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细则解读高考评分
解读高考评分细则 例析复习应对策略 攸县三中 李雄飞 九年的高考数学阅卷经历,多次参与评分细则的制定,笔者感触颇深。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以下我想结合自己阅卷的一些体会,以及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得到的一些认识,更主要的是从卷面上了解到的学生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参阅2006年高考数学评分细则,侧重从教的层面谈谈在备考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一、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认识上走近高考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这说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与研究考纲同等的重要。 ㈠了解高考评分细则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的原则是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高考阅卷评分细则的制定也必须坚持这些原则,当然还有公平、公正原则等。 因此只有认真研究一年一度的高考试卷评分细则,分析卷面情况,解剖卷面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措施,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及高考备考,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进入有的放矢,准确应对的境界。稳坐钓鱼台,以不变应万变。 ㈡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尺度原则: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每一种解法的得分点必须一致。 2、将错就错原则: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3、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㈢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两分。误差超过两分的电脑自动发给另一人评改,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仲裁。 3.回评制:每改2000份试卷后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返回测评。 二、例析复习应对策略,在过程中走进高考 认识是基础,过程是升华。对照2006年高考数学评分细则,从学生高考卷面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在学生答卷上,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如2006年文科18题(立体几何)第一问,很多学生审题不清、推理不严谨,直接把PQ作Z轴建系,来证明平面,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白白断送了4分。 也有不少的同学思维对了,在得出平面,平面就直接得出平面,而忽视了应先得出、、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一个结论的细节,因而丢掉了1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例如:解答题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结果,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当证明过程较长时,可以引用大家熟知的结论不扣分。③保持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这也在教法上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体会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看到过程”和“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 是一切数学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那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高考命题逐渐趋于理性化,探索在形式与内容的改革创新和相对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多数试题考查的是数学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例如理科16题解答中有很多学生对于诱导公式不熟悉,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目标意识不强:由得不出。眼睁睁看着丢掉2分,实在可惜。 又如理科17题为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第⑴、⑶小题的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1)分析事件;2)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3)计算;4)结果。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只有2)、3),只要结果对也不扣分。文科18题第⑴小题有一种简单而又是得满分的解法:依题意可得点是关于平面对称点,所以面。我们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方法----直观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还如: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在做立体几何第2)、3)小题时,我们看到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由上面的例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抓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今年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 例如理科18题的第⑵、⑶小题用向量方法解答时,在建系正确的前提下,如果一开始把坐标写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3分。我们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坐标写错,做不出结果而自动放弃解答,失去得分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使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教师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将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四、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文科立体几何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1500份左右的试卷,阅卷平均速度是18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阅立体几何题的速度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因为两个阅卷老师两分误差是有效分数。 在试评阶段,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个考生的卷面糊涂,答案正确,评卷老师在忙乱之中误判为1分,我恰好在旁边查看,发现此解答竟然全对,只是写得不整洁,让人辨认起来确实吃力,应得12分。试评阶段的评分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得分。但这一例错判,可以看出这是学生表达不规范所致。我们也不能肯定,在正式阅卷时不会发生类似情况。书写要整洁 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字不一定写得好,但一定要写清,工整清洁很重要。 高考评分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宽松。每问分步给分,可给可不给的分,一定要给。这就创造了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因此在学生作答时要有条理。在改卷过程中部分学生一题有几小题解答时,不标明小题号码,而白白地丧失每问分步得分的机会。 五.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我在高考阅卷中曾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平均分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约占数学省平的70%。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选择和填空题的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要告诉学生在考试时要合理地分配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 我们也清楚地了解到,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提高全省的平均分,往往每题在开始几步判分非常宽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分。在高考卷面上不难看出有部分学生只是拘泥某一个题目,而一些容易题却一笔未动,说明合理分配时间上出了问题。 如今年理科第21题内容为数列,第⑴问只要写出两点的坐标,判断正确,就可以给2分。又如第18题立体几何,第⑴问作出与的交点O就可以得1分,指出或在底面射影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就可以给2分;第20题列出等价不等式组可得3分;第19题未证明直接证明,得3分。而得出这些结论中等生不是难事,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得到的分数又不少。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第一时间内统筹兼顾全局,做好会做的的题、可以得到分的题。 因此在考试中学会主动放弃,及时验证,使用游击战术,当然不等于蜻蜓点水等策略能够提高不少得分。 三、谨防偏差,消除误区,从细节上取胜高考 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真经。走出误区,我们就可以在高考中赢得时间、赢得分数。 误区之一:浪费精力,苛求格式,关注无关紧要的步骤 规范格式答题,无疑是我们一直在教学上倡导的。在平时考试训练中,我们许多教师也是这样从严要求学生的。但我们过于苛求学生注意格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答题速度和效率。 在解概率统计题时,强调文字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但有的学生在已经学会了思维后,我觉得可以适当放宽要求。高考评分细则对概率统计题的要求是没有文字说明的,只要计算过程与结果正确,就可以给满分。今年理科17题就是这样评分的。如第⑴问的评分细则是每家煤矿必须整改的概率是…1分,且每家煤矿是否整改是相互独立的…2分,所以恰好有两家煤矿必须整改的概率是…3分 ...4分 如果只有“恰好有两家煤矿必须整改的概率”的步骤也可给4分,不扣分。 规范格式和不要过于苛求格式应该说不矛盾。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对此我的感受是高一、高二格式规范从严,高三阅卷时可以从宽。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符合高考评分细则的要求,使我们教学指导由“做题型”向“得分型”转化。 误区之二:浪费时间,盲目导向,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从去年开始我省高考实行试卷与答题卡分离。很多学生不太习惯,应该说与我们平时训练有关。在这两年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忙中出错,将答案写错位置。如将18题答案写在19题答案处,而19题答案写在18题答案处。学生发现写错了后,将写好的解答过程涂掉,再重写。其中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这肯定与我们老师反复强调,答错地方不会记分有关。 其实高考评分时并不是这样。阅卷老师如果看到这类情况会记载下来,作为问题试卷交阅卷题目组组长处理,该得多少分还是会得多少分。 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强调答题对号入座。但是万一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应注明该题是那一题的答案,本题答案答在何处。切勿盲目否定,让学生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误区之三:环节脱链,三年教学“整体推进高考”意识不浓 有人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狭隘地说是一个高中三年教学整体推进高考意识的过程。 我们在评卷中随处可见学生习惯致错的例子:如理科卷第17题有学生能写出,却计算不出结果;18题学生能得出,却不会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线面垂直的关系不明等;理科卷19题的解答中也反映出学生三角和数列知识联系上的脱节。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我们三年的数学教学还不是一种有序的整体推进。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自身三年数学教学进度、目标不明确的原因,只关注短期效应(如应付统考等),忽视长远效益的主观原因。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在高考评卷过程中从试卷上发现的问题,结合复习备考中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吧。以期对今后的高三复习教学有些帮助。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仁赐教欢迎交流、指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