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龙岩市2019~2020学处理系统一学期期末高三数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它是长期形成的民族秉性和地理及生态环境的融合,它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精神资源,也是外来文化难以替代的精神支柱。因而,文化包容的含义,应该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作广泛的交流。尊重与交流是促成民族和地区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包容是政治互信和经济融合的催化剂,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途径。‎ 文化包容具有双重含义,即历史的含义与当代的含义。历史的含义主要指,对于前人留下的遗产和沿袭到今天的文化形态,以及在同一文化土壤上滋生的文化观念抱有包容的态度。当代的含义主要指,对于用当代人的智慧创造的今天的文化,以及在国际化视野下形成的多元跨界艺术形式也同样抱有宽容的态度。文化包容是“一带一路”各个国家建立彼此互信的基础条件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源于多种文明和多种语言,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如果不能在文化上建立深层次的互信与互通,就很难实现“一带一路”所倡议的“五通三同”目标。‎ 音乐是人类感情的共同语言,它虽然也有民族和地域所形成的人类学和民俗学意义上的差异,但由于它不是通过语义的方式传递相互之间的观念、思想、态度和立场,而是以情感的方式触发人和人之暗的心灵相通;它无需翻译就能感染和触动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是联结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最有效的桥梁。音乐互通是文化包容的特殊方式,音乐用情感的方式消解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隔阂,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共同合作的重要方式。‎ - 31 -‎ 形成于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经济贸易之路,也是中国和亚欧各国政治、文化、艺术交流的通道。古代西域的艺术、科技和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丝绸、造纸、医学等科技,音乐、绘画、建筑、陶瓷等艺术,以及儒学、道教等宗教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在这些互传互学的交流之中,音乐越过语言障碍,不仅仅是最先相互交流的文化内容,也是持续最长,经久不断的精神链条。音乐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一方面,通过传播把中国音乐和中国乐器带入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另一方面又把这些沿途国家的音乐和乐器带回中国。现今中国民族器乐中的扬琴、琵琶、唢呐等乐器都是沿着古丝路传入我国的。许多国外的音乐品种和形式被吸收到当时的宫廷音乐中。《旧唐书·音乐志》有记载,隋唐时期,“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可见,在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音乐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国与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至今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音乐长廊,在其沿途各民族的艺术活动中,到处都可以寻觅到中国和沿途国家音乐文化交融的足迹。‎ 著名的音乐人类学家帕顿认为:音乐交流的目的不是让异域音乐取代当地音乐,而是在多元化的音乐思考中,更加有效地开发情感、认知、精神运动和社会方面的能力。这是音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真正意义,它以文化包容的态度和用艺术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之间建立起情感、认知、精神和社会态度等方面联系,共同增强人类的科学文化思维能力,以促进社会政治的进步、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贸易的繁荣。‎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长时间才能够形成,是不易被外来文化所取代的民族精神支柱。‎ B. 音乐互通是文化包容的特殊方式,音乐能越过语言障碍消解民族或地区的文化隔阂。‎ C. 音乐交流使人与人情感相融、心灵互通,以艺术方式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共同进步。‎ D. 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贸易交流通道,因此它成为重要的音乐长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始就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全文的逻辑分析逐层递进。‎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音乐互通的分析,也有对其历史作用的肯定。‎ C. 文章引用《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的内容,论证了音乐能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 D. 文章末段帕顿的观点详细阐释了多元化的音乐思考在意识形态等领域内的重要功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文化交流上无法做到包容,“一带一路”各个国家之间就难以实现互惠共赢。‎ B. 拥有国际化视野,包容多元跨界的艺术形式,各国才能建立政治与经济合作关系。‎ C.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中,音乐是有史以来持续最长、经久不断的精神链条。‎ D. 音乐作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能够影响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人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 - 31 -‎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D项,“‘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贸易交流通道,因此它成为重要的音乐长廊”错误。原文信息是“可见,在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音乐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国与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至今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音乐长廊,在其沿途各民族的艺术活动中,到处都可以寻觅到中国和沿途国家音乐文化交融的足迹”,可见“因此它成为重要的音乐长廊”的“此”应该是音乐促进了文化交流,而非“沿线国家的政治、贸易交流通道”。选项强加关系,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因果逻辑。‎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一开始就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本文的逻辑分析逐层递进”表述不正确。本文开篇第1段先说明文化包容的重要性,并给历史和当代两方面给概念下定义,然后第2段才引出一带一路,提出文化包容是“一带一路”各个国家建立彼此互信的基础条件之一。可见开篇并未提出问题,而是分析问题。第3段写音乐互通是文化包容的特殊方式,音乐用情感的方式消解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隔阂,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共同合作的重要方式。第4段写形成于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经济贸易之路,也是中国和亚欧各国政治、文化、艺术交流的通道。最后一段总结“音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真正意义”。可见论证结构为总(整体)分(局部)式,总说基础条件之一“文化包容”,分说文化包容的特殊方式音乐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故选A。‎ ‎【3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B项,“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包容多元跨界的艺术形式,各国才能建立政治与经济合作关系”错误。选项杂糅了信息“音乐是联结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最有效的桥梁。音乐……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共同合作的重要方式”“音乐……共同增强人类的科学文化思维能力,以促进社会政治的进步、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贸易的繁荣”,可见有了音乐也可以建立“政治与经济合作关系”,选项表述太绝对。‎ 故选B。‎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3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数据库,本质上是一个用于存储信息的计算机文件。它的名称来自其结构特征:文件由数据块组成,每个块都链接到前一个块,形成一个链,每个区块均包含数据,如交易记录以及该区块何时被编辑或创建的记录,信息都盖有时间戳。至关重要的是,不同于集中化数据库,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或实体的控制,数据能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步生成,完整复制分发,因为它是一种分散式存储和访问数据的方式,这使它变得异常安全。除此之外,它的领先技术特点还有,一是不可篡改性.: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更改,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它使区块链具有易于审核的优势;二是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三是无第三方:区块键可以帮助点对点交易,都无需第三方的批准。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二:‎ ‎2016年,“区块链”首度写入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初,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至年底有13个省份将其列入本省“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公开专利前20名中,中国企业占75%。‎ 下图是近年区块链发展变化图。‎ 图1 2016-2018全球区块链企业产业规模变化 图2 2016-2018全球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与产业规模变化 ‎(摘编自《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 材料三:‎ 区块链如何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 - 31 -‎ 范围广:区块链技术能够广泛服务于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几乎所有行业都涉及交易,都需要诚信可靠的交易环境作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支撑。区块链通过教学原理而非第三方中介来创造信任,可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跨主体:与流行的观点认为区块链将冲击现有的商业逻辑和环境不同,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目前更适合落地于价值链长、沟通环节复杂、节点间存在博弈行为的场景,是使传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对现有商业环境的优化而非颠覆。传统信息技术提升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区块链技术则将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跨主体,通过保持各主体间账本的安全、透明与一致,从而切实降低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 提效率、降成本:我们以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分析(跨境支付、全球贸易物流、供应链金融、征信),发现区块链能够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对账、审批、清算等交易流程,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部分场景中,区块链也能帮助实现数据确权、促进信息共享。‎ 从全球区块链相关公司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目前超95%以上融资事件处于种子轮、天使轮及A轮阶段,B轮及以后只占3%,这说明产业依旧处于早期阶段。2014年后VC融资轮投微量退步减少,平均轮投规模逐渐增加,投资者更多地将目光从数字货币转移到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产业逐渐进入早期阶段的尾声。‎ 行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将以金融行业为主,逐渐向其他实体行业辐射,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行业从“1到N”发展到包括娱乐、商品溯源、征信等。‎ ‎(摘编自《任泽平;区块链报告》)‎ ‎4. 下列不完全属于“区块链”特点的一项是 A. 区块链能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属第四次工业革命。‎ B. 区块链安全性能高,链内数据同步生成,信息记录有时间戳 C. 区块链可信度高,只有防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便于审核。‎ D. 区块链的数据采用分散式储存,链内节点信息都可轻松访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块链能够为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保持各主体之间账本的安全、透明与一致,从而切实降低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 B. 全球区块链产业规模从2017年起迅速扩大,其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复合增长率,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也增长迅猛。‎ C.‎ - 31 -‎ ‎ 区块链之所以能提效率、降成本,主要得益于它能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清算等交易流程。‎ D. 区块链产业由目前的金融行业为主发展到更加广泛的行业,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从融资轮次分布看处于早期阶段尾声。‎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区块链经济的原因。‎ ‎【答案】4. A 5. D ‎ ‎6. (1)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未来产业产生重大影响。(2)从整体上看,中国相关互联网公司在全球区块链发展中,技术积累较为深厚,专利多,优势大。(3)区块链能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服务范围广,跨主体协作,提效率,降成本。‎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区块链”而言,但选项内容有的是特点,有的是作用或者意义。把选项分类,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即可。‎ A项,“区块链能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属第四次工业革命”。此信息是介绍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在材料三中,这一部分讲的是如何做也就是“区块链如何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可见不属于题干中要求的特征信息,而其他选择项均在介绍区块链特点的材料一中。另外特征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而“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应该是所有科技创新的作用;原文是“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所以“属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不是区块链独有的特征。‎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D项,“区块链产业由目前的金融行业为主发展到更加广泛的行业,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从融资轮次分布看处于早期阶段尾声”曲解文意。原文信息是“2014年后VC - 31 -‎ 融资轮投微量退步减少,平均轮投规模逐渐增加,投资者更多地将目光从数字货币转移到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产业逐渐进入早期阶段的尾声。行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将以金融行业为主,逐渐向其他实体行业辐射,更切合实际的场景加速落地,行业从“1到N”发展到包括娱乐、商品溯源、征信等”,可见选项中“目前”一词把未然说成已然,注意“逐渐进入”和“预计未来3-5年将”等表达时态的词语句子。‎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题干为“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区块链经济的原因”,“分析”有别于“概述”和“概括”,意思是从具体、小的方面加以分类、汇总、整合,适当加以概括,必须举例子,一定要注意“简析”和“概括”等词的区别。解答此类题可以使用找角度、侧面、对象法,一般几个对象几层意思,比如此题可以想到的侧面或角度有国家、企业(产业)、本身(区块链),然后分别作答即可。‎ 答案(1)从区块链本身而言:“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将对未来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源在材料一“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一并列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对材料三的总体概括,尤其要注意材料三的后两段。‎ 答案(2)从国家层面而言:“从整体上看,中国相关互联网公司在全球区块链发展中,技术积累较为深厚,专利多,优势大”,此信息需要考生联系材料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区块链公开专利前20名中,中国企业占75%”以及两个图表的数据和发展趋势加以整合。‎ 答案(3)从企业或产业而言:“区块链能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赋能”:服务范围广,跨主体协作,提效率,降成本”在材料三中每一段的开头概括的词语或中心句提取出来即可。‎ ‎(三)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山姜 练建安 夕阳西下,秋风凉,树叶落。‎ - 31 -‎ 汀江边邱集镇外的北山脚,是莲塘村。乌黑的瓦屋顶上,飘出了几缕袅袅炊烟。招娣躲在灶间,将一把芦箕添入灶膛,火光熊熊,噼啪微响,米饭清香弥漫。村里青壮,大多到城里打工了。一些山田荒芜了,小树摇曳,茅草疯长。后龙山外,是芦苇滩。招娣听到了隐约的怪鸟叫声。怪鸟成群结队的,大如匏勺,身躯洁白,尾巴、颈脖子漆黑,头上有红斑。叫什么?她说不上来。儿女外出,没事的,上午还通了电话。老头子庆祥一大早扛着锄头到黑风谷去了。秋谷登场后,他闲不住,转山去了。‎ 月亮升起来了,遍地清辉。老头子怎么还没有回家呢?“嘎啊……嘎啊……”“呸,呸!”招娣吐口水,“霹雳蹊跷。”吱嘎,大门开了,庆样回到屋家,拉灯,满脸堆笑:“老婆子,米饭煮好了?”“咧着个嘴,捡到金元宝啦?”“饿了,食夜,食夜。”“啥喜事啊?你看你。真个日头从西边出来啦。”本来,庆祥通常是要喝两口家酿米酒的,葱花炒鸡蛋。这次,他只是一个劲地催促开饭。饭菜端上桌,豆腐、青菜、地瓜、芋头。看来真是饿坏了,庆祥大口大口吧唧吧唧。‎ ‎“咦,锄头嘞?”“哦,忘啦。忘山上啦。”“老糊涂啰。圩上老张家铁匠铺,没啥生意的,都快要关门喽。你可买不到这样好的锄头。”“你烦不烦?丢不了的。”饭后,庆样掏出香烟,点燃,淡蓝色的烟雾在灯光下飘散。“啥喜事啊,看你笑的。”“没有,就不让笑啦?”“总有的。还不晓得你。”“去,收拾谷箩担,两双。”找出谷箩担,庆样又不走了,他在客厅看电视。当地电视台播放一部自制的微电影《追牛》,讲述的是红军为老百姓夺回被土匪抢走的耕牛的故事。‎ 牌友阿根来了。庆祥说,困了,不想玩。阿根笑笑,喝杯茶,走了。江边的荣发又来了,邀同钓鱼。庆祥说不想去。荣发捡起饭桌上的一根香烟,夹在耳朵上,也走了。关大门,还看电视。招娣不时地瞄一眼庆祥。这个老头,今晡,像是成精了啊。庆祥手持遥控器,不停地转台,似笑非笑,就是不多说话。‎ 山村寂静,时闻犬吠。夜深了。‎ 庆祥站起了,从橱子里翻出一把配背带的手电筒,试了试,挎在肩上:“挑箩担,走。”庆祥夫妇踏着月色,在山间小路疾走。庆祥在前,招娣在后。一路上,气氛紧张。庆祥老是怀疑前面有人,慌忙躲在暗处。一次,他们发现了几个行夜路的邻村人。庆祥拖着招娣,伏在田坎下,屏声敛息,等他们走远了才蹑手蹑足溜了出来。‎ 圆月西移。他们来到了黑风谷。月影里,沙壤土上,半米多高的植物繁密茂盛。揿亮手电月。亮光下,一大片生姜弥望,披针形的叶片蓬蓬勃勃,淡黄色花朵美如稻穗。招娣看清了,这是南山姜。这可是好东西,谁家生孩子了,用黄酒、鸡蛋加南山姜煮吃,药性足,味道正,大补。‎ - 31 -‎ 庆样夫妇当夜挑了三个来回,接连折腾了十多个大半夜。悄悄地,他们把南山姜装上麻袋分批销往外地,卖了个好价钱。‎ 三年后,他们建起了一排砖瓦房。其中一间,常年大门紧闭。‎ 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人探了个明白:空荡荡的房间,正中,贴了一张大大的剪纸:红色五角星。老式香案上,供奉着三大海碗的南山姜。‎ 多年以后,邱集镇成了远近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许多外出者回乡了,山村又热闹了起来。‎ 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冬,大雪封山,一支衣衫单薄、饥困交加的红军小队伍途经当年店铺林立的邱集镇。他们鸡犬不惊,秋毫无犯,用现钱平价购买了少量米粮后,咬着自带的生姜,紧急向黑风谷方向撤退。午时,谷口传出了密集的枪炮声,持续半日之久。后来,他们全部牺牲,被就地掩埋。‎ 南山姜,是这支队伍的御寒宝物,藏在衣袋里,然后长在这里。‎ ‎ (摘编自《福建日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圩上老张家铁匠铺,没啥生意,都快要关门啰”,从侧面表现出农村空壳化严重的现状。‎ B. 小说对庆祥这一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 C. 小说以“南山姜”串联起庆祥夫妇、红军小队伍两条叙事线索,一明一暗,颇具艺术匠心。‎ D. 小说语言雅俗结合,既有散文化语言的叙写,又有地方方言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8. 小说叙事悬念迭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9. “对比”是这篇小说凸显主题的重要笔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如“庆祥夫妇为什么夜深了偷偷溜上山,且鬼鬼祟祟?”是因为发现了大片的南山姜,而“大片的南山姜哪来的?”文末释疑,是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留下来的。②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谜底的揭示,解释了庆祥“为什么要供奉一张红色五角星剪纸”,以及他从自私到感恩的转变原因,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彰显了红军的高贵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耐人寻味。如“多年以后邱集镇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 ‎ ‎9.‎ - 31 -‎ ‎ ①庆祥夫妇与红军战士的对比。通过庆祥夫妇的“精明”“自私”反衬红军战士的“自律”“爱民”,凸显讴歌红军的主题。②庆祥自身变化的对比。庆祥由自私到感恩,再到发展南山姜种植,造福村民。这种变化正是受到红军高贵品质的影响。③乡村前后境况的对比。之前乡村空壳化、萧条,之后青壮年返乡,热闹、富足,深层原因仍是红军战士的恩泽,巧妙反映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手法、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多方面,要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字斟句酌细致推敲,以便发现问题。常见问题有:无中生有、过度解读、遗漏信息、强加因果、时态错误等等。‎ B项,“小说对庆祥这一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错。心理描写只有一处“庆祥老是怀疑前面有人”,比较而言神态描写会更多些:“满脸堆笑”“咧着个嘴”“看来真是饿坏了,庆祥大口大口吧唧吧唧”“似笑非笑,就是不多说话”“屏声敛息”等等,所以选项中“心理”应该改为“神情”;“也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也不突出,说法牵强。‎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结构思路以及其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为“小说叙事悬念迭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妙处”,题中包含了两问,必须审读出来。小说中设置悬念的作用:(1)使情节环环相扣(2)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突出了文章主旨、人物形象(5)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解答此类题一般先概括再结合文本例析。‎ 首先概括:答案中①“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②“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耐人寻味”属于概括的内容。‎ 其次分析:概括后面“如‘庆祥夫妇为什么夜深了偷偷溜上山,且鬼鬼祟祟?’是因为发现了大片的南山姜,而‘大片的南山姜哪来的?’文末释疑,是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留下来的”“谜底的揭示,解释了庆祥‘为什么要供奉一张红色五角星剪纸’,以及他从自私到感恩的转变原因,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彰显了红军的高贵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多年以后邱集镇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南山姜种植基地?’”等属于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 最后,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思维角度来:答案中①是从情节发展而言,答案②从形象塑造、主旨情感等内容方面作答,答案③属于效果作用方面。考生要答好此类题应该积累一些常用术语,另外便是掌握一些典型题型的答题思路或者模板,并学会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理性分析。‎ ‎【9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对小说对比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对比’是这篇小说凸显主题的重要笔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从题干中能够解读出的信息有关键词“对比”“主题”“简要分析”,作答时体现出这些关键地方即可。首先要熟悉对比手法及作用。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多个方面安排在一起,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的一种写作手法。对比的作用: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多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以便读者分清好坏、区别优劣、体会变化、辨别是非、感受善恶、发现美丑、看清大小等等。运用这种手法,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突出,感受更强烈,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注意答案中首先要找出文中用到对比的地方,然后明确对于中心思想或主题作用,不要只出现这些文字概念,还要有具体内容,即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一定要结合文本分析,对比的效果词“鲜明”“突出”“反衬”等术语也要出现。‎ 答案中首先要明确对比的表现,即文中的对比有哪些:①中庆祥夫妇与红军战士的对比。②庆祥自身变化的对比。③乡村前后境况的对比。‎ 然后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并归纳出人物性格或中心思想:(1)通过庆祥夫妇的“精明”“自私”反衬红军战士的“自律”“爱民”,凸显讴歌红军无私奉献的主题。(2)庆祥由自私到感恩,再到发展南山姜种植,造福村民。这种变化正是受到红军高贵品质的影响。(3)之前乡村空壳化、萧条,之后青壮年返乡,热闹、富足,深层原因仍是红军战士的恩泽,巧妙反映军民鱼水情乐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等主题。‎ ‎【点睛】环境(景物)题 小说中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展现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如下方面:‎ ‎(1)背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包括社会背景)。‎ ‎(2)形象。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 ‎(3)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或人物出场做铺垫。‎ ‎(4)主题。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5)气氛。基调。渲染或烘托某种气氛。定下全文的基调(悲伤、愉悦、明快、暗淡、平和)。‎ ‎(6)照应。如果开头与结尾都有景物描写,思考是否照应开头(结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 3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大宝,字元龟。建炎初,廷试第二,授南雄州教授。赵鼎谪潮,大宝日从习《论语》,鼎叹曰:“吾居此,平时所荐无一至者,君独肯从吾游,过人远矣。”知连州,张浚亦谪居,命其子栻与讲学。时赵、张客贬斥无虚日,人为累息,大宝独泰然。浚奉不时得,大宝以经制钱给之,浚曰:“如累君何?”大宝不为变。代还,言连、英、循、惠、新、恩六州,居民才数百,非想迁之地,月输免行钱宜躅减。高宗谓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陈民事,遂得知田里疾苦,所陈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细矣。”乃命广西诸司具减数闻。知袁州,进《诗》《书》、《易解》,时经筵阙官,遂除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即位,除礼部侍郎。大宝言:“古致治之君,先明国是,而行之以果断。自军兴以来,曰征曰和,浮议靡定。愿陛下果断,则无不济。”擢右谏议大夫。汪澈督师荆、襄,大宝劾其不能节制,坐视方城之败,疏再上,澈落职谪台州。大宝尝论及移跸,上曰:“吾欲亟行。”大宝奏:“今日之势殆未可,愿少宽岁月。”张浚复起为都督,大宝力贊其议,符离之战失律,群言汹汹。大宝言:“危疑之际,非果断持重,何以息横议。”未几汤思退议罢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督府既罢,撤边防,金复犯边,诏思退都督军马,辞不行。上震怒,窜思退,中外以大宝前言不用为恨。乾道元年,召为礼部尚书。入对,言理财之道,当务本抑末。右正言程叔达奏大宝乞复免行钱非是。诏大宝致仕。寻卒,年七十七。‎ ‎ (节选自《宋史·王大宝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几汤思退议/罢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 B. 未几汤思退议罢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做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 C. 未几/汤思退议墨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 D. 未几/汤思退议罢督府/力请讲和/大宝奏谓/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有取字习惯,名供朋友呼唤,字供长辈呼唤,名和字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 “廷试”通常称殿试,是科举制度会试考中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 - 31 -‎ ‎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 D. 《诗》《书》是指《诗经》《尚书》,与《礼记》《周易》《春秋》合称儒家经典“五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大宝才学过人,深受赏识。殿试出类拔萃,被授南雄州教授;跟随赵鼎学习《论语》,受到高度赞赏;在袁州期间,被授予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 B. 王大宝为人磊落,珍惜友情。在赵鼎与张浚落难时,王大宝不为时局左右,依然与他们交往,处之泰然,他还拿出经制钱接济张浚,不怕被牵连。‎ C. 王大宝怜恤百姓,为民谋利。任满回朝后,向上进言连、英、循、惠等六州非商贸之地,宜免除居民的免行钱,皇上遂下令广西上报要免除的数目。‎ D. 王大宝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上奏疏弹劾汪澈抗金不力,白白看着方城之战的失败;对皇帝直言迁都时机不当;进言管理财政的办法,应当重本抑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致治之君,先明国是,而行之以果断。‎ ‎(2)张浚复起为都督,大宝力赞其议,符离之战失律,群言汹汹。‎ ‎【答案】10. D 11. A 12. C ‎ ‎13. (1)古代达到大治的君王,先要明确国家大计,再果断地施行。‎ ‎(2)张浚被重新起用为都督,王大宝极力支持他的意见,符离之战失败,众人议论纷纷。‎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对称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主语或宾语)来断。‎ 句意:不久,汤思退提议撤销都督府,极力请求讲和,王大宝上奏说:“ 现在国家的事没有比恢复更重要的,没有比同金国敌人的仇恨更深的,没有比攻占防守更难的,没有比任用人才更该审慎的。”‎ 句子“今国事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中“莫大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审于用人”为并列关系对称结构,据此排除ABC。‎ - 31 -‎ 另外还可可以参考:“未几”,作为时间状语其后可以断开;“汤思退议罢督府”是主谓宾结构完整内容独立的句子,前后盖断开;“力请讲和”承前省略主语,是独立的分句;“大宝奏谓”中“奏谓”是连动短语做谓语,意思是“上奏说”,不可断开。‎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古人有取字习惯,名供朋友呼唤,字供长辈呼唤,名和字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错。应为“字供朋友呼唤,名供长辈呼唤”。‎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宜免除居民的免行钱,皇上遂下令广西上报要免除的数目”曲解文意。“蠲减”意为减免,而不是全免,选项中“免除”应为“减免”;“具减数闻”是准备好要削减的数目上报,而不是免除的数目。‎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1)致治,达到大治;致,达到;大治,治理的好;国是,国家大计;而,然后、再,表承接;行之以果断,状语后置句,“以果断行之”。‎ ‎(2)“张浚复起为都督”被动句;复,重新;起,用;为,担任;力,极力;失律,指战事失利;汹汹,形容声音大而纷乱;群言汹汹,众人议论纷纷。‎ - 31 -‎ ‎【点睛】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参考译文:‎ - 31 -‎ 王大宝,字元龟。建炎初年,殿试为第二名,授任南雄州教授。赵鼎被贬谪到潮州,王大宝每天跟他研讨《论语》,赵鼎叹息说:“我住在这里,平时推荐的人没有一个来过,唯独你肯跟我交往,超过别人太多了。”大宝被任命为连州知州,张浚也被贬谪居住在这里,让他的儿子张栻与王大宝一起研究学习。当时赵鼎、张浚的门客连续被贬斥,人们都紧张得不敢呼吸,唯独王大宝很坦然。张浚的俸禄不能按时得到,王大宝用征收的经制钱供给他,张浚说:“要是连累您怎么办?”王大宝不因此而改变。(王大宝)卸任回朝,进言连、英、循、惠、新、恩六州,居民才几百人,不是进行贸易的地方,每月交纳的免行钱应当免除或减少。高宗对大臣说:“地方官员到朝廷,要让他们诉说百姓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农民的疾苦,所说的五六件事,得到一件可以实行的,那好处也就不小了。”就命令广西各部门准备好要削减的数目报上来。(大宝)任袁州知州,进献《诗》《书》《易解》,当时宫中经书讲习缺少讲官,就授任他为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即位,授任他为礼部侍郎。大宝进言:“古代达到大治的君王,先要明确国家大计,再果断地施行。自从战争开始以来,讲战讲和,空谈无法决定。希望陛下能果断决定,那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提升为右谏议大夫。汪澈到荆、襄监督军队,王大宝弹劾他不能管理约束(军队),白白看着方城之战失败,奏疏送上去两次,汪澈被削落职名贬至台州。王大宝曾经谈到迁都,皇上说:“我想赶快行动。”王大宝上奏:“今天的形势恐怕不允许,希望能稍许宽限些日子。”张浚被重新起用为都督,王大宝极力支持他的意见,符离之战失败,众人议论纷纷。王大宝进言:“危难犹疑的关头,如果不果断慎重,怎么能平息众人肆意议论。”不久,汤思退提议撤销都督府,极力请求讲和,王大宝上奏说:“现在国家的事没有比恢复更重要的,没有比同金国敌人的仇恨更深的,没有比攻占防守更难的,没有比任用人才更该审慎的。”都督府关闭以后,撤销边境防御,金人又来侵犯边疆,下诏让汤思退统领军马,(他)推辞不去。皇上极其愤怒,流放汤思退,朝廷内外都认为王大宝以前进言没被采纳是个遗憾。乾道元年,(大宝)被召为礼部尚书。入朝觐见,进言管理财政的办法,应当重本抑末。右正言程叔达上奏王大宝请求恢复免行钱不对。帝下诏让王大宝退休。随后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 笛 赵嘏 谁家吹笛来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①,赋就一篇怀马融②。‎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注释】①三弄:指《梅花三弄》。 桓子:晋朝的桓伊。②马融:汉朝人。有《笛赋》一篇。‎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七言律诗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描写手法突出笛声美妙动人的特点。‎ B. 诗歌以一疑问句开篇,引入遐想;笛声随风断续,有悠扬哀婉之风。‎ C. 颔联用拟人手法来写笛声高亢时阻遏行云,清和时随冰冷月光汝帘。‎ D. 颈联通过用典与联想表现笛声悦耳、曲调优雅和吹笛者的高超技艺。‎ ‎15. 本诗尾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界,试做分析。‎ - 31 -‎ ‎【答案】14. C 15. 尾联写笛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营造了清空的艺术境界。曲罢,听者想要追寻吹笛人,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表现笛声的强烈感染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考查角度涉及描写手法、疑问句的表达效果、拟人修辞、用典和联想等。解答此类题注意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然后进一步体会深层的含义、作者的情感,并对照选项体会相关艺术特色、写作技巧、结构思路等判断是否正确。做这类题一定要深入细致,不可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本题涉及到拟人和比喻(通感)修辞的区别:拟人,把人的行为等赋予自然物;比喻,用在不同类性质但有相似点的对象间,建构在五官基础上的比喻就是通感修辞。‎ C项,“颔联用拟人手法”错。“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意思是“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笛声是耳朵听的,作者却诉诸了视觉,不同感官但有了相似点“美妙动听”,所以“拟人手法”应为“通感或比喻”修辞。‎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本诗尾联艺术境界的赏析能力。题干为“本诗尾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界,试做分析”,明确了答题区域为尾联“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壳亮尚飘空”,“怎样的艺术境界”是具体问题,“分析”的意思是要结合文句。解答本题首先要翻译诗句,然后明确写作特色,最后指出艺术效果,即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以及给读者的感受和印象如何。‎ 尾联大体意思是“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写作手法上使用自问自答法,曲罢,听者想要追寻吹笛人,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表现笛声的强烈感染力。‎ 借以突出写笛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营造了清空的艺术境界。引人联想想象,让人身临其境,达成情感共鸣。‎ - 31 -‎ ‎【点睛】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哀吾生之须臾 (2). 羡长江之无穷 (3). 背绳墨以追曲兮 (4). 竞周容以为度 (5). 妇姑荷箪食 (6). 童稚携壶浆 ‎【解析】‎ ‎【详解】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外“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注意以下字形:须臾、羡、兮、箪、稚。‎ ‎【点睛】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 - 31 -‎ ‎(6)要注意语句出处。‎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适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10月18日,华灯璀璨、__________的上海大剧院,一台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杂技剧《战上海》拉开了艺术节的帷幕。这是一台超出所有中外观众想象极限的作品。超高难度的杂技表演、__________的诸多单个杂技节目被有机地整合到上海黎明前夕的英雄主义叙事中。奇、难、险、美,生动再现了70年前一幕幕悲壮激越、__________的历史画面。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选择充满“红色文化”要素的这样一台剧目,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强大。‎ ‎20年来我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自觉“自为”的意识和基本理念。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就是我们解读文化自信不断演进的索引。经过20多年的岁月淬炼,(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联合制作,中国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春之祭》,首度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就赢得__________,成为今年该艺术节票房最高的剧目之一。跨越东西文化的壕沟,更加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创作,已经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富丽堂皇 精彩纷呈 叱咤风云 颂声载道 B. 流光溢彩 精彩纷呈 气势恢宏 满堂喝彩 C. 富丽堂皇 美妙绝伦 气势恢宏 颂声载道 D. 流光溢彩 美妙绝伦 叱咤风云 满堂喝彩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携着赋予中国气质的中国故事,走向未来的世界舞台,迈进了新时代。‎ B. 赋予中国气质的中国故事,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带领下正走向未来的世界舞台,迈进了新时代。‎ C.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携着赋予中国气质的中国故事,走向未来的世界舞台。‎ D. 进入新时代以来,赋予中国气质的中国故事,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带领下正走向未来的世界舞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1 -‎ A. 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选择这样一台充满“红色文化”要素的剧目,体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 B. 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选择充满“红色文化”因子的这样一台剧目,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强大。‎ C. 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选择这样一台充满“红色文化”因子的剧目,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强大。‎ D. 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选择充满“红色文化”要素的这样一台剧目,体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使用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技巧有:一、看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词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词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词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词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置而造成形近混淆。七、看词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成语的整体性,只断取其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句义相悖。八、看词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流光溢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的色彩艳丽。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联系前文“华灯璀璨”,用流光溢彩更合适。‎ 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呈现出来。美妙绝伦:美妙 :好,绝伦 :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结全语境“诸多单个节目”,用精彩纷呈更合适。‎ 气势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大气。叱咤风云: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形容“历史画面”气势恢宏更恰切。‎ 满堂喝彩:做某事获得了很多人(在座宾客)大声叫好,齐声喝彩。颂声载道: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结全语境,从搭配角度看,“赢得颂声载道”动宾搭配不当。‎ 故选B。‎ ‎【18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的衔接能力,即句子补写题,句子补写题属于语用专题中的连贯考点,它是一道主观题,分值一般为5到6分。由于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答题等语言综合能力。鉴于此,作为考生一定要认真作答,解答这种题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一、明确题目要求,二、辨别文体类别,三、分析语段特点,四、关注标点符号,五、看清句子的位置,六、把握关联词语。‎ 上文“经过20多年的岁月淬炼”,紧承“进入新时代以来”,衔接更为紧密,排除A项和B项;从后文内容看,走向未来世界舞台的应该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排除D项。‎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看有无以上问题。‎ 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前后分句语序均不当。‎ 数量短语“一台”应置于动词短语前,“文化自信的强大”语序不当,定语和中心语颠倒。排除B项。‎ 数量短语“一台”应置于动词短语前,排除D项。‎ 后一分句搭配不当,语序也不当,排除C项。‎ A项,最恰当。‎ 故选A。‎ ‎【点睛】溯本求源,谨防望文生义: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判断这类误用成语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把握这类成语的本源,即成语原始意义。为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多加关注,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意思,而是“修改”之意。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只有参透本意,方能把握,如“火中取栗”“七月流火”。另外,成语的意思不是几个语素意思的简单相加,也有特定的生成背景,如“胸有成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31 -‎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恭喜部分网友,马上要实现牛肉跟猪肉一个价格的愿望了”……2019年,猪肉真的“飞”了起来。受非洲猪瘟、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自3月起①________,部分地区8月更是呈现跨越式增长,零售价每斤突破30元大关,甚至追平牛肉、羊肉。虽然在官方各项举措的调控下,猪肉价格目前有所回落、CPI指数增速平稳运行,②________,如关联产品物价上升,猪肉安全等,仍不可避免地对民生及相关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③________,才能保障市场供需关系良性循环,维护市场稳定。‎ ‎【答案】 (1). 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2). 但猪肉价格引发的众多问题 (3). 只有合理控制猪肉价格变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能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第一空根据前后语境内容,非常容易就能确定答案,应该填猪肉价上涨之类的话语,一句话百样说,可以表达成“肉价也‘飞’起来了”或“猪肉价格蹭蹭上涨”。‎ 第二空根据前语境“虽然在官方各项举措的调控下,猪肉价格目前有所回落、CPI指数增速平稳运行”,可知填句与上文形成转折关系,必须有连词“可是”“但”“却”这类的词语,再根据下文“如”字,可以确定句意应该是各类问题。所以可以填“但猪肉价格引发的众多问题”,这里的内容和后文“仍不可避免地对民生及相关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形成语法上的主谓对应关系。‎ 第三空根据后语境“才能保障市场供需关系良性循环,维护市场稳定”确定答案为“只有合理控制猪肉价格变动”或者“只有迅疾阻止猪肉价格上涨”,必须有“只有”这个关联词语。‎ ‎【点睛】摘取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内容单纯角度唯一的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 - 31 -‎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提取关键信息,连缀语句。‎ ‎3、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并列或递进、承接关系进行合并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粗粮是指加工程度较低的主食,细粮则相反。从营养价值看,由于粗粮的加工程度较低,谷皮、糊粉层和谷胚被较好保存,因此粗粮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酚类等植物化学物含量比细粮高。就食物加工而言,谷类食物加工越精细,其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吃细粮后,血糖升高速度较快,建议糖尿病患者用部分粗粮代替细粮,细粮和粗粮搭配吃,防止血糖快速升高,促进疾病的控制。‎ ‎【答案】粗粮的营养价值比细粮高,糖尿病患者宜少吃细粮,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可促进疾病的控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为筛选,二是概括。‎ 做本题时首先给文段分层,开头句是给相关词语下定义,起注解作用,提取时只要关键话题“粗粮”,其余便可忽略不计。后边内容以句号为标志再根据每一层的类别提示语“从营养价值看”“就食物加工而言”划分为两个层次为(1)“由于粗粮的加工程度较低,谷皮、糊粉层和谷胚被较好保存,因此粗粮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酚类等植物化学物含量比细粮高”,原因是次要信息,提取时只要结果,据此归纳为“粗粮的营养价值比细粮高”。(2)“谷类食物加工越精细,其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吃细粮后,血糖升高速度较快,建议糖尿病患者用部分粗粮代替细粮,细粮和粗粮搭配吃,防止血糖快速升高,促进疾病的控制。”对照着从反面说的信息删掉:“谷类食物加工越精细,其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吃细粮后,血糖升高速度较快”。于是第二层归纳要点为“糖尿病患者宜少吃细粮,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可促进疾病的控制”(3)“这与其他的早期文明水利设施多为以灌溉为目的的水渠、水窖、池塘不同,因而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最后加以整合后归纳出答案来。注意陈述对象即话题“粗粮”必须带着。‎ ‎【点睛】压缩技巧:‎ - 31 -‎ ‎1.摘取法,摘取能够概括文段内容的关键句(中心句),作为答案。——新闻类的抓导语。‎ ‎2.提要法,即抓关键词法,抽取文段的语素要点予以整合。‎ ‎3.分层法,根据总分总或者递进、并列等逻辑关系给文段分出几个层次来,把层意加以整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不能缺少美,“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可是在现实中,美育却遭遇不少尴尬: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对此,教育部门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再做决策。‎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以及尊敬的各位家长:‎ 今天,我以教师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美,引导人们超越自身利害的局限和有限生命的束缚;美,有助于拓宽胸襟、更新气象,构筑丰满、积极的精神世界。美育的首要职责是让人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希望我们的学校重视美育,让同学们心中装有美,并善于发现美。不仅能感受、欣赏自然、生活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热爱生活,创造美好。‎ 我们的美育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青松翠柏,疏雨梧桐,小桥流水,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 - 31 -‎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美育还应该教孩子们去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题为“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的演讲中谈到:“无论是星云之大还是基本粒子之小,无论漫长的时间还是短短一瞬,都受几个基本科学规律控制,这是一种大美。”广阔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诗篇。‎ 我们的美育更应该教会孩子们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淡泊名利的风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所谓文如其人,人品决定了文品风格,朱先生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 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解析】‎ ‎【详解】一、审题和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审准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所以写作前应该利用约10分钟的时间来细致审题,并打好腹稿。动笔前的酝酿和构思为行文的流畅自然做好铺垫,否则边写边想必然导致思维断断续续,结构思路难免缺少逻辑以至混乱不堪。审题的常用方法是主关键词句或由果溯因,由现象看本质。‎ - 31 -‎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本次作文的目的在于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通过学生对美育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引领考生培养健康情趣,涵养浩然正气,升华人生境界,激励他们身体力行,促进全面发展。‎ 作文由情境材料和具体任务材料两部分组成。‎ 情境材料由三层意思构成,首先由“美”的作用引出“美育”的重要性,然后列举美育在校内外遭遇的尴尬,最后点出话题的情境。本材料的话题是“美育”,“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因此在行文中不能将“美育”宽泛为“美”,去谈“美”的重要性;也不能等同于“审美”,谈怎样审美,应扣紧“美育”这个话题谈美育的重要性,但如果仅仅谈“美育”的重要性也是片面和肤浅的,因为列取的三个“尴尬”材料体现社会和学校对“美育”功利性的态度。因此,作文的立意指向以“美育很重要,但要去除功利化”为准确,这既能体现行文的思辨性,也是大家对“美育”应有的正确态度。‎ 具体任务材料则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发言稿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本次作文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作文时,考生必须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不仅要阐释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更要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这两点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考查考生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还要有对话交流意识。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实用性文体写作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二、观点或立意示例:‎ ‎1.美育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与人生发展中,能涵养审美情趣,培育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情感,激发对美的追求的热情,甚至激发创新与创造的潜能。但值得警醒的是,美育尽管很重要,但其在不少学校遭遇尴尬,承担美育功能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科被视为“副科”“豆芽科”,有些学校的美育被异化。殊不知,真正的美育面向每个孩子,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用以育德、启智、健体、赏心、鉴美的教育,是一种为了培养高尚、聪明、健康的人而必须实施的综合育人的教育。‎ - 31 -‎ ‎  2.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一方面应该归咎于走偏的应试倾向。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承担学校美育教学的相应学科实难为学生增加考分、为老师赢得口碑、为学校留下声誉,受到忽视在所难免。“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从课程构建、师资配备、育人机制等细节为美育纠偏,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践行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不再是个别优异或有特长的人才去学的,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学的。有关部门应推出相关文件加快补齐体育和美育的短板,明确学校美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 3.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跟美育特长生加分有关。因为可以加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选择走捷径,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育的短视与功利。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又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教育焦虑之中——想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结果却早早地就把孩子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课外班补习班填满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课后时间;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结果却又随波逐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殚精竭虑,让体育美育劳育靠边站。在此,我们呼吁家庭、学校或社会应让每一个孩子还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成长的道路。‎ ‎ ……‎ 三、可用素材:‎ ‎1.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2. 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3.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 31 -‎ ‎4.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5.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6.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四、行文结构:‎ 首先拟定一个融合论点的四字短语式的题目“向美而行”。开篇先按照发言稿的格式写上称呼、敬语问候等信息,并按照任务要求标明身份为“教师”。正文部分由名人名言引出,彰显知识面,并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明确美育的重要性,紧扣题目亮明观点。主体部分从三方面给出建议:教孩子们欣赏艺术、自然,热爱科学,追求人性美。并列结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引用和典型新颖的事例丰富了文本内容,论证充分有力。结尾发出号召表明希望送出祝福:我希望同学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点睛】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技巧:‎ ‎1、题目紧贴材料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2、适当运用名言警句 - 31 -‎ 引用名言警句切忌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往往弄巧成拙。‎ ‎3、开头紧扣主题 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4、结尾申明主题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结尾不仅要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近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写作文需要主题鲜明,贴近材料;开头要先声夺人,结尾要互相照应。‎ ‎ ‎ - 31 -‎ ‎ ‎ - 3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