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测试卷14 圆锥曲线(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试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测试卷14 圆锥曲线(解析版)

2021 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 一、单选题(共 60 分,每题 5 分) 1.如图,圆锥形容器的高为 ,h 圆锥内水面的高为 1,h 且 1 1 ,3h h 若将圆锥倒置,水面高为 2 ,h 则 2h 等于( ) A. 2 3 h B. 19 27 h C. 3 6 3 h D. 3 19 3 h 【答案】D 【解析】设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S ,则未倒置前液面的面积为  4 9 S , ∴水的体积  1 1 4 19 3 81 1 3 9V Sh S h h Sh      , 设倒置后液面面积为 S,则 2 2  hS S h       , ∴ 2 2 2 ShS h   , ∴水的体积 3 2 2 23 1 3 ShV S h h    , ∴ 3 2 2 19 81 3 ShSh h  ,解得 3 2 19 3h h , 故选:D. 2.圆锥的高 h 和底面半径 r 之比 : 2:1h r  ,且圆锥的体积 18V  ,则圆锥的表面积为( ) A.18 5 B.9(1 2 5) C.9 5 D.9(1 5) 【答案】D 【解析】圆锥的高 h 和底面半径 r 之比 : 2:1h r  , ∴ 2h r , 又圆锥的体积 18V  , 即 3 21 2 183 3 rr h    , 解得 3r  ; ∴ 6h  , 母线长为 2 2 2 26 3 3 5l h r     , 则圆锥的表面积为 2 23 3 5 3 9(1 5)S rl r             . 故选:D. 3.以钝角三角形的较小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他两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 ) A.两个圆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 B.一个圆台 C.一个圆锥 D.一个大圆锥中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 【答案】D 【解析】如图,以 AB 所在直线为轴所得的几何体是一个大圆锥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高为 3 ,过高线的中点且垂直于高线的平面将圆锥截成上下两部分,在原来 圆锥的表面上任取一点 A ,则点 A 在圆锥上半部分的概率为( ) A. 1 6 B. 2 3 C. 1 2 D. 1 5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圆锥的母线长为  2 3 1 2  , 该圆锥侧面积为 1 2 2 22     ,底面积为 21   , 圆锥上半部分的面积为 1 12 12 2 2     , 所求概率 12 2 6p     . 故选:A. 5.如图: AB 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 PA , PB 是圆锥的两种母线, 'P 为底面圆的中心,过 PB 的中点 D 作 平行于 PA 的平面 ,使得平面 与底面圆的交线长为 4 ,沿圆锥侧面连接 A 点和 D 点,当曲线段 AD 长 度的最小值为 3 2 PA 时,则该圆锥的外接球(圆锥的底面圆周及顶点均在球面上)的半径为( ) A. 4 2 B.3 2 C. 9 2 2 D. 9 2 4 【答案】D 【解析】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 与底面圆的交线一定经过底面圆心 P ,所以底面圆的半径为 2,设圆锥 的侧面展开后的扇形圆心角为 2θ ,如图,曲线段 AD 的最小值为线段 AD,所以 3AD 2 PA ,所以 2 2 2 2 1 3 14 4cosθ 1 22 2 PA PA PA PA      ,所以θ 60  ,因为底面圆的周长为 4π ,所以母线长为 6, 4 2PP  ,根据图形,球心一定位于 PP 所在直线上,设球心为 O ,半径为 R ,所以 2 2 2( )PP R P B R    ,所以 2 2 2(4 2 ) 2R R   ,所以 9 2 4R  . 故选 D. 6.若圆锥 1SO , 2SO 的顶点和底面圆周都在半径为 4 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两个圆锥的母线长分别为 4 , 4 2 ,则这两个圆锥公共部分的体积为( ) A. 8 π3 B.8π C. 56 π3 D. 56 16 3 π3  【答案】A 【解析】易得 1 2, , ,S O O O 在同一条直线上,过该直线作出截面图如图所示. 1 1A B 是圆锥 1SO 底面圆的直径, 2 2A B 是圆锥 2SO 底面圆的直径,两直径都与OS 垂直. 在 1OA S△ 中, 1 14, 4SA OA OS   ,则可得 1 1 2OO O S  . 在 2OA S△ 中, 2 24 2, 4SA OA OS   ,则 2 2 2 2 2SA OA OS  ,则 2OA OS . 又 2 2 2O A O S ,所以点 2,O O 重合. 这两个圆锥共顶点且底面平行,故它们的公共部分也是一个圆锥, 其底面半径为 1 2 1 22O C OA  ,高为 1 2O S  , 所以所求体积为 21 8π 2 2 π3 3V      .故选 A. 7.已知圆锥曲线 1C : 2 2 1( 0)mx ny n m    与 2C : 2 2 1( 0, 0)px qy p q    的公共焦点为 1F , 2F . 点 M 为 1C , 2C 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1 2 90F MF   ,若圆锥曲线 1C 的离心率为 3 4 ,则 2C 的离心率为( ) A. 9 2 B. 3 2 2 C. 3 2 D. 5 4 【答案】B 【解析】 1C : 2 2 11 1 x y m n   , 2C : 2 2 11 1 x y p q   . 设 1 1a m  , 2 1a p  , 1MF s , 2MF t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12s t a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22s t a  , 解得 1 2s a a  , 1 2t a a  , 由 1 2 90F MF   ,运用勾股定理,可得 2 2 24s t c  , 即为 2 2 2 1 2 2a a c  , 由离心率的公式可得, 2 2 1 2 1 1 2e e   , ∵ 1 3 4e  ,∴ 2 2 9 2e  ,则 2 3 2 2e  . 故选:B.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 1 2,e e ,则“ 1 2 1e e  ”是“两圆锥曲线均为椭圆”的充要条件. B.已知  0 0,M x y 为圆 2 2 2x y R  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则直线 2 0 0x x y y R  与该圆相交. C.设 m 是实数,若方程 2 2 11 2 x y m m    表示双曲线,则 2m  . D.命题 2,2xx R x   的否定是 0 2 0 0,2xx R x   . 【答案】D 【解析】对于选项 A,若 1 1 3e  , 2 2e  ,此时 1 2 2 13e e   ,但两圆锥曲线一个是椭圆,一个是双曲线,故 A 错误; 对于选项 B,由  0 0,M x y 为圆 2 2 2x y R  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可得 2 2 2 0 0x y R  , 又因为圆心到直线 2 0 0x x y y R  的距离为 2 2 2 0 0 R d R x y    ,所以圆与直线相离,故 B 错误; 对于选项 C,若方程 2 2 11 2 x y m m    表示双曲线,则  1 2 0m m   ,则 2m  或 1m  ,故 C 错误; 对于选项 D,由全称命题的否定即可判断,故 D 正确; 故选:D 9.若圆锥曲线 ( 且 )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 的焦点重合,则实数 ( ) A.9 B.7 C.1 D.-1 【答案】A 【解析】因为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 ,即 ,所以 ,应选答案 A。 10.过圆 2 2 2x y r  上一定点  ,o o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2 0 ox x y y r  .此结论可推广到圆锥曲线上.过 椭圆 2 2 112 4 x y  上的点  3, 1A  作椭圆的切线 l .则过 A 点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 A. 2 0 x y   B. 3 0x y   C. 2 3 3 0x y   D.3 10 0x y   【答案】A 【解析】过椭圆 2 2 112 4 x y  上的点  3, 1A  的 切线 l 的方程为 3 112 4 x y  , 即 4 0x y   ,切线l 的斜率为1, 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 -1, 过 A 点且与直线l 垂直的 直线方程为 (1 3)y x   一 , 即 2 0x y   . 故选: A 11.设有心圆锥曲线  2 2 1 0x y m nm n     上一点 P 与两个焦点 1F 、 2F 的连线互相垂直.则 1 2Rt PF F△ 的 面积是( ). A. n B.m C. 2n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0n  ,曲线为椭圆.则 1 2 2PF PF m  ,①  2 2 1 2 4PF PF m n   .② 2 ① ②得 1 2 2PF PF n , 1 2PF FS n . 类似地, 0n  时, 1 2PF FS n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椭圆 2 2 2 2 x y a b   1 上任意一点(非左右顶点)与左右顶点连线的斜率乘积为 2 2 b a  B.过双曲线 2 2 2 2 x y a b   1 焦点的弦中最短弦长为 22b a C.抛物线 y2=2px 上两点 A(x1,y1).B(x2,y2),则弦 AB 经过抛物线焦点的充要条件为 x1x2 2 4 p D.若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该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切 【答案】A 【解析】对于 A 中,椭圆的左右顶点的分别为 ( ,0), ( ,0)A a B a , 设椭圆上除左右顶点以外的任意一点 ( , )P m n ,则 2 2 2PB PB n n nk k m a m a m a       , 又因为点 ( , )P m n 在椭圆上,可得 2 2 2 2 1m n a b   ,解得 2 2 2 2(1 )mn ba   , 所以 2 2PB PB bk k a   ,所以 A 项是正确的; 对于 B 中,设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右焦点 (c,0)F , (1)当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 (i)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则直线 AB 方程为 x c ,则 22bAB a  , (ii)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则直线 AB 方程为 ( )y k x c  , 联立方程组 2 2 2 2 ( ) 1 y k x c x y a b     ,得 2 2 2 2 2 2 2 2 2 2 2( ) 2 0b a k x a ck x a k c a b     , 则 1 2 1 2 0 0 0 x x x x        ,得 bk a  或 bk a   , 由焦半径公式可得 2 2 1 2 2 2 2 2( ) 2 2c a ckAB AF BF e x x a aa a k b        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2 2 2ac k ac c ba a aba k b a aa k         , 所以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AB 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22b a . (2)当过 (c,0)F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支各有一个交点时,此时可得 AB 的最小值为 2a . 综上可得,当 22 2b aa  ,即 b a ,此时过焦点的弦长最短为 22b a ; 当 22 2b aa  ,即 b a ,此时过焦点的弦长最短为 2a . 所以 B 项是不正确的; 对于 C 中,充分性: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x ,此时 1 2x x , 因为 2 1 2 4 px x  ,所以 1 2 2 px x  ,此时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 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AB 方程为 y kx b  , 由 2 2 y kx b y px     ,得 2 2 2(2 2 ) 0k x bk p x b    , 所以 2 1 2 2 bx x k  ,且 24 8 0p kpb    , 又因为 2 2 ( 0)y px x  且 2 1 2 4 px x  ,所以 2 2 2 4 b k p ,解得 2bk p  或 2bk p   , 所以直线 AB 方程为 2by x bp    或 2by x bp   , 当直线 2by x bp    时,取 0y  时, 2 px  ,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 ; 当直线 2by x bp   时,取 0y  时, 2 px   ,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 ; 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当直线 AB 过焦点 ( ,0)2 PF 时, 设过焦点的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px my  ,代入 2 2 ( 0)y px x  , 可得 2 22 0y pmy p   ,则 2 1 2y y p  , 则 2 2 2 2 1 2 1 2 1 2 2 2 ( ) 4 4 4 y y y y px x p p    . 所以抛物线 2 2 ( 0)y px x  上两点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则弦 AB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2 1 2 4 px x  ,所以 C 是不正确的. 对于 D 中,当直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满足只有一个交点,但此时直线抛物线是相交的,所以直线 与圆锥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所以该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切是错误,即 D 项是不正确的. 故选:A. 二、填空题(共 20 分,每题 5 分) 13.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与球的半径都是1cm ,如果圆锥的体积恰好也与球的体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的母线 长为_________ cm 【答案】 17 【解析】由题意得:球的体积为: 34 4= 1 =3 3V  球 , 圆锥的体积: 21 1= 1 h=3 3V h  圆锥 ,其中 h 为圆锥的高, 因为圆锥的体积恰好也与球的体积相等,可得 4 1=3 3 h  , 4h  , 故圆锥的母线长: 2 21 4 17  , 故答案为: 17 . 14.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4cm,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cm,一只蚂蚁从圆锥的底面 A 点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 一周回到点 A,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长为________cm 【答案】 4 2 【解析】 由题意知,底面圆的直径为 2,故底面周长等于 2π. 设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的扇形圆心角为 , 根据底面周长等于展开后扇形的弧长得 42 180    ,解得 090  , 所以展开图中圆心角为 90°,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到点 A 的最短的路线长是 16 16 4 2  . 15.已知 m 是 3 与12 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 2 2 12 x y m   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 【答案】 2 或 6 3 【解析】由等比中项定义可知 2 3 12m   所以 6m   当 6m  时,圆锥曲线为椭圆,离心率 2 2 2 4 6 6 3 c a be a a     当 6m   时,圆锥曲线为双曲线,离心率 2 2 2 2 6 22 c a be a a      所以离心率为 6 3 或 2 16.斜率为 2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  1 1,A x y 、  2 2,B x y 两点,若弦长 2 5AB  ,则 1 2y y  ______. 【答案】4 【解析】设直线 AB 的斜率为 k , 1 2 1 2 y yk x x   , 2 2 1 2 1 2( ) ( )AB x x y y    得到弦长公式: 2 1 2 11 ( )AB y yk    , 2k  ,于是有 2 1 2 1 2 1 2 1 51 ( ) 2 5 2 5 42 2AB y y y y y y          . 故答案为:4 三、解答题 17.(10 分)如图,AO 为圆锥的高,B、C 为圆锥底面圆周上两个点, 6OAB   , 2BOC   , 4AB  , D 是 AB 的中点. (1)求该圆锥的全面积; (2)求异面直线 AO 与 CD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答案】(1)12 (2) 15arctan 3 【解析】(1)根据 6OAB   , 2BOC   , 4AB  ,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以及圆锥的底面半径,利 用圆锥侧面积公式可得结果;(2)过 D 作 / /DM AO 交 BO 于 M ,连CM 则 CDM 为异面直线 AO 与 CD 所成角,求出 1OM  5CM , ,在直角三角形 CDM 中, 5 15tan 33 CDM   ,从而可得 结果. 详解:(1) Rt AOB 中, 2OB  即圆锥底面半径为 2 圆锥的侧面积 8S rl侧    故圆锥的全面积 = + 8 +4 12S S S全 侧 底     (2)过 D 作 / /DM AO 交 BO 于 M ,连CM 则 CDM 为异面直线 AO 与 CD 所成角 AO OBC 平面 DM OBC  平面 DM MC  在 Rt AOB 中, 2 3AO  3DM  D 是 AB 的中点 M 是OB 的中点 1OM  5CM  在 Rt CDM 中, 5 15tan 33 CDM   , 15arctan 3CDM  ,即异面直线 AO 与 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15arctan 3 18.(10 分)已知圆锥曲线 C: 为参数 和定点 , , 是此圆锥曲线的左、右焦点. Ⅰ 以原点为极点,以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 Ⅱ 经过点 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 l 交此圆锥曲线于 M、N 两点,求 的值. 【答案】(1) (2) 【解析】 Ⅰ 圆锥曲线 C: 为参数 消去参数可得 C: ,轨迹为椭圆, 其焦点 , , 定点 , , 直线 : ,把 , 代入得到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即 Ⅱ 由 Ⅰ , , 的斜率为 ,倾斜角为 ,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 代入椭圆 C 的方程: 中,得: , 、N 在 的异侧, 19.(12 分)如图,曲线T 由曲线   2 2 1 2 2: 1 0, 0x yC a b y a b      和曲线   2 2 2 2 2: 1 0, 0, 0x yC a b ya b      组成,其中点 1 2,F F 为曲线 1C 所在圆锥曲线的焦点,点 3 4,F F 为曲线 2C 所在圆锥曲线的焦点. (Ⅰ)若    2 31,0 , 3,0F F  ,求曲线T 的方程; (Ⅱ)如图,作直线l 平行于曲线 2C 的渐近线,交曲线于点 ,A B ,求证:弦 AB 的中点 M 必在曲线 2C 的 另一条渐进线上; (Ⅲ)对于(Ⅰ)中的曲线T ,若直线 1l 过点 4F 交曲线 1C 于点 ,C D ,求 1CDF 与 2CDF 面积之和的最大 值. 【答案】(Ⅰ)   2 2 1 05 4 x y y   和   2 2 1 05 4 x y y   ;(Ⅱ)证明见解析;(Ⅲ) 2 5 . 【解析】(1)由已知条件布列关于 a b, 的方程组,即可得到曲线T 的方程;(2)设直线  : bl y x ma   代入 2 2 2 2 1x y a b   ,得到  2 2 22 2 0x mx m a    ,从而可得 0 02 2 m b mx y a    , ,所以弦 AB 的中点 M 必在曲线 2C 的另一条渐进线上;(3)由题意可知: 1CDF 和 2CDF 面积之和等于 CDO 面积的两 倍,利用设而不求法表示 CDOS ,整体换元结合均值不等式即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 (Ⅰ) 2 2 2 2 2 2 9 5 1 4 a b a a b b         , 则曲线的方程为   2 2 1 05 4 x y y   和   2 2 1 05 4 x y y   (Ⅱ)曲线 2C 的渐近线为 by xa   ,如图,设直线  : bl y x ma   , 则    2 2 2 2 2 2 2 2 2 0 1 by x ma x mx m a x y a b            , 设点      1 1 2 2 0 0, , , , ,A x y B x y M x y ,则 1 2 2 2 1 2 2 x x m m ax x     ,  1 2 0 0 0,2 2 2 x x m b b mx y x ma a         , 0 0 by xa    ,即点 M 在直线 by xa   上. (Ⅲ)因为 1 2,F F 的中点为原点 O ,所以 1CDF 和 2CDF 面积之和等于 CDO 面积的两倍,由(Ⅰ)知, 曲线   2 2 1 : 1 05 4 x yC y   ,点  4 3,0F , 设直线 1l 的方程为  3 0x ny n   ,       2 2 22 2 2 21 4 5 24 16 0, 24 64 4 5 0 15 4 3 x y n y ny n n n x ny                   , 设    3 3 4 4, , ,C x y D x y 由韦达定理: 3 4 2 3 4 2 24 4 5 16 4 5 ny y n y y n          , 所以   2 222 2 3 4 3 4 3 4 2 8 5 1 11 1 4 4 5 n nCD n y y n y y y y n             , O 到直线CD 距离 2 3 1 d n   , 2 2 2 2 22 1 1 8 5 1 1 3 12 5 1 2 2 4 5 4 51CDO n n nS CD d n nn           , 令 2 2 21 0, 1t n n t      , 2 24 5 12 24 5 94 9 4 CDO tS t t t      , 90, 4 12t t t     ,当且仅当 3 2t  即 13 2n  时等号成立, 所以 13 2n  时, max 12 24 5 2 5.12CDOS    1CDF 与 2CDF 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 2 5. 20.(12 分)已知圆锥曲线 1C : 2 2 1( 0)mx ny n m    与 2C : 2 2 1( 0, 0)px qy p q    的公共焦点为 1F , 2F .点 M 为 1C , 2C 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1 2 90F MF   ,若圆锥曲线 1C 的离心率为 3 4 ,求 2C 的离 心率. 【答案】 3 2 2 【解析】 1C : 2 2 11 1 x y m n   , 2C : 2 2 11 1 x y p q   . 设 1 1a m  , 2 1a p  , 1MF s , 2MF t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12s t a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22s t a  , 解得 1 2s a a  , 1 2t a a  , 由 1 2 90F MF   ,运用勾股定理,可得 2 2 24s t c  , 即为 2 2 2 1 2 2a a c  , 由离心率的公式可得, 2 2 1 2 1 1 2e e   , ∵ 1 3 4e  ,∴ 2 2 9 2e  ,则 2 3 2 2e  . 21.(12 分)已知圆锥曲线 2 2 cos: 6 sin xC y      ( 为参数)和定点  0, 6A , 1 2F F、 是此圆锥曲线的左、 右焦点. (Ⅰ)以原点为极点,以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 2AF 的极坐标方程; (Ⅱ)经过点 1F 且与直线 2AF 垂直的直线l 交此圆锥曲线于 M N、 两点,求 1 1MF NF 的值. 【答案】(Ⅰ) 6sin 3 2       (Ⅱ)12 6 13 【解析】(Ⅰ)由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消参得 2 2 18 6 x y = , 2 8a  , 2 6b  ,得 2 2c  ,  1 ,2 0F  ,  2 2,0F , 2 : 1 2 6AF x yl   ,化为极坐标方程: 3 cos sin 6     , 即 6sin 3 2       ; (Ⅱ)由(Ⅰ)知, 2 3AFk   ,直线 2l AF ,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 3 3 ,倾斜角为 30°, 所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 2 cos30 sin30 x t y t        ( t 为参数) 代入 2 2 18 6 x y = ,整理得: 213 3 6 18 04 t t   , 1 2 12 6 13t t  , M 和 N 在 1F 两侧,  1 1 1 2 1 2 12 6 13MF NF t t t t      . 22.(14 分)(1)设椭圆 2 2 1 2 2: 1x yC a b   与双曲线 2 2 2 9:9 18 yC x   有相同的焦点 1F 、 2F ,M 是椭圆 1C 与 双曲线 2C 的公共点,且△ 1 2MF F 的周长为 6,求椭圆 1C 的方程;我们把具有公共焦点、公共对称轴的两段 圆锥曲线弧合成的封闭曲线称为“盾圆”; (2)如图,已知“盾圆 D ”的方程为 2 4 0 3 12( 4) 3 4 x xy x x       ,设“盾圆 D ”上的任意一点 M 到 (1,0)F 的距离为 1d , M 到直线 : 3l x = 的距离为 2d ,求证: 1 2d d 为定值; (3)由抛物线弧 2 1 : 4E y x ( 20 3x  )与第(1)小题椭圆弧 2 :E 2 2 2 2 2: 1x yE a b   ( 2 3 x a  )所合 成的封闭曲线为“盾圆 E ”,设过点 (1,0)F 的直线与“盾圆 E ”交于 A 、 B 两点, 1FA r , 2FB r ,且 AFx   ( 0    ),试用 cos 表示 1r ,并求 1 2 r r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2 14 3 x y  ;(2)证明见解析;(3) 1[0, arccos ]5    , 1 3 2 cosr   ; 1( arccos , ]5     , 1 2 1 cosr   ; 1 2 9 11[ , ]11 9 r r  . 【解析】(1)由 1 2MF F 的周长为 6得 3a c  ,椭圆 1C 与双曲线 2 2 2 9:9 18 yC x   有相同的焦点,所以 2 1 8 19 9c    ,即 1c  ,则 2a  , 2 2 2 3b a c   ,则椭圆 1C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2)证明:设“盾圆 D ”上的任意一点 M 的坐标为 ,x y , 2 3d x  当 1M C 时,  2 4 0 3y x x   ,  2 2 1 1 1d x y x     , 即    1 2 1 3 1 3 4d d x x x x          ; 当 2M C 时,   2 12 4 3 4y x x    ,  2 2 1 1 7d x y x     , 即    1 2 7 3 7 3 4d d x x x x          ; 所以 1 2 4d d  为定值. (3)显然“盾圆 E ”由两部分合成,所以按 A 在抛物弧 1E 或椭圆弧 2E 上加以分类,由“盾圆 E ”的对称性,不妨 设 A 在 x 轴上方(或 x 轴上); 当 2 3x  时, 2 6 3y   ,此时 5 3r  , 1cos 5    ; 当 1 cos 15    时, A 在椭圆弧 2E 上,由题设知  1 11 cos , sinA r r  代入 2 2 14 3 x y  得,    2 2 1 13 1 cos 4 sin 12 0r r     ,整理得 2 2 1 14 cos 6 cos 9 0r r     ,解得 1 3 2 cosr   或 1 3 cos 2r   (舍去) 当 11 cos 5     时, A 在抛物弧 1E 上,方程或定义均可得到 1 12 cosr r   ,于是 1 2 1 cosr   , 综上, 1 2 11 cos1 cos 5r           或 1 3 2 cosr   1 cos 15       ; 相应地,  2 21 cos , sinB r r   , 当 11 cos 5     时, A 在抛物弧 1E 上, B 在椭圆弧 2E 上, 1 2 2 2 cos 2 1 111 1,1 cos 3 3 cos 9 r r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1 cos 15    时, A 在椭圆弧 2E 上, B 在抛物弧 1E 上, 1 2 3 1 cos 3 1 91 ,12 cos 2 2 2 cos 11 r r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1 1cos5 5    时, A 、 B 在椭圆弧 2E 上, 1 2 3 2 cos 2 cos 9 11,2 cos 3 2 cos 11 9 r r                 ; 综上, 1[0, arccos ]5    , 1 3 2 cosr   ; 1( arccos , ]5     , 1 2 1 cosr   ; 1 2 r r 的取值范围是 9 11,11 9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