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适应性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细胞结构,他所观察的细胞最有可能所属的生物是 A. 细菌 B. 菠菜 C. 人 D. 噬菌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图,具有这两种细胞器的细胞是绿色植物细胞,据此答题。 【详解】A、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 B、菠菜是高等植物,其叶肉细胞中既含线粒体也含叶绿体,B正确; C、人是高等动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 D、噬菌体为病毒,不含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2.通常情况下,属于下丘脑细胞可能含有的物质或结构的是 A. 纺锤体、乙酰胆碱 B. 胰岛素受体、淀粉 C. 白细胞介素-2、乳酸脱氢酶 D. 线粒体、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作为高等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的能力,下丘脑细胞既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也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详解】A、下丘脑细胞是高等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的能力,不会形成纺锤体,A错误; B、淀粉属于植物多糖,下丘脑细胞中没有,B错误; C、白细胞介素-2是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用于免疫调节,C错误; D、下丘脑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能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D正确。 故选D。 3.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促进过程① B. 过程②核膜解体成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C. 过程③核酸的种类不变,蛋白质种类改变 D. 过程③后,细胞失去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③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A正确; B、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并不是形成磷脂和蛋白质分子,B错误; C、细胞分化后DNA不变,但RNA改变,C错误; D、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正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资源 B. 人类、生物、环境共处于生物圈 C. 化肥造成的水体污染不可能使很多湖泊没有任何生物 D. 野生生物对保持生态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远未被我们充分认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生物和环境共处于生物圈中。人类正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和资源。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控制人口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和发展。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已导致部 分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悉心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人类正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资源,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人类、生物、环境共处于生物圈,B正确; C、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如水体污染,已导致部分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C错误; D、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野生生物对保持生态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远未被我们充分认识,D正确。 故选C。 5.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取马铃薯块茎制成的匀浆直接进行淀粉检测实验 B. 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可沸水浴后观察颜色变化 C. 检测蛋白质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且两种试剂体积比为1:1 D. 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前,需用50%的酒精洗去杂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马铃薯块茎制成匀浆后取上清液进行淀粉检测实验,A错误; B、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检测蛋白质时,取2mL 样本上清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 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 A 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 B,C错误; D、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6.如图表示pH对植物淀粉酶和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种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都较窄 B. 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C. 不同物种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有差异 D. 淀粉酶的活性可用1g淀粉酶在1min内水解多少克的淀粉来表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pH小于5.5时,随着pH的升高,植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pH为5.5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强;pH大于5.5时,随着pH的升高,植物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pH小于7时,随着pH的升高,人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pH为7时,人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pH大于7时,随着pH的升高,人唾液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另外,pH过高或过低,酶都会变性失活。 【详解】A、由图可知,植物淀粉酶最适PH大约为5.5左右,人唾液淀粉酶最适PH大约为7左右,两种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都较窄,A正确; B、在最适pH之前,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但在最适pH之后,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B错误; C、由图可知,不同物种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有差异,C正确; D、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来表示,D正确。 故选B。 7.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缩短育种年限 B.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C. 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 D. 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倍体育种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详解】A、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正确;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是由生殖细胞形成个体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 C、人工诱导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错误; D、单倍体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正确。 故选C。 8.某同学制作一DNA片段模型,若要充分利用下表中的塑料片,还应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 塑料片 碱基G 碱基C 碱基A 碱基T 磷酸 数量(个) 10 16 19 9 36 A. 38 B. 36 C. 54 D. 19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DNA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数目相等。 【详解】分析表格数据,G有10个,C有16个,G与C形成的碱基对最多有10个;A有19个,T有9个,A与T形成的碱基对最多有9个;所有的碱基一共能组成19个碱基对,需要38个磷酸,但表格中只有36个磷酸,所以最终只能形成36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需要36个脱氧核糖。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等内容,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联系题中信息进行理解和分析。 9.有关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需氧呼吸产生CO2过程都产生ATP B. 油脂水解产生ATP属于放能反应 C. 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D. 蛋白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糖酵解 在糖酵解的过程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ATP;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指那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被分解形成6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同时氢也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 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本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电子传递链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ATP。 【详解】A、在柠檬酸循环过程中,首先在一种复杂酶系统的催化下形成1个二碳化合物,脱去1个CO2,并形成1个NADH:C3酸(丙酮酸)+NAD+→[C2]+CO2+NADH+H+,该过程产生CO2不产生ATP,A错误; B、油脂水解时不释放能量, B错误; C、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正确; D、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参与细胞呼吸,D错误。 故选C。 10.图1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甘油进入细胞不需要图1中的任何物质的协助 B. A与B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且都能运动 C. D物质能参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F处可为肌膜或者轴突处的细胞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图1中A为蛋白质,B为磷脂双分子层,根据Ⅰ侧有糖蛋白,确定Ⅰ侧为膜外,Ⅱ侧为膜内。 2、图2中根据突触小泡位置可确定E为突触前膜、C为神经递质、D为受体、F为突触后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的方式是胞吐,依靠膜的流动性。 【详解】A、根据物质的相似相容原理,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的B(磷脂双分子层)密切相关,A错误; B、蛋白质和磷脂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且都能运动,B正确; C、D为受体,本质为蛋白质,能参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F为突触后膜,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因此突触后膜可以是肌膜或者轴突处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A。 11.以下关于优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选择性流产和基因工程措施也都是主要的优生措施 B. 妊娠早期(受精到孕17天)避免致畸剂 C. 羊膜腔穿刺技术可以检测到先天愚型及各种遗传代谢性疾病 D. 表现正常的人都不需要遗传咨询 【答案】A 【解析】 【分析】 优生的措施主要有: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 【详解】A、选择性流产和基因工程措施也都是主要的优生措施,A正确; B、从致畸角度出发,可以把胎儿的生长发育分为3个阶段:受精至着床前后 17天;早孕期(孕18天至55天);孕56天至分娩,畸形常在第二阶段形成,B错误; C、羊膜腔穿刺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并不能检测各种遗传代谢性疾病,C错误; D、表现正常的人有可能是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错误。 故选A。 12.如图显示了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虫剂后,马铃薯甲虫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是 A. 马铃薯甲虫的抗药基因和非抗药基因的基因座位不同 B. 0-18年间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频率不变 C. 马铃薯甲虫在第12年后逐步适应环境 D. 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详解】A、马铃薯甲虫的抗药基因和非抗药基因是等位基因,一个种群中往往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座位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等位基因,A错误; B、长期使用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频率增大,B错误; C、12年后马铃薯甲虫的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说第12年后逐步适应环境,C正确; D、马铃薯甲虫抗药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要求识记相关知识,同时联系题目和图象进行综合分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3.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有关该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抗体具有两个与乙肝病毒抗原结合的位点 B. 只能由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 C. 可消灭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体细胞 D. 可被胃蛋白酶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详解】A、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A正确; B、只有效应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B正确; C、抗体能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并不能消灭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体细胞,C错误; 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胃蛋白酶水解,D正确。 故选C。 14.下列是一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图细胞核内可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C. a图中的染色质和d图中的染色体均可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 D. 一般需对材料进行盐酸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才能观察到上述图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一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其中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分裂末期;c细胞处于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分裂中期;e细胞处于分裂后期。 【详解】A、a图表示有丝分裂间期,间期细胞核内主要发生DNA的复制,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A错误;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 C、a图中的染色质和d图中的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C正确; D、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需要盐酸解离,D错误。 故选C。 15.科学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具有荚膜且是光滑的 B. 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 从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 D. 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 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详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在培养基上能长成光滑的菌落,A错误; B、S型菌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失活,但其DNA经加热后没有失去活性,B错误; C、从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既有S型菌也有R型菌,C错误; D、实验证明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没有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牢记实验过程和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科学家利用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最终生下了体细胞克隆羊多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了获得更多克隆羊,可在胚胎移植前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 B. 重组细胞体外分裂3次后,原乳腺细胞的调节蛋白才全部被替换 C. 核移植前对乳腺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有助于细胞融合后基因表达的分子开关的启动 D. 可用紫外线破坏未受精卵细胞的细胞核,从而获得去核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胚胎分割是指借助显微操作技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份,再移植到代孕母子宫中发育,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详解】A、胚胎移植前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产生同卵多仔后代,获得更多克隆羊,A正确; B、在重组细胞开始第三次分裂时,原乳腺细胞的调节蛋白便全部被卵细胞质中的蛋白因子替换了,B错误; C、核移植前对乳腺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减弱代谢活动,以利于细胞核的一系列变化和细胞融合后基因表达的分子开关的启动,使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同步化,进而提高克隆成功率,C正确; D、可用紫外线破坏未受精卵细胞的细胞核,从而获得去核卵细胞,D正确。 故选B。 17.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图是探究α-萘乙酸(NAA)促进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为排除内源性生长素的影响,须去除枝条上所有的芽 B. 据图可推出高浓度α-萘乙酸抑制扦插的枝条根的伸长 C. 为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可增加每组插条的数目 D. α-萘乙酸促进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400mg/L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实验时枝条上需要保留相同数目的芽,A错误; B、分析题图,该实验是α-萘乙酸浓度与生根数目之间的关系,并未体现α-萘乙酸浓度与扦插枝条根的伸长之间的关系,B错误; C、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可增加每组插条的数目,C正确; D、该实验只设置了几组浓度α-萘乙酸与生根数目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准确得出最适浓度,还需要在400mg/L左右设置较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D错误。 故选C。 18.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一个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经过T1、T2、T3时期,对其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T2时期到T3时期过程中染色体数不变 B. T3时期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1套遗传信息 C. T1时期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aaBBbb D. T1时期常有同源染色体的交叉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T1时期①:②:③=1:2:2,且②在T3时期消失,说明②为染色单体,①为染色体,③为核DNA;T1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T2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T3时期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含量为4,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T2时期到T3时期过程中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A错误; B、T3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只含1个染色体组,1套遗传信息,B正确; C、该果蝇体细胞中基因型为AaBb, T1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会发生染色体复制,所以T1时期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aaBBbb,C正确; D、T1时期包含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有同源染色体的交叉现象,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相关内容,需要详细记忆各时期的物质变化,与题中图综合进行分析,方能得出答案。 19.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缺少对照,所以有误差 B. 整个实验只选择4天进行细胞计数 C. 计数时,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D. 浑浊度和酵母菌细胞数呈负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详解】A、实验时试管A中加入 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1mL酵母菌贮用培养液,试管B中加入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A错误; B、整个实验只选择4天进行细胞计数,B正确; C、计数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C错误; D、开始培养时浑浊度和酵母菌细胞数呈正相关,D错误。 故选B。 20.下列关于制备大肠杆菌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培养基时,可不加入琼脂 B. 倒好培养基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C. 大肠杆菌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 制备斜面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保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根据培养基中是否含有琼脂及琼脂的多少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详解】A、大肠杆菌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不需要加入琼脂,A正确; B、等培养基冷凝后才能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错误; C、大肠杆菌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C正确; D、将大肠杆菌用划线法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至于4℃冰箱保存,D正确。 故选B。 21.如图表示甲状腺素(T)的作用机理,R是甲状腺素的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分子甲状腺素含3个或4个碘原子 B. 甲状腺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合成 C. 甲状腺素主要通过影响DNA复制而引起生物学效应 D. 图中的细胞可以是全身各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详解】A、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比T4少一个碘原子,所以1分子甲状腺素含4个碘原子,A错误; B、甲状腺素的受体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由图可知甲状腺素影响转录过程,C错误; D、甲状腺素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因此靶细胞可以是全身各组织细胞,D正确。 故选D。 22.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基因只包含一个完整遗传信息单位 B. 基因M的a、b链经复制后,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 C. 基因M开始转录时,RNA聚合酶只与b链的启动部位结合 D. 若基因R的b链的T被某物质替换,a不变,则不影响基因R的转录产物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可推知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 【详解】A、基因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断,A正确; B、基因M的a、b链经复制后进入两个DNA分子中,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B正确; C、基因M转录时,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启动子是位于DNA上的一段碱基序列,是双链,C错误; D、基因R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b链的T被某物质替换,a不变,则不影响基因R的转录产物结构,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分裂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明确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链是解题的关键。 23.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 孟德尔所作假设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 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7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实验结果都是接近1:1的分离比 D.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因此提出了问题,A正确; B、孟德尔在解释分离现象时所作的假设,其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 C、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7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实验结果都是接近1:1的分离比,C正确; 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故选B。 24.利用脊蛙(无头蛙)进行反射实验,其实验思路如下: ①用稀硫酸刺激脊蛙皮肤完好的趾尖,脊蛙出现正常反射; ②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该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用稀硫酸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将无反射活动; ③同时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该脊蛙的背部,脊蛙出现掻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出现的正常反射为膝反射 B. 搔扒反射的感受器是背部皮肤中的肌梭 C. 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坐骨神经属于混合神经 D. 掻扒反射消失的可能原因是传入神经纤维被麻醉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膝反射感受器是肌群中的肌梭,题中的感受器在皮肤,故①出现的正常反射不是膝反射,A错误; B、搔扒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B错误; C、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该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用稀硫酸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将无反射活动,同时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该脊蛙的背部,脊蛙出现掻扒反射,说明从背部感受器到脊髓的传入神经纤维功能完好,支配后肢的传出神经纤维被麻醉,说明坐骨神经属于混合神经,C正确; D、掻扒反射消失的可能原因是传出神经纤维被麻醉,D错误。 故选C。 25.下图为某农户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猪、鸭,兴建沼气池等措施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 沼渣中所含的能量流入水稻,促进水稻的生长 C. 人工和化肥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实际消费 D. 该农业生态系统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只有出售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该系统有效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流动的畅通,使用化肥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土壤肥力的下降,用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技术产生沼气为农户的提供能源,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的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详解】A、能量不可循环利用,A错误; B、沼渣中所含的能量在有机物中,不能流入水稻,水稻只能吸收无机离子,B错误; C、人工和化肥属于人为投入,是实际消费,C正确; D、该农业生态系统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不只有出售部分,也会有流失,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6.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灌木丛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一 2.48×1011 2.0×1011 1.7×1010 2.8×1010 二 3.0×109 4.6×108 6.4×108 1.5×109 三 ? 8.0×107 4.0×107 2.3×108 (1)农田演替为灌木丛之前一般先经历____________阶段,该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 (2)第三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存在捕食食物链和____________食物链,后者以____________为起点。 (4)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生物成分外,还有无机物、有机物、能源、____________。 【答案】 (1). 草本植物 (2). 次生演替 (3). 4.0×108 J/hm2·a (4). 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 腐食 (6). 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 (7). 气候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如果是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这种演替就是原生演替,它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如果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一般说来,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因为原有群落毁灭后总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初生演替的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1)由分析可知,农田演替为灌木丛之前一般先经历草本植物阶段,因为该地区具备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所以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2)同化量=呼吸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因此第三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3.0×109-4.6×108-6.4×108-1.5×109=4.0×108 J/hm2·a;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该生态系统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又有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既存在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捕食食物链,又存在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 (4)生态系统通常都是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 27.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是最常见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某学生兴趣小组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方案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条件 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 温度 光照强度 NaHCO3浓度 组1 20℃ 80W白炽灯 2% 组2 10℃ 120W白炽灯 2% 组3 20℃ W白炽灯 2% 组4 30℃ 120W白炽灯 2% 组5 20℃ 40W白炽灯 2% 组6 20℃ 80W白炽灯 1% 组7 -℃ 80W白炽灯 0% (1)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3中的白炽灯亮度控制为_________W。为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7中的温度控制为__________℃。 (2)依据真空渗水法实验的基本原理,本实验可根据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会积累在细胞间隙。此阶段为光合作用的另一阶段提供____________。 (3)为确定叶圆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可先提取色素,然后用____________吸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进行点样后再进行层析分离。滤纸条需用预先____________过的定性滤纸剪成。 【答案】 (1). 120 (2). 20 (3). 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 (4). 光反应 (5). 氧气 (6). ATP和NADPH (7). 毛细吸管 (8). 干燥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NaHCO3溶液能够提供CO2,自变量为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因变量为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 【详解】(1)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应将组3中的白炽灯亮度控制为120w;为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应将组7中的温度控制为20℃。 (2)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会积累在细胞间隙,因此本实验可根据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同时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 (3)点样时,需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画的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所用滤纸条需用预先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 【点睛】自变量是可以人为直接改变或施加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只能观察或测量获得,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2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图1是雌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基因可由B基因突变形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涉及到碱基对的数目变化,通常前者所涉及变化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____。 (2)如果图2中字母代表7号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则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若果蝇M与黑身粗眼果蝇测交,则后代不同于亲本性状的个体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___,新性状的出现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时出现了____________。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21:21:4: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____________ (4)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绳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雄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雄果蝇与果绳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有眼 1:1 3:1 3:1 3:1 3:1 无眼 1:1 3:1 3:1 / / 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少 (2). 易位 (3). 倒位 (4). 50%(或1/2) (5).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 (6). (7). 7、8(或7、或8) (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雌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果蝇体内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的连锁;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详解】(1)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染色体变异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二者均可涉及到碱基对的数目变化,通常前者所涉及变化的数目比后者少。 (2)变异类型①中缺失了基因a、b,出现了新的基因J,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变异类型②中d基因从后半段到了前半段,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3)果蝇控制体色和眼形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果蝇M(灰身细眼)与黑身粗眼果蝇测交,即BbRrbbrr,后代BbRr(灰身细眼):Bbrr(灰身粗眼):bbRr(黑身细眼):bbrr(黑身粗眼)=1:1:1:1,则后代不同于亲本性状的个体所占百分比为50%(或1/2)。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基因重组)。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即BbVv bbvv。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的连锁,果蝇M产生的配子为Bv:bV=1:1,黑身残翅个体产生的配子为bv,则后代为Bbvv(灰身残翅):bbVv(黑身长翅)=1:1,而实际上后代灰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21:21:4:4,说明出现了交叉互换,因此果蝇M(BbVv)产生了4种配子,Bv:bV:BV:bv=21:21:4:4。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4)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雄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有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其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出现了基因连锁的问题,需要将知识与题目联合起来综合进行分析。 29.我们在利用和培养生物时,常需要尽量减少杂菌污染。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的成分可分别利用___________过滤和___________℃的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2)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或试管中时,必须用___________以避免粘壁污染。 (3)泡菜发酵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生长___________过多。 (4)制醋的发酵瓶中,塞有棉花的直角玻璃管用于通入___________。 (5)以菊花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自然生长的菊花茎的消毒可用以下方法:在___________中浸泡10min,再放入两个___________溶液中依次浸泡5min。 (6)用于制作果酒的葡萄,可用___________溶液浸泡来消毒。 【答案】 (1). G6玻璃砂漏斗 (2). 大于90 (3). 三角漏斗 (4). 霉菌 (5). 无菌空气 (6). 70%乙醇, (7). 5%次氯酸钠(NaClO) (8). 高锰酸钾(KMnO4)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培养生物时减少杂菌污染的方法,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填空。 【详解】(1)三角瓶中配制好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后灭菌,待冷却至60℃时,加入通过G6玻璃漏斗过滤(使之无菌)的尿素溶液,摇动,混合均匀后待用,灭菌时要用大于90℃的高压蒸汽灭菌法。 (2) 为防止培养基沾到三角瓶壁或试管壁上,在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或试管中时必须用三角漏斗。 (3)在一定的发酵时间内,泡菜酸度适口,时间过长,则霉菌生长过多会产生霉变味。 (4)直角玻璃管内塞脱脂棉球,不要塞得太紧,用以过滤无菌空气。 (5)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养,可取一段茎在70%乙醇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将茎的切段培养在生芽培养基中。 (6)葡萄用高锰酸钾(KMnO4)溶液浸泡消毒后,可用于制作果酒。 【点睛】本题为课本中知识点的考查,识记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生长期常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其中80%是由病原真菌引起。过去对油菜真菌病害的控制主要使用化学杀菌剂;真菌的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现利用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如下图)注入油菜(本身无几丁质酶基因)中从而提高油菜的抗真菌能力,该过程利用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写出酶BamHI酶切后形成的DNA片段的末端序列:___________。形成重组DNA分子时,含几丁质酶基因的DNA片段可能自身___________。 (2)将重组DNA导入油菜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为了检测油菜细胞是否成功导入几丁质酶基因,可利用___________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 (3)将转基因油菜细胞培养成幼苗,过程中需调节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配比,幼苗可置于有___________的环境中,检测几丁质酶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4)采用化学杀虫剂在消灭真菌病害的同时,也污染了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种)等无机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使得___________迅速减少。 【答案】 (1). —G (GATCC— —CCTAG G—) (2). 环化 (3). 农杆菌转化法 (4). 几丁质酶基因单链(目的基因单链) (5).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和营养物质 (6). 病原真菌 (7). 水、空气、土壤 (8). 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根据图2中BamHI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可知BamHI酶切后形成的DNA片段的末端序列为,几丁质酶基因中含有两个 BamHI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能自身环化。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对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需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利用几丁质酶基因单链(目的基因单链)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 (3)转基因油菜细胞培养成幼苗,过程中需调节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和营养物质的配比。若要检测几丁质酶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需检测有无几丁质酶产生,需把幼苗置于有几丁质的环境中,即有病原真菌的环境中。 (4)采用化学杀虫剂在消灭真菌病害的同时,也污染了无机环境,例如水、空气、土壤等,会使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相关内容,需要考生详记相关内容,联系题目作出解答,要求会书写黏性末端。 31.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小鼠,可以杀死其体内的淋巴细胞,当该小鼠接受其他小鼠的淋巴细胞时,可以利用这些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用3H标记胸腺嘧啶可以使分裂细胞带上放射性标记,放射性标记可用设备测量。利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以捡测细胞中各种特定抗体的含量。为研究特异性免疫中淋巴细胞的演化过程,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器材:100只同龄健康小鼠,抗原A溶液,抗原B溶液,抗原A、B混合溶液,红色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A抗体,绿色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B抗体,生理盐水,CO2培养箱,放射自显影设备,注射器等。 (1)实验思路: ①给40只健康小鼠每一只注射等量且适量的3H标记的胸腺嘧啶,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给A组每一只注射等量且适量的抗原A溶液,给B组每一只注射等量的抗原B溶液。适当时间后分离两组小鼠的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淋巴细胞,分别在体外用_____________培养24h,备用。 ②另取60只健康小鼠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处理,随机分成C、D、E三组。向C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等量且适量A组的淋巴细胞,向D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_________________,向E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③适当时间后,分别向C、D、E三组每一只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适当时间后,分离C、D、E三组小鼠的胸导管淋巴细胞,并进行放射性检测。 ④体外培养C、D、E三组小鼠的胸导管淋巴细胞,分别加入红色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A抗体和绿色荧光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B抗体,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中的颜色及深浅。 (2)实验结果:请补充下表中D组的实验结果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组别 淋巴细胞放射性 淋巴细胞内颜色 红色 绿色 C 有 + + + + + + + D ① ② ③ E 没有 - - - - 注:“+”表示阳性结果,“+”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示阴性结果。 (3)结果分析:C组小鼠淋巴细胞中红色和绿色都出现,说明细胞中合成了___________,而红色深得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并且对抗原具有记忆性的记忆细胞也是由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 【答案】 (1). CO2培养箱 (2). 等量B组的淋巴细胞, (3). 等量生理盐水 (4). A、B两种混合抗原 (5). 有 (6). + + (7). + + + + + (8). A抗体和B抗体 (9). 这些淋巴细胞在A组小鼠体内,已经被抗原A初次免疫过 (10). 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1)①培养动物细胞、组织等要用CO2培养箱。 ②实验要求单一自变量,C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等量且适量A组的淋巴细胞,E组作为对照,应向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则应向D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等量B组的淋巴细胞。 ③C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A组的淋巴细胞(已被抗原A免疫过),D组每一只小鼠体内输入B组的淋巴细胞(已被抗原B免疫过)。适当时间后,分离C、D、E三组小鼠的胸导管淋巴细胞,并进行放射性检测,检测放射性可以检测是否有淋巴细胞的分裂,因此加入的应是抗原A、B混合溶液,抗原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使细胞出现放射性。 (2)①D组小鼠淋巴细胞曾被抗原B免疫过,所以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会迅速产生免疫反应,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能检测到放射性,且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②对比C组的结果,为+ +。 ③对比C组的结果,为+ + + + +。 (3)C组小鼠淋巴细胞中红色和绿色都出现,说明细胞中合成了A抗体和B抗体,而红色深得多是因为C组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已经被抗原A初次免疫过,因此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会快速产生大量的A抗体。 (4)实验最终检测的是抗体的量,因此考查的为产生抗体的细胞,即浆细胞(效应B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知识,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来对本题进行分析,此外需熟记二次免疫的特点,当再次遭受相同病原体或者抗原入侵时,比初次应答更强烈,能快速产生浆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