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人教版
【金版教程】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体系整合拓展+高频考点透析+真题分层升能+适考素能特训)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人教版 1.图甲表示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向右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接受a传递来的化学信号一定后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B.④和⑤所处状态是轴突膜上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的结果 C.a处在兴奋传到后开始合成神经递质,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始大量开放 解析: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后,可以产生兴奋,也可以产生抑制,故A错;④→⑤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钾离子外流是恢复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到a处以前就合成了,只是在兴奋传导到该处后开始释放(而非开始合成),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最终造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因此,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并非始于②时期(因为此时已经形成了动作电位)。 答案:B 2.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I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析: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据此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Ⅱ→Ⅰ→Ⅳ→Ⅲ,且Ⅱ是感受器。敲击Ⅱ处,会产生膝跳反射,A选项正确;阻断Ⅰ处,敲击Ⅱ处时,传入神经受阻,小腿不能抬起,B选项正确;刺激Ⅲ处时,由于在突触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故在Ⅰ处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的。C选项错误;低级中枢(脊髓)中的神经元活动都有可能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D选项正确。 答案:C 3.[2013·武汉调研]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的能力。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宜刺激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造成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当兴奋传至a电极处时,记录仪的指针为零,说明此时a、c两电极处膜外电位相同,而此时a电极膜外是负电位,因此,被损伤部位c点膜外也为负电位;兴奋传至b点时,a处的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即a处膜外为正电位、c处膜外为负电位,此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记录仪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 因此,结果能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答案:C 4.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题干中已明确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从放大图可看出,GABA与GABA受体结合,导致Cl-内流,说明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与受体结合的结果是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5.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若内分泌腺为胰腺中的胰岛,饭后,下丘脑将通过③、④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④、⑥的含量都会增加 解析:饭后血糖含量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C项错误。 答案:C 6. [2013·西安五校一模]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 答案:B 7.[2013·东北三校一模] 图中a、c与所在神经纤维上电极的距离相等,且小于b与电极的距离。电极连在膜外,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规定为:若电流从左侧接线柱进入,则指针向右侧偏转。分别在不同部位给予相同强度的适宜刺激,可得到的结果是( ) A.单独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先偏右,后偏左 B.单独刺激b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C.同时刺激a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将不发生偏转 D.同时刺激b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指针的偏转,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在神经纤维上,静息时,膜外为正电位,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单独刺激a点,兴奋先传至左电极,左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处于静息状态,膜外为正电位,电流由右侧接线柱进入,指针向左侧偏转;当兴奋传至右电极时,左电极处于静息状态,电流表指针向右侧偏转,A项错误;由于在突触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单独刺激b点与c点,电流表指针都向右偏转一次,B项错误;同时刺激a点和c点时,由a点传来的兴奋与c点传来的兴奋同时到达左电极和右电极,此时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但来自a点的兴奋可以传至右电极,而来自c点的兴奋不能传至左电极,从而可以引起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C项错误;同时刺激b点和c点,由于兴奋传至右电极的时间不同,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右偏转两次,D项正确。 答案:D 8. [2013·长沙一中模拟]γ-氨基丁酸(GABA,结构简式H2N—CH2—CH2—CH2—COOH)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对脑部具有安定作用。图甲为γ-氨基丁酸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机理(X、Y为影响膜电位变化的两种重要物质),图乙为一次膜电位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物质X指的是γ-氨基丁酸,它不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原料 B.图甲中的物质Y指的是阴离子,它的流入会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 C.某病人体内缺乏GABA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 D.A~B段主要发生K+外流,B~D段主要发生Na+内流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判定GABA不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由图示可以看出,X是从突触小泡中释放出来的,其应该是神经递质——GABA,由于它具有抑制兴奋的作用,因此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阴离子内流,阻止电位逆转,使动作电位不能形成;某病人体内缺乏GABA酶,当GABA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被灭活,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受到抑制;静息电位的维持(A~B、F~G)主要靠K+外流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B~D)主要靠Na+内流来实现。 答案:C 9. 有关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时需要碘元素,并且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腺细胞 B.合成过程受下丘脑→垂体→腺体分级调控 C.由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腺细胞指导合成 D.靶细胞可以为全身各处细胞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其合成过程受到下丘脑-垂体-腺体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故A、B对;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故靶细胞可以是全身各处细胞,故D对。 答案:C 10.[2013·杭州一模]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显示的是膜内电位 B.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D.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及对形成的膜电位的分析。从图乙分析,静息电位为正电位,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为负电位,因此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钠离子内流发生在图乙的bc段;ab段为静息电位,从b点接受刺激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不论将刺激点移动到何处,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幅度都是相同的,只是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答案:D 11.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处的钾离子浓度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 C.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后呈负值 D.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 解析:本题需要先通过图1判断电流流动的方向,即电流从乙到甲,电压表显示为负电位,而图2两电极均在外,所以应该为零电位,B错误;如果在图2的A点给以刺激,左边所测点膜外先变为负电位,故电流方向依然为乙到甲,结果仍为负电位,C错误;而神经纤维不受刺激时处于膜内高K低Na的状态,A错误;如果在C处给予刺激,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故显示为正值,D正确。 答案:D 12. 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 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 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 解析:②③运输过程中,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和ATP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细胞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④的产生可以是化学信号引起的,B错误;正常情况下,Na+细胞膜外侧多于内侧,K+细胞膜外侧低于内侧,C错误;静息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D错误。 答案:A 13. 下图为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接受刺激,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的过程中,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并将兴奋传导到屈肌,使屈肌收缩。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在研制的药物AD-R6可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但不知该药物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研究人员在A、B、C、D、E五个位点中选择四个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已知在实验位点施用AD-R6后,药物不会扩散且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持续存在。请完成以下两个连续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先用AD-R6处理________点,用电刺激_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再用AD-R6处理________点,用电刺激_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a.若步骤①中肌肉不收缩,步骤②中肌肉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 b.若步骤①中肌肉收缩,步骤②中肌肉不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 c.若步骤①②中肌肉均不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膜两侧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接受刺激,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是内正外负;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将兴奋传导到屈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产生,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①测定药物AD-R6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可先用AD-R6处理B点,用电刺激A点,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再用AD-R6处理D点,用电刺激C点,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因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若步骤①中肌肉不收缩,步骤②肌肉收缩,说明AD-R6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若步骤①中肌肉收缩,步骤②肌肉不收缩,说明AD-R6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若步骤①、②肌肉均不收缩,说明AD-R6既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又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 答案:(1)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分析和综合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①B A(顺序不能颠倒) ②D C(顺序不能颠倒) a.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b.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c.既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又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或:两者都能阻断) 14. [2013·郑州质检二]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侧的电位是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________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其内流,从而改变膜内外的电位差。 (2)若在图甲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刚开始产生的膜外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图乙),从而测算出兴奋在坐骨神经上的传导速率。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是由神经元的________(填结构)组成的。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 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 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如图乙所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率是________ m/s。 (4)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只要有刺激,就会有兴奋的产生,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①请在坐标图中画出上述两种假设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丙),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上述两种假设正确的应是假设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2)若在图甲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兴奋先传至a点,使a点膜外变为负电位,而此时b点膜外为正电位,故膜外电流方向为b→a。(3)图中坐骨神经是神经元的轴突,由题意可知,坐骨神经上兴奋的传导速率为(13-10)÷(3×10-3-2×10-3)=3000(cm/s)=30(m/s)。(4)由图丙可知,只有当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神经元才会产生兴奋,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即假设2成立。 答案:(1)负 钠 (2)b→a (3)①轴突 ②30 (4)①如图 ②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