设在无法辨别色彩的黑夜,视杆细胞依然能感知黑白,所以选“在感觉不到色彩的深夜”。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⑶句应选“感知”。观众的视觉对黑白敏感,所以⑷句选“黑白有优先唤起观众视觉的能力”。‎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C(病:不愉快)‎ ‎7.B(A代词,没有谁。B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的。C代词,怎么。D副词,就)‎ ‎8.A(“甘受齐王的奴役”应为“甘心为齐王服务”)‎ ‎9.D(“却仍愿意到回乡下做官”与文意不符)‎ 三、(共30分)‎ ‎10.(5分)‎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评分参考】①答对2处得1分。‎ ‎②答错2处扣1分。‎ ‎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11.(8分)‎ ‎①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②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④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⑤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⑥梧桐更兼细雨  点点滴滴【评分参考】①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②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2.(7分)①(3分)A(“目空一切”有误,“空”在此处意为“白白地”)‎ ‎②(4分)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衔木筑巢,甘于平庸,只为私利的形象,(1分)与不畏艰难,立志填海的精卫形象(1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出(1分,“对比”“反衬”“衬托”皆可)精卫的伟大,表达了作者意志坚决,坚毅不拔,为理想勇于献身的追求。(1分)‎ ‎【评分参考】①鹊燕形象解说1分。②精卫形象解说1分。③艺术手法1分。④分析主旨1分。⑤意思对即可。‎ ‎13.(10分)【评分参考】①寓意解说3分。意思对即可。‎ ‎②围绕这种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阐发5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③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四、(共7分)‎ ‎14.(3分)D(A“认为凡尔纳是宇宙航行真正的先驱”的不是弗兰克,而是齐奥尔科夫斯基;B“完全相似或共通”有误,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共通”;C“幻想和描述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有误,应该是“幻想与劳动共同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和科学史”)‎ ‎15.(4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激发了科幻小说对未来的幻想和展望;(2分,要点“激发”和“幻想”或“展望”)科幻小说对未来的幻想和展望启迪了科学技术的探索,往往是科技进步的先导。(2分,要点“启迪”或“先导”)【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共26分)‎ ‎16.(4分)A、D(A“他也因此遭到当时人们的唾弃”于文无据,D“窄门”并非“死地”,“隐含着作者对托尔斯泰自身思想行为局限的批判否定”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①答对一项得2分。②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7.(7分)①(4分)说托尔斯泰的“思想太复杂”是因为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1分,要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对丑恶的现实、痛苦的人生,(1分,要点“现实的艰难”)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严格自律的精神与行动,苦苦地追求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1分,要点“精神上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1分,要点“行动上的执着追求”)‎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②(3分)“良心”是一种自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1分,要点“比喻”)是指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进行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1分,要点“自我完善并劝人为善”)成为人类社会、现实、历史发展中的精神楷模。(1分,要点“精神楷模”或“道德标尺”“榜样”“垂范”等等)‎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5分)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对世间的贫穷、饥饿、痛苦、黑暗、不公等丑恶现象已经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了,(1分,要点“麻木不仁”)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去思考,也不努力改变。(1分,要点“不思考”或“不努力改变”)文章以此来反衬出(1分,要点“反衬”或“烘托”“衬托”“对比”等)托尔斯泰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反躬自省的自我完善(1分,要点“悲天悯人和自我完善”),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景仰。(1分,要点“景仰”或“赞美”“歌颂”等)【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评分参考】①句子补充完整、符合文意2分。②阐释补充理由2分。③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4分。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即可得满分。④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⑤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六、(共60分)20.(6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不说话,很不高兴。‎ 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四方诸侯没有谁敢不服从(大王)。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以)平民(身份)居住在乡间(而已)。士人这样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之时,诸侯国有上万个。什么原因呢?(他们治国)贤能的原因,是得力于重用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尚存)三千。到了现在,面向南方称王的,才二十四位(诸侯)。由此看来,(难道)不是(由于)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因此《易传》不是说吗:‘在统治地位,(却)没有那种实际的(才德),喜欢(追求)那种虚名的(人),必然用傲慢奢侈(的举动)行事。傲慢奢侈,那么灾祸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以此成就他的道德,在后世扬名立功的,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至圣者懂得(该)学些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虽然贵,一定以贱为根本;虽然高,一定以下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他们)并不是那种孤寡的人,(孤寡是指)生活困窘、地位卑微,诸侯君主(却)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称(他们是)贤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士人是可贵的。”‎ 宣王说:“唉呀!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但是那璞玉(就)不(再有本真的)完美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一经)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但是(他的)身体和精神(就)不(再)完整独立。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行再拜礼辞谢离去。‎ 人不用学习而有的能力,是本能;不用思考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的。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有了仁义,)无需别的,也能通达天下的道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