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
东北育才高中部19—20学年度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说明 A.盟约对租后具有政治约束 B.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C.荣辱与共的宗法宗族观念 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思想 2.西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实际上只问才能,不问政治。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由此可知,察举制 A.强化了宗族宗法伦理秩序 B.使贵族政治逐渐得到形成 C.易导致官僚集团形成派系 D.确立了新的选官任官制度 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B.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C.强化了士人崇儒人世的观念 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4.明太祖以重刑惩处违禁违制官员,二十年间诛杀贪官上万,结果贪腐现象并未减少,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窝案、串案。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监察机构严重缺失 B.科举制度走向僵化 ·14· C.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D.程朱理学地位下降 5.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6.孙中山割辫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 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 7.胡兰成曾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8.《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八·一三事变 B.华北事变 C.“围剿”红军 D.备战日寇 9.建国初期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10.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则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进行严格保障。这说明 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14· C.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11.在罗马共和国地理版图向海外扩张的同时,罗马的外事裁判官不断进行司法活动。他们在裁判案件时,以行为是否“出于善意”为衡量标准,而无论主体身份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都能够得到保护。据此可知,古代罗马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实践 A.推动了自然法观念的形成 B.利于新法律契约关系的形成 C.维系了罗马贵族道德水准 D.使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2.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的目的在于 A.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 C.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 D.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 13.“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14.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1949年建立之初有12个成员国。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 1952-1982年 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先后加入 1999-2004年 先是波兰、匈牙利、捷克,之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 A.美国不断加强对欧洲的军事渗透 B.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14· 15.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富豪的事情,涉及数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会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 B.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 C.迁徙富豪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D.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 16.福建泉州在南宋时被定为陪都,并设立市舶司。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这表明南宋时期 A.对外贸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C.国家税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经济中心移至东南沿海地区 17.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B.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18.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C.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19.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20.下表为1849年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情况。 1849年 1911年 农业税 77% 16% ·14· 工商杂税 23% 69% 注:工商杂税包括盐税、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根据表格,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1.右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右侧记载:“……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由此可知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 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 22.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东部沿海的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 B.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 C.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趋势 D.农业经济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23.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14·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不同 24.“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25.在19世纪的西欧,“(为了家庭经济)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B.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26.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房屋破败,老鼠遍地,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 B.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无关 C.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农村人口进城 D.城市化必然与城市环境相伴 27.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 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28.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B.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14· 29.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 30.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 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3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尽管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B.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C.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D.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32.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弊大于利 第Ⅱ卷(主观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4·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 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材料二 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 ——以上材料改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东亚经济圈得以发展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亚经济圈衰落的因素。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分析当前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条件。(13分) ·14· 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选考部分 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做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14·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9分) 36.(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葆桢,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1874,日本派兵侵台。沈葆桢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赴台湾布防设守。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又从各省调回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成功驱日。沈葆桢认为台湾为“七省门户”地位重要。他在台湾实行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购铁甲船、以机器开采基隆煤矿。沈葆祯对台湾的治理开发,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摘編自吕宁《开山抚番:沈葆祯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葆祯成功驱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葆祯建设台湾的举措。(9分) ·14· 东北育才高中部19—20学年度 高三 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01—05:DCACB 06—10:BBDAC 11—15: BBBBA 16—20:AABAD 21—25: CCACB 26—30:ADACD 31—32:CA 33. (1)特点:形成时间早;以中国为中心;区域广阔;以经济贸易为主;(4分) 原因:东亚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宋元统一局面和济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发达使经济圈形成有了强有力的核心;抑商政策松动;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东亚各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或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开放推动了周边地区社会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东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或交通发达增强了各国联系)(8分) (2)因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兴起,提高了西方国家竞争力;西方殖民扩张对东方掠夺;近代以来东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亚仍然固守传统经济;(4分) 条件:东亚各国主权独立,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加强,东亚各国合作日益加深;西方在东亚的投资日益增多,外来资金不断注入给东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东亚各国文化差异小,交往频繁,推动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东亚各国经济互补性强(9分,答出四点满分) 34.(12分) 示例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9世纪 ·14· 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矛盾最终导致席卷世界的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 综上,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发生不会消除。 事例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行政性、指令性、计划性的特征,依靠行政手段运转经济和社会,而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其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对二战和战后经济恢复起到了作用。但其长期的僵化和牺牲农业、个人利益,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持续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虽然历经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其弊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综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苏联长期的经济危机,并最终走向解体。 35.(15分) (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1分)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分)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1分)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分) (2)认识: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9分,每点3分) 36.(15分) (1)原因:洋务运动取得成效,近代海军的建立;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力量有限;沈葆桢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坚定的爱国信念。(6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 (2)简评:增强了对台湾的政治管理,为台湾建省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9分,一点3分,答出任意3点得9分) ·14· 东北育才高中部19—20学年度 高三 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01—05:DCACB 06—10:BBDAC 11—15: BBBBA 16—20:AABAD 21—25: CCACB 26—30:ADACD 31—32:CA 33. (1)特点:形成时间早;以中国为中心;区域广阔;以经济贸易为主;(4分) 原因:东亚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宋元统一局面和济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发达使经济圈形成有了强有力的核心;抑商政策松动;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东亚各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或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开放推动了周边地区社会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东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或交通发达增强了各国联系)(8分) (2)因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兴起,提高了西方国家竞争力;西方殖民扩张对东方掠夺;近代以来东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亚仍然固守传统经济;(4分) 条件:东亚各国主权独立,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加强,东亚各国合作日益加深;西方在东亚的投资日益增多,外来资金不断注入给东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东亚各国文化差异小,交往频繁,推动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东亚各国经济互补性强(9分,答出四点满分) 34.(12分) 示例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矛盾最终导致席卷世界的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 综上,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发生不会消除。 事例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行政性、指令性、计划性的特征,依靠行政手段运转经济和社会,而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其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对二战和战后经济恢复起到了作用。但其长期的僵化和牺牲农业、个人利益,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持续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虽然历经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其弊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综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导致了苏联长期的经济危机,并最终走向解体。 35.(15分) ·14· (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1分)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分)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1分)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分) (2)认识: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9分,每点3分) 36.(15分) (1)原因:洋务运动取得成效,近代海军的建立;日本刚完成明治维新,力量有限;沈葆桢对日采取的措施得当;坚定的爱国信念。(6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 (2)简评:增强了对台湾的政治管理,为台湾建省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9分,一点3分,答出任意3点得9分) ·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