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时序要清] [线索要明]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按四条线 索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线索一: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 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德 治”“仁政”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 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线索二:儒家思想的改造与独尊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线索三: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 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 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线索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 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了具有时代特 色的新思想体系。 第 24 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2)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 以法治国,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 进步的重要条件。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 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 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一、传统文化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古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一)背景 经济因素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 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文化因素 随着“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 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因素 “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 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宽松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二)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 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 张。 (三)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 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四)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 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 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 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中国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一)思想主张 1.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 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2.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 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 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 3.调整“礼”和“仁”的方法:中庸。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 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 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4.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和任意刑杀。 5.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 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6.世界观:(人民)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 优先地位。总之,孔子系统地提出了“人学”的思想观点,在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上,有 着独到见解。 (二)文化贡献:《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1)《诗》——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 3 000 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 保留了 305 篇,通称 300 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各 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 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2)《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 28 篇。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的目的,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体 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3)《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对 周礼有很深的研究,很有感情,心向往之,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实践。 (4)《乐》——指《乐经》,是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重视音乐,认为这也是道德教化的 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求完善。 (5)《周易》——这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 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占卜之书,其中也含有人生经验 和哲学思想。成书于商周之际。孔子研究《易》,用力甚勤,爱不忍释。 (6)《春秋》——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终 于鲁哀公 14 年(前 481)。 因《乐经》失传,故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这是儒家的基本经 典。孔子对“五经”的研究和整理,是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2.述而不作 (1)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记写成《论语》。 (2)后世的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 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  三、古代中国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有深厚的理论思维,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关于“天道”与“人道” 相互关系的研究,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 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这二者的关系之所以引起 中国古代哲人的关注,和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建 立了自然哲学丰碑的人物是老子。 (一)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 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二)评价 1.积极意义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 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2)老子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论述,展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其中 充满智慧和洞察力,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 在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 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 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2.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 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四、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   (一)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问题的争鸣 战国时期思想学说的“百家争鸣”都产生于学者们对“天道”与“人道”二者相互关 系的不同理解。 1.孟子 “仁政” 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思 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 税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 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主张“性本善” 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 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倡导“养浩 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 “天道”与“人道” 的关系 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 2.荀子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 民本思想 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自然界的 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对“礼”的 认识 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荀子提 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荀子关于“天道”的论述,是受了道家的影响,将天理解为自然,天道即自然法则。 他讲“人道”仍坚守儒家观点,重礼制、道德教化。他关于“天道”与“人道”相分的理 论成为中华民族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成为后来自然唯物论者的重要依据。 3.庄子 (1)“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2)“齐物”: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 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3)“逍遥”: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 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 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4)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 (5)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 须顺应自然。 (6)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4.阴阳五行家:阴阳五行说,其创始人是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邹衍。这是一个非常政 治化的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德”相克相生原理(称为“天道”)去解释说明王朝 的兴衰更替(称为“人道”)。邹衍认为,王朝更替的次序是:土德(黄帝)→木德(夏禹)→金 德(商汤)→火德(周文王)→水德(?)→土德(?)。每个王朝代表一“德”,一个王朝衰落后, 会被另一“德”的王朝所代替。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影响很大。秦朝尚黑色,汉朝尚黄色,都足以说明。汉朝以后, 阴阳五行说仍然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有些朝代的开国之君都要请人推算自己当主何“德”、 尚何“色”,作为自己“奉天承运”的根据。 (二)墨家思想 1.“兼爱”(核心思想):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 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 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距的爱(“爱人若爱其身”)。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 奔走。 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 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 奢侈浪费。 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 同天下之义”)。 (三)法家思想 1.思想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 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影响 (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 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 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探究主题(一)——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史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 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 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主要说明了“士”阶层的崛起,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其中“士” 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通称。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百家争鸣”局面中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提示] 基本条件: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 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 展。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 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 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 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教你读史] 史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提示] 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 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 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 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 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 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 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探究主题(二)——早期儒学的形成 [史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 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 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 政治理想。 [提示] 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政治理想:君主 用贤人,行仁政。 [史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 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 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教你读史] 史料孔子从“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和“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两个角 度指为“仁人君子”应具备的“理想人格”。 [思考] 根据史料二,说明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提示]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 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同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异 目的 维护奴隶主 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1.(2016·太原模拟)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 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 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解析:选 A 战国时期除了四大学派,还有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等比较有影响的 学派,说明各派受众较多,社会分化严重,故 A 项正确。 2.(2017·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解析:选 B 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 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 故 B 项正确。 3.《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 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解析:选 D 由材料“‘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 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 化的政治要求,故 D 项正确。 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 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解析:选 D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 A 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 平等,故 B 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 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 C 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 D 项正确。 5.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 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解析:选 C 韩非子强调的这种君臣之间的买卖、交易、互相算计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 益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了以宗法血缘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利益至上逐渐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故 C 项正确。 6.“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 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 也。”这一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 B.确立了法家主导地位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权 D.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权术及法的赏罚,有利于加强君主的专制,故 C 项正确。 二、儒学官方化——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等学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 穿起来,形成的儒学体系。 2.内容 (1)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2)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 (3)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3.影响 (1)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有 积极作用。 (2)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5.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 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 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 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 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二、正确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向有所误解。误解之一是,以为这一国策是董仲 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既然是“罢黜百家”,就以为从此禁绝了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其实不然。近年来中外学者对此作了澄清,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仅仅采用 董仲舒一个人的建议;汉武帝也没有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其本意是确立儒家在官学 中的“独尊”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这些学派依然可以在民间自由流传,并没有禁绝。 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获取功名富贵。但是到了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 交,梁启超、章太炎、邓实、刘师培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就是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是造成中国文化学术落后的祸根罪源,也是导致中华 民族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由此形成定见与成说,其实这种定见与成说是一种误解。 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 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儒家拘泥迂腐的作风,和他好大 喜功的秉性格格不入。他所用的大臣,大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知刑法的人。他的治国方略 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 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家的发明,商鞅、韩非、李斯都精于此道,秦始皇根据他们的 理论,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士人—— 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于儒家经学之中,专注于诠释 章句,而无暇旁骛,终于达到了目的。 探究主题——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史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 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 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思考] 史料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提示] 史料表明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史料二] 新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思考] 综合分析三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 [提示] 信息:汉武帝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在全国 各郡县设立学校,推广儒学;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影响:教育为 儒家所垄断,儒学得到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 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 1.董仲舒将天命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目的在于(  ) 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 B.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 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 解析:选 D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不是为了探寻世界本源和总结历史的变化, 而是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故 A、C 两项错误,D 项正确;董仲舒的 天命观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这是作用,不是目的,故 B 项错误。 2.《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 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解析:选 D 题干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体现出了天人感应的 思想,故 D 项正确。 3.(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 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 的观点(  )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解析:选 C “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表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 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 C 项正确。 4.(2016·保定模拟)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 讲究对仗之美,直白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 措辞中称引儒家经典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 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 解析:选 D 根据题意,汉代诏令措辞中不断引入儒家经典,体现了儒家影响力的不断 加强,故 D 项正确。 5.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 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可知董仲舒的“三 纲五常”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它迎合了当时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由此成为中国的正统思 想,故 A 项正确。 6.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8 234 次 36.2% 法观念 法、刑 4 648 次 20.5% 财富观念 利、财、富 5 395 次 23.8%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 427 次 19.5% A.社会贫富分化 B.法家大行其道 C.重利观念盛行 D.伦理脱离政治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仁、礼、信”和财富观念“利、财、富”说明当 时社会经济出现贫富分化,故 A 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 全国卷Ⅰ 201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 儒学的态度 2016·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全国卷Ⅱ 2015·孟子思想主张; 2015·儒学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2014·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 [考情分析] 在新课标全国卷的试题中,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儒家思想一直是高频考点。试 题设计体现课程改革的导向与要求,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设置新情境的水平不断提高。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 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增 强民族自信心。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1.(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 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选 C “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 久远的历史传统,故 C 项正确。 2.(2014·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选 D 题目以古代法律制度具体条文作为材料,以这种变化的原因作为考查点。 秦朝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行严密的法律制度,不注重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汉代儒学独尊后, 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越来越受到重视,表明了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近几年新课标全 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的全国卷专门设计了以儒学为考查内容的试题,从不同角度选 择材料,多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试题融入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二)学术成果创新考 3.(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选 C 题干提供了中国古代政治中常见的现象:儒家学者在批评现实政治时,以 三代“圣世”作为对现实的评判标准,以尧、舜作为专制君主的榜样。孔子崇尚周代礼制是 先秦及秦汉法家人物对儒家的批评,经常指其“复古”、“厚古薄今”,但儒家的精神实质并 非返古,而是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政治与社会的追求,这影响了后来儒者的价值观念。 历代儒者引以为批判现实依据的“三代”之美,以及传说中的尧、舜,都只不过是一种理想 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历代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有利于政治与社会稳定。 “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 2014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对儒家思想与理 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与 国际秩序的构建关系上。 [热点演练] 1.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 前 469 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 点是(  )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 解析:选 A 孔子主张“德治”,注重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属 于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故 A 项正确;孔子不主张个性自由,故 B 项错误;孔子主张维护 周礼,故 C 项错误;维护君主权威不适合苏格拉底,故 D 项错误。 2.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 观点的是(  ) A.主张“因材施教” 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认为“人性本善” 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解析:选 D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故 A 项错误;“重视人民群众力量”与“人 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强调人(或者人民)的向上的转变的主旨不符, 故 B 项错误;“性善说”只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指人天生具有道德意识,与题意不符, 故 C 项错误;孟子坚持“人性善”,荀子坚持“人性恶”,但是世间的皆有善恶之人,引导 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 D 项正确。 3.《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 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 思想强调(  ) A.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 B.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C.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D.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 解析:选 D 根据“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可知韩非子强调基层工作经验 的重要性,故 D 项正确。 4.古代民间谚语:“遗子黄金满毓,不如一经”,真实地反映了经学地位的提升,其 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末期 B.战国晚期 C.西汉中期 D.唐朝前期 解析:选 C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经学兴起,影响有限,故 A 项错误;战国晚期, 经孟子和荀子发展的儒家经学影响扩大,但并未被统治者采纳,故 B 项错误;西汉中期, 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经学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 标准,因此民间争相学习经学,经学甚至比“遗子黄金”价值更高,故 C 项正确;唐朝前 期经学早已成为主流思想,但其地位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故 D 项错误。 5.(2017·邯郸一模)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 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 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这表明东汉(  ) A.儒家伦理开始融入社会生活 B.礼仪规范已经得到严格遵守 C.社会秩序维护以道德为主导 D.政府社会控制范围逐步扩大 解析:选 D 从材料“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可知,政府 对伦理规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故 D 项正确。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6·宜宾测试)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 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 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 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 解析:选 B 百家争鸣的结束是在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故 A 项错误;《吕 氏春秋》为杂家的代表著作,材料体现的是各家思想兼容的特点,故 B 项正确;国家统一 的标志为秦朝的建立,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故 D 项错误。 2.经史子集,泛指我国古代典籍。《新唐书》载:“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 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下列属于“经”部的是(  ) A.《道德经》 B.《楚辞》 C.《汉书》 D.《中庸》 解析:选 D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 文集,即诗词汇编。《道德经》是子部;《楚辞》是文集;《汉书》属于史书;《中庸》是 四书之一的儒学经典著作,故 D 项正确。 3.《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 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 解析:选 A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 与题干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故 A 项正确。 4.(2017·蚌埠质检)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 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社会秩序 B.强化中央集权 C.构建平等社会 D.缓和诸侯纷争 解析:选 A 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 A 项正确。 5.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 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 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解析:选 D 孔子反对赵氏、季氏、田氏的做法,旨在维护落后的宗法等级秩序,反对 社会变革,故 D 项正确。 6.《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 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非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 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解析:选 A 材料“韩非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 表明法家思想源于道家,故 A 项正确;西汉初期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用道家无为而治 思想治国,故 B 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不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法家思想源于道家思想,但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材料 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 7.秦汉时期,谶纬神学(一种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界 的许多现象皆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B.论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齿 解析:选 A 董仲舒借用谶纬神学改造儒家思想,使之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 势力,从而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使儒学走上正统地位,故 A 项正确。 8.(2017·洛阳统考)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 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 30 余次,而唐代则达到 130 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 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 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解析:选 D 君主自谴符合“天人感应”的理论,其主要意图是宣扬自己天子的地位, 这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 D 项正确。 9.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解析:选 D 无论是秦焚书坑儒,还是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做法都是出 于政治需求,以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来巩固统治,故 D 项正确。 10.(2016·佛山质检)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 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 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 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解析:选 C 在中央设立太学,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重要途径,这必然加强了儒学对知 识分子的吸引力,从而改变了知识分子的构成,故 C 项正确。 11.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 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 争”。 《史记》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反映了(  ) A.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天下之 学士靡然乡风矣”可知,公孙弘已与原始儒学“义合”“从道不从君”的主张有所改变,肯 定君主的权威,与法家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所类似,公孙弘以白衣为天子三公,受到学 士追捧,可见儒家逐渐走上了政治化的道路,故 C 项正确。 1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解析:选 B 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辟犹水火”,相互批驳对立,故 A 项错误。诸子百家 “相生”“相成”,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 B 项正确。诸子百家并非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儒生)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 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既然不能改 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 ——毛圣泰《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 则民有逆命。”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 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 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等 材料三 董仲舒……开启了儒家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 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 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有什么不足?(3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哪些继承了先秦的儒家思想?在 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2 分) (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的不同地位说明了什么?(4 分) 解析:第(1)问,“……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说明儒学与现实不 适应。第(2)问,从“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夫仁、义、礼、智、 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两句话说明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据材料二第二、三段 引言分析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第(3)问,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 其影响。第(4)问,从儒学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思想要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 答案:(1)不足:脱离现实。 (2)继承:民本、仁政。 发展:神化皇权、天人感应。 特点:外儒内法、神学倾向。 (3)影响:有利于大一统、中央集权;奉为正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有利于中 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 (4)说明:思想要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 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材料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 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 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材料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 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 然。 ——伏尔泰 材料丙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 做了两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 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12 分) 解析:根据材料甲中“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材料乙中“他所 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材料丙中“儒家满口 仁义道德”得出强调孔子的道德观;据材料甲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 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中“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材料丙中“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 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得出孔子的法律观。在评论中,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 面论述。 答案: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成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 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 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必须答出中西两个角度)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 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 第 25 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1)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条件。 (2)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 即理也”。因此“心学”也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 (3)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 (4)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5)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 生了巨大冲击。 (6)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经世致用、批判专 制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一、儒学的世俗化——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一)背景:儒学的困境 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魏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对社会影响巨大,在各个方面无孔不入; 盛唐开放的社会风尚也摧毁了儒家的道德底线。 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 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二)内容 1.奠基人“二程”的主张 (1)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思想核心)。他们认为阴阳二气和五行只是“理” 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先有“理”后有物(逻辑上的先后,非时间先后)。“理”既是 自然的普遍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 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天人一理”思 想取代了过去的“天人合一”思想,即“理”取代了“天”,是一种进步。) (2)把握“理”的方法(方法论):“格物致知”。“理”是先天存在的,“物皆有理”,只 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伦理道德是天生,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程颐提出“存天理,灭人 欲”,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论者称,其目的是重塑道德规范,而非禁绝一切私 欲。) 2.集大成者朱熹的主张 (1)世界观:理一气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理”是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 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 (2)方法论:格物致知。通过接触、研究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 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3)道德观: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理”是世界的本 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 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 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三)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 学派。 (四)理学的世俗化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宋代理 学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 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社会”。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 通俗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 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 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 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例 如,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 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 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  二、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 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理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 经完成。 (一)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1.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 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被称为“心学”。 2.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因为“理”在“心”中,所以穷理不必向 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他批评朱熹的理学 过于支离、烦琐,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二)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1.“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心 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2.“致良知”。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人人 皆有成圣的潜能);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 知的本性。 3.“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用良 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三)影响 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 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 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王学弟子 任性废学的弊病。 探究主题(一)——宋明理学的特点与评价 [史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 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 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在传统儒学寻找” 体现出了理学形成中的特点,同时从哲学角度论述宋代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 [提示]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史料二]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 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 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 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 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 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等信 息,体现了史学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论述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思考] 根据史料二,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 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 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 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1.三大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 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 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 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 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 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 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家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 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 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 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探究主题(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史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 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史料二]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格物 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 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二程与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提示] 都认为世界万物来源于理,所谓“天理”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史料三] 王阳明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 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思考] 史料三体现了王阳明怎样的思想主张?与程朱理学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 主张: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不同: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是主观唯心主 义思想;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现“天理” 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思 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 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 达到良知 不同点 哲学范 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 本质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 为目的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1.(2016·唐山模拟)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 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其 言论意在(  )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北宋”和材料信息中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各以其人 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得出对中国传统儒学的冲击,意图复兴儒学,故 C 项正 确。 2.(2017·皖北协作区联考)《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 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 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 解析:选 D 材料中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 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 D 项正确。 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 “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中对儒教和佛教的论述,特别是“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 虽不同,而同归于治’”体现了当时儒学面临来自佛教的冲击,出现了儒、佛合流的现象, 故 B 项正确。 4.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 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 枣红色。这反映了(  ) 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 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 解析:选 B 宋明理学是国家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财神”等反 映出普通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 色”体现了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这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 B 项 正确。 5.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 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 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材料(  )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认为“理”“欲”相统一 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解析:选 B 依据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 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得出理在欲中,欲望得到满足,才能实现天下大治,故 B 项正 确。 6.“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选 A 材料“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反映获取理的方式,故 A 项正 确;“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心学主张,故 B 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是心学主张,故 C 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主张,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 误。 7.(2016·宜宾诊断)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 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解析:选 B 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 B 项 正确。 二、儒学时代化——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一、时代背景 经济上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 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 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 政治上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 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文化上 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 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 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理学家鼓吹的 理论空洞、虚伪,导致知识分子逆反,他们反对空谈心性,力倡“经 世致用”的务实之风 二、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思想 (1)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他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 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旨在打破孔孟之道及其变种程朱理学的垄断地位。 (2)斥责理学虚伪。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他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 的见解,认为“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3)抨击君主专制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他反对男尊女卑,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赞 扬改革;人人平等,尊重生命;肯定农民起义;批判“重农抑商”,主张理财,符合明中后 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4)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 2.评价 (1)李贽是我国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 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带有民主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李贽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成为后世之楷模,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他当作反孔 的先驱。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政治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思想,认为君臣之间应该是协力合作关系。 (3)主张限制君权,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4)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所谓法者, 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而无法治,吾以谓有法治而后有人治。”) (5)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认为天下之人应该是国家的主人,衡量治 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 之忧乐。”) 2.经济思想: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3.影响 (1)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冲击儒家的正统地位。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对未来社会的 希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开明君主理想化的追求中,保留着传统的印记。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政治上 (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如“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具有早 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 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 (2)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亡国指某姓王朝的灭亡;亡天 下指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严重破坏,以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2.思想上:经世致用。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作风;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3.学术上:注重实学,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4.影响 (1)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政治上 (1)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2)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不断发展,后代必然胜过前代。因 此,他反对复古,主张社会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所改革。 2.唯物思想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认为“气”是物质实体,是宇宙本原, “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所依也”。) (2)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 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经济上:重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 脉)”。 4.影响 (1)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 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1)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 点。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 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 统治的理论基础。 探究主题(一)——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史料一] 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乏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 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 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夫栽培 倾覆,天必田材,而况与人乎?强弱众寡,其材定矣。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众者寡之 附,不附即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其能违天乎哉! ——李贽《明灯道古录》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 人之欲”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强者弱之归”“众者寡之 附”表明李贽把“强凌弱,众并寡”看做是天理,承认自由竞争。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 [提示] 个性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李 贽认为这种自由竞争是天道之常,肯定自由竞争的合理性。 [史料二]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史也。秦之所以 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专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 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 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教你读史] 史料二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 的“私天下”。史料三中“分天下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下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 权,反对君主“独治”。 [思考] 根据史料二、三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 的观点,令维护儒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反封建专制,带有 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 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 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 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 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 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探究主题(二)——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的认识 [史料一] 宗法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 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 作用,使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在这 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是无法持续成长的。 ——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知识新视野》 [思考] 史料所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史料说明了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里,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缺乏其生长 的土壤,传统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这也导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未能跳出传统儒学 的范畴,没能发展成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史料二] 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 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 为顺民,并在中央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 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 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知识新视野》 [思考] 史料所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 它严重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扼杀了适应时代 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进而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延缓了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 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1.《时宪历》系明末徐光启等以“西洋新法”编制而成,清顺治元年由传教士汤若望 上呈清廷,被定名为“时宪”,予以颁行。后引起中国儒生和钦天监旧官员的不满,导致理 学与西学之争,《时宪历》遭到废除,传教士也受到打击。材料反映了(  ) A.文化冲突阻碍社会进步   B.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C.程朱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D.中国的传统历法更加精确 解析:选 A 《时宪历》是以“西洋新法”编制而成,精确度较高,结果引发中西文化 争论而被废除,阻碍了中国历法的进步,故 A 项正确。 2.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 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 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解析:选 C 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 C 项正确。 3.(2016·太原模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 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 羲(  )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解析:选 B 通过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 众’”得出其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 B 项正确。 4.(2017·晋中名校联考)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选 C 黄宗羲的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故 A 项 错误;黄宗羲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体现出他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故 B 项错误; 明末清初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故 C 项正确;宋明 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 D 项错误。 5.顾炎武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表 明顾炎武(  ) A.挑战传统儒家思想 B.主张知耻和洁身自好 C.要求发展民间经济 D.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 解析:选 D 材料中“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翻译为:不把穿破旧 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认为是羞耻的,而把百姓没有受到自己的恩泽认为是羞耻的。由此可 以看出材料强调统治者不应该立足百姓是否受到自己恩泽,而是注重改善民生,故 D 项正 确。 6.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 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 在此,王夫之(  )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解析:选 B 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 故 A 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 理性选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否定,故 D 项错误。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 儒学思想 全国卷Ⅰ 2015·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2014· 唐 代 三 教 合 一 潮 流 ; 2014·宋明理学;2013·程朱理学 成为统治思想 — 全国卷Ⅱ — —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2·宋明理学——心学; 2010·心学 201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坚持和追求学科素养培养、学科能力培养方向,注重引领正 确的情感价值观导向。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取向,注重通过 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2·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 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选 D 本题迁移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材料中“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在王阳 明看来士农工商四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但均是为了“有益生人(民) 之道”,即为人民的生存而服务,从“道”的层面而言四者完全没有差异,因此他在此强调 的是如何用心对待人生所处的境遇或事业,故选 D 项。 2.(2010·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选 A 本题迁移考查陆王心学。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 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与之相对应的观点则是心学,“心外无物”,故答案 为 A 项。 3.(2011·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 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 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迁移考查黄宗羲的思想。A 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是顾 炎武的思想;B、D 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有判断是非的权力,有一定的民 主色彩,故选 C 项。 新课标全国卷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杜绝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 对点”的试题。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 运用史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 决问题。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4.(2013·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 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根据所学, 宋代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并给其作出注解, 随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程朱理学逐渐 成为统治思想,答案选 C 项。 5.(2014·全国卷Ⅰ)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 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 佛道思想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 治地位最为稳固,故 C 项正确。 新课标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色。近几年历史选择题能力考查层次相对较高, 选项的设定多为结论性表述,学生只有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多角 度把握历史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6.(2014·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 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解析:选 D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故 A、B 两项错误;宋 明理学家继承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 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是近几年新课 标全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在试题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热点演练] 1.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 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解析:选 B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说明作者对理学持批评态度, 故 B 项正确。 2.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 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  )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解析:选 B 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 亲”体现出了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从而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 B 项正 确。 3.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 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 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解析:选 B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 “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古代法制也深受其影响,故 B 项正确。 4.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 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  ) A.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解析:选 C 材料中的“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此所以为王政也”表明,这是把人 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显然是对“理学”思想的批判,故 C 项正确。 5.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 “其用之身 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 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解析:选 B 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认为“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 体现了其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故 B 项正确。 非选择题增分研究 全国卷 40 题、41 题答题规范 第 40 题典例精选(2015·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 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 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 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 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 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 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 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 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 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 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 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 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 分) [高分建模]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 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 分) 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材料一及 所学知识 指出,概括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 学宋代理学 不同;发展 10 分, 5 个点 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1.不同(比较类模板——分点列表,归纳异同) 问题 分层信息 主旨提炼 概括归类 材料 无 不同 孔孟 儒学 所学 孔子:“仁”“为 政以德”“有教无 类”;孟子:“仁 政”“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强调仁政、民本 不同:孔孟 强调仁政、 民本;董仲 舒强调天 人感应、君 权神授 材料 无 汉代 儒学 所学 大一统、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君权神 授、三纲五常等 强调大一统、天人 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2.发展(概括类模板——结合材料及所学,逐一概括) 问题 分层信息 概括归类 材料 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周孔 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这一主张得到宋代儒者接 受并发扬 发展 宋明理学 所学 理学强调“理”,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等 发展:宋代儒学重视孔 孟儒学 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 养的认识 [答案] 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 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养与完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 分) 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 共通之处 8 分,4 个点 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问题 分层信息 主旨提炼 概括归类 材料 “唐代韩愈以周公、 孔子后继者自居”,鄙 薄汉代以来的儒学 主张回归孔孟;否定 汉代以来的儒学 所学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复兴儒学 材料 “汉代学者为王莽篡 汉而伪造的”“主张 回归孔子所编定的 《诗经》《礼记》等 原典” 否定后世杜撰之说;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 共通之 处 所学 撰写《新学伪经考》, 宣传维新变法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 否定后世杜撰之说; 为宣传自己的思想服 务 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 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 为伪书 [答案]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 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 分) 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本设问属于启示类题目。 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材料 主干信息 主旨概括 连句成文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 展创新。韩愈鄙薄汉代以 来的儒学,开宋代“新儒 学”之先河 历史地看待,儒学是不断 发展的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周礼》《左 传》系伪造,主张回归原 典;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 革家 区别地看待,理解真正的 儒学 历史地看待,不应盲目的 肯定或否定;区别地看待,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答案] 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 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 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 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 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解析:选 A “天理自然”符合道家思想,魏晋时期作为儒学的玄学思想中包含道家思 想,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故 A 项正确。 2.(2016·芜湖质检)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 判的佛学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宋儒不再批判佛教 B.宋朝儒佛地位相当 C.佛学渗入儒家义理 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解析:选 C “批判的佛学者”意思是宋儒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或汲取了佛教的部分 精髓,并将之融入了儒学,故 C 项正确。 3.(2017·新乡调研)“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 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 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 人员要(  )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解析:选 C 材料中“若公时……若不公”表明是公不公,而非为不为,据此判断 C 项正确。 4.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 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也。”材料表明(  )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 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知,古代圣贤教育的目的无非是讲求义理,以理修身,推己及人, 关注道德,故 C 项正确。 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 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 心的作用,故 A 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 B 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 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 C 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 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6.“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解析:选 A 材料中“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知 王阳明认为天理在每个人心中,故 A 项正确。 7.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 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 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解析:选 B 根据题目中“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可知李贽借 由肯定私心来宣扬个人自由,B 项正确。 8.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 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 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  ) 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解析:选 A 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 之常情,故 A 项正确;李贽的思想是认可了朱熹的观点,故 B 项错误;本题材料没有涉及 资本主义萌芽,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来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的信息,故 D 项错 误。 9.(2016·永州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 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又说:“法不立,诛不必, 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 A.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D.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解析:选 C “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是 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 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法不立……不可得也”是说要立法,依法管理社会,据此判 断 C 项正确。 10.(2016·湖南六校联考)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 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 解析:选 C 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表明圣人与凡人无异,破除了权威 崇拜,黄宗羲在此基础上提出君臣平等,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 C 项正确。 11.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 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 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 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解析:选 C 顾炎武是明清进步思想家,有限制君权的反专制思想,他认为君主和贵族 是为百姓服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故 C 项正确。 12.(2017·衡阳联考)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 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 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  ) 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 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大意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态度是进行抨 击的。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 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 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 以利合而相资者邪!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 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 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 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 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 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 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黄宗羲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二中朱熹提出什么 观点?(10 分) (2)材料三中,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继承发展的社会背景。(7 分) 解析:第(1)问,据“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分析问 题所在,据材料二“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 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并结合时 代背景概括归纳朱熹的观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的 继承与发展。第(3)问,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社会背景。 答案:(1)问题:社会动荡;道德沦丧(伦理崩坏)。 观点: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继承: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用廉耻约束自己行为);道德修养应与家国天下相联系。 发展:把学术研究、道德修养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3)背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14.(2016·遵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片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等多种信息。 右面的绘画作者是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代皇帝。 此幅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 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 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 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妙思绝伦。人 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画家高超的技艺。 根据材料,提取图画中包含的政治或思想的一个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的信息 与说明相一致)(12 分) 解析:首先,提炼观点信息,题目明确表示,可以从政治或思想角度进行提炼。比如: 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三教合一、中庸、和为贵思想影响。其次,进行说明,坚持史论结合 的原则。如: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儒家中庸之道,而教派争斗不利于团结稳定等角度进 行说明。 答案:示范一:信息: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宗教和谐观)。 说明:从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百姓寻求精神寄托、宗教的特点来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范二:信息: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团结和谐或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说明:联系明朝的政治状况来答,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与图相关的信息,信息与说明能一致就可) [主干整合] 一大主题: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发展历程;一条主线: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的演变; 一个核心: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 [综合归纳]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历程 地位 原因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 期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 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 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 变革 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 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 能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 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 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 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 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 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 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 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 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 统治的腐朽 [针对训练]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 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西汉 宋朝 经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选 C 学习内容的变化与宗法制度的瓦解无关,故 A 项错误;仁政理念是先秦 思想家孟子所提倡的政治思想,故 B 项错误;宋朝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其决定了 教育的内容,故 C 项正确;陆王心学在宋代并未兴起,故 D 项错误。 [中外关联] 一、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 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 原因 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士阶 层受到重用 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 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目的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 服务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 不同点 历程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 法家思想受宠,为封建君主专制 服务,儒学逐渐成为大宗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 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 兴 背景 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 相同点 主题 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 成就 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深 远影响 [针对训练] 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 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解析:选 A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 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 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故 A 项正确。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欧洲启蒙运动 政 治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 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 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 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 济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 建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 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背景 思 想 明清之际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 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性质 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 地位 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是 17、18 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 内容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 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 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 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 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 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 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 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 鼓舞作用 [针对训练]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那样提出建立新社会制 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条件不同 C.思想条件不同 D.思想家个人素养不同 解析:选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之所以没有提出建立新社 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6·梅州质检)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 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解析:选 B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义利观,孔子、孟子和荀子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见利忘 义、唯利是图的行为,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故 B 项正确。 2.(2016·湖北七市联考)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 周一也。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 君子也。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 之小人也。”这说明秦什伍制(  ) A.融合了儒家思想       B.体现了法家思想 C.是西周之制的传承 D.是郡县制度的完善 解析:选 B 材料中主要讲“什伍之法”,即连坐法,是商鞅变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 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采纳的是法家思想,故 B 项正确。 3.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其观点(  ) A.体现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 B.表达了对独尊儒术的强烈不满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 D.反映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特点 解析:选 D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桑弘羊认为春夏是万物生长时期,应该实行仁政,而秋 冬则是生命蛰伏时期,适合实行刑法,体现的是汉代法律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故 D 项正确。 4.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  ) 时代 三代 东周 秦朝 汉朝 发展 盛 衰 盛 衰 A 时代 三代 东周 秦朝 汉朝 发展 盛 衰 盛 盛 B 时代 三代 东周 秦朝 汉朝 发展 衰 盛 衰 盛 C 时代 三代 东周 秦朝 汉朝 发展 盛 衰 衰 盛 D 解析:选 B 三代时期即(夏商周时期)教育被官府垄断,故三代时期是盛;东周(即春秋 和战国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是哀;秦朝以吏为师,是盛;汉代 自汉武帝始,推行儒学,创办太学以及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形成官学系统,故 B 项正确。 5.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 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 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解析:选 B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 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 B 项正确。 6.(2016·宜春二模)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 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 他们(  ) 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 以为是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得出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倡导个性自由,故 A 项正确。 7.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 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解析:选 D 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 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 民贵君轻思想,故 D 项正确。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 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选 B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 向统一,故 B 项正确。 9.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朱子之意, 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 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解析:选 B 材料未涉及世界本原之争,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 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治学方法,朱 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兄弟主张“发明本心”,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理气关 系之争,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与道统之争无关,故 D 项错误。 10.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  )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 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 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 解析:选 D 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并未体现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思想, 故 A、B 两项错误。题干“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出自《论语》,因而其引用这句话不能说 明目的是灌输心学理论,故 C 项错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说的是要以正道来侍奉君 主,如果做不到,那就不应该再当大臣,体现出了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的思想,故 D 项 正确。 11.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 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 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解析:选 B 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强调人的道德的 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甚远,故 B 项正确。 12.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 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解析:选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黄宗羲的“法治”思 想,前代思想家如韩非子早已提出,故 A 项错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这一时代特征无 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这一 时代特征无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不 同于前代思想家,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 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 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 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周易大传》 材料二 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 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 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材料三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 存亡的严峻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 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 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 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10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9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 分) 解析:第(1)问,材料信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可知这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所在,联系所学,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的背景中去分析。 第(2)问,从材料二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 平治天下”和“乾称父,坤称母”中概括分析。第(3)问,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 的继承上去分析总结答案。 答案:(1)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 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 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2)特点: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 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认识: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 的始终;思想自由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关羽形象 三国到隋唐 《三国志》中的关羽: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 隋唐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颂扬,名气也不大 宋元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 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 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 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 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 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20 世纪初 1917 年钱玄同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道:“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 就是孔丘关羽二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 子’。此等谬见,今后及应扫荡无疑。”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解析:材料列举了从三国到 20 世纪初关羽形象的变化。答题时,首先任意选择两个相 邻时段,分析关羽形象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论述造成其形象变化的因素即可。例如分析从 宋元到明清,得出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首先论述宋元时期造成其文学形象出现的 因素,接着论述明清时期造成其形象转变为宗教神灵形象的因素。 答案:变化:从宋元到明清,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 论述: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 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的伦理 道德,受到极力推崇;市民文学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任答两点即可) 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 关羽形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下层百 姓基于其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任答两 点即可) 综上,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 会不同阶层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