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阶段检测10(第十四、十五、十六章)作业
阶段检测十(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7年11月12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最后一道焊口在黑龙江塔河县呼玛河南岸完成。该工程始于黑龙江省漠河县,途经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止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管道全长941.8 km,是国内全自动焊接占比最高的长输管道。2018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产,从东北输油管道进口的俄罗斯原油由原来的每年1 500万吨增加到3 000万吨。据此完成1~3题。 1.该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困难是( ) A.地形、地势复杂 B.气候干燥寒冷 C.冻土融沉 D.沼泽湿地广布 2.该工程采用全自动焊接技术,主要目的是( ) ①节约能源消耗 ②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③降低焊工劳动强度 ④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该工程建成投产,能够( ) A.促进国内石油开采 B.填补东北地区的石油资源供应缺口 C.增加外汇储备,稳定东北就业 D.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1.C 2.C 3.B [第1题,该工程始于黑龙江省漠河县,终点在大庆市,纬度位置较高,有季节性及多年冻土分布,可推断管道建设面临的最大自然困难应该是冻土融沉。第2题,采取全自动焊接技术,并不能节约能源,但能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建设速度;能降低焊工劳动强度,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第3题,二线工程建设,对增加东北地区石油供给,填补本地原油减产带来的石油资源供应缺口,有直接的作用,但不会促进国内石油开采;石油并不是清洁能源,故该工程建成投产不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进口石油,能减少我国外汇储备。] 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水道工程向南部输水, 费瑟河上的奥罗维尔水库是其重要水源地。奥罗维尔大坝西部修建有混凝土加固的主溢洪道和土质坡面的紧急溢洪道。2017年2月,费瑟河流域连降暴雨,库区水位持续上升,在主溢洪道泄洪期间,因混凝土基底出现坑洞并呈现上延趋势,不得已以较小的流量进行泄洪,而水库水位持续上升超过了紧急溢洪道的堰顶,部分库容通过紧急溢洪道进行泄洪。下左图为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示意图,右图为奥罗维尔大坝结构图。读图回答4~6题。 4.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需要奥罗维尔水库大量供水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2月,费瑟河流域连降暴雨时,该流域受( )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影响 D.西风带影响 6.启用紧急溢洪道泄洪会( ) A.降低水库泄洪量 B.加剧主溢洪道溯源侵蚀 C.减少紧急溢洪道水土流失 D.加大费瑟河下游泥沙含量 4.B 5.D 6.D [第4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紧缺,故夏季需大量供水。第5题,费瑟河流域2月受西风带影响,加上其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故多暴雨。第6题,主溢洪道由混凝土加固而成,而紧急溢洪道是土质坡面的,则启用紧急溢洪道泄洪,会加大流水对坡面的侵蚀,从而使河流下游含沙量增大。] (2019·云南七校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一直在快速发展。2015年, 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6.1%(见下图),较2000年提高了20.1%。下图为1991~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和GDP逐年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1999~2000年和2009~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增幅都较大,主要原因是( ) A.工业超速增长,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B.人口政策调整,城市人口出生率激增 C.国家采取强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政策 D.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发生变化 8.下列关于1991~2015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总数一直在增加 B.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结果 C.2015年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始终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7.D 8.A [第7题,读图可知,1999~2000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人口政策没有进行调整,也没有采取强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政策;2000年和2010年我国都进行了全国人口普查,两次人口普查所采取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与之前不同,导致城镇人口增加较多,城市化率增幅较大。第8题,1991~2015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期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说明城市人口总数一直在增加。] 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量示意图,完成9~11题。 9.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 ( ) A.软件设计 B.知识产权 C.整件组装 D.售后服务 10.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高素质的人才 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C.广阔的市场 D.良好的服务 11.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 ) A.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 B.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D.降低工人的工资,降低成本 9.C 10.C 11.A [第9题,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一定是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的曲线最低点部位,据此结合选项可知为整件组装。第10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主要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其主要考虑的是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第11题,计算机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而我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较迟、发展较慢,主要参与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所以,我国若能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就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 (2019·西安八校模拟)读我国某农产品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该农产品最可能为( ) A.稻米 B.棉花 C.甜菜 D.油菜 13.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呈片状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气候 B.地形、土壤 C.交通线、市场 D.水源、地形 14.甲基地为实现该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大资金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D.加强水利建设 12.B 13.D 14.C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优势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新疆地区。华北和新疆地区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棉花品质好,销量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棉花的优势生产基地。第13题,棉花在我国新疆地区呈点状分布,主要是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而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能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故水源是影响新疆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华北地区,棉花呈片状分布主要是由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可以大面积种植棉花。第14题,甲基地位于新疆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仅是加大资金投入,会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的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 20世纪60年代,尼日利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20世纪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尼日利亚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 15.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 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 D.热量丰富 16.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17.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直接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 D.水土流失 15.D 16.A 17.C [第1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尼日利亚南部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所以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热量丰富。第16题,由材料中可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主要与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关,花生产业受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冲击严重。第17题,由图中花生产区的位置可知,该国花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区,所以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会直接造成草原退化。] (2014·海南地理卷)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 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8~20题。 18.在图示模式中 (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19.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20.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18.D 19.A 20.C [第18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模式通过发单企业→接单企业→接单企业工厂、其他工厂实现了生产全过程,这一过程中,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减少;发单企业一般集中在发达国家,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发展中国家;接单企业一般在发展中国家;由图中信息可知,产品并非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生产,其他工厂也参与了生产制造。第19题,该企业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而制造环节利润较低,需要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因此该企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第20题,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即工人的工资水平日益提高,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环节快速外迁,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2019·淄博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高原夏菜指夏季适宜在气候温凉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 500 米以上的高原。甘肃榆中县海拔为1 400~3 670米,高原夏菜种植较多,品质较好。每年5月下旬到10月是榆中高原夏菜的上市期,其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榆中高原夏菜目前以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下图为甘肃榆中县位置示意图。 (1)分析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产量不足的自然原因。(3分) (2)分析榆中高原夏菜品质较好且供应期较长的自然原因。(5分) (3)分析市场距离对榆中高原夏菜经济效益的不利影响。(4分) (4)请你为榆中县以高原夏菜为基础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解析] 第(1)题,东南沿海夏季气温过高,是病虫害多发季,不利于蔬菜生长;夏季降水集中,光照不足;夏季多洪涝、台风等灾害。第(2)题,榆中海拔高,夏季气候温凉,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高原夏菜品质较好。榆中由于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可梯次安排高原夏菜的播种,故该地高原夏菜具有较长的收获期,供应期也较长。第(3)题,榆中高原夏菜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市场距离较远;再加上该地交通落后,致使运输时间较长,在运输过程中蔬菜易腐烂变质,故运输成本较高。第(4)题,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榆中高原夏菜应实行规模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应研发新品种,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可发展蔬菜加工业,开拓市场,发展市场营销等相关服务业。 [答案] (1)气温过高,病虫害多;降水集中,光照不足;多洪涝、台风等灾害。 (2)品质较好的自然原因:光照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供应期较长的自然原因:气候(或气温、热量)垂直差异显著,可梯次安排高原夏菜的播种,使其具有较长的收获期。 (3)市场距离较远(或交通落后),运输(保鲜)成本高;运输时间长,且夏季气温高、运输过程中蔬菜易腐烂变质,经济效益受损。 (4)规模化(集中、集约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增加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 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效应;发展蔬菜加工业,提高附加值;构建高效快捷的营销体系等。 22.(2018·虹口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 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 影响因子 意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6分)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6分)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2分) [解析] 第(1)题,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些省(区、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化水平区域间差异大,发展速度也不均衡。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结构或轻重工业比重差异、小城镇发育程度差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差异、居民收入差异、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差异五个方面考虑。第(3)题,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说明城镇化受第二因子影响较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 [答案] (1)大部分省(区、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 (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4分) (2)简述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3分) (3)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试说出京、冀两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分别“赢”在哪里。(8分)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相比较北京、天津地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且资源丰富,地域广阔,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利于承接和发展资源型产业。第(2)题,研发需要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作支撑, 总部需要通达的信息、便利的交通、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优良的社会协作条件等。第(3)题,河北承接来自北京的产业转移,获取先进的技术,加快本地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产业转出能够分散其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能促进北京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答案] (1)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重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距离近)。(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2)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3)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西藏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4 3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西藏的天然饮用水近年来风生水起,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第一瓶矿泉水在拉萨问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西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等地为主的矿泉水生产格局,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几十家,并培育了“5100”“珠峰冰川”“圣地”“神水”“卓玛泉”等饮用水品牌。藏水北调属于“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工程的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是中线工程调水量的4倍,采用明渠输水。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条件。(5分) (2)评价“藏水北调”的条件。(7分) (3)“藏水北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影响?(3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并联系影响工业的区位,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方面主要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从调水量、移民安置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则主要从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地理环境”,可从气候、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西藏饮用水天然无污染、品质优良;西藏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我国许多省份缺水,饮用水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产业规模初步形成;西藏交通条件改善等。 (2)有利条件:调水量大;移民少,安置费少,节省成本;可以利用地势使水自流;工程沿线可进行水电梯级开发,经济效益明显等。 不利条件:沿线经过高寒缺氧地区,给施工带来困难;沿线地区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破坏生态环境;沿线地区有多年冻土分布,施工难度大等。 (3)有利于改造西北地区的沙漠,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使西北地区的气候变湿润;使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