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07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解析版)-突破2020高考地理之2019真题综合题精讲精析学案
专题07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解析版) 【高考真题1】36.(2019年北京卷·节选)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 【答案】(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解析】(1)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地震灾害。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要点拓展】 ★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其危害 1、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洪涝 长时间、大量的降水且排水不畅 夏秋季节多发,我国东部地区、世界上的季风气候区、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 毁坏家园、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少降水,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 我国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枯死亡 台风 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墨西哥湾等地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寒潮 强冷空气入侵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半年 强烈降温冻坏农作物,带来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 2、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成因 分布规律 危害 地震 岩层断裂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破坏建筑、危及生命 火山喷发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 滑坡 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下滑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山区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 泥石流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财产 在分析自然灾害时,还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它们有利的一面,如盛夏时节的台风,既可以缓解当时的高温状况,又可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增加土壤的肥力,火山本身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 我国的自然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 ①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 ②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 ③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 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单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 ⑤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2)我国的气象灾害 灾害类型 主要分布区 产生原因 防御措施 水旱灾害 东部广大季风区,尤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最频繁 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对海河、淮河、黄河、长江有关河段进行修筑水库、加固堤坝、植树造林、泄洪入海等 台风灾害 东部沿海一带 夏秋季节热带风暴、台风侵袭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加强监测预报 风沙灾害 东北、华北、西北一带 西北季风吹拂干旱地区的沙尘往东南方扩散 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 寒潮 除西藏、云贵地区受影响较小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影响 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 加强监测预报,增强防灾能力,防抗结合 ☆ 技巧点拨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总是以区域为载体的,因此解答自然灾害类试题首先必须进行准确的地理区域定位,结合具体的区域进行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建立知识与区域之间的正确联系。 a.将我国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分析图解如下: b.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 学生感悟 真题链接 【高考真题2】(2015•山东卷)45.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解析】根据材料判断,该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如水灾严重。所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高考真题3】(2015•海南卷地理)25.(10分) 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3分)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3分)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2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2分) 【解析】本小题考查滑坡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可从滑坡产生原因如地形、碎屑物质、降水等,滑坡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灾能力,村民救灾常识和区域救援能力等方面回答。 【高考真题4】(2015•新课标全国2)43、(10分)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 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10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3分)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M市位于我国浙江省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暴雨,而附近处于山地迎风坡,易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夏季还容易受到台风影响,暴雨频次增多,M市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入海通道少,距离海洋较近,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 【答题技巧】本题以“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的涝灾的现象”为切入点,以浙江省某市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洪水来源,二是洪水排泄不畅,洪水来源主要受降雨、冰雪融水、干支流汇水等影响,洪水排水不畅原因有河道少、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等。 【高考真题5】(2015•福建卷)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1)(9分)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 (6分)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1)从图示风暴潮时间分布分析,风暴潮主要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因风暴潮是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的,所以从风力分析,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从外因分析,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入海流量大,受其顶托作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 (2)从监测分析,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从工程措施分析,加固堤防,营造沿海防护林;从非工程措施分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答题技巧】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分为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指建立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具体方式:一是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二是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三是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