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学案

第2课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 ‎ ‎ 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 ‎[关键点拨]‎ ‎1.妙用“合并同类型”巧解特殊分离比 ‎(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①基因互作:‎ 序号 条件 F1(AaBb)‎ 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 后代比例 ‎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1∶2∶1‎ ‎2‎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3‎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②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a.表现:‎ b.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2)“和”小于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序号 原因 后代比例 ‎1‎ 显性纯合致死 ‎(AA、BB致死)‎ 自交子代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子代 AaBb∶Aabb∶‎ aaBb∶aabb=‎ ‎1∶1∶1∶1‎ ‎2‎ 隐性纯合致死 ‎(自交情况)‎ 自交子代出现9∶3∶3(双隐性致死);自交子代出现9∶1(单隐性致死)‎ ‎2.图解法透析完全连锁现象导致的性状分离比的偏离 基因完全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下图所示:‎ ‎[题点突破]‎ 命题点1 基因互作与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 ‎1.(2016·全国丙卷)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解析:选D 本题的切入点在“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上,相当于测交后代表现出1∶3的分离比,可推断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则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色,因此F2中白色植株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2.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3∶3          B.9∶4∶3‎ C.9∶7 D.15∶1‎ 解析:选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正常的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F1(AaBb)测交表现型应是四种且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1∶1∶1∶1,而现在是1∶3,那么F1自交后代原本的9∶3∶3∶1应是两种表现型比例有可能是9∶7、13∶3或15∶1,故A、C、D正确,而B中的3种表现型是不可能的。‎ 方法·规律|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命题点2 致死与累加效应引起的性状分离比的偏离 ‎3.(2014·上海高考)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F1中绿色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比为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绿色纯合致死,故①正确,②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比为3∶1,且四种性状比为6∶3∶2∶1,符合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故③错误,④正确。‎ ‎4.(2017·大连统考)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7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A.3/64 B.6/64‎ C.12/64 D.15/64‎ 解析:选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用A和a、B和b、C和c表示)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隐性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150 g,而显性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270 g,所以三对等位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可增重(270-150)÷6=20(g)。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可增重‎20 g,所以重量为‎170 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F1中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 3种,所占比例为2/4×1/4×1/4×3=6/64。‎ 方法·规律|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2∶1)(3∶1)⇒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2∶1)(2∶1)⇒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命题点3 基因完全连锁引起的性状分离比的偏离 ‎5.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根据实验二:乔化×乔化→后代出现矮化,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蟠桃×蟠桃→F1出现圆桃,蟠桃对圆桃是显性性状。实验一后代中乔化∶矮化=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蟠桃∶圆桃=1∶1,也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的杂交后代应出现2×2=4种表现型,比例应为1∶1∶1∶1,与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不符,说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不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理推知,杂交实验二亲本基因型应是AaBb、AaBb,基因图示如果为C,则杂交实验二后代比例为1∶2∶1,所以C不符合。‎ 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 命题点1 据亲代基因型确定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1.(2017·齐鲁名校联考)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_ _ _‎ aa_ _ D_‎ aabbdd A.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测交后代为白花∶黄花=1∶1‎ B.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6种 C.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 D.如果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能得到与上述实验相同的结果 解析:选C AABBDD(白花)×aaBBDD(黄花),F1基因型为AaBBDD(乳白花),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BbDd∶1aaBbDd,则表现型比例为乳白花∶黄花=1∶1;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是黄花(9aaB_D_、3aaB_dd、3aabbD_)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基因型有8种;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A和a及B和b及D和d,故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如果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不会得到与上述实验相同的结果。‎ 方法·规律|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相对性 状对数 等位 基因 对数 F1配子 F1配子可能组 合数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1‎ ‎2‎ ‎1∶1‎ ‎4‎ ‎3‎ ‎1∶2∶1‎ ‎2‎ ‎3∶1‎ ‎2‎ ‎2‎ ‎22‎ ‎(1∶1)2‎ ‎42‎ ‎32‎ ‎(1∶2∶1)2‎ ‎22‎ ‎(3∶1)2‎ ‎3‎ ‎3‎ ‎23‎ ‎(1∶1)3‎ ‎43‎ ‎33‎ ‎(1∶2∶1)3‎ ‎23‎ ‎(3∶1)3‎ ‎⋮‎ ‎⋮‎ ‎⋮‎ ‎⋮‎ ‎⋮‎ ‎⋮‎ ‎⋮‎ ‎⋮‎ ‎⋮‎ n n ‎2n ‎(1∶1)n ‎4n ‎3n ‎(1∶2∶1)n ‎2n ‎(3∶1)n 命题点2 巧用遗传学比例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 ‎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 ;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丙、丁为纯合白花品系,故至少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因乙和丙、甲和丁的后代中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故该对相对性状应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即它们的F1含4对等位基因,且每对基因仍遵循分离定律,4对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甲和乙的后代全为白色,故甲和乙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甲和丙的后代全为白色,故甲和丙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丙和丁的后代全为白色,故丙和丁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设4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和a、B和b、C和c、D和d,则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可见乙×丙与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4 对等位基因相同。‎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 对 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方法·规律|判断控制性状等位基因对数的方法 ‎(1)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2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 ‎ 常考的教材隐性实验之(五)——“假说—演绎法”在解答遗传类题目中的应用 ‎[实验知能]‎ ‎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容 ‎2.假说—演绎法在解题时的应用 用此法解答题目的流程是先作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一般要通过画遗传图解)得出结果,再由结果得出结论。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 ‎(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要提出全部的假设,不能有遗漏。‎ ‎(2)对所提出的每一个假设,都要做出一个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3)反推——根据结论来推结果,即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必然会对应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是解题的关键。‎ ‎[命题视角]‎ 命题点1 假说—演绎法在解答选择类试题中的应用 ‎[例1]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D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 ‎[技法应用]‎ 如果B、D基因均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D∶a=1∶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D∶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短纤维抗虫植株=1∶3,A错误。‎ 如果B、D基因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D∶A=1∶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D∶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短纤维抗虫植株∶短纤维不抗虫植株∶长纤维抗虫植株=2∶1∶1,B正确。‎ 如果B、D基因均在3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D∶A∶a∶aBD=1∶1∶1∶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D∶AaBD∶AaBBDD∶AA∶Aa∶aa∶aaBD∶aaBBDD=1∶2∶4∶2∶1∶2∶1∶2∶1,有4种表现型,C错误。‎ 如果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D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D∶aB=1∶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DD(短纤维不抗虫植株)∶AaBD(短纤维抗虫植株)∶aaBB(长纤维不抗虫植株)=1∶2∶1,D错误。‎ ‎[答案] B 命题点2 假说—演绎法在解答综合类题目中的应用 ‎[例2] (2014·全国卷Ⅰ)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技法应用] ‎ ‎[答案] (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1.(2016·上海高考)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  )‎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4厘米 D.8~16厘米 解析:选C AABbcc和aaBbCc杂交得到的F1中,显性基因最少的基因型为Aabbcc,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为AaBBCc,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所以F1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6+2)~(6+8)厘米。‎ ‎2.(2013·全国卷Ⅰ)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紫花为显性,若紫花品系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紫花品系的基因型必是纯合体AABBCCDDEEFFGGHH;同样,题中给出信息,紫花品系中选育出的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可能存在于8对等位基因中的任何一对,如aaBBCCDDEEFFGGHH或AAbbCCDDEEFFGGHH或AABBccDDEEFFGGHH等。(2)题中已经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是一个新基因的突变,则该白花植株及自交后代与原有的白花品系具有不同的隐性基因,例如,原有的5个白花品系基因型分别是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该白花植株及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则该白花植株的后代与任意一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都将开紫花;若该白花植株属于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aaBBCCDDEEFFGGHH,则1个杂交组合子代为白花,其余4个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答案:(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 (2)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3.(2015·福建高考)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由于三倍体鳟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解析:(1)由题图可知,亲本红眼与黑眼杂交,F1全为黑眼,说明黑眼为显性性状;黑体和黄体杂交,F1全是黄体,说明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BB(红眼黄体)和AAbb(黑眼黑体)。(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理论上应为9黑眼黄体(A_B_)∶3红眼黄体(aaB_)∶3黑眼黑体(A_bb)∶1红眼黑体(aabb),F2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类型,但F2中没有出现该性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没有表现该性状,而是表现出了黑眼黑体的性状。(3)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与F2中的黑眼黑体杂交:aaBB×aabb和aaBB×A__bb,前一个杂交组合后代全是红眼黄体,后一个杂交组合后代有黑眼黄体和红眼黄体,若某一杂交组合的后代全是红眼黄体,则说明其杂交类型为aaBB×aabb,即该杂交组合中的黑眼黑体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4)亲本中的父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若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则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aBBb。三倍体鳟鱼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 答案:(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调研试题重点研究——明趋势]‎ 一、选择题 ‎1.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解析:选C 两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扁盘形∶圆形∶长圆形比例为9∶6∶1,说明扁盘形中含A和B,圆形中含A或B,而长圆形为aabb,因此F1的基因型只能是 AaBb。由于亲本是圆形南瓜,不可能同时含A和B,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2.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 C.F2没有红眼黑体的原因是存在致死基因 D.F2中的黑眼黄体的基因型有4种 解析:选D 根据实验结果中F2的性状分离比9∶3∶4(3+1),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体鳟鱼的基因型为AAbb;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可知在F2中不存在致死基因;F2中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有误的是(  )‎ 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 B.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C.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 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解析:选A 如果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即AA__和_ _BB全部致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4∶2∶2∶1;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A_B_或A_bb(即只要具有A基因)或A_B_和aaB_(即只要出现B基因)都表现为数字“12”所代表的表现型,此时AABb或AaBB的杂合子存在能稳定遗传的现象;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表明只有同时存在A基因和B基因时,子代个体才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只有AaBb、AABb、AaBB 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4.(2017·东北三省四市三模)某能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理论上纯合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 A.3种 B.5种 C.10种 D.20种 解析:选B 分析图形,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_ _ _或_ _ _ _C_。因此纯合的紫花植株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5种基因型。‎ ‎5.(2017·河南九校联考)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凸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可能都是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解析:选D 甲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1,是9∶3∶3∶1的变形,这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非凸耳的基因型为aabb,非凸耳与甲、乙、丙杂交的子一代都是凸耳,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15∶1、3∶1、3∶1,说明子一代分别有2对、1对、1对基因杂合,则甲、乙、丙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若乙的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再自交后代中AABB∶AABb∶AAbb=1∶2∶1,都表现为凸耳,若乙的基因型为aaBB,同理分析,甲、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乙和丙杂交(AAbb×aaBB或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再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15∶1。‎ ‎6.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该小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YY、DD致死。两个亲本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YyDd,能够产生YD、Yd、yD、yd 4种正常的配子。杂交后代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YyDd)∶黄色长尾(Yydd)∶灰色短尾(yyDd)∶灰色长尾(yydd)=4∶2∶2∶1,YYDD、YYDd、YyDD、YYdd、yyDD 5种基因型的个体被淘汰。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yyDd)自由交配,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DD(致死)∶yyDd(灰色短尾)∶yydd(灰色长尾)=0∶2∶1,即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7.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5/16 D.6/16‎ 解析:选D 由“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花长为‎24 mm的个体为杂合子,再结合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且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可推知花长为‎24 mm的亲本中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假设该种个体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互交后代含4个显性基因和两个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 AaBbCC,这三种基因型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 ‎8.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解析:选B 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9.(2017·西安二检)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型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 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5个四分体 B.基因型为BBEE和bbEE的植株杂交,应选择bbEE作母本 C.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3/4‎ D.可育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都是BBEE 解析:选D 该植物体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5个四分体;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双雌蕊可育植物,bbEE为双雌蕊的可育植株,只能作母本,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物开两性花,因此BBEE为野生型;不存在显性基因E的植物表现为败育,BbEe个体自花传粉,只有_ _ee个体不育,占后代的1/4,因此后代可育个体占3/4;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BBEE和bbEE。‎ ‎10.(2017·皖江名校联考)已知某种植物籽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籽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 C.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 D.第Ⅰ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 解析:选C 根据Ⅲ中F2红粒∶白粒=63∶1,即白粒所占比例为1/64=(1/4)3,说明红色和白色性状至少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即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设基因为A、a,B、b,C、c,第Ⅲ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只有1种(AaBbCc);白粒的基因型只有1种,即aabbcc,只要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红粒,第Ⅰ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aabbCc,第Ⅱ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aaBbCc;如果第Ⅰ组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它与aabbcc测交,后代中红粒∶白粒=1∶1,同理,如果第Ⅰ组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测交后代也是红粒∶白粒=1∶1。‎ ‎11.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基因  B基因 ‎↓     ↓‎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aabb,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F1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的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结合表现型统计得到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粉∶红=4∶9∶3。‎ ‎12.(2017·温州联考)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 F1‎ 乙 ‎1‎ ‎2‎ ‎2‎ ‎2‎ 乙 F1‎ ‎1‎ ‎1‎ ‎1‎ ‎1‎ A.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不到四种基因型的植株 D.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解析:选D 正反交结果均有四种表现型,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该是1∶1∶1∶1,而作为父本的F1测交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1∶2∶2∶2,说明父本F1产生的AB花粉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比例不是9∶3∶3∶1;根据前面分析可知,F1仍能产生4种花粉,所以F1花粉离体培养,仍能得到四种基因型的植株。‎ 二、非选择题 ‎13.(2017·东北三省四市一模)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 P 白秆×红秆→F1 粉秆⊗,F2 红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 P 白秆×红秆→F1 粉秆⊗,F2 红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若第二组F1粉秆进行测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秆=________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的比例占________。‎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粉秆的基因型为A_Bb,根据第一组F1粉秆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可知第一组F1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第二组F1粉秆(A_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可知第二组F1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与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粉秆)、Aabb(红秆)、aaBb(白秆)、aabb(白秆),因此,红秆∶粉秆∶白秆=1∶1∶2。(2)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1/3)、AaBb(2/3),AABb(1/3)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占2/4×1/3=2/12,AaBb(2/3)自交,后代中粉秆个体AABb占1/4×2/4×2/3=1/12、粉秆个体AaBb占2/4×2/4×2/3=2/12,因此,后代中粉秆个体一共占5/12。(3)第一组白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不同,则第二组白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秆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自交,F2的基因型有A_B_(白秆,9/16)、A_bb(红秆,3/16)、aaB_(白秆,3/16)、aabb(白秆,/16),则红秆∶白秆=3∶13。‎ 答案:(1)AABb、AaBb 1∶1∶2 (2)5/12 (3)红秆∶白秆=3∶13‎ ‎14.(2017·昆明质检)某两性花植物,其花色有紫花、红花和白花三种表现型,现选用自然种群中多株基因型相同的纯合白花品系和纯合红花品系进行人工杂交实验,F1全为紫花,再用F1进行自交,F2中红花∶紫花∶白花=1∶2∶1。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工杂交实验中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__________,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红花、紫花、白花属于相对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推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作出以上推测所依据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与色素合成的关系图如下:‎ ‎①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亲本中纯合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人工杂交实验中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为母本。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后要进行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2)红花、紫花、白花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子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说明紫花是杂合子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或bb。这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4)根据题干信息花色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且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2∶1,说明纯合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答案:(1)父本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红花、紫花、白花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Bb BB或bb 基因的分离定律 ‎(4)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或aaBB ‎15.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在________(填“裂翅”或“非裂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________,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 ‎(3)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F1基因型及表现型如图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若从F1中选取________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推测可能是F1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________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代。若从F1中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_与________的果蝇杂交,子代裂卷翅果蝇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包含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解析:(1)由题意可知,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假设果蝇裂翅和非裂翅分别由A和a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表明F1的基因型为Aa,F1自交,理论上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2Aa∶1aa,而实际表现型及其分离比 为裂翅∶非裂翅=2∶1,其原因最可能是裂翅基因纯合致死。(2)裂翅品系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均为裂翅(Aa)而无非裂翅(aa),可能是因为在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杂合子(即Aa),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3)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其基因型是AaBbDdEe,由于亲本之一是F1中裂卷翅果蝇,基因型是AaBBDdee,还需要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一个含基因b、E的果蝇进行杂交,从图中可看出只有野生型果蝇适合;野生型果蝇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即没有含基因A和D的果蝇,推测可能是F1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A和D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代;要想培养出图乙所示基因型为AaBbDdEe的裂卷翅果蝇,可从F1中选表现型为裂翅与卷翅的果蝇杂交,子代个体裂卷翅果蝇基因型有4种,即裂翅果蝇产生的配子ABdE、ABde与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aBDe、abDe随机结合。‎ 答案:(1)显 裂翅基因纯合致死 (2)非裂翅 杂合子 ‎(3)野生型 A和D 裂翅 卷翅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