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课案1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课案1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从第①②两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    。(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 ‎ 解析:从“身”即亲身示范中概括。‎ 答案:以身作则(或“率先垂范”)‎ ‎(2)结合第③则材料,分析说明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义,即可概括。‎ 答案:有若主张施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或“彻”),并认为国君富足与否取决于百姓。执政者应该“藏富于民”(或“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或“仁爱百姓”)。‎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了,即使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②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老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 ‎③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 - 12 -‎ 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悻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 ‎★(1)根据上述材料,用一个词概括孔子和荀子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 解析:首先应理解题中给出的两段话的意思,然后再概括两人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孔子列出两种情况,从两种情况的结果来看,一是从“民免而无耻”和“有耻且格”来看,显然孔子的主张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礼治”;荀子认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是主张礼法并施。从共同主张的角度来看,则是二人都强调礼治。‎ 答案:礼(或礼治)。‎ ‎(2)上述材料中,孔子与荀子对“刑”的态度有何不同?请作简析。‎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找出二人有关“刑”的内容,理解后概括作答。孔子认为“‎ - 12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子认为一旦对人民运用刑罚,百姓会“无耻”,可见孔子反对为政以刑;荀子认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可见荀子礼法并用。‎ 答案: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反对为政以刑(法),认为一旦用刑(法)来执政,会使百姓丧失道德感(“无耻”)。‎ 荀子提倡“隆礼重法”,“礼”“法”并用,对百姓不仅要用“礼义”教化之,还要用“法度”禁之、治之。‎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 ‎②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1)综合两则材料以及对《周而不比》课文的理解,请你说说原始儒家的交往观主要有哪几点。‎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结合材料,又要结合课文。‎ 答案:与人为善——友好交往;诚信——诚实交往;和而不同——适中交往。(答对两点即可)‎ ‎(2)材料②中“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古今注疏多有分歧,说法不一。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12 -‎ 解析:“无友/不如己者”,“友”作动词解;“无/友不如己者”,后面当定语后置,即“不如己之友”;“无友/不如己者”,“友”仍作动词解,但“如”不作“比得上”解而作“如同”解。‎ 答案:三种观点:不交不如自己之友;没有不如自己之友;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三种都可以,选择不同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译文:①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如何与人交往。子张说:“子夏怎么说的?”回答说:“子夏说:‘能与他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能和他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和我听到的不同,君子尊重有贤能的人,同时能容纳普通的人;嘉奖为善的人,也怜悯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足够优秀,别人的什么是我所不能包容的呢?如果我不优秀,别人将拒绝与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②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    ”也源于此。 ‎ 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调动成语的积累。第一句“……过,则喜”实际已经提示了成语中的三个字。‎ 答案:闻过则喜 ‎(2)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解析:概括主旨,要突出“善”“与人为善”‎ - 12 -‎ ‎。谈对语句的看法,应先谈语句的含意,然后谈自己的认识、体会,注意联系实际谈。‎ 答案:主旨:此段言圣贤乐善之诚,并无人我的区分,所以,别人的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施与别人。‎ 看法: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译文:子路,别人把(他存在的)过错告诉他,(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益的话,就给人家行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大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也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5.(2009·浙江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解析:根据积累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概括为成语。‎ 答案:(1)举一反三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 12 -‎ 解析:要先明白两人的对话内容,才能概括出来。‎ 答案: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  参考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问:“老师如果不再说话了,那我等学生凭借什么来继续得到教诲呢?”孔子回答说:“你可曾听见天说过什么话吗?四季不是照样运行,万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天又说过什么话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1)孔子这样评价师与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解析:“过犹不及”是对中庸思想的说明。《中庸》说,无过无不及之谓“中”。‎ 答案:儒家“中庸之道”。(答“中庸”亦可)‎ ‎★(2)《礼记·中庸》是这样解释“中和”思想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根据上述内容,请你指出孔子主张的“和”有哪些特点,并作简要评析。‎ - 12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可以根据二、三则材料概括。第二则材料孔子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要以礼节制。第三则材料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但不能没有原则。‎ 答案:孔子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能与社会人群和谐相处。但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孔子还主张“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实际上没有原则。(意思对即可)‎ ‎  参考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②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第②则文字中除“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出一个四字成语,它是    。 ‎ 解析:两则材料出自《克己复礼》。考生要熟悉课文所出现的成语。‎ 答案: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2)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 - 12 -‎ 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 解析:“是”指代的就是前面的一句,很好理解,而孔子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季氏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礼”。‎ 答案:“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格享受歌舞)。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参考译文:①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忍受的呢?”‎ ‎②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荀子·王制》)‎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        ,        ”两句和该语段中“杀生时则草木殖”意思相近。 ‎ - 12 -‎ 解析: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杀生时则草木殖”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 答案: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2)该语段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谈谈此观点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解析:分析语段的观点,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这三句强调“礼仪”,也就是施“仁政”,“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强调顺应自然,这个观点其实与现在的“和谐”有类似之处,可以结合这个展开谈论。‎ 答案:①荀子主张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以礼来规范人际关系,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治理好天下。②荀子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管理者只有组织方式恰当,尊重民意,才能将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人、社会和自然,便能平衡与协调发展。‎ 参考译文:能够按礼仪来侍奉父母的叫作孝,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兄长的叫作悌,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君主的叫作顺,能够按礼仪来役使臣民的叫做君。君,就是要善于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组织社会群体的原则恰当,那么万物都能得到合宜的安排,六畜都能得到应有的生长,一切生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寿命。所以饲养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政策法令适时,老百姓就能统一,有德才的人就会心悦诚服。‎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墨子·修身》)‎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1)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共同的交友观。‎ - 12 -‎ 解析:从德、才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墨子和孔子都主张以道德和学问作为择友标准。‎ ‎(2)这样的交友观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 解析:注意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段材料分析,再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答案:墨子和孔子的交友主张都告诉我们要亲近有才有德的人,而远离甜言蜜语的小人。这可以帮我们认识到交友的误区,选择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做朋友,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历史上有管鲍之交、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还有割席断义等故事,都告诉了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乘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①!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 ‎  [注]①矫:强的样子。‎ ‎★(1)从这段文字看,“强”南北有别,南“强”    ,北“强”    。 ‎ - 12 -‎ 解析:对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原文都有表述,可据此概括。‎ 答案:宽乘以教 死而不厌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孔子关于“强”的标准。‎ 解析:读懂原文,理清思路,然后概括。‎ 答案:①品德高尚,和顺而不随波逐流。②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③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④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 参考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1)从孔子回答子贡和子游的话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交友观?‎ - 12 -‎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两段话,并进行归纳总结。第一段材料的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并和善地诱导他,不行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可是在朋友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时,也只能适可而止。第二段材料是说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这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交友要适度。‎ 答案:交友要适度。‎ ‎(2)谈谈你对孔子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的看法。‎ 解析:“匿怨而友其人”,意思就是“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对于这种做法,孔子认为是可耻的。解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三段文字点出孔子交友的原则,二是要表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孔子主张为人要真诚,他推崇“友直”“友谅”,提出交友时要“忠告”“善道”。他虽然强调交友时要“不可则止”,但他憎恶那些把仇恨或不满掩藏在心中,表面上装作很友好的人。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这种“匿怨”之人,具有“乡原”的特征,不易识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倘跟这种人交往,后果不堪设想,故耻于与这种人交往。‎ ‎  参考译文: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如果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了。”‎ 子游说:“服侍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 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