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近年四川省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近年四川省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部分 1、(06) 20.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2、(06) 21.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 促进贸易自由化 3、(06) 22. 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4、(07)12.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07)15.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 官僚 B 市民 C 皇族 D农民 6、(07)16.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07)17.图5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7、(07)18. “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 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8、(07)19.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与这一情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普奥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9、(07)21.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德国人意味 A. 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 B. 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 C. 东西德经济差距将会迅速缩小 D. 影像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题 10、(07)22. “好男儿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大船扯的宽。哪怕飞机丢站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1931 B.1936 C.1938 D.1939 11、(09)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2、(09)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09)15.图6是(09)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14、(09)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5、(09)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09)18.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17、(09)、21.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18、(09)22.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19、(09)23. 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10)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wk#s5_u.c*m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w w_w.k*s*5*u.c o_m 21、(10)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w_w w. k#s5_u.c o*m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w w_w.k*s*5*u.c o_m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22、(10)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3、(10)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w w_w.k*s*5*u.c o_m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10)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w w_w.k*s*5*u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 25、(10)20.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w_w w. k#s5_u.c o*m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w w_w.k*s*5*u.c o_m D.资本主义制度崩m 26、(10)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w w_w.k*s*5*u.c o_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27、(10)22.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w w_w.k*s*m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8、(10)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w w_w.k*s*5*u.c o_m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线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C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29、(11)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30、(11)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31、(11)16.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32、(11)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33(11) 34、(11)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35(11) 36、(11)21.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37、(11)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 38、(11)23.图7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12)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0(12)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③ D. ②④③ 41(12)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42(12)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 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43(12)19.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4(12)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 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 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45(12)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46(12)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47(12)20.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48(12)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49(12)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7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12)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二、主观题部分 1.(06)(32分)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图7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8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分)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6分) (3)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9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7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2分)图8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4分) (5)历史发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社会转型?(2分) 2(06).材料二 (1624年英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今后对任何新产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可以授予在本国独占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在授予专利证书和特权后,其他人不得使用。--摘编自汤宗舜等《专利法》 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研究的皇家学会。……鼓励并协调全国各专业的成果,以搜集可能增进科学知识的各种资料。……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它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摘编自呈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4)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9分)据此分析评价政治对科技的影响。(3分) (5)上述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3.(07)(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3分)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3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2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3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4分)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2分) 4、(07)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材料三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照图15、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分) (5)根据材料四、五,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5、(09)(32分)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 6、(09)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3分) 7.(10)(32分)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w_w w. k#s5_u.c o*m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 w_w.k*s*5*u.c o_m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w_w w. k#s5_u.c o*m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w w_w.k*s*5*u.*m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w w_w.k*s*5*u.c o_m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w w_w.k*s*5*u.c*m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3分)w w_w.k*s*5*u.c o_m 8、(10).(20分,39题第(3)、(4)小题为历史题)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w_w w. k#s5_u.c o*m 材料四w w_w.k*s*5*u.c o_m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 w_w.k*s*5*u.c o_m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_w w. k#s5_u.c o*m 材料五w s*5*u.c o_m (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w_w w. k#s5_u.c o*m w w. k#s5_u.c o*m 9、(11)(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材料二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 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材料四 10、(11)39.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致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 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走,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清廷 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3 1875 —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亏损 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11、(12) (32)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 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12(12)39.(2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捷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1) 精根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浓郁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过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答案要点: 1、 (1)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2)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3)政治方面: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5)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2.(4)立法保护发明创造;成立科技组织,奖励科技人才;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政府重视有利于科技发展。 (5)美国。在教育发展的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3、 答案:(1)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意义: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的进程。 (2)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侧重点: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 主张: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 (4)变化:从终是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思想:戊戌变法 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主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略) 4、答案:(4)体现:帮助创建中国 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5)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5、(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 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 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 (2)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 措施:增收捐税(2分)。 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 影响:加速清朝灭亡(2分,或加速新政失败)。 (3)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 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 (4) 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 6.(共20分)答案要点: (1)(8分)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4分)。 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亦可相应给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2分)。 (2)(6分)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 (3)(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 7、(1)(4分)态度与理由: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 与人相像(2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2分) (2)(15分)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1分)。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4分)。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3)(10分)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作用: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4分)。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3分)。(4)(3分)看法(1分)。用史实论证(2分)。 8、(3)(7分)特点: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地位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3分)。意义: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4)(13分)过程:1846年,上海城区包括旧城区与英租界;1846—1861年,增加了美、法租界;1861—1900年,在旧城区与法租界之外,英、美租界进一步扩大为公共租界(3分)。特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城区规模长期不变;城区沿苏州河、黄埔江发展;租界扩张是造成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影响: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近代城市开始兴起(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w_ 9、.(1)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4分)。 (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 (3)第一次:1952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3分) 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3分)。 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2分) (4)第一: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①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2分); ②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和实质(3分); ③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影响(4分); ④总评(2分)。 第二: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10.(1)(10分)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 (2)(10分)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分)。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4分)。 11、(1)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2分) 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8 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4分) 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6分) (1) 面对困境,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优外患的困境;第二次:“文革” 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4分)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4分)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人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4分) 12.(3)(10分)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I分,任答4点即可) 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分)(4)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3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了农业科技化进程;(4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3分) 附:2012年四川高考文综历史高考阅卷场 评分细则 37(1)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或现代公司大量涌现或产生,或刺激了现代公司或企业的产生,或为投资或创建公司提供了条件,或为投资或创建公司提供了法律保障等类似答法)。2分 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创新或科技创新,或促进了专利的产生,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或科技成果的转化等类似答法)2分;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或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或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等类似答法)2分: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或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或促进或推动了管理的变革,或提高了管理水平,或提高了管理效率等类似答法)2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或改变了思维方式等类似答法)2分 37(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或工业革命,或西方公司的示范)2分;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或洋务运动发展,或为解决军事工业困难,或开办民用工业等类似答法)2分。 作用:①引人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2分)(引人股份制公司形式1分,有利于吸引投资或有利于筹措资金,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或增加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等类似答法,任答一点1分) ②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2分)(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1分,或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任答一点1分。类似答法酌情给1分) ③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2分)(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1分,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1分。类似答法酌情给1分) 注意:只答“推动中国现代化”视为抄题,不给分。 37(3)①面对困境,求变求强(面对困境或者求变求强)2分。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或面对内忧,或面对外患等类似答法);第二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或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或面对 “文革”的影响等类似答法)。(2分,答到其中一点给2分) ②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或抓住机遇,或促进发展,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政府重视鼓励等类似答法)2分。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或政府推动洋务运动机遇等类似答法;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全球化或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或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机遇等类似答法(2分,答到其中一点给2分) 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或大胆探索,或改革创新)2分。第一次:引人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或引人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或引入新的筹资方式等类似答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或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或推进制度化建设等类似答法)(2分,答到其中一点给2分) 39(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发明农业生产工具、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工具的不断改革、与农业工具相关的一些表述);改进耕作技术(种植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一些表述);兴修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与兴修农田水利相关的一些表述); 重视农时(重视节气、气候、天文科技、与重视农时相关的一些表述);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编撰农业书籍、农业科技知识、与农业经验相关的一些表述)(4分,答到1点1分,总分4分) 原因:①人多地少(2分,答人多、地少、人地矛盾、与人多地少相关的表述都2分) ②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2分,男耕女织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与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等相关的表述); ③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分,重视农业、政府重视农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农业制度、与重农抑商相关的表述) 39(4)①鼓励农业机械发明创造(或农业工具,或农机具,或农业专利认证,或近七万项农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2分 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或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2分 ③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或坚持科研导向,或农业研究,或农业科技,或农业技术,或坚持科学研究)2分 ④促进了农业科技化进程2分 ⑤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或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或出现法律等相关字眼)2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四川卷) 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 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6.图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 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图1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 图2 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1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准确性与具体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回答11—12题。 11.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他强调的是 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 C.中国历史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 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 12.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5.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 14.(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 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2)图4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2分)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 (4分)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A C C A C B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 (1)(12分) 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 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 (2)(12分) 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4分,每点1分) 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8分,每点2分) (3)(4分) 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4分) 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4分) 14.(24分) (1)(6分) 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2分) 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4分) (2)(6分) 文革时期;(2分) 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4分) (3)(12分) 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2分)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2分,任答其一即可) 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8分,每点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