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复习提纲
2006年高考政治复习提纲 一、正确把握高考方向 2005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难度——近年来的基本走向(整体及结构) 量度——不断调整后的基本走向 结构——难度结构、内容结构 2005年高考政治试题特点: 1.依据考试说明,坚持能力立意,考查综合能力,注重思维过程 2.坚持现实问题立意,紧跟时代脉搏,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 3.落实基础,注重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二、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对中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试题体现新课改的基本思路,命题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步性 第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此,近年高考试题也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一方面,试题仍然重视基础知识和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试题否定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是要求考生既获得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又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2006年高考复习思路 (一)突出重点、强调基础。 第一,全面复习中突出重点。 如何理解全面:作为综合试题,一份试卷不可能覆盖三个学科的所有重点知识(即使少部分也覆盖不了)。由于它的功能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科学性、敏捷性和发散性,而不是直接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所以它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覆盖知识面,哪怕是重点知识。如果没有对教材知识的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掌握,那就无法应对综合考试。 第二,强调基础中注重整合。 题目学科要求的模糊性就是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学科准确性。答题之所以正确率低,看起来是考生思维的转换能力差,反映出来的深层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何复习、掌握基本理论? (1)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找出相似概念的相异点。 (2)理解基本关系。特别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 纵向串联;横向串联。 (3)掌握基本观点。“背”会的知识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无法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也就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 学科知识重点: ■ 经济常识考核重点、考核方式及复习策略 考核重点:市场经济 命题思路: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现实问题 复习策略:宏观框架与微观知识点相结合 知识重点复习 1、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哲学的价值) 2、商品和价值,价格和价值、供求,交换价值和价值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4、货币和金银、一般等价物的关系 5、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市场机制、宏观调控 6、市场经济特征与市场交易原则的关系 7、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8、资源配置与市场、市场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 9、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10、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11、财政、预算、决算、税收的关系 12、财政、预算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13、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4、税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15、税收的含义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16、税收与其它形式财政收入的关系 17、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 18、商品服务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19、家庭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 20、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1、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 22、维护消费者权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3、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 哲学常识考核重点、考核方式及复习策略 考核重点:思维方法 考核方法:客观题命题载体多为古诗词、古汉语、漫画等;主观题多为限制性思维要求 复习策略:从整体上研究哲学知识,从思维方法上强化理解知识,更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整体思路(纵向) 1.什么存在?答案:物质存在,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存在。 2.“存在者”是怎样存在着? 相互联系、变化发展 (原因、状态、趋势) 3.人是什么样的存在? 物质的存在、 精神性的存在, 社会性的客在。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4.人与存在的关系?认识存在、改造存在。(人自身,客观世界) 5.人为什么要认识、改造存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价值问题) 6.人怎样认识、改造存在?通过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具体思路(横向) 按照概念——原理——方法论——反对——联系实际五个环节复习。 如: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联系实际 ■ 政治常识考核重点、考核方式及复习策略 考核重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考核思路:以维护公民权益为命题基本思路 复习策略:近距离理解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 重点知识: 一个核心:国家(权利和利益的分配) 两个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三条主线: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五大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七个原则:国家机关的三个活动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和国家要坚持的三个原则、共产党和民族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锻炼思维能力,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高考有多种能力要求,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三)联系现实问题: 复习中坚持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不能就知识研究知识。要明确知识就是“工具”,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而知识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要特别注意知识“工具”的适用性。这样,学科知识就必须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不能以原来的体系呈现。普遍适用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因而答题中生搬硬套也是不可取的。 ■ 关注社会热点的基本思路 社会热点的考查方式及价值所在 (1)一般直接考查 (2)代表试题和复习的基本方向 (3)以微观问题为试题载体 如何把握社会热点问题: (1)适度关注现实热点问题,不能追逐热点。更要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 (2)找到教科书中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特别是微观结合点。 2006年高考应注意的主要重大问题: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2.扩大就业 3.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金融安全问题 6.经济结构调整 7.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健的经济政策 8.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9.生态与资源问题 10.建设信用制度 11.社会公平问题 12.全球化问题 13.对外贸易及对外关系(包括汇率制度改革) 1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公民权益保障) 15.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关系)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梁侠 《经济常识》热点复习专题 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王 东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将成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2.宏观调控的效果主要表现 (1) 年度和季度GDP增长保持平稳快速,9%-9.5%的增长速度举世瞩目。 (2) 农业和农村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将再获好收成,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加,农业各行业运行平稳。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投资增速趋于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明显。 (4) 消费增长平稳,增幅有所加快,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确保了消费增长,加强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 (5) 对外贸易活跃,外贸总量持续扩大,出口快速增长,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上游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价格增幅趋于合理,价格水平上涨压力有所减缓。 (7) 财政收支和货币信贷保持稳定,为宏观调控实现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8) 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煤电油运矛盾不同程度地有所缓解。 3.2005年以来,需要注意的新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投资的增幅仍然偏高,规模仍然偏大。 (2)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扭转,在一些地方甚至更加恶化。 (3)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 (4)外贸顺差持续上升的情形堪忧。 (5)还应当看到,油价高涨、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上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4. 2006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1)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2) 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在二00六年得以延续。 (3)应当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发挥整体效果。 5.联系经济常识: (1)运用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说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运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分析具体的宏观调控的措施;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说明我国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运用财政、税收、银行、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具体的宏观调控措施;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1.背景 (1)《建议》提出,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 :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自然人文的全面恢复。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蕴涵着四个新的思想和思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 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 第三,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 第四,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破解“三农”问题 6.注意留意2005年我国在三农问题上的措施和2006将要采取的措施。 7.和经济常识知识的结合 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三大产业;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税收的作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保障制度……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背景 (1)《建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从三次产业看,从产品结构看,从企业组织结构看, 3.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要全面把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6.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背景 (1) 《建议》: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3.我国资源、能源利用现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6.如何认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第一,明确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降低能源消耗的任务很艰巨,潜力也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明显。第三,降低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是加快科技进步、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强节能管理。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能降耗。 五、 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背景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要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8项任务之一) 2.完整阐明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 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建议》提出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四大机制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归纳为四个板块、四类功能区、四种机制 (1)“四个板块” (2)“四类功能区” (3) “四种机制” 4.如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5.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需要从五方面作出努力 (1)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3)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4)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5)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6.联系经济常识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市场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税收的作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就: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分析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东北老工业改造取得的成就等。 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1.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这是2006年我国八项重要经济工作之一。 2.具体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2)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3)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4)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5)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6)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饮食卫生、危险化学品和交通安全等的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7)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和加强公共服务两个思想。要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健全并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3.联系经济常识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市场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企业;三大产业;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和税收;国民收入的分配;等等。 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央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经国务院批准,自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汇率改革,要改的并不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更不是为了让人民币升值,而是旨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的那样:“这是一种自主决定,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改革和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和其他国家沟通商量之后得出的结果。” 二是合理调整汇率水平。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2.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3.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点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4.意义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此举有助于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造,加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联系经济常识: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职能。 还可从外汇和汇率、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等。 八、个人所得税法修订 1.背景 在10月27日下午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获得通过,修正案草案的主要改动是将个税起征点定为1600元,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首次以立法听证会的形式,直接听取公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新通过的个税法修订案,尊重了全国人大9月27日举行的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的意见。 2、个人所得税法的三次修订 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3.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基本内容 4.为何设定1600:考虑平均水平、地区差异、实际负担。 问题: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国家调整个税起征点的原因。 问题:草案强化税收征管说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关于河南省高中政治教研工作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杨伟东 一、三年来高中政治教研工作简要回顾 二、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研究 n 2005年11月4日,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撰写了《关于我省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上报省教育厅领导。 n 国家有关高中课改实验的政策 n 目前高中课改取得的经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n 对我省实施高中课改实验的建议 n 系统工程,学习借鉴,做好准备,稳妥进入。 n 可以考虑等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区进入高中课改实验后,我们再适时跟进。 n 虽然我省暂不进入高中课改,但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n 重视并处理好我省初、高中课程衔接问题。 三、高中政治毕业会考命题研究 n 指导思想: 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运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教育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学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高中政治毕业会考命题研究 n 变革足迹: 1.调整考试范围 2.理顺考试题型 3.更新基本题型示例 4.渗透新课程理念 5.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 6.一年两考,试行开卷 n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会考评价建议 1.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2.省基础教研室政治学科对教育测量、分析、评价的理解 3.评价的内容 4.评价的方法和措施 5.会考试卷的结构 对《哲学常识》第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三门峡市一高 高宏群 一、坚持三条哲学思维原则 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哲学的思维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原则究竟有哪些,理论工作者的见解也不一致。根据高中哲学教学的实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一)总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是指哲学要从整体上把握人生活其中的整个世界,把握人与外部世界的总体关系。“前言”一开始就指出:“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有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教材的主线由此展开:哲学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从总体上,人类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造世界。教材中多次出现“整个世界……”(例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万事万物……”(例如,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中的事物而存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一切事物……”(例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这样的词语,就是哲学总体性原则的一个体现。 坚持哲学思维的总体性原则,在复习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使学生认识到哲学观点是总体性的观点,培养学生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要使学生从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具体科学的表述中解脱出来,达到总体的把握。例如,运动,物理学讲的是物体位置不断变化的现象。而哲学上讲的运动则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第二,使学生能够整体上把握哲学道理,培养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材上说“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教材又说“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教材还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什么不一致呢?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说明他发现了问题,但不能融会贯通予以理解,暴露出不少学生对教材观点没有做到总体性理解。(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而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客观性原则 坚持思维的客观性原则,就是要坚持思维的客观性,坚决反对主观性。坚持思维的客观性,就正确解决了思维的出发点、思维的依据问题。哲学教育的成效应体现在人们能够客观地看问题,客观地处理问题。 在教学中,坚持思维的客观性原则,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用什么样的事实材料作为讲解哲学观点的依据。我们坚持客观性原则讲解哲学理论,到底列举什么样的客观事实材料,是用经验的材料还是用科学的材料?正确的回答是:必须先从学生的切身生活经验入手,再根据学生可以接收的水平,充分利用科学材料,来说明哲学观点。例如,讲解物质是运动的观点,说“大家坐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其实大家的心脏在跳动、肠胃在蠕动、脑子在活动,甚至身体在抖动”,就是根据经验材料进行分析;按照物质五种运动形式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分析,依据的则是科学事实。所以,类似讲些成语故事、笑话、周围的人和事,逐步引出哲理,其做法不仅是允许的,也是需要提倡的。但到此为止又是不妥的。 第二,让时代精神走进我们的课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不应以使用历史材料为主,而应以使用现实材料为主。也就是我们的哲学教育,必须关注国家大事,密切注意时代的发展,随时补充最新鲜的材料。例如,在讲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时,可以补充我国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最新事例。再如,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可以补充我国财政政策的转变。1993年到1997年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阶段,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1998年以来是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阶段,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由相对低迷逐渐走向稳定高涨,经济进入了新一轮扩展期。目前我国已经累积了2万多亿元的国债规模,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所以,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中央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高度把握所做出的明智决定。 第三,教育学生树立彻底的从实际出发的观念。所谓“彻底”的,就是我们不能只是在第一课进行从实际出发的教育,而应该贯穿全书。例如,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联系的观点,就要从客观存在的联系出发,决不能以主观想象的联系为依据;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就要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树立理想要切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理论要符合具体的历史的实际。 (三)辩证性原则 如果说客观性原则是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那么辩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思维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方法上。我们通常说的看问题既要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就是既要坚持客观性,又要坚持辩证性。坚持辩证性原则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理解哲学观点,而是为了养成一种思维方式,用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复习中,我们要给学生进行以下六个关系的教育: 1、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关系的教育。教材在第三课专门使用一个框题讲述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适用于所有问题。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也是哲学思考的精髓。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如此反复,是人类认识和行动的一般秩序。因此,既要让学生善于从大量的个性抽象出共性,上升到共性,又要使学生善于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2、对立与统一关系的教育。第三课有一框题专门讲解对立统一的含义,我们要把对立统一关系的思维教育渗透到各个问题的教学之中,要教给学生如何具体地运用对立统一思维来分析问题。在复习中,可以让学生找出符合对立统一关系的有关知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到处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可让学生到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中寻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等等。 3、差别与同一关系的教育。我们所研究的客体本身就是差别与同一的辩证统一,我们的哲学复习应当反映这个实际,既要承认差别又要承认同一。形而上学的思维是,要么是差别,要么是同一,“非此即彼,非彼即此”。辩证法认为,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差别是同一中的差别,既要承认“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例如,我们一方面要承认量变就是量变,质变就是质变,二者的界限不能混同;但又要承认,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又如,我们必须划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但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旧转为新,新从旧来。 4、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的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过于追求确定性的结论,以至于使学生形成任何哲学观点都是不可更移的,这会损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复习哲学时,要教育学生,确定性中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有确定性,任何结论都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有三种情形:一是观点的内容是确定的,但表述形式是可变的。例如,教材讲意识时,常常使用“认识”“思维”等概念来代替意识概念。有些学生就提出疑问,说它们是不是一个概念?严格说,它们当然不是一个概念,但我们又可以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三个概念。二是观点的内容是可以商讨的。许多哲学观点是有争议的,高中哲学教育原则上不介绍争论。可是,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例如,学生问正确的感性认识叫不叫真理?教师可以回答为是,也可以回答为非,只要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三是根本观点仍然是确定的,但随着条件的变化,会出现具体理解的不确定性。例如,有学生问:水变为水蒸汽,但二者的化学成分都是氢二氧一,为什么说是质变呢?他们抓住了质变的定义(确定性),却没看到质变可以是事物这一方面的质变也可以是事物那一方面的质变(不确定性),以至于不会想到水的变化可以是化学上的质变也可以是物理上的质变。 5、相对与绝对关系的教育。所谓绝对,就是无条件性、永恒性:所谓相对,就是有条件性、暂时性。教材尽管很少使用绝对与相对的字眼(只在讲解运动和静止时使用一次),但教材始终贯彻了绝对与相对关系的教育。例如,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绝对的;但每一事物具体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又如,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事物以怎样的量变引起怎样的质变,这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我们在讲述概念和原理时,要教育学生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在绝对中认识相对,在相对中把握绝对;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例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科学理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6、有限与无限关系的教育。哲学思考的客体本身就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学习哲学,思考的具体例子都是有限的,而得出的结论则是无限的。教材虽然没有直接讲述有限和无限的关系,但涉及之处却很多。例如,第一课“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一框中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这一观点就体现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第七课讲到人生价值引用的名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就生动地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所以,在复习哲学时,要尽可能使学生做到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理解无限,反观有限;从有限中思考无限,从无限中把握有限。 二、辨清两方面知识 (一)世界观 方法论 我们在“前言”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定义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二者的关系是,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意义。因此可以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让学生背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我们学过的哲学道理,学生真正辨别出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就不那么简单了。 例如,有的学生不知道物质决定意识(世界观)的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世界观是矛盾的特殊性。 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真正讲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通俗讲,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 ?方法论就是论方法,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造世界?第二,对学生强化辨别训练。告诉学生世界观,让其回答方法论;告诉学方法论,让其回答世界观。第三,在做“材料”题时,要善于发现关键词(某一原理方法论的具体表现)。例如,出现“重点”“中心”,有可能是抓主要矛盾;出现“主流”,就会想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第四,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训练。一般来说,题上要求用“哲理”回答,既要答世界观(原理),又要答方法论;题上要求“有什么哲学启示”,只要答方法论就可以了。 (二)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论即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关于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是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的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用唯物论有关原理回答问题,有的要求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回答问题。如果唯物论和辩证法搞不清楚,肯定要吃亏。 如果简单的告诉学生,第一课讲的就是唯物论,二、三、四课讲的就是辩证法,我认为有些不妥。因为,我们讲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第一课里也有辩证法;我们讲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二、三、四课里也有唯物论。那么,如何使学生搞清楚哪些原理属于唯物论,哪些原理属于辩证法?第一,要讲清楚二者的内涵。唯物论的根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要告诉学生我们讲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贯穿全书。首先,唯物论里有辩证法。例如,我们讲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强调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强调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其次,辩证法里有唯物论。例如,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规律是客观的;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再次,认识论里既有唯物论,又有辩证法。例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唯物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辩证法);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辩证法);实践决定认识(唯物论);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辩证法)。 三、抓住四条主线 要把握每一个学科的最核心性的东西。经济常识主线:市场经济。政治常识主线:民主法制建设。哲学常识最主要是思维方法问题。不能说哪一块知识重要,哪一块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如何运用这个知识去思考、去理解问题;关键问题,不是知识如何重要,而是我们现实的热点问题和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不能结合起来,这才是重点。我认为这是哲学常识中最核心性的东西。 哲学常识的主线知识: 1、唯物论(共3个原理) 主线: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考纲把这部分知识放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里,我认为放在唯物论里更合适)。 2、辩证法(共14个原理) 主线: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矛盾分析法)。 原理:(1)坚持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因果联系的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2)坚持发展的观点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 (3)坚持全面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3、认识论(共7个原理) 主线: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原理;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原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原理(考纲把这部分知识放在人生观和价值观里,我认为放在认识论里更合适)。 4、人生价值观(共6个原理) 主线: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原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原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四、介绍两种复习方法 1、围绕“原理”复习法 高二哲学常识共有30个原理,对每一个原理都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梳理其知识: (1)世界观(原理内容): ①详细表述(包括涉及的主要概念); ②简单表述。 (2)方法论 (3)反对错误观点 (4)联系实际 ①联系时政热点; ②联系社会热点;③收集名言、名句;④典型题例收录。 (5)自编试题 举例说明:以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例。 (1)世界观(原理内容): ①详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简单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方法论:这一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3)反对错误观点:一要反对唯心主义;二要反对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既反对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的教条主义,又反对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4)联系实际 ①联系时政热点: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2005年3月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中央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我国经济供求关系已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突出,有必要也有条件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应相应减少。我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正是顺应了这一变化。 ②联系社会热点:建立节约性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目前,我国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十分普遍,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如对包装的奢华要求导致大量现代化垃圾,既破坏资源,又污染环境;还有不考虑需求的免费供应,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商场的包装塑料袋,飞机上的餐饮,各种会议的一次性文件包,许多并非必要的,大量进了垃圾堆;大量炫耀型消费,如许多准备购买汽车的人宁可举债也要买上档次的,不要经济型小排量车,举行宴会一定要剩下很多才显得热情,服装要追求时尚,频繁更新,住房不看实际需求越大越豪华越好,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追求奢华之风。 ③收集名言、名句: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邓小平:“不论白猫还是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胡锦涛:“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两个文明一起抓。” “富润屋,德润身。”(正确的意识对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 “目标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确定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方针、政策对了头,吃喝穿用不发愁”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闭门造车 ④典型题例收录: 胡锦涛总书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请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根据当前的时代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等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3)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科学理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5)自编试题 2005年6月13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根据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名言,回答1—2题: 1、陈云的“不唯上、不唯书”告诫我们 A.要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 B.要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 C.要避免犯唯心主义错误 D.要避免犯主观主义错误 2、陈云的“只唯实”,从唯物论的角度主要是强调 A.要重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D.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围绕“热点”复习法 我们可以借用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就是教师找一些隐含有哲理的热点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找出哲理,继而自己设计试题。 材料: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一步:分析材料,找出哲理。 “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隐含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原理。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隐含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哲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隐含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隐含普遍联系的原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二步:根据材料,设计试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道理回答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参考答案:(1)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高三政治常识总复习 专题一:我国的国体 一、含义 ⒈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⒉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⒊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标志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⑴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⑵ 工人阶级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三、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四、本质 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⒉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五、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含义 民主是指……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专政,则是国家依靠国家政权的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⑴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适用范围不同: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实施方式不同:民主通过政治权利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实施,专政通过国家权力的强制实施;功能不同:民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专政则是巩固特定国家政权。) ⑵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⑶民主制的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能否说“民主制的国家不存在专政?”)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内部实行高度的民主;另一方面,对于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我国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表现在四个方面:新的民主本质、新的民主特色、新的专政对象、新的经济基础。)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⑴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载入宪法。体现政治与政权的关系 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家政权的建设,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民主的发展程度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⒌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七、国体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⒈国家职能的含义 ⒉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对内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外职能也主要有两个方面:…… 我国的对内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⑴政治职能;⑵经济职能:⑶文化职能;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的对外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防御、交往、维和职能) 总之,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都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些职能既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八、国体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我国的国体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⒉中共是执政党,共产党领导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定性因素。 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保证 九、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⒈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同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⒉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政体直接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注意:人代会≠人代制 十、国体与公有制的关系 ⒈国体是建立公有制的政治前提;公有制是建立国体的经济基础。 ⒉国体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为公有制服务(反映了政治学上的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注意: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建立公有制的前提 (两者并不矛盾,反映了哲学上矛盾特殊性) 十一、我国的国体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⒈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⒉外交政策体现和维护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专题二:我国的政体 一、 什么是政体 ⒈政体的含义:…… ⒉政体与国体的关系:见专题一。 ⒊政体的相对独立性:政体由国体决定并反映国体。同时,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注意:无论采取何种政体形式,都必须以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前提。 ⒋当代国家的政体类型: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西方国家的政体类型…… 注意:政体类型、国家结构、政党制度三者的联合考察。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只能而且应该是民主共和制 ⒌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原因: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与政体)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具体体现在:产生上;行使职权上;贯彻执行上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熟记4点) ⑴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⑵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⑶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⑷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⑴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的法定程序要求将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结合。(例如: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⑵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不能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上,党必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⑶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一致的 八、区分几组概念 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 一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二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三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⒉“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 前者在我国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⒊“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权力机关的权力要高于与立法机关。 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 前者指我国的政体;后者指我国的国体,要学会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知识说明二者的关系。 ⒌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 共同点 二者都属于国家形式的范畴,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历史特点决定,并为我国人民利益服务的,都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区别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纵向、层级)。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横向、类别)。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共和制。 ⒎“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共同点:二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区别 ⑴设立的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⑵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⑶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坚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后者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⑷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后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⒏议会、议会制、议会制国家的区分 ⑴议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⑵议会制是一项政治制度,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制度。 ⑶议会制国家是指实行议会制的国家,(即实行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是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政府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⑷总之,议会制以议会为基础,没有议会就没有议会制。议会制和议会制国家都存在议会,实行议会制的国家又都建立了议会制,但议会制并不等于议会,又不能代替议会制国家。 专题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二、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三、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四、组织体系 横向: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暴力等机关构成 纵向:国家机构由中央政权、地方各级政权构成 五、我国的国家机构 组成: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分类 按类别(横向):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检察院)和国家军事机关(中央军委)——体现人代制,属于国家管理形式。 按层级(纵向):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体现单一制,属于国家结构形式。 六.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三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依法治国”是重点:(含义、本质、目的、要求和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 七、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表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国家的义务就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力(利益) ⒈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含义、内容) ⒉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内容、表现) ⒊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三个原则要求) 专题四:我国的政党与政党制度 一、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基本知识(含义、特征、与政权的关系) 政党制度(含义、类型) 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三点具体原因) 国家性质与执政党的性质相一致(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 三、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具体地说……) 四、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三种方式的理解,注意联系具体事例) 五、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面对两大历史变化) ⒉全面加强思想建设(联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关知识)、组织建设(修改党章,两个先锋队的提出)、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联系最新通过的两个文件) 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第一项议程) 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与基本路线 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中之重) 内容表述、具体关系、根本要求、重大意义 八、我国的政党制度 ⒈含义:…… ⒉基本内容 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⑵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⑶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⑷多党合作的活动准则 ⒊主要机构——人民政协 ⑴性质:双重性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⑵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⒋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⑴优越性:三点体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⑵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三点理由:经济基础、国家性质、实质危害 专题五:我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 一、基础知识 ⒈民族的含义 ⒉民族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⒊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⒋宗教的本质 ⑴哲学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⑵政治上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力量 ⒌宗教的主要流派:世界三大宗教 ⒍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起消极作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注意建立的条件:经济基础、人民政权、中共的领导等 ⒉三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民族平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民族团结(重大的政治意义,强调重点)各民族共同繁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民族区域自治 ⒈含义—→是基本民族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⒉依据:适应我国国情——历史特点、现实情况 ⒊自治机关—→双重性:国家地方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主要是人大和政府,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因为两院要独立行使司法权 ⒋优越性(略) 四、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⒈背景——我国的宗教状况已经发生变化(表现在阶级基础、宗教事业、宗教组织、信教群众、宗教矛盾的性质五个方面) ⒉含义及其理解 ⒊必要性 ⒋联系实际 ⑴打击民族分裂分子和民族分裂势力 ⑵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打击邪教犯罪活动和“东突”恐怖势力 ⑶反对外国势力借宗教干涉我国内政 专题六: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一、背景 ⒈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 包括: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基本权利、国际法及其作用、主要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⒉当代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经济、政治) ⒊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 ⒈含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⒉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⒊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结盟,全面对外开放(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 ⒋外交政策的五大基本点 是外交政策调整的具体化,要求重点掌握。 联系外交热点理解、分析我国的外交政策 如:大国关系的变化、我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国际反恐怖与中国的原则立场 安阳市实验中学 高峰 重大时事复习专题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袁林岗 一、时 事 概 述 时事概述 1 :中 国 政 治 2005年以来,国家政治生活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主题。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重要内容。 二是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信访条例》、《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意见、决定、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是反腐倡廉力度加大 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召开、公务员参赌得到遏制等。 四是祖国统一进程加快 《反分裂国家法》; 连宋郁大陆行。 时事概述 2、 中 国 经 济 2005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 一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如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召开。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如:《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律出台。 股权分制改革稳步推进。 三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1万亿美元大关。 重大经济时事如 人民币汇率机制;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八大重点、六大任务;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时事概述 3: 科、教、文、卫、体 过去一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的科教文卫体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如:“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结果; 曙光4000A在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启动等。 二是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如: 义务教育免费试点等。 三是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中法文化年;台湾学者李敖大陆行等 四是医疗卫生领域日益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不断推进 五是体育竞技成绩突出,如: 中国选手包揽第48届世乒赛全部金牌, 羽毛球队重夺苏迪曼杯, 创造了同时拥有汤姆斯杯、尤伯杯和苏迪曼的 历史。 热点:防治禽流感问题 时事概述 4: 中 国 外 交 过去一年中国对外交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一是高层频频出访,胡锦涛先后出访俄罗斯、 拉美、北美、欧洲等; 二是大国交流频繁,中俄、中美、中欧领导人 多次会晤; 三是参与国际会议众多,高层领导人先后出席 APEC会议、东盟会议、亚非峰会、上海 国际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联合国成立60周 年首脑会议。 时事概述 5: 国 际 大 事 世界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一是巴以冲突趋于缓和,和平初露曙光; 二是伊拉克国内政局复杂,国内反美斗争激烈; 三是天灾人祸不断,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带给人 类的创伤愈演愈烈; 四是经济方面,发达国家开始放松它们紧握的“大 手”,大规模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18个重 债穷国的400亿美元的债务; 五是科技领域,人类加快了探索太空的步伐,如 中国“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圆满完成太空之旅; 美国“深度撞击”撞击器与彗星“坦佩尔1号” 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成功。 热点:朝鲜核问题及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联合国60周年纪念及其改革 二、专 题 分 析 专题一:中共十六五中全会 “十一五”规划 (一)背景材料: 1、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透露出三大信号”:其一,“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其二,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其三,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3、 解读十六届五中全会 解读一:“十一五”主要目标: ⊙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 ⊙城乡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解读二: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核心词 1、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 2、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3、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4、自主创新:建设创造型国家的推动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 5、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众多人的关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6、改革攻坚: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寻求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五中全会的这一科学判断,形象的揭示了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7、忧患意识:永不满足、永不懈怠 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五中全会会场内外,求真务实的清风扑面而来。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专题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背景材料: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说: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五个“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 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5、绿色GDP:也称国内生态产出,是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费用)。 6、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溶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既“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 7、五个统筹是: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经济学解读: (1)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体现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先进的科技,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体现了要重视国际市场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2、哲学解读: (1)物质意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四跟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意识,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五个统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4)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原理; (5)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五个统筹”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3、政治学解读: (1)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惠及13亿中国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迫切需要。 专题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背景材料 : 1、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并且稳定有序的社会。 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扩大就业;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三农问题;社会安全网问题;教育不平等等问题。具体要做的工作是: (1)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2)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心困难群众; (3)关注农民工利益; (4)加大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如防治 禽流感; (5)关爱艾滋病患者;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经济学解读: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市场经济有缺陷和弱点,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促使经济更好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3)要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4)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5)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6)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哲学解读: (1)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党提出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方面共同努力、相互联系、互相配合。 (3)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 3、政治学解读: (1)国家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2)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协调,矛盾解决,社会稳定,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现。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表现。 (4)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一)背景材料 1、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期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9时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体现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2、小总结: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1999年11月21日 “神舟”二号成功发射:2001年1月10日 “神舟”三号成功发射:2002年4月1日 “神舟”四号成功发射:2003年1月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2005年10月12日 一大批优秀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经济学解读:“神舟”六号飞行成功,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者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途径,发挥了巨大的制度优势。 2、哲学解读::“神舟”六号飞行成功,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1)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航天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 (3)事物的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航天人历经艰难曲折,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3、政治学解读: (1)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有利于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航天飞行成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专题 五:三农问题 (一)背景材料: 1、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2、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 3、继续加大“两免”、“三补”,既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经济学: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坚持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哲学: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等。政治学:我国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领导方式;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专题六: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背景材料: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节约型社会的重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综合利用; 3、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科技进步; 4、体制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保障。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经济学解读: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道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2、哲学解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矛盾既对立统一,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3、政治学解读:体现了国家职能,特别是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了对人民服务原则;依法治国;党的宗旨和党的领导等。 专题七: 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和联合国改革 (一)背景材料: 1、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 2、9月14日胡锦涛出席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并发表题为《促进普遍发展 实现共 同富裕》的重要讲话; 3、安南提出联合国改革报告4点内容: 一是扩大安理会 二是将人权委员会升格为“人权理事会” 三是加强经济和社会理事会 四是对秘书处的管理和人事等方面进行改革 4、中国政府提出的联合国改革应遵循的5原则: 一是应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权威和效率 二是应维护其宪章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 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合作 三是改革应是全方位的,扭转重安全、轻发展 四是尤其要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五是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利团结 5、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要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1、哲学解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赞扬联合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中国政府有关联合国改革主张体现了这一点内容;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中国和联合国的紧密关系体现了这一哲学道理; (3)联合国改革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2、政治学解读: (1)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联合国在这两的作用不可替代,它的改革也应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注意课本中联合国的作用) (2)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注意课本的表述)体现了这方面内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