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二次统练(6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新华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学科统练12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1.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会导致人体患疟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疟原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 疟原虫的细胞膜中仅含一种脂质 C. 碳元素参与组成疟原虫细胞中所有化合物 D. 疟原虫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人体不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其中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组成的群体。 2.对于高等动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3.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细胞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圈。 详解】A、疟原虫是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错误; B、疟原虫的细胞膜中不只含一种脂质,除磷脂外,还有胆固醇等,B错误; C、组成疟原虫细胞的大部分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C错误; D、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而人是多细胞生物体,人体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是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D。 【点睛】 2.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22 - A. 保卫细胞由于吸水,从而导致气孔开放 B. 保卫细胞区分于其他表皮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理活动是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变化导致气孔关闭的机理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D. 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关闭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后,气孔开放,A正确; 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其他表皮细胞没有,所有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皱缩,气孔关闭,此种变化有利于植物在缺水条件下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正确; D、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D。 3.如图是细胞呼吸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22 - A. 阶段B是乳酸菌产生ATP最多的一个阶段 B. 阶段A释放了少量能量,其中只有少部分用于ATP的合成 C. 物质①刺激人体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 D. 物质②所需的[H]少量来源于阶段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阶段A为柠檬酸循环;阶段B为电子传递链,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中物质①为二氧化碳,物质②为水。 【详解】A、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阶段A释放了少量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ATP的合成,B正确; C、物质①是二氧化碳,只有乳酸刺激人体神经末梢,才会使人产生酸痛感,C错误; D、物质②所需的[H]大部分来源于阶段A,少部分来源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第一阶段过程,D错误。 故选B。 4.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进行一次完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其他时期染色体和基因均无突变发生,也不考虑片段交换,下列关于a~b段分析错误的是( ) A. 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 22 - B. 可能是着丝粒分裂后的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C. 细胞内可能还存在等位基因 D. 细胞内可能不存在等位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识图分析可知,根据题干中条件: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进行一次完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由于是一次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且染色体数目有加倍的现象,结合图示可知应为有丝分裂的过程图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图,则ab段为有丝分裂末期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或者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量,由图可知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出现异常,题干中强调由于其他时期染色体和基因均无突变发生,也不考虑片段交换,因此该变异的发生应该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变异的发生应该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变异的发生应该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后的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B正确; C、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后的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造成的,则细胞内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后的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造成的,细胞内就不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A。 5.科学家研究发现,TATAbox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在转录mRNA前,RNA聚合酶先与TATA box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后才能依据模板链进行转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ATA box的DNA片段中共含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8个氢键 B. TATAbox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子 C. mRNA逆转录可获得含TATA box的DNA片段 D. 该研究为人们主动“关闭”某个异常基因提供了思路 【答案】D - 22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编码区上游,存在一个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本题TATA框,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 【详解】A、TATA box的DNA片段中有9个A-T碱基对,故含有18个氢键,A错误; B、TATAbox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不发生转录,B错误; C、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不含TATA框,C错误; D、某基因的TATA框经“关闭“后,RNA聚合酶没有了结合位点,不能启动基因转录,D正确。 故选D。 6.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的X染色体,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是致死的,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是致死的。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该雄果蝇和品系C进行杂交,以下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子代雌果蝇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子代雄果蝇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 B. 若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 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 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亲本雄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品系C雌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Y,其中两条X染色体并联。后代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XY(雄果蝇)、XXY(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雌果蝇)、YY(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是致死)。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基因突变有可能发生在X、Y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详解】A、由分析可知,子代雌果蝇(XXY)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子代雄果蝇(XY)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Y染色体来自亲代雌果蝇,A正确; B、若子代雄果蝇(XY)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XXY)没有,则该突变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错误; - 22 - D、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题干信息的能力。 7.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 B. 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C. 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 D. 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突触小体与神经元的胞体或者是树突接触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刺激轴突1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说明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入神经元M,A错误; B、轴突2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轴突1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的改变,B正确; C、根据图2的结果刺激轴突2在刺激轴突1,动作电位降低,说明轴突2抑制了轴突1释放的递质,作用于轴突1,C错误; - 22 - D、轴突1释放的递质只能与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功能,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需要根据图中给出信息分析出轴突1和轴突2释放递质的种类。 8.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溶液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棉花的主根和侧根对NAA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B. 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C. 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D. 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的替代物,在生产上获得了很多应用。NAA和KT都是一种激素类似物。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甲组对照相比,乙组经NAA处理,棉花的主根长度减小,侧根数目增多,因此主根和侧根的对NAA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A正确; B、NAA处理能减小主根长度,增加侧根的数目,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处理(丙组)能增加主根长度,减少侧根的数目,增强根的顶端优势,B正确; C、从乙、丙两组实验可知,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但图中无法得知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C错误; D、甲乙相比,可知NAA促进侧根数目的增多,再与丁组相比,可知加了KT以后NAA - 22 - 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正确。 故选C。 9.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格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一 2.48×1011 2.0×1010 1.69×1010 2.8×1010 二 3.1×109 6.6×108 6.6×108 1.53×109 三 ? 8.0×107 4.0×107 2.3×108 A. 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N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 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C. 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1.3%(保留一位小数点) D.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某些个体行为及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K值为环境容纳量,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22 - 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被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甲图中虚线表示环境容纳量(K值),N点时种群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A正确; B、在弃耕农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1×109,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1×109-(4.6×108+6.0×108+1.53×109)=5.1×108,故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5.1×108÷(3.1×109)≈16.5%,C错误; D、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睛】 10.如图是“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B. 图①和图③都需用玻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以防止破坏DNA C. 若图③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留在滤液中 D. 若图④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留在纱布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 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22 - ②DNA不容易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 ③DNA对于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不能水解DNA,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DNA能耐受较高温度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④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 【详解】A、DNA不溶于酒精,95%的冷酒精凝集效果最佳,所以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可溶于酒精,以便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A正确; B、图①玻璃棒逆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图③玻璃棒顺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溶解细胞核内的DNA,B错误; C、图③操作是加入蒸馏水,破碎细胞,图②操作是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使DNA留在滤液中,C正确; D、图④操作是去除滤液中杂质,析出DNA,图②操作是过滤,将DNA留在纱布上,D正确。 故选B。 11.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螺旋 B. 藤本植物的卷须常螺旋状缠绕在攀附物上,从根本上是由于多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调控的结果 C. 蛋白质常螺旋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溶液中加入食盐后会看到有白色絮状物出现,此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并未被破坏 D. 单链RNA的局部区域会形成螺旋结构,该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双链DNA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详解】A、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发生在分裂的末期,此时DNA分子的双链不发生解螺旋,A错误; B、藤本植物的卷须常螺旋状缠绕在攀附物上,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 C、盐析不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正确; D、单链RNA的局部区域会形成螺旋结构,该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G-C - 22 - ,双链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荧光标记法标记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解关于调查种群密度方面的题目时,首先要知道什么生物选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其次要知道怎么调查。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3、在理想环境下,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的数量可以表示为:Nt=N0λt;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用荧光标记法标记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正确; 群落的物种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正确; 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可画出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从而得出该种群在不同时期的增减情况,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A。 【点睛】 - 22 - 本题考查生物中的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群落的物种富度的统计方法、种群增长的曲线的实验中的知识,考生对相关实验的实验步骤和原理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来研究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分别对植物甲、乙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二所示(整个过程呼吸强度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获得图二中A、B的值,图一装置应放在____环境中,溶液A应是____。为了使测得的结果更准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该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置____和____,若实验组刻度左移5个单位,对照组刻度右移2个单位,则实际呼吸强度为______个单位。 (2)若要用图一装置来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甲光合作用的影响,则溶液A应为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时,植物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比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______(填“多”或“少”)。 【答案】 (1). 无光 (2). NaOH溶液 (3). 死的该植物幼苗 (4). NaOH溶液 (5). 7 (6). 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 (7). 少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CO2浓度变化速率。 分析图2: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强。 【详解】(1)A、B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的值为呼吸强度,测呼吸强度应在无光条件下;溶液A应为NaOH溶液;对照装置的设立是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瓶内压强的影响,故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置死的该植物幼苗和NaOH溶液;若实验组刻度左移5个单位,对照组刻度右移2个单位,则实际呼吸强度为5+2=7个单位。 (2)若研究CO2浓度对植物甲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则自变量为CO2浓度,所以溶液为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 - 22 - (3)产氧量指真正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为0,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20,而植物甲的真正光合速率为50+10=60,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比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解题的一般思路和图表分析、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检测EVO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 ①用含动物血清的DME/F-12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BGC-823。 ②取出上述培养的细胞,加入____制成单细胞悬液,置于加入不同浓度EVO的多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培养。 ③EVO对BGC-823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测EVO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G0/G1期(%) S期(%) G2/M期(%) 对照组 42.62 17.65 23.37 EVO组 8.57 19.30 54.13 据表可知,EVO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期。 (3)检测EVO对BGC-82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如图2。 - 22 -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____是细胞周期抑制蛋白,该蛋白能与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____,从而抑制BGC-823细胞周期的运行。 ②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参与细胞的____死亡过程。 【答案】 (1).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 EVO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且作用效果与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 (3). G2/M (4). p53 (5). 转录 (6). 编程性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将组织处理成为单个细胞制作成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时应提供适宜的条件,且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 【详解】(1)②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的作用是将细胞分散开而制成单细胞悬液 ③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随EVO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对值降低,即表明EVO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且作用效果与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 (2)EVO组与对照组相比,G2/M期比例明显升高,且G0/G1期比例下降明显,故推测EVO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与G2/M期,导致细胞无法进行下一个时期,故导致G0/G1期比例下降; (3)①EVO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参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时间可知,p53蛋白和参照蛋白的含量在24h基本相同,所以p53是细胞周期抑制蛋白;启动子是转录的起点,故周期蛋白抑制基因与启动子结合后可抑制转录过程; ②EVO可促进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基因表达,故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会上升,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的编程性死亡过程。 【点睛】透彻理解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5.在拟南芥种子发育过程中,由受精极核(相当于含有一套精子染色体和两套卵细胞染色体)发育的胚乳到一定时期会被子叶完全吸收。在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功能是为胚发育成幼苗提供营养。 (1)M基因具有抑制胚到发育的作用。研究者利用______法将T-DNA插入到拟南芥的M - 22 - 基因中,使M基因功能丧失(记为m),导致胚乳发育过度,而使种子败育。 (2)M基因具有MD、MR两种等位基因,为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研究者用不同基因型的拟南芥进行杂交实验(如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母本 MDMD MRMR MDMD MDm 父本 MRMR MDMD MDm MDMD F1种子育性 可育 可育 可育 1/2可育 1/2败育 表中的实验三与实验四互为____实验。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MD和MR不影响_____。依据实验三和四的结果推测,来自______(选填“母本”或“父本”)的M基因不表达。 (3)为进一步用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将实验三的F1植株全部进行自交,若推测成立,F1植株所结种子中能发育成植株的占____。 (4)为从分子水平再次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对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所结种子的M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鉴定,结果如图1。 鉴定杂交结果时,分别提取种子中胚和胚乳的总RNA,通过____获得cDNA,进行PCR扩增后电泳。结果表明M基因在____细胞中均可转录,来自____的M基因在__细胞中不转录。 【答案】 (1). 农杆菌转化 (2). 正反交 (3). 种子的育性 (4). 父本 (5). 3/4 (6). 逆转录 (7). 胚 (8). 父本 (9). 胚乳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利用T-DNA插入M基因使M基因功能丧失,应用到农杆菌转化法。 表格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MD和MR - 22 - 都可使种子具有正常育性;实验三和实验四,则看出父本提供的MD基因不能使种子具有正常育性。 电泳图谱可以看出在胚乳中来自父本的M基因不转录,所以提取出来的cDNA没有相应的条带。 【详解】(1)利用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基因中,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 (2)父母本的基因型相互交换,属于正反交实验。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MD和MR不影响种子育性。依据实验三和四的结果推测,来自父本的M基因不表达。 (3)将实验三的F1植株全部进行自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MDMD:MDm=1:1,其中MDm个体自交时,有1/2概率为父本提供M基因或子代只有m基因纯合,导致种子不可育,故种子中能发育成植株的占3/4。 (4)RNA可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从电泳结果可以看出M基因在胚细胞中均可转录,来自父本的M基因在胚乳细胞中不转录。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16.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利用反义DNA技术(原理如图1),可以抑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下图2为融合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2A11为特异性启动子,则该2A11应在番茄的___ (器官)中启动基因的转录。 - 22 - (2)从番茄成熟果实中提取___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法合成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以进行拼接构成融合基因。 (3)合成出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Ⅰ和XbaⅠ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Ⅰ和XbaⅠ的酶切位点,用限制酶___ 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酶切,再串联成融合基因,相应的Ti质粒应用限制酶___ 进行切割,确保融合基因能够插入载体中。 (4)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___ (正向/反向)插入在启动子2A11的下游即可构成反义融合基因。将图中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菌液混合后,接种在含有___ 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反义融合基因的农杆菌,再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番茄。 (5)在检测番茄细胞中是否存在反义融合基因时,___(填能/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氧化(合成)酶基因片段做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 。 【答案】 (1). 果实 (2). RNA (3). XbaⅠ (4). BamHⅠ和SacⅠ (5). 反向 (6). 卡那霉素 (7). 不能 (8). 番茄细胞内本来就存在ACC氧化(合成)酶基因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分析题意和题图:番茄细胞中原有靶基因控制合成的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图1所示为反义基因转录成的RNA可与靶基因转录出的mRNA形成RNA双链,使靶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或被RNA酶降解,从而阻止了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中乙烯的合成,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图2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插入点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详解】(1)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据图2可知,2A11为特异启动子,推测2A11应在番茄的果实组织中启动转录过程。 - 22 - (2)从番茄成熟果实中提取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法合成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以进行拼接构成融合基因。 (3)因为合成出的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I和XbaI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I和XbaI的酶切位点,所以都可以用XbaI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酶切,再将得到的两个基因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融合基因,最后对相应的Ti质粒应用限制酶BamHI和SacI切割,把融合基因插入到载体中。 (4)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反向插入在启动子2A11的下游即可构成反义融合基因。将图中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菌液混合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够存活的农杆菌含有反义融合基因,将筛选出含有反义融合基因的农杆菌再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番茄。 (5)重组质粒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菌液混合后,加入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转化了反义ACC合成酶基因的农杆菌。番茄细胞内本来存在ACC合成酶基因,能于ACC合成酶基因探针发生分子杂交,所以在检测反义ACC合成酶基因是否整合到番茄植株的染色体DNA上时,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合成酶基因片段做探针进行检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读取题干信息,结合题图1,弄清反义基因是如何形成的。2.反义mRNA和靶mRNA实质上是分别由靶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3.结合题图和题意分析融合基因为何是反向插入在启动子 2A11 的下游。 17.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具有神经毒性,人患病后会出现恐水、痉挛、吞咽困难等症状,最终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死亡率几乎100%,研究人员改变了RABV的结构并进行了繁殖力、致病性等方面的免疫学研究。 (1)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位于________上,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所在细胞产生________。RABV可通过识别乙酰胆碱受体侵染神经、肌肉等宿主细胞,并可沿轴突向神经中枢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引发症状。 (2)RABV的基因组编码含N、P、L蛋白等在内的5个结构蛋白。研究者培育出L蛋白突变病毒,并用此病毒侵染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检测病毒的繁殖能力,结果如下图。 - 22 - 此实验中对照组的细胞用_____侵染。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检测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突变病毒的致病性,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分别用L蛋白突变病毒和RABV侵染小鼠。15天后实验组的小鼠全部存活,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以上信息,绘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曲线。 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继续用L蛋白突变病毒免疫小鼠,并与非致死剂量的等量RABV进行比较,实验的大致流程如图3。 - 22 - 结果发现,①②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细胞裂解率显著低于③组。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突变病毒引起小鼠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5)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L蛋白突变病毒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发。 【答案】 (1). 突触后膜 (2). 动作电位 (3). RABV (4). L蛋白突变会导致RABV的繁殖能力减弱 (5). (6). L蛋白突变使RABV的致病性降低 (7). 研究突变病毒引起小鼠产生抗RABV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8). 可以用于弱毒疫苗的研发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具有神经毒性,人患病后会出现恐水、痉挛、吞咽困难等症状,最终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L蛋白突变会导致RABV的繁殖能力减弱,L蛋白突变病毒不会导致小鼠致死,L蛋白突变病毒和RABV会使小鼠产生等量抗体,由此结果,可以用于弱毒疫苗的研发。 【详解】(1 - 22 - )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兴奋。 (2)如图分析可知,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显色区域变小、变浅,说明宿主细胞中病毒N、P蛋白表达量较少,表明 L蛋白突变会导致RABV的繁殖能力减弱。 (3)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曲线: 由图表分析可知,使用L蛋白突变病毒侵染的小鼠全部存活,而用RABV侵染的小鼠在15天后只有40%的存活率,表明L突变病毒使RABV的致病性降低。 (4)通过实验结果分析,①②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突变病毒和RABV在小鼠体内均产生抗体,且数量相差不大;细胞裂解率显著低于③组说明空白对照组在体内几乎没有产生抗体。该实验是研究突变病毒引起小鼠产生抗RABV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5)通过(4)的实验结果可知,L蛋白突变病毒和RABV均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等量抗体,但L蛋白突变病毒不会使小鼠致死,可以用于弱毒疫苗的研发。 【点睛】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假若病原体不是胞内寄生物,则只能诱发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当抗原进入机体时,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呈递到T细胞上,T细胞受到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再由淋巴因子和抗原共同刺激B细胞,使其产生效应B细胞,并分泌出抗体,抗体将会和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指抗原进入细胞内部,体液免疫不能发挥作用时,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产生效应T细胞,同时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则作用于被抗原侵入的细胞(既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 22 - - 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