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1)
课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课时 执教者: 教学 设计 说明 一、 设计理念: 1、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猜想、想象、品味语言,感受诗的意境美,体会词语的精练美,感受“诗中有画”的特点。 2、学导并重,情智共育,在朗读中挖掘古诗教学的广度、深度、温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依据:2011版本的课程标准讲到: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 3、除了解本诗写景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即“诗中有话”。预习单列入查找作者的资料的设计,引导学生联系诗歌和写作背景去感受苏轼的乐观豪迈。 [设计依据:课标还提出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二、 设计思路: 1、由内而外的思路,从品词之妙到想象画面再到理解作者情怀,将本课设计定为三大板块:诗中咀华——诗中有画——诗中有话 2、设计生生互猜互动的形式品味作者用词之妙,在学生形成诸多小画面的基础上,教师范读,学生积累想象,完全可以描述心中整体图景。先期自主学习,结合预习单的作业,再通过小组交流,探究苏轼的乐观豁达情怀,从而使古诗内涵更为丰富,诗人的形象也丰满起来。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通过品读、猜想、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体味苏轼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诗中有画” 的特点。 3、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诗中有话”,引导学生体悟诗中蕴含的内在情感,感受诗 人的乐观豁达胸怀。 5 3、 拓展苏轼关于雨的诗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教学 重点 通过朗读、猜想,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理解诗意。 教学 难点 体悟诗中蕴含的内在情感,感受诗人的乐观豁达胸怀。 教学 准备 学生预习单、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5 一、 诗文导入,入境揭题 1、课前两小组派两名代表对诵主题词为“雨”的飞花令。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雨的诗。 3、解诗题,引导学生从课题中发现时间、地点等要素。 二、 诗中咀华,生生互动, (一)读字正确、读出节奏 1、结合预习单第一项内容,小组内互读检查。 2、点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3、 教师相机指导、点评,相机示范。 (二) 游戏猜句,品词析妙 1、把诗句读准确、读流畅是基本要求,如果能背诵下来更好了。挑战背诵前,先来做一个游戏——“我说词你猜句”。老师点到一个词,你将脑子里最快显示出的那句诗,告诉大家,比一比哪个同学诗句记忆得最牢。 2、教师点“翻墨”。 3、请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点“翻墨”这个词。 4、教师相机点拨,苏轼从翻卷的黑云,联想到自己常用的墨水被打翻的样子,在写作中运用打比方的方式,会使表达更形象。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诗人写云的变化,没有用“快”、“急”等词,而用“翻墨”一词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风云变化的画面,这得益于作者奇特而形象的联想。(板书:善于联想) 6、仿照老师刚才的方法,邀请学生做小老师点词,其他学生猜测小老师点该词的理由。 预设词语:跳珠、乱、水如天等,根据“水如天”,引导学生发现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板书:动静结合) 7、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点的词,包含这么多的内容,苏轼不仅善于联想,而且用字精妙,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奇幻的风雨图。 三、诗中有画,宏观欣赏 1、苏轼曾赞王维:“ 学生对诵诗句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谈对诗题的理解 小组合作检查预习单第一项,组长组织,组内互读互评。 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先背出诗句, 然后将自己猜想的该词的妙处说出来, 最后将自己的感受带进诗句中读出来。 小老师点词, 学生先背诗句, 接着将自己猜想到的该词的妙处说出来, 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分别带入诗句中朗读。 小老师点评。 5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苏轼的诗也有这样的特点。轻轻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展开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配乐范读)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点评。 3、苏轼在望湖楼上,看到这疾风骤雨,他挥笔而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他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他为什么而醉? 4、就让我们醉读此诗,这一遍要读出西湖边的那场风云变幻之景来。 一、 诗中有话,情感升华 1、 同学们,古往今来,诗人作诗大多借景抒情,在这首诗中,苏轼看到这眼前景色有怎样的情感表达呢?拿出预习单,小组交流第四题。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出苏轼作此诗的情感。(板书:乐观豁达) 3、 一场暴雨,在有的人眼中是狼狈的,然而苏轼却以一种随遇而安,欣赏的心态看这场雨,这是多么乐观的情怀,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尝试背诵下来。 四、 组诗拓展,朗读感受 1、 我们刚才学习了苏轼描写西湖之雨的诗,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他写雨的诗句。小组里读一读,你喜欢哪句,有怎样的感受,尝试着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ppt: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充满生活之趣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充满雄壮之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充满超脱之情 2、 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相机引导诗句中的情感。尤其是第三句,引导不仅有着乐观豁达之情,还有一种洒脱超然的情感。 3、 读诗,就要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才会读出其中的情感。孩子们,生活中难免遇到暴风骤雨,我们不妨以笑看风云的态度,去欣赏途中的黑云和白雨,那样的人生,必定会迎来雨后的“水如天”。 让我们一起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再次高声诵一遍。 作业: 1、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查找苏轼关于“雨”的诗词,读一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 学生倾听,然后描述想象中的画面, 学生接读课题 生答:陶醉于西湖的美景 学生齐读。 小组交流:结合预习单第四项,说一说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何种情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表达、争鸣。 个别背诵。 学生齐背。 学生在小组里朗读 学生用朗读向全班展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学生起立高声诵读。 5 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善于联想 动静结合 乐观豁达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