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全册导学案无答案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 2、铁犁牛耕的发展:(精耕细作的方式) (1) 时期:铁农具出现,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技术推广 影响: (2)西汉:牛耕逐渐 ,铁制农具得到改进、样式增多、数量超前(曲柄锄、大镰、耧车、铁铧); (3)东汉: 推广到珠江流域, 开始出现; (4)唐朝: 出现; (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1、基本形态 (1)奴隶社会: (表面国有、实质私有) (2)封建社会: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③ (主体地位)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的危害 ④明清时期阻碍了 (三)赋税制度:田亩税、人头税、徭役(略) (四)水利建设 (五)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手工业的主要类型(经营形态) 1、 工业:线索: ——部分流通——占有相当的比重——近代破产 2、 工业:线:投放市场—— 主导 3、 工业:线:不投放市场——技艺高—— 主导地位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与成就 1、纺织业: (1)发展概况 A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距今8 000年前) 原料:麻、葛蚕丝 工具:陶纺轮、骨梭、骨针、骨锥等 B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国有六职”之一)。可见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 C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D唐代: 兴起;官营纺织业的相当大规模; E宋代: 种植推广到 地区; F元代:黄道婆推广 技术, 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F明代: 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出现, 萌芽 2、冶铸业 (1)青铜冶铸业 A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 B商周时代, 达到很高造诣。 (2)冶铁炼钢技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 B : 从块炼铁到生铁,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 C汉武帝时推行 制度。 D东汉杜诗发明 。( 装置) E南北朝: (1)陶器: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龙山文化黑陶; 独特技术——唐三彩 (2)瓷器 A原始青瓷——商代(一种釉陶) B商代到东汉——陶到瓷的过渡时期 C唐代: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确立“ ”的格局 唐晚期首创 工艺(长沙窑),有诗文 D唐宋名窑: E元代 、釉里红 F ——康熙年间发明,雍正时期达顶峰;珐琅彩。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 ; 2、 ; 3、 ; 4、 ;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一) 市的发展 1、 严格限制阶段 (1)表现 A秦朝: B汉代: C南北朝: D唐朝: ; 2.放宽限制阶段 (1)表现 A宋朝: B明清: (二) 中国古代商业都市 1、主要的商业都会 A春秋战国: 、 、 、 、 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B两汉: C隋唐时期: D宋朝: E元朝: F明清时期: 2、 城市发展的趋势 A B (一) 明清时期的商帮 (四)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 1、封建社会中前期: 2、封建社会后期: (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 ; 2、 ; 3、 ; 4、 ; 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 1、提出: (战国)。 2、含义: 。 3、目的:① 。 4、评价: A封建社会前期: B封建社会后期: (二)抑商的表现之一:工商业的管理 1、秦:全面、具体、严密: 2、汉: ; 3、唐: 。 4、通常方式:加重赋税征收(税种,部门、缉私) (三)抑商的表现之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海禁政策: ; 闭关锁国: 2、、实施原因: 具体原因: 根本原因: 3、评价: A ; B C 。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 (与欧洲大致一致) 2、表现: 3、缓慢发展的原因 A根本: B C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初具雏形(16—18C中期) 1、新航路开辟 (1)原因 A经济根源: B社会根源: C商业危机: D精神动力: (2)条件: (3)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问题:对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理解。 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③思想震撼之路 ④殖民掠夺之路: 2、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1)西欧早期殖民侵略兴起的原因: A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 B 为殖民扩张开了方便之门。 (2)基本历程: ① 15世纪-16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 ②17世纪:海上马车夫—— A崛起条件: B特点: 资本发达 C:存在问题:忽视 建设。 D对外扩张过程(表现): ③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 A崛起的过程 (A) 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B)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C)三次英荷战争( 世纪中期) (D)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 世纪中期 B英国崛起的条件 地理优势: 经济优势: 政治优势: 军事优势: (3)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 、 、 、 (4)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时期——初步形成(时间 — )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A ; B ; C D (2)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行业的技术革命,18世纪中期以来,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蒸汽时代;(1769年)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与 车;(1807美国富尔顿,1814英国史蒂芬孙) 生产组织形式: 的形成和发展;(1771年,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年前后,用机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②18C末,向欧洲大陆、北美扩展,19C中完成 ③19C中后期,向世界其他地区(俄.日.中)扩展 (3)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A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B首先发生在英国,由一国向多国扩展,其他国家的技术多从英国引进; C开始于 行业; D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 , 未真正结合; E出现了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 ; F人类历史进入 时代。 (4)工业革命的影响 A生产力: B城市: C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阶级和 阶级) D文化及思想: 。 E世界市场: 。 F环境问题: 2、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原因:A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条件; B交通工具提供的纽带; C世界殖民体系提供的保障 ②时间: 世纪中期 ③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原则:自由主义的原则; 内容: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 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3、课后拓展: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 )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原因 A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 的扩展以及 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欧美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B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初步形成; C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性的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大量资本; D技术条件: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过程 A中心: 和 B标志: C主要成就: 发明和应用: 的发明; 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时代 新兴产业的兴起: 工业、 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 工业发展起来 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向 农业发展 (3)特点: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①生产力: ②社会关系: 组织的产生,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③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向 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④世界市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并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世界走向一体化 (1)历史背景: A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联系 B客观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2)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 A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B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世界劳动分工的格局: 粮食、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 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 C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 D导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民族民主运动 总结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1、 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是其根源; 2、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客观条件; 3、 是其主要途径 4、两次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5、 是其技术条件(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试说明(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2、原因: 3、过程: (1)开始解体: 后,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商品输出, 以 为标志 (2)解体加速: 后,列强侵略的范围深入到中国内地 (3)进一步破坏: 后,列强加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4、表现 ①农业 程度有了一定发展; ② 遭到沉重打击; ③商业和金融业: 大量增加, 商人出现,贸易中心由 转移到 5、影响: 。 (二)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2、发展概况 ①时间: ②地点: 主要颁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A ; B C 3、产生途径: A B 4、代表企业: A上海: ;B广东: ; C天津: ; (三)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时间: 2、原因: A ; B“ C 3、代表企业 4、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特点 (1) ; A分布: ; B部门: ; (2) ; (3) ; 5、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影响: A B (四)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时间 ) 1、原因: 2、概况 (1)速度与规模都是空前的(团体、企业) (2)发展的最主要行业 、 3、结果: 。 4、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影响: 5、启示: (五)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抗战前夕(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有利:(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 (2) 不利: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1936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1935年后,各行各业发展局面普遍较好 (六)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受到沉重打击)及原因 1、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时期主要是 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 2、 掠夺 (七)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1)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 A国民政府的 政策 B 压迫 C繁重的 (2)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小结 二、近代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一)促进: 1、 ; 2、 ; 3、 ; 4、 ; (二)阻碍: 1、 ; 2、 3、 ; 4、 5、 ;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 (一)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面临的压迫 (1)背景: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 (2)压迫: (3)具体表现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A限制 B攫取 ,大量倾销 、输出 、掠夺 C ,直接摧残中国民族工业 D抗战胜利后, ②本国反动势力的压迫 A甲午战争前,清政府 B国民政府大举 、滥发 ,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 C国民政府和 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二)出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发展 1、斗争的目的:①为了本阶级的生存与发展②为了民族利益 2、斗争的对象: 、 、 3、斗争的方式:①罢市、游行抗议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③捐款捐物,支援抗战④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政治 4、主要事例:五四运动、济南惨案、九一八后、一二八后,抗战爆发后) (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双重)两面性: ; 另一方面 认识: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经济上: ; 2、政治上: 3、思想上: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 服饰的变化 1、近代(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20世纪上半期)) (1)男子服饰: ---- ---- (2)女子服饰变化: --- 。(20世纪20年代改良) (3)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 A B C D (4)近代服饰的特征: (5)近代服饰变化趋势: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1)概况 A50-60年代中期: ; B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未: ; (2)服饰特点: 3、改革开放至今 A表现:异彩纷呈 B特点: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 2、西餐: (1)传入时间,原因: (2)对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的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中国传统住宅:北方:四合院 2、逐渐西化、中西合璧: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建筑的欧化 3、完全欧化的建筑:20C30年代前后,京、津地区出现,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完全的欧化,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精神生活,而不属于物质生活) 1、近现代婚姻风俗变化: (1)近代: 。 (2)建国后: 。 2、丧葬礼俗:(1)19C未20C初:中西旧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主要为旧式; (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3、其它社会风俗: 、 、 、 社交礼仪:废除旧礼仪,制定新礼仪(见面礼节变化)、反对旧道德、提高女子地位 4、变化的原因: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及其他:A 的传入影响; B近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 、 、 ); C 的提倡; D近代以来中西方交流与近代外交的需要。 5、特点:即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有新旧并存的现象。 (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因素 1、根本原因: 。 2、具体原因: (1)政府的改革,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 (2) 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兴起,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 (3)近代 发展,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 (4)仁人志士的推动。 (六)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西方) 2、带有明显的 色彩。 3、 、 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 (空间范围)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1)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写出以下各种交通工具问世的时间,及出现在中国的时间) A轮船 B火车 C电车 D公共汽车 E飞机 (3)建国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 (4)近代交通变化的原因: (5)近代交通变化的影响: A正面影响: 。 B负面影响: (一) 邮电通讯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的发展。 开始时间、标志: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出现标志—— 年丁日昌在 架设电报线; 年国内无线电报; 年国际无线电报 (2)电话:出现标志—— 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建成电话交换所;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大众报业发展的原因、特征 (1)原因: A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 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 B外因: 。 (2)特征:以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铅字印刷等编排形式为重要特征。 (3)政论性报刊: 高潮阶段——维新运动时期; 兴盛阶段——辛亥革命时期及民国成立后; 作用—— 。 (4)通俗性报刊 (5)画报 3.国人办报的状况。 (1)时间、标志: 年《昭文新报》 (2)近代政治高压的环境中,国人办报具有相当的难度。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近代广播的发展状况。(略)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互联网出现的原因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993年开通第一条专线; 发展的原因:A ;B ;C 影响: A B 。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一)政治: 1、 ; 2、 。 (二)经济: 1、 ; 2、 ; 3、 。 (三)思想文化: 1、 ; 2、 。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 爆发: (1) 时间: (2) 地点: 美国 纽约——世界 (3) 标志: 2、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 (2)具体原因: (3)直接原因: 3、过程(主要表现) 金融业(银行倒闭) 、工业(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农业(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对外贸易(剧减) 4、特点: 5、经济危机的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 (二)胡佛的应对政策 (三)经济危机的教训 A B 二、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实施的背景: 1、 2、 3、 (二)目的 1、直接目的: 2、根本目的: (三)过程及内容 1、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A第一阶段:时间:1933.3——1935年初着 B第二阶段:时间:1935——1939着重 2、主要内容: (1) ;1933年颁布《紧急银行法》 作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A农业: 作用: B工业: 作用: (3) 。 作用: (4) :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5) :1935年《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1)进步: A经济: B政治: D世界: (2)局限: 。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关系新调整(自主阅读) (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第一阶段: A主要的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 B经济状况: C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大规模实践和应用。 D主要经济政策: E实践结果:减轻危机破坏,控制失业,稳定社会 F主要问题:财政赤字、高额国债、通货膨胀 2、第二阶段: A主要的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 B经济状况: C经济理论: D主要经济政策: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 E实践结果:一时见效长期滞胀 F主要问题:严重滞胀 3、、第三阶段: A主要的总统:里根、乔治·布什 B经济状况: C经济理论: D主要经济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E实践结果:经济回升增长摆脱滞胀 F主要问题: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 4、第二阶段: A主要的总统: B经济状况: C经济理论: D主要经济政策:消灭赤字财政、充分就业、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E实践结果:低通货膨胀和低就业率 F主要问题:贫困与富裕竞争与垄断并存 “新经济”:概念: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的两大标志:一是电脑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 小结:不同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发展水平 19世纪末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19年 年代 70年代 1981年 (三)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略,自主阅读) (四)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新变化(共同点) 1、 2、 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请大家阅读课本130页,思考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 1、实施的背景 2、内容:时间 A农业: B工业: C商品流通贸易: D产品分配: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 实施的背景 2、实施标志: 3、 内容:①农业方面: 作用 ②工业方面: 作用 。 ③流通方面(商业方面): ④分配方面: B、 作用: 5、实质: 4、 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 一 二 7、启示:A、 B、 ;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二)形成过程 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工业化方针提出的背景(原因):(引导学生看P119“资料卡片”,了解原因) A、 B、 C、 D、 (2)方针提出: (3)成就与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1926) ①成就: A B C ②特点: (4)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A B C D国际形势: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A B (2)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 ①政策的提出和变化: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但随着粮食收购危机的发生,苏联党和政府认为,只有实行集体化才能解决国家所需的粮食。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这样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 ,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②过程及结果:1929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的集体化开始,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农业集体化”; 1937年底,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占到几乎100%的播种总面积,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3)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A、积极性: B、消极性: 3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形成标志: (2)含义: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3)主要表现 ①经济体制: 表现: A、 影响: 积极 a b c d 弊端: ②政治体制:(略) (4)特点: (5)教训: A、 B、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赫鲁晓夫改革(时间 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1、经济改革: (1)农业方面: ①措施: 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 (2)工业方面: (三)评价: 1、一方面: 。 2、另一方面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 ) 表现: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 ②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 ③结果:难以奏效。 2、政治改革 ①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 ②内容及影响 A、a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b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B、a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 b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 A、 a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b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 A历史原因: B现实原因: C外部原因: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概念: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经济范围内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性的内在联系,二战以来它已经包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经济。 二战后形成的这个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2、 构成: (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过渡:那我们首先走进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1) (2) (3)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过程: 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 主要内容: (1) (2) 。 3、实质(结果): 4、运营机构:世界银行(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 (1)世界银行(W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立时间: 年成立,1946年正式运行。宗旨与任务: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 时间: 年12月,1947年正式运行。宗旨与任务: (3)资金来源:各成员国缴纳的股金;决策方式: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呈正比。 (4)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都设在美国华盛顿;在战后初期都由美国人控制(主要表现在) 5、评 价: A积极: B消极: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1、成立背景: 2、过程: (1)二战后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立筹备委员会; (3) 年10月,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4)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3、性质: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临时适用,非正式国际组织非联合国下属机构 4、宗旨: 。 5、评价: (1)积极: (2)消极: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机 构: 2、特点: 3、影 响: A、对美国: B、对资本主义世界 C、对世界: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概况 1、从欧共体到欧盟(EU) (1) 背景(原因) ①历史原因: ②现实原因: ③根本原因: ④外部原因: ⑤直接原因: (2)欧洲联合的过程 ①经济一体化: 1951年 同体——1958年 、 ——1967年 。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一体化 A欧洲各国奉行 ”,不允许其他的外部势力插手欧洲 B并且在国际舞台上主张欧洲各国“ ” C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 ”成立 D80年代,欧洲各国的共同防务合作也进一步加强 ③欧盟的形成和扩大: A、1991.12,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 年“马约”正式生效,欧盟宣告成立; C、2019年,成员国达到25个,2019年扩大到27个成员国; 可惜的是英国现在已经宣布脱离欧盟,并正在开展相关的脱欧谈判。 (3)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A、对欧洲: B、对世界: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背景: (2)过程:1987年美墨自由贸易协定;1988年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3年三国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作了补充;三国对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3)内容:三国在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在三国间自由流通。还就制成品、农产品、运输、环境、银行、保险、知识产权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 (4)意义: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 国家和 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多极化趋势中,进一步增强了美国这一极力量。 3、亚太经合组织(APEC) (1)背景: A、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刺激作用) B、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内在需求) (2)建立和发展: ① 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 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 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④ 年,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201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达21个; ⑥ 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 年在北京雁栖湖举行 (3)意义: (二)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的主要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 ②促进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经济技术合作; ③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消极影响: ①各区域组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②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4、全球范围内普遍接受和认可市场经济制度,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 6、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 7、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二)表现: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1)背景:A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它的繁荣成为各国和世界经济繁荣的象征。 B关贸总协定(1948—1994)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课本158) (2)建立: ①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启动 ②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③ 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3)宗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 (4)性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 (5)意义: (6)发展:中国“入世”:(截止2019年12月,共有148个成员) ①背景: A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B1971年关贸总协定将台湾代表逐出为中国恢复合法地位奠定了基础。 C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②历程: A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复关”申请:1986年 )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加入世界贸组织的谈判,并于2019年12月正式加入该组织。(“入世”: 2001年11月10日(多哈) ③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对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3)影响和作用:①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具体表现(课本159—160) 2、其它表现: (1)资本的跨国流动。(国际贸易的增加)(2)生产的国际化。 (3)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4)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5)世界市场的扩大。 (三)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实质: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A对世界经济: B对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机遇、挑战 3、存在问题: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被日益边缘化; 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4、对策: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全人类共同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9-56) 1、 背景(条件): (1) (2) (3) 。(4) 2、过程(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1)大力发展 ,建立国家 的初步基础。 ①主要成就: ②主要分布:分布于东北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 A B C 结果: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④影响: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 ①主要内容: A农业: B 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特点: ③实质: ④评价: A积极: B不足: (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的十年( ~ )) 1、背景: A B C 2、取得哪些成功的探索? (1) (2)1956年中共“ ” A背景: B主要矛盾 : C主要任务: 。 D经济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E意义: (3)成功: 年,八字调整方针:“ ” 3、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 ”和 ①“大跃进” 年底, A主要表现: B影响: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 4、探索中出现曲折的原因: A、 B、 C、 5、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 启示一: 启示二: 。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966---1976年) 1、概况: (1)经济建设大混乱(1966-1971)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 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2)经济起色( ): 主持中央工作 (3)经济好转复苏( ): 对经济的全面整顿,以交通为突破 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 错误 2、影响: 坐标图小结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66年 76年 二、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2、时间、地点:1978年底 北京 3、全会的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上—— (2)政治路线上—— (3)组织路线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历史意义: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 农村 (1) 背景 A B (2) 经过: 年安徽、四川先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基本形式的 制; 1983年推向全国; (3)影响: 2、城市 (1) 原因: 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3) 主要内容、原则 A基本任务: B中心环节: ; C管理体制: 。 D所有制结构: E分配方式: (4)影响: (一) 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 1.过程 A 年7月----对 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B 年---我国在 、 、 、 设置四个经济特区。 C 年----开放 个 市 D 年----开放 、 、 为经济开放区。 年 海南为经济特区 E 年----开放 。是 的标志 F内地 3、开放的格局: 4、特点: 5、意义: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 (1) 背景: 国际: 国内: (2)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A邓小平南方谈话 (A)内容: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④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⑥关于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B)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3)中共十四大 年 主要内容: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A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 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 中共十四大召开 ——提出 D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E 中共 大召开 ——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②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意义 A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C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