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学案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4.血糖调节(Ⅱ)。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考点1 激素调节及其特点 知/识/梳/理 ►—————————————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 神经 调节。 (3)结论:①胰液的分泌是 促胰液素 调节的结果。②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 激素 调节。 2.激素调节的概念及特点 (1)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 体液 运输;③作用于 靶器官、靶细胞 。 3.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全身各种细胞 1.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1) (2)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固醇类:性激素等。 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拮抗调节血糖平衡。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体液调节实质上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氢离子、二氧化碳等的调节。 2.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调节和控制其它一些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 3.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内分泌的枢纽。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还有体温、水盐平衡、血糖平衡调节中枢。 4.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激素、催乳素等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5.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6.促激素能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7.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9.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 ■教材拓展——做一做 1.(教材P24小体字部分拓展)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的不是,如性激素是固醇类。 2.(教材P25图示拓展)请思考与激素的来源和化学本质相关的问题。 (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吗?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还能继续保持活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2)不能,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3.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对此作的归纳,其中哪个是错误的?应如何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胰岛素主要加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并使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而没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应改为生长激素。 [角度1] 激素的来源作用和本质 1. (2019·重庆南开中学)如图所示表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物质1都是由专门的器官产生的 解析:B [图示中1、2、3、4分别表示激素、蛋白质、酶、抗体。所有活细胞均能产生蛋白质、酶,但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只有具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激素,因而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均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器官产生。] 2.(2019·宝鸡三检)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 B.雄性激素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C.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鲜艳 D.肾上腺素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 解析:B [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性激素增多导致的。雄性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着眼于4角度界定酶和激素 [角度2]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3.(2019·郑州一模)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多 D.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旺盛 解析:B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即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减弱,A、C、D错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使机体耗氧量增加,B正确。] 4.台湾塑化剂事件的爆发,使我们认识到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有人猜测塑化剂的作用类似于雌性激素,可能会引发性早熟。请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猜测是否正确。(说明:性成熟的早晚可以用初次发情时间为指标) (1)实验材料和用具:同种 ________________ 雌鼠若干,含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饲料(乙),普通饲料(丙)等。 (2)实验目的:探究塑化剂的作用是否类似于雌性激素,可引发性早熟。 (3)实验原理:略 (4)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饲料甲,B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乙,C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丙。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应该选取发育程度相同的同龄、幼年雌鼠若干;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塑化剂的作用是否类似于雌性激素,因此要用含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与含适量浓度雌性激素的饲料乙做对比。(4)① 本实验要做到平均分组,即将实验材料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幼龄雌鼠随机均分3组,编号A、B、C;④本题实验的因变量为各组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即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5)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A、B两组的平均初始发情时间都短于C组。 答案:(1)同龄、幼年 含适量浓度雌性激素 (4)①将实验材料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幼龄雌鼠随机均分3组,编号A、B、C ④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始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 (5)A、B两组的平均初始发情时间都早(或短)于C组 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 (1)分析激素功能的研究思路 采用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激素后实验动物恢复正常→推测激素的生理作用。 (2)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空白对照组 不摘除内分泌腺 不饲喂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考点2 血糖调节 知/识/梳/理 ►————————————— 1.血糖平衡及调节 (1)血糖平衡 (2)血糖平衡的调节:以 激素 调节为主 激素 分泌部位 生理功能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 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 肝糖原 分解,并促进一些 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 (1)血糖平衡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①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A.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 B.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b途径; C.胰高血糖素,即c途径。 ②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A.血糖浓度——低浓度,即f途径; B.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e途径; C.胰岛素,即d途径。 (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①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②Ⅱ 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降低并不明显。 ③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④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⑤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2.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 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 信息 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 生命系统 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 机体维持稳态 具有重要意义。 [模型建构] 反馈调节两种方式 (1)负反馈调节 ①图解 ②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 (2)正反馈调节 ①图解 ②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等。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地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牢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 (3)解答有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为骨骼提供能量物质,不分解补充血糖。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教材拓展——做一做 1.(教材P26模型建构)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图。请思考: (1)图中激素①、②分别是什么?其靶细胞范围如何?除此之外还有何类激素参与血糖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②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饭后6 h,②的分泌量应增加还是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何种后果?胰岛A细胞上是否有胰岛素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为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②为胰岛素,其靶细胞为几乎所有细胞(尤其是肝脏、骨骼肌细胞),除此之外,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 (2)胰岛素(激素②)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饭后6 h正处于饥饿状态,此时②的分泌量应减少。 (3)若胰岛素受体缺乏,则胰岛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发挥作用,此时血糖浓度将升高;胰岛素可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2.(教材P25“思考与讨论”改编)马拉松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为何血糖总能维持在0.9 g/L左右?该过程中血糖可通过哪些途径得以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角度1] 血糖平衡的调节 1.(2019·山东滨州一模)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解析:D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A项正确;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B项正确;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神经释放的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C项正确;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胰岛素,而不是通过主动运输,D项错误。] 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属于一种信息分子,除激素外,人体内还有 ________________ (举一例)也为信息分子;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 。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胰岛分泌的 ________________ (写激素名称)含量增多,它与胰岛素相互 ________ ,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3)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己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在免疫上这类疾病可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Ⅱ型糖尿病表现为组织细胞表面受体受损,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现有甲(正常)、乙(Ⅰ型)、丙(Ⅱ型)三人,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人的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 。 解析:(1)信息分子还有淋巴因子、神经递质、CO2等,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2)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多,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3)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Ⅰ 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Ⅱ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受体,当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乙(Ⅰ型)无法产生胰岛素,丙(Ⅱ型)胰岛B细胞会产生胰岛素,但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反馈回胰岛B细胞,会使胰岛素产生量继续增加,因此三人的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甲、乙。 答案:(1)淋巴因子、神经递质、CO2(答出一种即可) 糖蛋白(蛋白质) (2)胰高血糖素 拮抗 (3)自身免疫病 丙、甲、乙 [知识归纳] 1.血糖调节涉及的器官、激素 (1)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2)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3)相关的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 (4)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液;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1)激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 注: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 [角度2] 血糖调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3.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 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D [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具有体液调节。] 4.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增大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10 μU/mL时,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不断增多,是由于体外注射剂量的不断增加 解析:C [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补充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肝糖原、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小,A项错误;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结果,B项错误;当胰岛素浓度为10 μU/mL时,曲线a对应的纵坐标是2.0,曲线b对应的纵坐标是2,血糖的补充速率等于消耗速率,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C项正确;体内胰岛B细胞也可以合成胰岛素,D项错误。] 血糖平衡调节曲线模式图解读 (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 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内的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角度3] 模拟尿糖的检测 5.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C.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 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解析:B [应两种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的酶试纸。]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检测原理如下图: (2)实验后试纸的颜色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多少,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的颜色依次是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 考点3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知/识/梳/理 ►—————————————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三级腺体:a. 下丘脑 、b. 垂体 、c. 甲状腺 。 (2)三种激素: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分别表示 促进 、 抑制 。 1.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模型 (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联系 ①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神经调节主导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激素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4.下丘脑具有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等多种功能。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教材拓展——做一做 (教材P33拓展题的拓展)图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 (1)图1、图2、图3依次代表哪种调节模式?其中哪种模式最灵敏、最迅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细胞a与图2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其作用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X所示的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b处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处是否有感觉?肌肉是否能收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幅图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中图3所示的神经调节最灵敏、最迅速。 (2)图1中细胞a分泌的信号分子为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图2中的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3)图3中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元上的两个点。若b处受损,刺激a处,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同时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导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 [角度1]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2019·山东泰安期末)下图中a~c表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a、b、c含量都增多 B.若给动物饲喂含b的饲料,则a的含量基本不变 C.激素c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制 D.上述实例表明内分泌腺可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解析:C [析图可知,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a、b、c含量都增多,促进新陈代谢,产热增多,A.正确;给动物饲喂含促甲状腺激素的饲料,促甲状腺激素为蛋白质类激素,会被消化酶水解成氨基酸,动物体内a含量基本不变,B.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C.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表明甲状腺可间接接受下丘脑的调节控制,D.正确。] 2.(2019·南京一诊)请根据图解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解中的A在人的幼年时期分泌不足,就会出现“侏儒症”,则A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 ;图解中的B代表 ____________ 。 (2)图解中有三对协同作用的激素和一对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寒冷环境中,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增多,维持体温恒定,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④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 ______ 作用。 (3)图解中的①②③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三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④⑤⑥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①和④是对应的,则①是 ________________ 激素,④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2)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调节体温,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它们之间都是协同作用;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3)根据图解可知,对性腺发挥作用的④是促性腺激素,其作用是促进性腺的发育和调节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1)核糖体 胰岛B细胞 (2)①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③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④拮抗 (3)促性腺激素释放 促进性腺的发育和调节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角度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若M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若M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 D.若M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解析:A [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即可通过①⑥④来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血糖浓度过低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或者通过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寒冷环境下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①②③④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①⑥④可表示肾上腺素的调节,不存在①②的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 4.(2019·开封一模)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解析:D [体温调节可以通过A→B→E的神经调节,也可以通过A→B→C→D→E的神经—体液调节,还可以通过D→C的反馈调节,所以A正确;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可以通过A→B→C→D→E的神经—体液调节,也可以通过C→D→ E的体液调节,B正确;人的手被扎,A→B→E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水盐平衡调节符合A→B→C→D→E为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理性思维——模型与建模 [模型实例] 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模型及实例 (1)神经调节——仅涉及“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途径 完全依赖反射弧 模型 实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 途径 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调节靶细胞活动 模型 实例 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 (3)神经—体液调节——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 途径 下丘脑→有关神经→内分泌腺(作为效应器)→分泌激素→靶细胞 模型 实例 ① 寒冷环境中下丘脑→肾上腺素→增加产热; ②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会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4)神经—体液调节——涉及“神经递质”与“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信号分子 途径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体液运输→靶细胞 模型 实例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及调节 [应用提升] 1.(2019·河北保定地区联考)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功能上看,神经A属于 ________ 神经。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怎样传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 ________ 。胰液中胰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________ 性。胰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________ 。 (3)激素B ________ (名称)是通过 ________ 途径到达胰腺的。 (4)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 ________ ,这几种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解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则图中神经A属于传入神经。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局部电流刺激相邻近未兴奋的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进行传导。(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胰液中胰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体现酶的专一性。胰腺上皮细胞属于组织细胞,所处内环境是组织液。(3)激素B是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血液)途径到达胰腺。(4)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神经递质,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1)传入 产生的局部电流刺激相邻近未兴奋的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进行传导 (2)神经—体液调节 专一 组织液 (3)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4)神经递质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2.(2019·郑州名校联盟)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一种 ________ ,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导致该神经元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________ 。 (2)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I间接调节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________ ,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体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长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生长激素分泌调节过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患者由于垂体分泌的GH增多而患上“垂体性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物质A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所以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最后再恢复为正电位。(2)据图分析,GH增多后,反过来抑制GHRH神经元和垂体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意义为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3)据图分析,人体进入青春期后,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垂体分泌GH,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形成等,所以身体会迅速长高。(4)从图中生长激素调节关系来看,SS神经元、GHRH神经元等可控制垂体分泌GH,反过来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GH的反馈调节。(5)某患者由于垂体分泌的GH增多而患上“垂体性糖尿病”,据图分析,GH增多,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所以血糖升高。 答案:(1)神经递质 由正电位变负电位 (2)负反馈调节 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 (3)雄(雌)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GH分泌 (4)一方面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5)GH过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血糖升高 [易错分析] 易错点1 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点拨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 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易错点2 混淆“分级调节、反馈调节”与“拮抗或协同”作用 点拨 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强调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间的“纵向”关系(正方向为“分级调节”,逆方向为“反馈调节”),而拮抗或协同关系则强调不同激素对同一靶器官(细胞)的作用“效果”——若效果为“共同加强”,则为“协同”关系,若效果为你强我弱则为“拮抗”关系。 易错点3 误认为糖尿病人均由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或糖尿病均可通过“注射胰岛素予以治疗” 点拨 糖尿病产生的三大原因:(1)Ⅰ型糖尿病:即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Ⅱ型糖尿病: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自身免疫病:此类病人产生了针对葡萄糖载体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血浆中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发生分解或转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 易错点4 错误地认为所有激素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认为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 点拨 (1)激素受体未必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实际情况应为多肽及蛋白类激素(大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膜上(图甲),而固醇类激素、部分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小分子)的受体为细胞质受体或细胞核受体(图乙)。 (2)激素未必是分泌蛋白: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 易错点5 误认为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不会含该激素的受体或错将“只作用于靶细胞”视作“只运输给靶细胞” 点拨 (1)激素的靶细胞既可以是其他细胞,也可以是分泌激素的自身细胞,如下图所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三种类型 (2)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因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有其受体),但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 [自我训练] 1.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 (2)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才能合成激素( ) (3)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 (4)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 (5)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 (6)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2.血糖调节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 ) (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 (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 3.有关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的判断 (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5)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 (6)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体,也可以作用于甲状腺( ) 4.有关下丘脑的功能判断 (1)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2)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 (3)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 ) (4)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 (5)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 答案:1.(1)√ (2)× (3)× (4)× (5)× (6)× 2.(1)√ (2)× (3)√ (4)× (5)√ 3.(1)√ (2)× (3)× (4)× (5)√ (6)× 4.(1)× (2)√ (3)× (4)√ (5)√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以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理性思维 ① 通过归纳比较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异同,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 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及“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1.(2018·课标全国Ⅱ,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解析: D [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物质,它们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故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也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更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而能与受体结合促进机体发育。故A、B、C错,D对。] 2.(2017·课标全国Ⅲ,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 ________ 。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 ________ ,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__ 。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2)(3)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注射葡萄糖,使体内血糖升高。 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3.(2015·课标Ⅰ,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________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________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________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________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________ (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解析:(1)肾上腺素为激素,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其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后被灭活。(2)刺激剪断后的迷走神经靠近心脏的一端,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其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该过程为神经调节。(3)肾上腺素为激素,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均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4.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是神经系统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人摄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分泌 ________ (神经递质或激素)影响胰岛B细胞的活动。 (3)有一种糖尿病因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这种糖尿病属于 ________ 病。患者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定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 (4)某糖尿病患者体检时,发现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但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却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人摄食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2)血糖升高时,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糖浓度下降,下丘脑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3)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这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而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大大降低,能用定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4)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后才能发挥作用,某人胰岛素含量正常,但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却较高,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答案:(1)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 胰岛素浓度的变化 (2)神经递质 (3)自身免疫 能 (4)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