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特殊的筋肉技巧。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特殊的筋肉技巧。‎ 学一门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诗人和文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中国诗人和文人向来着重“气”字,我们现在来把这个“气”字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模仿筋肉活动的道理。曾国藩在《家训》里说过一段话:“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从这段话看,可知“气”与声调有关,而声调又与喉舌运动有关。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诵。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所谓“必有句调奔赴腕下”。从此可知从前人所谓“气”也就是一种筋肉技巧了。‎ 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做诗文的人一要懂得字义,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义对于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这四样都是专门的学问。前人对于这些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绩,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无凭借地在一生之内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发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 27 -‎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也极多。‎ 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模仿是学习艺术的初级阶段,琴、书、画等各种艺术都是从模仿各自特殊的筋肉技巧开始,以前人为榜样,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 B. 学习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练书法时,只有站在书家的身旁,模仿他如何提笔、用腕,如何养成筋肉习惯,才能学得诀窍,练好书法。‎ C. 前人在字义、字音、字句的排列等方面有了专门的学问研究,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成绩,我们大可借鉴,不必一一再去发明。‎ D. 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并不玄妙,也不荒唐,但若要有创造就必须先通过认真地模仿这种筋肉技巧,进而来积累经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宗明义,向我们阐述了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特殊的筋肉技巧。‎ B. 文章在第三段采用引证的方式论证了前人所谓“气”也就是一种筋肉技巧。‎ C. 本文以举例开篇,引发读者的关注,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后破。‎ D. 作者通过多种论证方式,论证了古今大艺术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想学到一门艺术,首先得养成好习惯,因为养成了好习惯,才会去了解并学习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很好地模仿和借鉴他人。‎ B. 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也可说明,模仿是成为艺术家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 27 -‎ C. 每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学问,因此在学习一门艺术时,如果不能学到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不能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吸收已有的文化,就很难有所成就。‎ D. 艺术家要有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妙悟可让人有所创作,手腕可让创作尽善尽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C项,“不必一一再去发明”是错误的。由原文“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可知,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但要有所创造还必须要独出心裁,要去发明。‎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是错误的。文章开宗明义,向我们阐述了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特殊的筋肉技巧。所以并没有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 27 -‎ A项,“首先得养成好习惯,因为养成了好习惯,才会去了解并学习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很好地模仿和借鉴他人”是错误的。由原文“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可知,如果想学到一门艺术,首先得学会模仿,因为学会模仿,才会了解并学习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很好地模仿和借鉴他人,从而养成好的筋肉习惯。‎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区块链,至少应该听说过比特币,它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 - 27 -‎ 那什么是区块链呢?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账本”,这个账本是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整个网络上,通过密码学的原理,保证它不会被篡改,也不会被伪造。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甲需要向乙发起一笔交易,于是甲先发起请求,创建一个新的区块,然后这个区块就会被广播给网络里的所有用户,当所有用户验证同意之后,这个新创建的区块就会被添加到主链上,而在这条链上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永久和透明可查的。‎ 区块链的技术应用极其广泛,甚至被很多人称为“下一代互联网”,但是非常复杂,我们只需要知道区块链的三个核心特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 ‎——搜狐网《当区块链遇上汽车,会发生什么?》‎ 材料二:‎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 区块链将如何重新定义世界?‎ 区块链的诞生替代了“第三方机构”避免了因记录不详、信息丢失,而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区块链其核心意义和价值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正是基于此,人类将因此开启从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过程。当价值互联网逐步形成后,区块链的优势——快速、高效、低成本、透明、相对公正等,都将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优势也将被放大。届时人们能够在网上像实时聊天传输信息一样即时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可以表现为资产、资金、资源等。仅这点,就已经令无数科技企业为之兴奋,腾讯、阿里巴巴、百度、IBM、英特尔、微软等知名企业均已纷纷加入区块链行业。‎ ‎——百家号“媒介360”‎ 材料三 随着比特币大涨,许多人将比特币与区块链混为一谈,但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围绕区块链技术,业内存在浓重的炒作风气,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项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 ‎2017年11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坪山茶叶发布公告,将公司原名“坪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至今该公司主业仍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但股价却有一定幅度上涨。‎ 比特币热炒之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蹭热点”。目前这种疯狂不仅仅局限在将公司名字简单地加上“比特币”或者“区块链”字眼上,只要能与比特币有一点关系,该公司就很可能融到大笔资金并迅速提高价值,这样的不良风气有扩散的迹象。‎ 部分非正统应用“吸金”能量凸显,形成负面示范效应。在区块链现实应用推进艰难的同时,部分虚拟应用却显现出巨大的“吸金”能量。坐不住的区块链研发者也跟进“赚快钱”,进一步影响了现实应用的展开。‎ ‎——新华社《区块链:误解有多少,泡沫就有多大》‎ - 27 -‎ 材料四:‎ ‎“截至2018年1月初,比特币、以太坊和莱特币等区块链数字资产的总市值已经超越了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谈到今年提案的背景,全国政协委员王鵬杰如是诠释。“但是,由于我国区块链领域发力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被市场广泛接受的数字资产,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国内一批互联网企业如迅雷、暴风影音、中网在线等虽然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数字资产领城,却因为这种数字资产在法律上的地位并不明晰,导致上述企业不能放开手脚,影响了自身的创新活力;一般消费者对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认识不足,不能准确认知区块链资产的优劣,容易被不法分子披着‘区块链’外衣进行诈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王鹏杰提出开展区块链数字资产项目“核准制”监管,推行个人区块链账户“实名制”认证,做好区块链数字资产投资者教育工作等建议。‎ 还要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的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王鹏杰建议,在健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后,在央行和证监会等部门的统一协作下,成立受监管的、高效廉洁的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企业募资和投资者资产增值提供正规渠道。‎ ‎——人民政协网 ‎4.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块链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于整个网络上,密码学原理保证了它不会被篡改和伪造,其交易记录公开透明。‎ B. 区块链数字资产总市值超越腾讯市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鹏杰关于引导区块链数字资产规范发展及有效监管的提案的必要性。‎ C. 现有交易方式中存在“第三方机构”可能由于记录不详和信息丢失而产生不公正的现象,区块链让人类首次建立起了信任关系。‎ D. 主业未明显涉足区块链业务的“坪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反映了区块链领域浓重的炒作风气。‎ ‎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各种炒作,主要是为了在资本市场提升股价或者融资,打压这种不良风气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 B. 区块链作为新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将消除“第三方机构”可能带来的不公正现象,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 C. 针对不法分子 - 27 -‎ 诈骗行为,王鹏杰提出了开展区块链数字资产项目监管,推行个人区块链账户认证,做好区块链投资者教育等建议。‎ D. 区块链可能凭借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在未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众多科技企业已经敏锐地感知到其中的商机。‎ ‎6. 根据原文,说说在区块链的变革浪潮之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4. C 5. D ‎ ‎6. (1)国家、企业和个人面对区域链的变革浪潮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变革,避免落后于时代。(2)国家层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推行认证,做好投资者教育,各部门统一协作,探索建立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3)企业层面:敏锐把握业界信息,杜绝炒作,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放开手脚,坚持创新。(4)个人层面:加强对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认识,准确认知其优劣,在炒作面前保持冷静。‎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C项,“区块链让人类首次建立起了信任关系”是错误的。由原文“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可知,区块链是让人类首次从技术层面建立起了信任关系,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打压这种不良风气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是错误的。由原文“围绕区块链技术,业内存在浓重的炒作风气,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项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所以打压这种不良风气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B项,“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是错误的。由原文“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可知,题干说法过于绝对。‎ - 27 -‎ C项,“针对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是错误的。由原文“但是,由于我国区块链领域发力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被市场广泛接受的数字资产,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国内一批互联网企业如迅雷、暴风影音、中网在线等虽然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数字资产领城,却因为这种数字资产在法律上的地位并不明晰,导致上述企业不能放开手脚,影响了自身的创新活力;一般消费者对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认识不足,不能准确认知区块链资产的优劣,容易被不法分子披着‘区块链’外衣进行诈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可知,王鹏飞提出一系列建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针对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如我们可以抓住下列内容:“在健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后,在央行和证监会等部门的统一协作下,成立受监管的、高效廉洁的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企业募资和投资者资产增值提供正规渠道”“还要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的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围绕区块链技术,业内存在浓重的炒作风气,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该项技术应用的务实推广”“因为这种数字资产在法律上的地位并不明晰,导致上述企业不能放开手脚,影响了自身的创新活力”“一般消费者对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认识不足,不能准确认知区块链资产的优劣”,然后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2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走到要回小学的那条巷口时,润叶突然说:“少安哥,你刚吃完饭,咱们到城外面去走一走。”‎ 少安不好拒绝她,但又觉得有些别扭。两个男女一块相跟着溜达,叫众人看着不美气。‎ 可又一想,这城周围又没人认识他,走一走就走一走,怕什么!他和润叶是一个村的老乡,又是老同学,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哩!‎ 于是,他们就相跟着一块出了那座清朝年间修建的古老破败的东城门,又下了一个小土坡,来到了绕城而过的县河滩里。‎ 初春解冻的原西河变得宽阔起来,浩浩荡荡的水流一片浑黄。在河对面见不到阳光的悬崖底下,还残留着一些蒙着灰尘的肮脏的冰溜子。但在那悬崖上面的小山湾里,桃花已经开得红艳艳的了。河岸边,鹅黄嫩绿的青草芽子从一片片去年的枯草中冒了出来,带给人一种盎然的生机。道路旁绿雾蒙蒙的柳行间,不时闪过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不知从什么地方的山野里,传来一阵女孩子的信天游歌声,飘飘荡荡,忽隐忽现——‎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少安和润叶相跟着,沿着原西河畔的一条小路,往河上游的方向走着。他们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中,心情无限地美妙。这倒使他们一时没有说什么话。‎ ‎“你走慢一点嘛!我都撵不上你了!”润叶终于扬起脸对少安笑着说。‎ 少安只好把自己的两条长腿放慢一点,说:“我山里洼里跑惯了,走得太慢急得不行。”‎ ‎“呀,你快看!”润叶指着前面的一个草坡,大声喊叫起来。‎ 少安停住脚步,向她手指的地方望去。他什么也没看见。他奇怪地问:“什么?”‎ ‎“马兰花!看,蓝格莹莹的!”‎ 少安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哩。原来是几朵马兰花。这些野花野草他天天在山里看得多了,没什么稀罕的。‎ - 27 -‎ 润叶已经跑过去,坐在那几丛马兰花的旁边,等他过来。‎ 他走到她身旁。她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 他只好坐下来,把两条胳膊帮在胸前,望着草坡下浑黄的原西河平静地流向远方。‎ 润叶摘了一朵马兰花,在手里摆弄了半天,才吞吞吐吐说:“少安哥,我有个急人事,想对你说一说,让你看怎么办……”‎ 少安扭过头,不知道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就急切地等待她说出来。他知道这就是润叶捎话叫他来的那件事。‎ 润叶脸红得象发高烧似的,犹豫了一会,才说:“……我二妈家给我瞅了个人家。”‎ ‎“什么……人家?”少安一时反应不过来她说的是什么。‎ ‎“就是……县上一个领导的儿子……”润叶说着,也不看他,只是红着脸低头摆弄那朵马兰花。‎ ‎“噢……”少安这下才明白了。他脑子里首先闪过这样一个概念:她要结婚了。‎ 润叶要结婚了?他在心里又吃惊地自问。‎ 是的,她要结婚了。他回答自己说。‎ 他心里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他把自己出汗的手轻轻地放在有补钉的腿膝盖上,两只手甚至下意识地带着一种怜悯抚摸着自己的腿膝盖。‎ 你这是怎了?唉……‎ 他马上意识到他有些不正常。他并且对自己这种情绪很懊恼。他现在应该象大哥一样帮助润叶拿主意才对。她专门叫他到城里来,也正是她信任他,才对他说这事哩!他很快使自己平静和严肃起来,对她说:“这是好事。人家家庭条件好……那个人做什么工作哩?”‎ ‎“可我不愿意!”润叶抬起头来,带着一种惊讶和失望的表情望了他一眼。‎ ‎“不愿意?”少安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不愿意就算了,这又有什么难的哩?‎ ‎“这事主意要你拿哩……”他只好这样说。‎ ‎“我是问你,你看怎么办?”她抬起头,固执地问他。‎ 少安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了。他掏出一条纸片,从口袋里捏了一撮烟叶,迅速卷起一支烟棒,点着抽了几口,说:“那你不愿意,不就算了?”‎ ‎“人家纠缠我,我……”润叶难受地又低下了头。“纠缠?”少安不能明白,既然女的不同意,男的还纠缠什么哩?城里人的脸怎这么厚?‎ ‎“你是个死人……”润叶低着头嘟囔说。‎ 少安感到很内疚。润叶需要他帮助解决她面临的困难,但他在关键的时候却无能为力。‎ - 27 -‎ 唉,这叫他怎么办呢?要么让他去把纠缠她的那小子捶一顿?可人家是县领导的儿子,再说,他凭什么去捶人家呢?哼!如果将来兰香长大了,有人敢这样,他就敢去捶他个半死!‎ 他看见润叶一直难受地低着头,急忙不知怎样安慰她,就急躁地说:“唉,要是小时候,谁敢欺负你,我就早把拳头伸出去了!你不记得,那年咱们在石圪节上高小,有个男同学专意给你身上扔篮球,我把那小子打得鼻子口里直淌血……再说,那时候,你要是看哪个土崖上有朵山丹丹花,或者一钵红酸枣,要我上去给你摘,那我都能让你满意……可现在,可这事……”‎ 润叶听他说着,突然用手捂住自己的脸哭了。‎ 少安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把半支没抽完的烟卷扔掉,又赶快卷另一支。‎ 过了一会,润叶用手绢把脸上的泪痕抹去,不再哭了。刚才少安的话又使她深切地记起她和他过去那难以忘却的一切……‎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远处传来的“信天游”,烘托了正沉浸在爱情期待中的润叶的美好心情,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 B. 本文对初春解冻的原西河一带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既表现了润叶与孙少安的欣喜又表现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C. 润叶勇于打破世俗观念执着地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人,主动邀请少安“到城外边去走一走”,并向少安暗示自己的心意。‎ D. 给润叶带来惊喜的马兰花的描写,为下文他们停下来谈论“急人事”这一情节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8. “少安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把半支没抽完的烟卷扔掉,又赶快卷另一支”,请结合文本分析孙少安“心慌”的原因 ‎9. 本文在语言描写上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7. B 8. (1)少安意识到自己不能和润叶在一起感到不安和痛心;(2)少安想到无法帮助润叶解决困难而感到内疚;(3)少安因不知怎么安慰润叶而感到急躁和慌张。 ‎ ‎9. (1)语言描写朴素而平淡:文章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虽然寥寥数笔,就把两人青梅竹木和二人的心思写的非常清楚,语言平易浅近,言浅意浓。‎ ‎(2)文章多用地方方言:写人物语言时运用陕北方言,特别是信天游的出现,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读来本色自然,天然无雕饰,又与人物的性格契合,具有牵动人心的力量。‎ - 27 -‎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又表现了他们内心的不安”是错误的。文中这一段景物描写具有表现润叶内心不安的作用,而不能表现孙少安内心的不安。‎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作用。解答此类题型时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首先要对文章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理解,然后抓住文中的关键性词语进行概括总结。‎ 本题让回答孙少安“心慌”的原因。孙少安的这一心理是在润叶告诉他家里人给自己瞅了个人家时的心理活动,他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所以他的心慌有意识到自己不能和润叶在一起的不安和痛心。而润叶把自己叫到城里来的目的是解决她面临的困难,但他在关键的时候却无能为力,所以因无法帮助润叶解决困难而感到内疚和不安。润叶听他说着以前的事,突然用手捂住自己的脸哭了,而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安慰润叶,内心感到急躁和慌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用词的角度、句式选用的角度、手法的使用角度、语言的整体风格、人称的使用等角度来切入,答题时先要指出特色,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并指出效果。‎ 本人写的是润叶的心事,润叶向少安表白。文章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二人之间的对话,把事情交代清楚,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文章中写了陕北地方的风土人情,特别是里面写到孙少安看到的初春解冻的原西河和听到的信天游的描写,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 ‎【点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27 -‎ 高祖生于长安,性宽仁,袭封唐公。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大业中,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炀帝遽班师,以高祖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诏关右诸郡兵皆受高祖节度。‎ 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拜大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救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时,刘武周起马邑,攻汾阳宫,高祖乃集将吏告曰:“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将吏皆曰:“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 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视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 ‎(节选自《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B.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C.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D.‎ - 27 -‎ ‎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別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守,官职名,最早出现在东汉,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主要承担管理该地军民、钱粮和守卫的责任。‎ B. 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 C. 甲子,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干支可用来纪年纪月,不可用于纪日。‎ D. 离宫,古代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宫殿,皇帝一般在固定时间去居住;文中的晋阳宫、汾阳宫都属于离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李渊箭术精良,能征善战。他在一次战斗中,向敌军连射七十支箭,箭无虚发;他在山西为官期间,多次与敌军交战,均获取胜利。‎ B. 高祖李渊宽厚仁慈,但不失机智。他在杨玄感造反之前事先觉察到这一消息,并把消息告诉了隋炀帝,使得隋炀帝采取了防备措施。‎ C. 高祖李渊足智多谋,善于把握时机。为保卫汾阳宫,他说服众将吏,得以募兵一万;后又巧妙地除掉了对自己图谋不轨的王威和高君雅。‎ D. 高祖李渊处事严谨,不贸然行事。他的儿子李世民与他的下属裴寂一起谋划,劝他起兵反隋,高祖虽然答应,但并未马上采取行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 ‎(2)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答案】10. D 11. C 12. A ‎ ‎13. (1)高祖之子李世民料定隋朝必亡,暗中交结豪杰,招纳逃亡人士,与晋阳县令刘文静策划夺取天下。(2)李世民也趁势进来禀告这件事。高祖起初假装反对,要抓李世民送官府,之后才表示赞同,说:“我钟爱你,难道忍心告发你吗?”‎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中选精骑二千为游军的主语是高祖,而不是隋军,所以在“高祖”前面断开,排除A、B;“而”连接前后两部分,指的是“宿营、饮食”和“射箭捕猎纵马驰骋”,所以在“而”前面断开,排除C。翻译为:隋军兵少,不足抵御敌人。高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作为流动部队,宿营、饮食傍水就草,习俗如同突厥,并射箭捕猎纵马驰骋,以示兵力悠闲有余;又另选擅长射术的士兵埋伏作为出奇制胜之军。‎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不可用于纪日”是错误的。干支既可用来纪年纪月,又可用于纪日。‎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均获取胜利”是错误的。由原文“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可知,突厥屡屡侵犯边塞,高祖出兵不见功效。‎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阴”,暗中;“亡命”,逃亡人士;“举大事”,夺取天下。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因”,趁势;“白”禀告;“阳”,通“佯”,假装;“执”,抓。‎ - 27 -‎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高祖出生在长安,性情宽厚仁慈,袭位封为唐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高祖的姨母,因此隋文帝与唐高祖能够亲近友爱。大业年间,隋炀帝征讨辽东,派高祖在怀远镇督运军粮。杨玄感想要谋反,他随从炀帝征辽的兄弟们尽都逃回,高祖事前察觉,禀报炀帝,炀帝迅即率军返回,调高祖任弘化留守抵御杨玄感,并诏令关右诸郡军队统受高祖调度指挥。‎ 大业十一年,高祖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还击龙门的贼寇母端儿,射七十箭全部命中,贼寇败逃。高祖收聚贼寇尸体垒高示众,从尸体上尽数收得所射的箭。又攻打绛州贼寇柴保昌,降服其部众数万人。突厥侵犯边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迎击。隋军兵少,不足抵御敌人。高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作为流动部队,宿营、饮食傍水就草,习俗如同突厥,并射箭捕猎纵马驰骋,以示兵力悠闲有余;又另选擅长射术的士兵埋伏作为出奇制胜之军。敌寇遭遇高祖,犯疑不敢交战;高祖趁机攻击,突厥军大败而逃。‎ 大业十三年,高祖任太原留守,在西河攻打高阳历山飞的贼寇甄翟儿,攻破贼军。这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寇四起。高祖之子李世民料定隋朝必亡,暗中交结豪杰,招纳逃亡人士,与晋阳县令刘文静策划夺取天下。计谋已定,而高祖尚不知道,李世民想以实情相告,又怕他不听从。高祖留守太原,兼任晋阳宫监,他所赞许的宾客裴寂任副监,李世民暗地与裴寂商议。高祖到裴家饮酒,酒兴正浓心情舒畅时,裴寂才将夺取天下的事告诉他,高祖大惊。李世民也趁势进来禀告这件事。高祖起初假装反对,要抓李世民送官府,之后才表示赞同,说:“我钟爱你,难道忍心告发你吗?”但没有发难。而他所在地区盗贼越来越多,突厥屡屡侵犯边塞,高祖出兵不见功效,炀帝派使臣来抓高祖到江都,高祖十分恐惧。李世民说:“势态危急,可以行动了!”随即炀帝又派使臣快马赶来赦免高祖,起兵发难才中止。‎ 这时,当刘武周起兵马邑,攻打汾阳宫时,高祖便召集众将领、吏属,对他们讲:“如今我任留守,如果贼寇攻占了皇帝别宫,即使贼寇不杀我等,论罪也该处死。但要出兵迎击,必待朝廷答复,眼下江都交通阻隔、路途遥远,延误了规定的奏报时间怎么办?”众将、吏都说:“国家利益大事,现在能独自决断的人是您。”高祖说:“好!”于是招募兵丁,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 - 27 -‎ 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大量募集士兵,疑心发生异常事变,商量趁着到晋祠求雨的机会除掉高祖。被高祖察觉,便暗地做了防备。五月十五日,高祖和王威、高君雅一道办理公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指控王威、高君雅谋反,高祖当即在座位上把他们抓了。丙寅间,突厥进犯边境,高祖传令军中说:“有人告发王威、高君雅招来突厥,现证实果然如此。”于是杀了王、高二人趁势起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明]张楷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 ‎15. 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而供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②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 - 27 -‎ 项,“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纷落下。酒宴结束,宾客尽欢,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呼应。分点整理答案。‎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多用比兴手法,其中屈原通过以荷叶莲花做衣裳表明自己品行高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 ‎(3)人们在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答案】 (1). 制芰荷以为衣兮 (2). 集芙蓉以为裳 (3). 廊腰缦回 (4). 檐牙高啄 (5). 择其善者而从之 (6). 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芰”“廊”“缦”“啄”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本阅读被中国教育者从认识到欢迎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___。不仅孩子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美妙的视觉盛宴也在图画中呈现出来。优秀的绘本___,不仅内容丰富,插画风格多样,还承担了文化传承、启迪人生智慧的重任。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和经典的绘本以极高的普及度进入了21世纪孩子的童年,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另外一种色彩。语言与图像交织筑成的梦幻般的宫殿与爱幻想的童年时光相映成趣,一时间也成了一道风景,绘本阅读___。推介绘本的阅读活动,花样翻新,形式花哨,却也因为没有底气拿出稳健的衡量体系,没有充足的力量编制出经得起推敲且体系完备的课程框架,而在持续推进中显得___,步履日益沉重。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应避免陷入花哨的形式主义,而应围绕推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展开。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其好与不好,不能只靠激情的粉饰和含糊的自圆其说,而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衡量体系和说得清楚、能够操作和落实的内涵体系。( )。阅读活动中引入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要为阅读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起点以及调整和修正的尺度,而不必靠专家的个人魅力和积累的经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图文并茂 包罗万象 蔚然成风 捉襟见肘 B. 声情并茂 面面俱到 蔚然成风 左支右绌 C 图文并茂 面面俱到 靡然成风 捉襟见肘 D. 声情并茂 包罗万象 靡然成风 左支右绌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7 -‎ A. 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浸润着。‎ B. 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浸润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 C. 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美妙的视觉盛宴也在图画中呈现出来。‎ D. 不仅孩子阅读着有温度、有韵致的文字,也浸润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B. 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C. 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D. 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图文并茂”是指在一篇文章里,图片和文字都很丰富多彩,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文中第一个空,是总结“绘本阅读”的优点,因而“图文并茂”符合语境。‎ ‎②“包罗万象”意思是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面面俱到”释义是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也指不仅各方面都照顾到,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文中第二个空,是要表达绘本内容丰富,且风格多样等,所以“包罗万象”符合语境。‎ ‎③“蔚然成风”原来是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种风气,现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 ‎“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多含有贬义。‎ 文中第三个空,表现绘本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良好风气。从感情色彩上判断,“蔚然成风”符合语境。‎ ‎④“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 27 -‎ ‎“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文中第四个空,是要表达绘本阅读在持续推进中,力不从心。故“捉襟见肘”符合语境。‎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结合上文可知,整个句子主语为“孩子”,谓语分别人为“阅读”和“浸润”;或者考生可以从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记住一个原则“前后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后面”,反之亦然。‎ A项,“不仅……也……”前后句式不一致,“阅读”与“浸润”应在相同的位置。‎ B项,表述流畅准确。‎ C项,偷换主语,前一句主语是“孩子”,后一句是“美妙的视觉盛宴”,可将关联词“不仅”放在主语“孩子”的前面。‎ D项,缺少主语,应将“不仅”放在“孩子”后面,让“孩子”成为主语。‎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联系语境可知,括号处的内容应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概括总结,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时间也成了一道风景,绘本阅读——”,主要讲述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好处和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指出绘本阅读存在的弊端,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对于绘本阅读活动,我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引导,为阅读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起点以及调整和修正的尺度。故排除选项A、B,应是先准确支持,而后才能适宜引导。选项C、D的区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C强调“阅读活动本身”,而D强调“阅读活动经历的过程”,结合语境分析,此处应该是侧重阅读活动的过程,前文关于阅读活动的形成的风气和自身存在的缺点等,都是阅读活动经历的发展阶段。‎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7 -‎ 筷子又名“箸”,还有“筴”“梜”等称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餐具。一些古籍中,在“箸”字的左边加上了一个偏旁“木”,说明①__________,以后才有象牙、兽骨、玉石、金、银、铜、铁等材质的筷子。到了现代,因工业的发展,有了塑料筷子、铝合金筷子、人造水晶石筷子等。当我们外出就餐时,也有不少人会选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其更卫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隐患甚多。②___________,外出就餐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日期、厂家信息往往是我们看不到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隐患之二是有的一次性筷子是经过化学处理的③__________。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 (1). ①筷子最早是竹、木材质的; (2). ②其隐患之一是产品信息不明 (3). ;③其含有的成分对人体有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所以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联系上下文和语境来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本语段介绍了筷子的特点及用途。第①处根据“一些古籍中,在‘箸’字的左边加上了一个偏旁‘木’”、“以后才有象牙、兽骨、玉石、金、银、铜、铁等材质的筷子”推断,应该是“筷子最早是竹、木材质的”;第②处根据“也有不少人会选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其更卫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隐患甚多”、“外出就餐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日期、厂家信息往往是我们看不到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推断,应该是“其隐患之一是产品信息不明”;第③处根据“隐患之二是有的一次性筷子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推断,应该是“其含有的成分对人体有害”。‎ ‎21.请对下面这段议论性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之下。这个很反常。为啥说这个反常?打个比方,你去银行存钱,如果你存十年期定存,利息一般来说比两年期定存要高。现在反而低了。这不正常!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存十年期的人多了,那么银行会觉得存的人太多,那自然就不会给那么高利息。国债收益的问题基本上也是这个道理。往深里讲,这个反常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投资者对经济走势缺乏信心。能有信心吗?这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反复无常,到处挑起经贸争端,经济怎么受得了?‎ ‎【答案】美国十年期国债降至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之下是投资者对经济走势缺乏信心。‎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内容要点的能力,要依据题干指向,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理解、分层、概括(提炼)、表达。‎ 本语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说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之下这一反常现象,然后第二层就是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原因为投资者对经济走势缺乏信心。所以压缩后的文字要包含这两个信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某地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12分钟内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为被拍成视频,获得几百万人点赞。‎ 近日,某地一位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老爷爷,为7元一份的小吃,做了个二维码。没想到有些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甚至0.01元的!老人对记者说:“我本以为这里的人有文化、素质高,都靠得住。”‎ 某著名演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他的母爱:“她常对我们说‘好事给人家传,坏事不要给人家传’‘遇到人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没文化,却有美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品德与文化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说,世界上的善良大过邪恶,你要与人为善,诚实有信,互帮互助,对此我们曾经深信不疑,身体力行。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们却学着插队,闯红灯,占小便宜。这让人不禁怀疑:我们读书,学习,真的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了吗?‎ 曾经印象中的知识分子,是古时候行于江畔为国而忧的屈子,是以笔为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是北大为国家争取主权、慷慨激愤的五四青年。他们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学问,是为了民族崛起,他们富有激情,心怀赤诚与善良,为人民做事,为人民奉献青春。他们的品德无疑是高尚的,令人尊敬的。‎ - 27 -‎ 而现如今,教育普及,国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我们却没有迎来社会和谐安康、人人有礼有节的场面。正相反,由于社会道德的教育没有跟上知识文化普及的脚步,我们的学问水平提高了,社会公德和原有的那些善良纯真的品质却不甚牢固,逐渐被复杂的社会消磨。狂犬疫苗造假失效的事件让我们心寒,十几岁青年造出超级电脑病毒侵犯他人财产利益的新闻让我们自我怀疑,如今的高尖端的人才培养,到底是培养出为国家奉献力量的人才,还是无人可挡的犯罪“天才”。‎ 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到底能否决定他的道德水平?可悲的是,对于现状,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常常见到小学的孩子站在路边等绿灯亮起,却有大学生甚至工作的白领急匆匆横穿马路。一个著名演员的母亲没有文化,却传授给孩子美德与信念,让他受益终身。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在于他的为人处世的谦逊有礼,在于他见到他人有难处就伸手相助的善良,这是传承至今的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小时候就应该打下的为人基础。‎ 但文化水平的提高难道就对人的品德修养毫无用处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良好的文化教育辅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可以成就超越常人的人才,而他的影响,他对某一领域的促进和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推广,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或许与道德水平没有直接关联,但一个文化水平高而道德品质又好的人能做到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为国家和世界奉献更多的力量。我们应该在坚持文化教育普及的同时,多关注品德教育,让中国人民两方面品质同时提升,才能建造更好、更和谐的社会,更多发扬中华的魅力。‎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本题由三则材料组成,而三则材料围绕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品德和文化水平”。材料一说的是小学生主动为别人让座获赞,文化水平不高却有品德;材料二说的是大学生欺骗做生意的老爷爷,文化水平较高却没有品德;材料三说的是一位没有文化却有美德的母亲。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品德与文化水平不成正比的现象。考生在写作时应围绕“品德与文化水平”来确定自己文章的立意。可以写品德与文化水平应成正比,也可以写品德与文化水平无关,还可以写如何才能做到有文化又有品德。总之,只要围绕“品德与文化水平”来写,谈出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符合要求的。注意主题要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 参考立意:‎ ‎1、品德与文化水平应成正比:‎ ‎①有文化更应有品德;②品德与文化共济,社会才能和谐进步;③有文化无品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2、品德与文化水平不成正比:‎ ‎①品德与文化水平无关,不要用文化水平衡量一个人的品德;②没有文化亦可以有品德; ‎ 素材积累:‎ - 27 -‎ ‎ 1、文化应以道德为基础,才能“大效于世”。二十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科技成果、文化成就迅速飞升的时代,电磁学、光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成就使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深刻。但那个世界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生物达尔文主义转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转为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与屠杀。当满脑子都是科学优生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对贫弱的犹太人挥起屠刀的时候,他是不会痛心的,因为他只有科学文化而没有道德素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巨大落差使一个本能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国家变成了不知疲倦的杀戮机器,使他们失掉了仁爱,失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情,而在这样的情况,即使他们文化水平再高,对所谓真理的洞彻再明了,又有什么用呢?‎ ‎2、只有让品德与文化和衷共济,相辅相成,人才能真正健全,社会才会真正美好。这其实也是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智者、仁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使品德与文化“和平共处”呢?怎样使一个事物,甚至整个世界既真且善呢?说到底,这是一个把握两者间的平衡和度的关系的问题,前人已给我们做了范例。闻一多先生被称为“西南联大的完人”,因为他一方面是一个古典学者,研究离骚、古代神话等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民主斗士,他用他的生命去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为后世人竭尽全力,去创造一个更有温度、更光明的世界。在闻一多身上,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结合在了一起,同时驾驭文化、道德两轮而最终成为联大的完人。由此及彼,想到古今中外无数的智者、仁者,那个至死还在渴望“更多光明”的歌德,那个以洞穴之喻警醒世人的苏格拉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3、高文化与低素质的现象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文明的剪刀差:文化水平、权利意识不断提高,而品德水准却仍留在窗外。‎ 问题的出现之处也正是改进可及之处。于社会是否应仔细思考现有的教育体制?有人说“所谓教育就是当所学知识都已忘记后留下的东西。”在当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们只匍匐于分数下,唯分数论,这样只看重分数不注重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只会造出无数汲汲于名气只在意自己利弊得失的人。于个人,与其在网络空间挥舞道德大棒,不如躬行实践提升自己的品质。与其感叹现实粗粝,道德滑坡却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鄙视的人,不如以自我为原点,画出文明的圆圈,用自己的量变推动社会从“人人独善其身”到“社会相善其群”的质变。一个社会既需要知识与科技的提速,也需要品德与美德的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腾飞的中国更快更强发展。‎ 层次分析:‎ - 27 -‎ 第一段:由小时候我们所受的教育和随着年龄的增长的所作所为提出疑问:我们读书,学习,真的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了吗?‎ 第二段:举例来说明曾经印象中的知识分子的品德无疑是高尚的,令人尊敬的。‎ 第三段:举例来说明现实生活中因为社会道德的教育没有跟上知识文化普及的脚步,于是出现了丧失社会公德和善良纯真的品质的现象。‎ 第四段: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不能决定他的道德水平。‎ 第五段:一个人除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外,还应辅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六段: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我们应该在坚持文化教育普及的同时,多关注品德教育。‎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