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牛郎织女(一)》教案 (2)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经过大众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标准,都堪称民间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创作的代表作。 本课节选了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到哥嫂虐待,与家里唯一的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第3~8自然段讲述了牛郎和和老牛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9自然段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依为命的经过。 课文情节曲折动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课文做了重点叙述。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老牛突然会说话,并且给牛郎泄露天机。然后是牛郎按照老牛的话,捡起纱衣,和织女相识。而织女逃离天庭,想追求自由,才遇到了忠厚老实的牛郎。课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通俗、浅显易懂,适合以讲故事的形式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上一单元已学过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因此要阅读并了解故事的内容对学生而言不会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嫂、恳”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落”,会写“郎、爹”等14个字,会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演一演。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展开想象编演故事。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 1.出示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诗歌《乞巧》,学生自由读古诗。 2.补充“乞巧”“七夕”的知识。“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孩子会向织女星祈求智巧,所以这一天被称作“乞巧节”。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读古诗,展开话题,普及“七夕”的知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运用上一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自由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交流,提示讲故事要讲清楚故事的人物(板书:牛郎、织女、老牛)和情节(板书:情节) 【设计意图:学生讲故事时要讲清楚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要更吸引人,更在于讲清事情的经过,也就是要抓住事情的主要情节。】 3.学习生字词。 (1)小组合作,自主疏通生字词。 (2)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①“罕”的本音读“hǎn”,在词语“稀罕”中读成轻声。 ②“筛”的读音是“shāi”,注意不要读成平舌音。“筛”是一种可以把细东西漏下去、粗东西留下的有孔器具,组词“筛子、筛选”。 ③“梭”本义是织机的构件——“梭子”,“梭”还比喻不断地来往,如“穿梭”。 ④关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瞌”“拘”“嫂”。 ⑤拓展“歹”本义指死人残骨,故从“歹”的字有死有关,如“死、殁”,现引申为“不好、坏”,如“残”。 ⑥多音字“落”,表示“丢下,遗漏”的意思时读là,如“丢三落四”。 (3)出示词语,检测识字。 嫂子 剩饭 床铺 亲密 笑嘻嘻 眉开眼笑 成家立业 好歹 稀罕 微弱 纱衣 妻子 晚霞 成天成夜 无拘无束 游泳 结婚 相依为命 (三)整体把握,理清情节 1.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围绕牛郎“童年——成人——成家”的过程,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交流分享。 童年:身世凄苦,和老牛相依为命。 成人:被赶出家门,依旧细心照看老牛。 成家:得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互定终身。 (四)学习把情节讲具体 1.围绕“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练习讲述牛郎细心照看老牛的情节。 (1)朗读课文3—4自然段,感受作者是怎样把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写具体的。 (2)同桌间练习复述故事。 (3)全班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讲清细节(如,讲清了牛郎对老牛吃的、喝的、住的,以及冬天、夏天的精心照顾;讲清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的亲密与默契),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丰富的细节才能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板书:事例、细节) 2.练习讲述牛郎和织女相见相识的情节。 (1)理清简要情节。 老牛开口道破天机——牛郎翻山越岭来到湖边见到仙女——牛郎拿走纱衣留下织女——两人相见互诉衷肠——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一起回到牛郎的草屋 (2)小组合作,借助提示,采用故事接龙的方式讲故事。讲故事时要求把当时看到什么、说了什么、怎么做的讲具体。 3.回顾讲故事时理清情节,加入事例和丰富的细节,可以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情节,解决了掌握主要情节这个重点,同时为渗透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五)学写生字 1.将生字按结构划分。 2.观察并点拨重点字。 ①“郎”的左边不要写成“良”,捺变成点。 ②“妻”的竖画,上下都要出头。 ③“嫂”字的右部“臼”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④“辈”上部“非”的笔顺是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六、板书设计 10. 牛郎织女 牛郎 老牛 织女 人物 情节 事例 细节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并且学习了讲故事时加入事例和丰富的细节,可以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设计意图:简洁引入,为学生编演故事节省时间。】 (二)发挥想象,编演故事 1.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1)回忆“牛郎照顾老牛”和“牛郎和织女相见相识”的情节,感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2)结合“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提供的范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①“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一句,改编后变成了对话形式,狼的凶狠,小羊的懦弱,一目了然。 ②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把故事讲生动、讲有趣。 ③总结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如,可以细致描绘人物形象,也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找出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结合课后习题二,讨论:课文中哪些情节适合展开想象,把内容讲具体、讲生动?在此基础上梳理: 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的房产。——他们俩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有时候和他商量一些事——他们会说些什么?商量哪些事?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她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他们俩都说了些什么? 织女下凡的消息,老牛是怎么知道的?——关于老牛的身份有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3.合理展开想象,把故事中简略的地方讲具体。 (1)教师指导方法。 ①用不断追问的方式补充具体事例,丰富细节。“牛郎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告诉老牛”,可以不断追问:这天牛郎在哪儿放牛?联系上文,最近他又受了哪些虐待?…… ②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当时的情形,讲好事情的起伏。“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可以调动生活经历,和同学商量“秘密行动”时大家是什么样反应,想象当时仙女们的神气、动作。 ③把描述变成对话。讲述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形时可适当加入人物神态、动作的提示语,来表现人物特点。 ④结合课文的插图或相关连环画,打开思路。 (2)小组合作,编演故事。提醒学生想象要合理,尊重文本。 (3)小组展示,点评总结,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设计意图:展开想象,不能漫无边际的想象,明确想象要抓住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交流情节,体会奇特的想象 1.交流:故事中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地方?(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王母娘娘用织女绣的彩锦装饰天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2.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神奇、浪漫的幻想,充满悬念等。 3.鼓励学生课下自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并和同学交流不可思议的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 10. 牛郎织女 展开想象 不断追问 联系生活 变成对话 加入动作表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