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2 拿来主义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______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_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________,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但是 不管 可是 因而 B.可是 纵使 然而 因此 C.因为 不管 然而 当然 D.然而 虽然 但是 所以 解析:根据文意及句间关系来确定。‎ ‎2.下列句子中,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C.鲁迅在文章中是主张要痛打落水狗的。‎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解析:A、C、D三项为借喻,B项为明喻。‎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是为《拿来主义》。‎ C.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解析:A项,分号改为逗号;B项,书名号改为双引号;C项,顿号都改为逗号。‎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表现了“大师”们的寒碜可笑)‎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者的卖力媚态)‎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 解析:表达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行为的憎恨。‎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 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老师经常在课上故弄玄虚,使我们明白了很多重要的知识。‎ 解析:A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不合语境,应用“光明正大”‎ ‎。B项,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也用来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样。C项,残羹冷炙:吃剩下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不合语境。D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不合语境。‎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1)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________太不“摩登”了。‎ ‎(2)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________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3)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________,或存放,或毁灭。‎ A.否则 接收 应用 B.不然 接受 使用 C.不然 接收 应用 D.否则 接受 使用 解析:“不然”,①用在对话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②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③不是这样。“否则”只有“不然”的第②种意思。“接受”和“接收”都有收受、接纳的意思。“接收”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财物、企业或信息等。“接受”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使用”表示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其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人力、资金、工具、机器设备等。“应用”侧重强调的是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一般多用来指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还可用来指人。‎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 C.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在北大引发热议。‎ 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不但”移至主语“厂房”之后;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项,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8.下列对选文第二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腐败的东西。‎ 解析:“鸦片”有毒,这毋庸置疑,但“鸦片”也可治病,“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故“‘鸦片’‎ 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是错误的。‎ ‎9.根据课文观点,指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 ‎(1)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2)昏蛋: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 ‎(3)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解析: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是把词语当作喻体,根据喻体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本体。“孱头”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这里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缺乏理性,一把火烧光,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接受一切,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10.选文中“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不超过25字)‎ 答:对于精华应全面继承,为我所用,但要恰如其分地对待(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鱼翅”代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次要明确“萝卜白菜”代表大众化,“宴大宾”比喻只为少数人服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11.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②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④不少于200字。‎ 答:示例: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本题涉及文学常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要了解鲁迅的事迹,并仔细观察这幅画像,还要注意符合四点要求。‎ ‎12.鲁迅的杂文语言幽默。请以“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对幽默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举出一个事例,100字左右。‎ 答:示例: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它以大气和超逸为精神基础。有报纸说马克·吐温去世了,马克·吐温得知后说道:“报纸的报道千真万确,只不过提前了一些。”不计较别人的歹毒,用幽默化恼怒为烟云,使可能的雷霆万钧顿时变成微风习习,难道不值得点赞吗?‎ 解析:本题可采用观点加阐述的方法进行扩展,即把“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作为开头,然后对其进行阐述。阐述时要举出事例,运用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13.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几篇。这是语文课本在顺应中学生的呼声,还是鲁迅的某些作品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了呢?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示例一: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民族精神的自由斗士。鲁迅那些带着深重历史苦难的文章能够因为艰深晦涩而被回避吗?就算语文课本删减了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民族精神能够被剔除吗?一个民族最苦难的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宁可肤浅着理解也不能一片空白。鲁迅先生身上凝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率真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 示例二:毫无疑问,鲁迅先生被后人强化了权威性,作品当中的鲁迅总是愤世嫉俗,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怒气和痛苦,总是不能让人感到他快乐、幸福和柔情的一面。大师的东西经历时代变迁,并非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养料。即便是鲁迅的“遗产”,我们要拿来继承的,也只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部分。‎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书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增长、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知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冶,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读书也是一种练功,是一个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虑,致心一处。有些人光读些所谓“秘籍”“大全”“技巧”之类的实用书籍,这是生存的需要,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一个注重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只读那些能赚钱的书,毕竟是浅薄的。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兴起、立志的作用。出版界不仅仅要把中外经典图书印出来给大家阅读,还要把那些激发今人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典型人物介绍出来,优秀传记作品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书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增长、累积、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B.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书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C.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增长、累积、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D.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解析:本题“书成为……最重要方式”搭配不当,应是“阅读、书写成为……的最重要方式”,A、B错误;C项,“增长、累积、传承”语序不当,应为“累积、传承、增长”。故选D项。‎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B.读书本身就成为享受,成为目的,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C.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D.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享受,成为目的 解析:括号前一句是“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A、B项;按照逻辑关系,先“目的”后“享受”,排除D项。‎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秘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B )‎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D.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解析:“秘籍”的引号与B项中的引号均有某种嘲讽的意味。A项,表强调。C项,表强调。D项,表引用。故选B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激烈的,①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是开拓性的),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②鲁迅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③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解析:作答本题时,要认真考虑横线前后句子的关系。①前的句子是肯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其后的句子则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贡献,所以①处当是一个表转折的句子。②后以“但”作转折,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就,②处当和其后的句子构成转折,所以其内容应当是说鲁迅批判传统文化。③处是对前面的分析所做的小结,这一小结必须与其后一些批评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即说明鲁迅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 ‎5.专家们围绕“语文教材改革删鲁迅名篇添武侠小说及网络作文是否合适”‎ 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针对正方的观点展开反驳,有理有据,有感染力,100字以内。‎ 正方:合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标新立异,鲁迅的文章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晦涩,有了些阅历的人才能略懂一二,过早接触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反方:不合适。鲁迅的文章有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文就应该是让学生学习经典文章,知道正确的修辞语言,而不是摘几篇网络文章、用几个时尚的词语就可以了,不要打着与时俱进的幌子,去误导学生。‎ 解析:既要指出鲁迅作品的长处,又要针对正方的某一或某些观点进行反驳。‎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指出学生不一定比不过自己的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自己的学生贤明,只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 ‎(2)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无限深沉悲愁的情感。‎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抒发自己理想抱负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拿去主义 陈 诏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人意料。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 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文与《拿来主义》都以“文化”为材料,立意却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行文思路、作者认识水平不同。‎ B.从论证方法上看,《拿来主义》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上文中第三、四段也是如此。‎ C.文中引用了一位美国汉学家的话,这位美国汉学家希望中国作家的作品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既要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又要创作出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贡献于全人类。‎ 解析:A项,主要原因是时代背景不同。‎ ‎8.根据文章的阐述,“拿去主义”的内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要体现中国的时代特色和自己的民族特色,体现出西方所没有的风格。‎ ‎9.“‘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要强调“拿去主义”。‎ 答:①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②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③中国当代文化艺术虽有成就,但与西方相比发展较慢,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