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课件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课件 目录 当堂检测 02 01 作品梳理 01 作品梳理 · 第 30 篇 岳阳楼记 · 第 31 篇 醉翁亭记 · 第 32 篇 湖心亭看雪 第 30 篇 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 注释 】①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②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 (1045) 。越,到。③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④具:同“俱”,全、皆。⑤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⑥属:同“嘱”,嘱托。 【 注释 】① 胜状:胜景,美景。胜,美好。②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③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际。④气象万千:景象变化多端。⑤大观:壮丽景象。⑥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⑦然则: 如此 …… 那么 。⑧极:至、到达。⑨骚人:战国时屈原作 《 离骚 》 ,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⑩会:聚集。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 注释 】① 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②开:指天气放晴。③排空:冲向天空。④曜:光芒。⑤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⑥樯:桅杆。⑦楫:船桨。⑧薄:迫近。⑨冥冥:昏暗。⑩斯:这,指岳阳楼。 ! 去国:离开国都。 @ 萧然:萧条冷落。 【 注释 】① 景:日光。②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③万顷:极言广阔。④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⑤锦鳞:美丽的鱼。⑥郁郁:形容草木茂盛。⑦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⑧璧:圆形的玉。⑨答:应和。⑩:何极:哪有尽头。 !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宠:荣耀。 # 偕:一起。 $ 把:持、执。 % 临:迎着。 【 注释 】① 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②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③为:心理活动 ( 即两种表现 ) 。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⑤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⑥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⑦是:这样。⑧进:即指“居庙堂之高”。⑨退:即指“处江湖之远”。⑩先:在 …… 之前。 ! 后:在 …… 之后。 @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文学常识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 《 范文正公集 》 传世。 文意理解 1 .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本文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在内容上,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 2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 见教材九上 P47“ 思考探究”第四题 】 参考答案: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3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 见教材九上 P47“ 思考探究”第三题 】 参考答案: 本文的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 2 段概写洞庭湖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 3 段写洞庭湖 风雨、第 4 段写洞庭湖春晴,后面接以抒情。第 5 段,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又接以整段的议论。 作品主旨 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景色及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写作特色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创新了杂记的写法。 第 31 篇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 注释 】①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②诸:各个,众。③尤:尤其。④蔚然:茂盛的样子。⑤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⑥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⑦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⑧临:居高面下。⑨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⑩辄:就 。 ! 号: 取别号 。 @ 意 :意趣,情趣 。 # 乎 :相当于“于” 。 $ 山水 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 % 得 :领会 。 ^ 寓 :寄托 。 【 注释 】① 而:连词,表顺承。②云归:云雾聚拢。③暝:昏暗。④晦:暗。⑤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⑥秀:茂盛。⑦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⑧水落而石出:水位低落,石头显露。⑨朝:早晨。⑩穷:穷尽。 【 注释 】①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②休于树:在树下休息。③应:应答。④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⑤临溪:在溪边。⑥渔:钓鱼。⑦洌:清。⑧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⑨陈:陈列,摆开。⑩酣:尽兴地喝酒 。 ! 非 丝非竹:不在于音乐 。 @ 中 :射中 。 # 弈 :下棋 。 $ 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 % 苍 颜:苍老的容颜 。 ^ 颓然 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颓然,倒下的样子。 【 注释 】① 已而:不久。②从:跟随。③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④去:离开。⑤乐:欢乐。⑥乐:乐趣。⑦乐:以 …… 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⑧述:记述。⑨谓:为,是。 文学常识 欧阳修 (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 ( 今属江西 ) 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 《 欧阳修全集 》 传世。 文意理解 1 .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 参考答案: 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应从文本、作家个性和创作背景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从文本看,全文共用了十个“乐”字,贯穿全篇,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不容置疑的。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之泰然。从创作背景看 , 作 者虽因支持新政被贬滁州,但他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乐民之乐”。 2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 见教材九上 P50 “ 思考探究 ”第三题 】 参考答案 : 本文共出现了 1 0 个“乐”字,归结起来,有 5 个方面的“乐”: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3 .本文在虚词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收到了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本文大量用了“也”和“而”两个虚词,可谓匠心独运。如果全文通篇用一种句式,一般会 使文章 乏味。作者偏犯此难,用了 21 个“也”字,化呆板为神奇,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叙事抒情风格,于解释说明的口吻中透着淡雅的幽默,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有一股任性自得的惬意和舒卷自如的趣味。这些由“也”字作结的句子 ,大 多是二分结构,因其对现象的解释,对原因的阐释,而获得了动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本文也大量使用“而”字,在句中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的作用。本文虚词的使用出神入化,收到了独特的表意效果。 作品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和宴游之乐,抒发了作者“乐民”的治理理念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也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写作 特色 1 .意境优美:本文具有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和动静对比之美。 2 .结构精巧: (1) 金线串珠。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 (2) 曲径通幽。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 一 层 ;深秀“琅琊”,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 (3)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 3 .语言出色。一是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二是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三是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句尾连用 21 个“也”字,开创了虚词使用的范例。 第 32 篇 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 张岱 【 注释 】① 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②俱:都。③绝:消失。④是日:这天。⑤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⑥拏:撑 ( 船 ) 。⑦毳衣:裘皮衣服。⑧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⑨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⑩ 芥:小草。 【 注释 】① 焉得:哪能。②更:还。③强:尽力。④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⑤金陵:地名,即今江苏南京。⑥客:这里是客居的意思。⑦及:等到。⑧舟子:船夫。⑨喃喃:不断地小声念叨。⑩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文学常识 张岱 (1597—1689) ,字宗子,号陶庵,山阴 ( 今浙江绍兴 ) 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文意理解 1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本文白描手法的使用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本文的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文字简洁而隽永,叙事直白而有情韵,出语自然,明白如话,不夸张,不藻饰,其炼字炼句之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 “绝” 字,境界全出。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都是用白描来写意传神的。 2 .如何理解“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 参考答案: 从“舟中人两三粒”及舟子其人出场发声来看,作者肯定不是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的。那么他又说“独往”,是不是矛盾?这个问题,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去其形式,存其精神,不能单纯理解 为作者 目中无人。实际上,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傲岸自恃的情怀,是晚明江南文人独立不羁精神的表现,其根源是魏晋风度。 只有 作者这样的雅士,才会夜赏西湖雪景,独与天地精神沟通往来。像舟子那样的人,确实不会有这个雅兴和追求。 3 .如何理解文中“痴”字的含义? 参考答案: 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作者的“痴”表现在: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作品主旨 本文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雅趣和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园之思和故国之悲。 写作 特色 这则小品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白描手法,营造了如诗如画的美感,兼有文的画意,诗的气质,如同散文诗。 当堂检测 02 1 2 阅读 《 岳阳楼记 》 ,回答下列问题。 1 .重点字词 ①属予作文以记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属,同“嘱”,嘱托 具,同“俱”,全、皆 (2) 一词多义 第二 ( 年 ) 明媚 看 景象 或许、也许 , 表示委婉的语气 有时 至、到达 尽头 极点 一片 全 (3) 古今异义 ①气象万千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斯人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义:微小 · · · 景色和事物 如果没有 ③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义:准备 ④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义:景色、 景物 · · 详尽 日光 ⑤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义:国家 · 国都 (4) 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 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谗畏讥 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而或长烟一空 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名词作状语,在 …… 之前 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省略句 ) ( 滕子京 )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忧虑。 (3)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倒装句 )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谁”为前置宾语,应在“与”的后面,即“微斯人,吾与谁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