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对应学生用书第276页)‎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 ‎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 ‎①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②“黑船事件”后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③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③文化及生活习俗上:倡导“文明开化”。‎ ‎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 ‎(3)影响 ‎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3.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 ‎(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3)内容 ‎①政治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府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②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创新发明;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兴办邮政。‎ ‎③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立报馆;设立译书局。‎ ‎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4)影响:是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 ‎2.突出对“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 ‎3.从时段看,中国古代史是考查的重中之重,除2013年卷Ⅰ、2016年卷Ⅱ和2017年卷Ⅰ、卷Ⅱ涉及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现代中国改革及清末街道管理改革,其他9题均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相关;从涉及的内容看,既有王莽改制、两税法、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又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泽管理制度改革、法律改革、庙号改革,唐朝的币制改革、谱牒改革,清朝的盟旗制度和养廉银制度等相对冷门、专业性较强的历朝历代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调整。‎ ‎4.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的三段式结构,不在阅读上设置人为障碍,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5.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 考向一 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例1(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 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知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根据“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可知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根据“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知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根据“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可知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根据“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可知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了保障,并为后世法制建设,特别是唐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答案】 (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考向二 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改革事件 例2(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可知政出多门,互相推诿;根据“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可知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根据“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可知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根据“洋人目之为猪圈”并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可知受西方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官吏闾民,皆称不便”可得打破了百姓习惯;根据“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可知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知,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答案】 (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考向三 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例3(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 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虽然没有直接的书本知识作为依托,但教材中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可供参考。‎ 第(1)问,从改革的推进方式、内容等多角度提炼和概括。‎ 第(2)问,从积极方面入手,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材料,按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或评价划分材料的层次。‎ 第二步:根据材料的句意和段意,粗略列出答题的关键点及答案条数。‎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丰富答案,如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矛盾、生产力发展等角度分析;改革的评价要从积极、消极等方面分析。‎ 第四步:根据设问结合草列的答案,组织出完整的答案。‎ 注意总结“改革内容”时找出能体现改革前后变化的关键词,然后概括;而分析“影响”或“作用”时要联系背景,一般由“背景”带来“影响”或“意义”。‎ 一、改革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 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三、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放在其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不要以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准:要辩证、全面地去评价。‎ ‎(3)社会发展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 ‎2.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