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22克隆技术
专题22 克隆技术 考点六十五 植物细胞工程 高考试题 1.(2013年重庆理综,T5,6分,★★☆)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涉及外植体的消毒、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分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消毒主要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项正确;植物细胞融合是指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得到的原生质体的融合,带有细胞壁的愈伤组织细胞不能诱导融合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错误;出芽和生根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α萘乙酸为生长素类似物,可诱导愈伤组织生根,D项正确。 答案:B 2.(2011年江苏单科,T14,2分,★☆☆)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点睛: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体细胞杂交技术应该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有两步:先是植物细胞融合,再是植物组织培养。作为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但不能用于克隆动物,故B错误。 答案:B 3.(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Ⅱ,T40,15分,★★☆)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 酶和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组织,然后经过 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 。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 。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涉及植物体细胞的杂交、植物组织培养、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等。意在考查考生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过程的识记和对多倍体是否可育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析:(1)植物体细胞的杂交过程包括植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其过程为先用酶解法即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再用人工诱导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再生细胞壁,杂种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根和芽,进而形成完整植株)培育成完整的植株。(2)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甲、乙都是二倍体植物,二者有性杂交的后代为异源二倍体,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配子;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细胞内含有原物种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能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产生可育配子。(3)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1)纤维素 果胶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 4.(2013年天津理综,T9,15分,★★☆)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 。原生质体经过 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 植株的根尖,通过 、 、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如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 。 (6)对杂种植株进行 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点睛:本题以抗黑腐病花椰菜的培育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分裂装片的制作观察、PCR图谱的识别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获取信息、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析:(1)过程①表示原生质体的制备,用酶解法即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2)用于融合的两个细胞,一个是黑芥苗的叶肉细胞,一个是花椰菜的根部细胞,其中供体使用的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可通过观察叶绿体的有无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证一定的渗透压,以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或失水破坏原生质体的完整性;原生质体通过细胞壁再生形成杂种细胞,再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4)若要分析再生植株染色体变异类型,需要将再生植株细胞中染色体和黑芥苗与花椰菜细胞中的染色体制片观察进行比较,装片制作的基本程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5)根据图谱,花椰菜含有碱基对为300和600的DNA片段,黑芥含有碱基对为1 000、1 300和1 500的片段,再生植株3,只含有长度为300和600的片段,与花椰菜一致,1、2、4既含有花椰菜DNA片段,又含有黑芥DNA片段,为杂种植株。(6)对杂种植株接种黑腐病菌,若不患黑腐病即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叶绿体 (3)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 细胞壁 (4)双亲(或花椰菜和黑芥) 解离 漂洗 (5)1、2、4 (6)黑腐病菌 5.(2012年江苏单科,T31,8分,★★☆)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 (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 ,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 (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色;③蓝紫色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 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 ,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 点睛:本题是对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的考查,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解析:(1)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其含量高时,有利于细胞脱分化,含量降低时,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多时,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生芽,生长素含量较多时,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生根,促进幼苗形成。(3)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内的叶绿体,而胚状体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故③正确。(4)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在绿光和黄光的照射下,突变体和对照组的叶片光合作用无明显差异。突变体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大于对照组,而叶绿素的总量不变,则叶绿素a的含量增多、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故色素分离的结果是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4条色素带窄于对照组。(5)剔除胚是防止影响愈伤组织细胞增殖分化,还可避免出现二倍体幼苗。 答案:(1)降低 (2)适量生长素 (3)③ (4)①④ 4 (5)增殖与分化 二倍体幼苗 6.(2011年天津理综,T8,14分,★★☆)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 (2)PEG的作用是 。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 。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 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和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结果如下图。 (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呈 型。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 。 点睛:本题以细菌的融合为背景,考查植物原生质体杂交的过程、操作及应用,是对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析:(1)絮凝性细菌与石油降解菌融合时,首先需要溶菌酶分解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原生质体融合时,常用PEG诱导融合。(3)两种原生质体A、B分别经过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失活难以生长,但两者失活部位不同,A、B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故仍可在再生培养基上生长。(4)我们需要的目的菌株是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石油的培养基上生长。(5)设计实验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时,实验变量是发酵液的有无,对照组是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实验组是添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6)据图知,目的菌株呈“S”型增长。40~44小时,目的菌株及其产生的絮凝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 答案:(1)分解细胞壁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两亲本失活部位不同,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 (4)石油 (5)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 (6)S 此期间,目的菌及其产生的絮凝活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高 模拟试题 1.(2013宁波模拟)下列有关植物克隆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诱导某些植物的愈伤组织能使其直接发育成花芽 B.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节营养物质的配比可以实现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 C.植物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能分散成单细胞,这种单细胞能发育成胚状体 D.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细胞系,可以克隆出大量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配比可以实现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A正确、B错误。几乎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全能性,可培养为胚状体,进而发育为完整植株,C正确。在一定的植物激素配比条件下,愈伤组织可只增殖不分化,从而克隆出大量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如紫草素的提取,D正确。 答案:B 2.(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过程①表示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再分化,过程③表示丛芽的发育过程;其中,过程①需要避光,过程②③需要照光,A、B错误。过程①②③获得了完整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该过程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高度不育,D错误。 答案:C 3.(2013金华十校模拟)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对棉花进行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②过程定向改变原生质体的遗传特性 C.③过程需要通过液体悬浮培养 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 解析:①过程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掉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②过程为转基因技术,能定向改变原生质体的遗传特性,B正确。③过程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根、芽的发育,D正确。 答案:C 4.(2011徐州模拟)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就是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解析: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才能获得原生质体;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多倍体,并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是否是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答案:C 5.(2012广州模拟)红豆杉是濒危植物,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如图是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B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C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则图中A、B、C分别表示的过程为 。其中B过程的实质是 。 (2)对⑤的培养一般要采用 培养基,且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 (3)对⑤的培养可获得代谢产物——紫杉醇,但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下降,其原因包括 等。 (4)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为DdTt)的花药,可选用 (填编号)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的幼苗用 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解析:图中①为红豆杉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试管苗(胚状体),④为植物体,⑤为大量的红豆杉细胞;再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⑤的培养目的是使细胞快速增殖,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是为了保证细胞生长过程中氧气的供应,不断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液体培养的后期,由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其代谢产物减少;红豆杉的花药经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快速获得纯种植株;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DdTt,则获得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有DDTT、DDtt、ddTT、ddtt四种。 答案:(1)脱分化、再分化、有丝分裂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液体 保证氧气的供应、使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3)活细胞数量减少,某些代谢产物的积累 (4)③ 秋水仙素 DDTT、DDtt、ddTT、ddtt 考点六十六 动物细胞工程 高考试题 1.(2013年重庆理综,T2,6分,★☆☆)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点睛:本题联系流程图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析:①是获得的已经免疫的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A项错误;②中使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块分散为单个细胞,B项错误;③同时具有效应B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C项错误;④是经筛选后获得的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 答案:D 2.(2013年浙江理综,T6,6分,★★☆)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小鼠皮肤组织皮肤细胞培养细胞1培养细胞2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 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解析:图示甲过程是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获取动物组织,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A项正确;乙过程表示将皮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消化,B项正确;丙过程表示由组织细胞培养到细胞系的过程,小鼠细胞是二倍体细胞,其细胞系大多数为有限细胞系,能继续培养下去具有异倍体核型的连续细胞系很少,C项错误;丁过程表示通过选择或纯化从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的过程,细胞株具有异质性,D项正确。 答案:C 3.(2010年浙江理综,T4,6分,★☆☆)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是对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可以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到一定程度后要进行传代,因为细胞有接触抑制现象,当细胞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培养出来的多数细胞基因型相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传代次数也是有限的,一般为50次就会死亡,留下来的细胞就是发生了癌变的细胞,具有不死性,可进行传代培养。 答案:D 4.(2009年浙江理综,T1,6分,★☆☆)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B.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点睛: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及比较,是对识记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的考查。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需用CO2培养箱;动物成体的体细胞离体培养用液体培养基,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植物成体的体细胞离体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答案:C 5.(2013年福建理综,T33,10分,★☆☆)克隆猪成功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 (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 细胞,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后继续发育,经桑椹胚、囊胚和 胚最终发育为克隆猪。 (2)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 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 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①图中X表示 过程。 ②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 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 用于PCR扩增,PCR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PCR技术、细胞工程和早期胚胎发育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及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解析:(1)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据图知,应由良种猪提供细胞核,所以细胞核来自良种猪的体细胞;早期胚胎发育经过桑椹胚、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最终发育为个体。(2)①图中X过程是由mRNA得到cDNA,属于反转录。②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用于PCR扩增。模板是目的基因,即Bcl2 cDNA。 答案:(1)体 原肠 (2)①反转录 ②引物 Bcl2 cDNA 6.(2009年山东理综,T35,8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获得的X是 。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点睛:本题以流程图展示了疫苗的生产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过程,考查了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及其应用,是对识记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解析:(1)图中过程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代表的是逆转录的过程。(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3)过程③是将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过程,获得的是杂交瘤细胞,其具备了骨髓瘤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特性和B淋巴细胞的产生抗体的特性,从而制备单克隆抗体。(4)本题中提示该RNA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的抗原,故而可选用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制备疫苗;确诊时为判断该病毒是否为题目中的RNA病毒,可以进行核酸序列的比对;也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具备特异性,利用抗A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判断病毒表面是否有A蛋白的存在,进一步进行检测是否为目的RNA病毒。 答案:(1)逆转录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两空可以互换) (3)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4)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模拟试题 1.(2013杭州一检)以下有关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中,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用来调控pH和温度 B.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组织分化 C.传代培养的细胞因最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长特性,常用于药物测试研究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胃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 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的动物细胞可发生分化,也可能只增殖不分化,B错误。传代培养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与体内细胞不接近,C错误。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为2.0左右,而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所以不能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D错误。 答案:A 2.(2013扬州质检)下列方案中不能制备出抗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是( ) A.将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B.将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C.将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体外大规模培养 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 解析:抗体是由抗体基因编码的,而非抗原基因编码的,因此A错误、B正确。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B淋巴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可使B淋巴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相当于杂交瘤细胞,可用于制备抗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C、D正确。 答案:A 3.(2012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把来自不同植物细胞融合在一起,克服了自然状态下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A正确。植物细胞培养基除基本成分外还需要植物激素,而动物细胞培养液需加动物血清,B错误。细胞融合原理是膜的流动性,C正确。融合后的细胞能培育成一个植物个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D正确。 答案:B 4.(2013唐山一模)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请据图回答: (1)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 (2)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中基因 的结果。 (3)过程③需要用 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的Z细胞还需进行 培养和 ,经多次筛选,就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科学家找到一种“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导入待定的 细胞(填细胞名称),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导入并成功表达后,受体细胞将具有 的特点,在上述操作中用到了PCR扩增仪,其作用是 。 解析:(1)纤维母细胞为体细胞,与之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2)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过程③需要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Z细胞),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才能得到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4)浆细胞中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使其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PCR扩增仪用于扩增特定DNA,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答案:(1)高 (2)选择性表达 (3)选择 克隆化 抗体检测 (4)浆(受体)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大量获得目的基因 5.(2011安徽名校调研)如图所示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 、 。 (2)图中③、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 、 ,此外图示过程还应用的工程技术有 (只需写一种)。 (3)过程③通常用去核卵细胞做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外,还因为 。 (4)过程④通常用②做受体细胞的原因是这些细胞没有分化,具有 ,可以定向诱导分化成各类细胞、组织和器官。 (5)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 。 (6)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 解析:图中①~④依次为细胞核、内细胞团、核移植、转基因技术。图中涉及的技术包括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转基因技术、胚胎干细胞移植等。 答案:(1)细胞核 内细胞团 (2)核移植技术 转基因技术 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干细胞移植、显微操作技术等) (3)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4)全能性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6)没有排斥反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