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高陵一中、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一二十年来,传统书院开始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书院萌芽于唐,崛起于两宋。书院最早是藏书之地,后来由藏书之地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宋代范仲淹、孙复和石介等人把书院的创建与当时的文化复兴联系在一起。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 书院,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应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 其一,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但是老书院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很多书院修完之后,除了供人游览,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老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其二,新书院的建设。在传统书院废弃一百多年后,创办新书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创办新书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间社会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另一种是在现代大学的体制内的书院。首先,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修建新书院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新书院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讲座和读书会很受欢迎,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其次,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分子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国家。但是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就是在专业教育之外,解决培养教育人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书院承担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它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体现。21世纪的中华文明复兴,不仅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对探讨21世纪以后的人类生存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补充、完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也有益于未来人类多元化的现代化生存。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废弃传统书院教育,引进西学教育制度,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 B.修复老书院的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 C.传统书院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复兴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书院兴起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书院从萌芽到废弃的过程,为下面展开论证提供了背景。 C.文章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书院在当代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的问题。 D.文章分析了书院兴起的原因,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书院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和读书会,有利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B.许多传统学术失传,中华文化逐渐衰退,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 C.如果将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和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大学教育前景更好。 D.书院复兴能弥补现代文化的不足,推动文化复兴,助益未来人类的多元化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材料一: 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8月) 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4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1月) 4.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率高,这说明了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B.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传播力度,可以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人类。 C.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这是制约它在世界上传播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D.虽然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对外传播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药效显著,但由于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 B.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C.中医药行业应该重视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应有作用。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D.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也会逐渐增强。 6.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因土壤强烈侵蚀、水土严重流失,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其中80%来自河口镇与潼关间的多沙区。恒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与黄河花园口站相差不大,但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花园口的8倍。黄河这一特点,导致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几乎遍及上中下游及其支流。 不少学者认为在黄河流域采取自然修复的手段,是对生态最有效的保护。但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其治理必须与依靠工程措施对黃土高原的治理相结合,不能仅局限于水土保持的传统模式。面向我国经济发展将向西部转移的大势,按照现在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利用现代工程揩施减弱黄土侵蚀强庋,主动拦减入黄泥沙量,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是必要的。此外,水少是黄河冲积河段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原因,水资源客观上是华北与黄河中上游地区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制约因素,应着实提高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将从外流域调水入黄作为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大举措。 (摘编自张红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材料二: 表1黄河流域各省区2018年水资源总量状况及近年来GDP总量全国占比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材料三: 历代的黄河治理活动为黄河安澜、保障社会生产、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禹为了治理洪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北宋熙宁年间,为疏浚黄河及汴河中的泥沙,人们创制了铁龙爪与浚川耙,近代的浚河杋船即由浚川耙演变而来。元代贾鲁亲自踏勘了黄河下游河道,掌握第一手资料,据此设计了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方针,用短短七个月时间结束了将近九年的黄河水患。明代潘季驯一生多次治河,始终心系治黄大计,离职前还对神宗皇帝说“去国之臣,心犹在河”。他主张“束水攻沙”,即在河两岸高筑堤防,以堤束水,既可防洪,又可冲刷河檔中的泥沙,使河道不致淤塞。康熙皇帝不仅重视黄河治理,还在六次南巡河工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问询民生情况,解决民生疾苦。乾隆年间的御史胡定在治河实践中发现,黄河泥沙多出自三门以上及山西条山一带的破涧中,于是让地方官于涧口筑坝堰来拦截上中游支流河段裏挟而下的大量泥沙,大大减少下游的泥沙淤积与洪涝灾害。在治理黃河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有的黃河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发展科技与机制创新,黄河流城的饮水安全、粮食生产等普遍获得了充足的水源保障。从1999年8月12日至今,黄河已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 (摘编自张建松《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 6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上游的青海与下游的河南相比,水资源更充足,但经济相对落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更明显。 B.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经济在1999~2013年间发展很快,之后减缓了速度,在近20年走出一条从快到慢的变化曲线。 C.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来看,总体按照上游、中游下游表现出从低到高的阶梯型分布 D.黄河上游地区GDP总量小,发展速度相对稳定,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内部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的趋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花园口站径流量大约为恒河的八分之一,河水年均输沙量却差不多。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水灾几乎遍及黄河上中下游。 B.土壤强烈侵蚀导致大量泥沙入黄,是黄河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黄河治瑪应以自然修复手段为主,以其他工程措施为辅。 C.虽同样是修筑堤坝以治理黄河,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主张以堤束水冲刷泥沙,胡定则强调筑坝堰来拦截泥沙。 D.黄河流域水安全事关国家水资源安全的大局。近20年来黄河未曾断流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对前人黄河精神的传承 9.黄河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黄河精神的内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10.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巩属民为保伍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来食息官舍 请息交以绝游 C.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D.巩负才名 绝云气,负青天 1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援笔而成 襟三江而带五湖 B.其治以疾奸急盗为 农人告余以春及 C.使几察其出入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吝于改过耳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奇:以......为奇,惊奇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1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A.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C.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D.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保伍:古代民人以五家为伍,又立保(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王安石变法时以十户为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丁母艰,指遭母丧。古代一般把遭父母之丧也叫丁忧;丁忧有内、外之分,遭父丧也称“丁外艰”;后世多专指官员居丧。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 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曾巩聪明有才华,初次任政就有政绩。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通判越州时,他调动民间力量解决饥荒粮食问题,还让官府借粮种给农民,秋赋偿还,没有耽误农事。 B.曾巩治理有方,擒获盗贼有胆有谋。知齐州时,组织百姓力量侦查乡里盗贼的行踪,相互援助擒获盗贼。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C.曾巩关心民间疾苦,对名利看得很淡。在洪州任上,对遭遇瘟疫生活困难不能自养的士兵和百姓供应衣食住宿并给他们治病。他虽负有才名,却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别人认为他命运不济,但他并不在意。 D.曾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敢于说真话。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由他操办。尽管王安石得志,曾巩还是对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2)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二)名篇名句黑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 ” 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19.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 2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 B.乙 C.丙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让扶贫工作受益范围更广,使更多的群众有了存在感。 D.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来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23. 阅读右面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1)请为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2分) (2)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2分) (3)简要评价漫画的创意。(2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有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