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级高一语文期中检测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 25 -‎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第二处: 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第三处: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主语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第四处: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解答本题,要求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前面说“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前面是说“学习”,后面说“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这是写“学习”的结果,那么中间应是说如何达到这一结果,再分析中间的内容,应先“学习”,才能“摸索出规律”。‎ A项,前一句是被动句,后以句又是主动句,两句的主语不一致,故排除;‎ B、C项,都是把结果和过程颠倒了,排除B、C;‎ 故选D。‎ ‎【3题详解】‎ - 25 -‎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都是语序问题。一是:“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排除BD;二是:“综合”修饰“利用”,排除C。‎ 故选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你们每次来寒舍看望,都敬赠我这么多贵重的礼品,这倒让我感到十分不安。‎ C. 前几年搞房地产开发,我赚了一些钱,没想到亲戚朋友都来借光,让我难以应付。‎ D. 恭敬不如从命,先生远道而来,执意要收藏拙笔,我就只好献丑了,请多多雅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失陪”用于自己不陪别人的客气话;B项,“敬赠”用于自己送别人东西;C项,“借光”用于自己占别人的好处。故选D。‎ ‎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问广博 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B. 或师焉,或不焉 或者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交会 C. 望西山始指异之 奇怪 托遗响于悲风 洞箫的余音 - 25 -‎ D. 渺渺兮予怀 心中的情思 可以群,可以怨 讽谏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此题要求“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本题A项中“博学”的意思是广博的学习;B项“或”的意思是“有的人”;C项“异”是认为…奇异。故选D。‎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趣味 C. 用心躁也 用:因为 D.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趣”,同“趋”,趋向。‎ 故选B。‎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喻于义 喻:明白,通晓 B. 何时可掇 掇:拾趣,采取 C. 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D. 枉用相存 存:生存,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存:问候,思念。故选D。‎ ‎8.据《边城》一书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25 -‎ ‎《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B. 翠翠与傩送互相爱慕。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C. 老船夫说过,爱翠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车路”(唱歌求爱,自主自为);另一种是走“马路”(由家长作主,托人说媒提亲)。‎ D. 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据《边城》一书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调动头脑中知识,进行选择。‎ C项,“老船夫说过,爱翠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车路’(唱歌求爱,自主自为);另一种是走‘马路’(由家长作主,托人说媒提亲)”说法错误。“车路”是由家长作主,托人说媒提亲,“马路”是唱歌求爱,自主自为。‎ 故选C。‎ ‎9.下列对《呐喊》和《边城》两部作品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对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进行了揭露;《一件小事》对知识分子自身卑微的灵魂进行批判;《药》对新旧时代交替和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深刻反思。‎ C. 小说《边城》用三次端午节串起了整个爱情故事。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去看赛船,傩送外出,天保和翠翠结识;第三次端午节,翠翠无意中知道了傩送宁要渡船不要碾坊的爱意。‎ D. 《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迫害症”精神病人;又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寄寓着深刻的真理,清醒的精神品格。‎ ‎【答案】B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现在的考查上升到鉴赏的程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本题四个选项涉及《边城》《呐喊》两本名著。B项,“《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错误,《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呐喊》中主要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 《明天》《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社戏》等。故选B项。‎ ‎10.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C. 从《礼治社会》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而礼治社会是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它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D. 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调动头脑中知识,进行选择。‎ D项,“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说法错误。原文中有明确表述“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故选D。‎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 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①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于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②,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③,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④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 ‎(选自范晔《后汉书•严光传》)‎ ‎【注】①齐国:山东一带的官府。②玄纁:黑色和浅赤色的布帛,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礼物。③北军:城北军队的驻地。④君房:侯霸字君房。‎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B.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C.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D.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1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反而后至 反: 反对 B.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 旧: 老交情 C. 乃张目熟视 熟: 仔细 D. 帝从容问光曰 从容: 随意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5 -‎ A. 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 光武帝对严光的才干和品质非常了解,所以对于严光的不拘礼节和恃才傲物,他丝毫也不计较,可见他的宽宏大量。‎ C. 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的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 严光用“巢父洗耳”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答案】11. D 12. A 13. C ‎ ‎14. (1)授予谏议大夫的职务,严光不肯屈意接受,随后归隐躬耕于富春山。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2)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少有高名”,“高”是修饰“名”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BC;“与光武同游学”,“游学”是游历求学,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句子翻译:年轻时便有很大的名气,与光武帝一同游历求学。到了光武帝即位,他便改换了姓名,隐居起来不再出现。‎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反”,同“返”,往返。‎ 故选A。‎ - 25 -‎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项,“他直言不讳的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说法错误,“差增”的所以是稍微。‎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除”,授予官职;“乃耕于富春山”,状语后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第二句得分点:“中”,符合;“輮”,同“煣”,用火烤。‎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是会稽余姚人。年轻时便有很大的名气,与光武帝一同游历求学。到了光武帝即位,他便改换了姓名,隐居起来不再出现。光武帝想到他的贤能,就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特征四处察访。后来齐国上报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在水边钓鱼。”光武帝怀疑那就是严光,便准备了小车和礼物,派人去请他。使者往返了三次他才来到,被安排住在京师护卫军营中,供给床褥等用具,宫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给酒食。‎ - 25 -‎ 司徒侯霸与严光是老相识,派人送信给严光。送信的人趁便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了,本想立刻就来拜访,迫于主管的事务繁杂,因此不能亲自来。希望能在傍晚时委屈你到他那里叙谈。”严光没回答,把信札丢给来人,口授回信道:“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怀着仁心辅助大义,天下都高兴,一味阿谀皇帝的意旨就应该处死。”侯霸收到信封好了呈给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说:“这狂家伙还是老样子。”当天就亲乘车驾去严光居住的馆舍,严光睡在床上不起来,光武帝就进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严子陵,就不能帮我治理国家吗?”严光还是睡着不回答,过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认真地看了好一会,说:“从前唐尧圣德昭著,(要让天下给巢父),巢父听到后马上到水边去洗耳朵。士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强迫人家做官呢?”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让步?”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 后来,又召严光到宫里去,谈说过去的交往旧事,两人在一起对坐谈话好几天。光武帝随意地问严光:“我比以前怎么样?”严光回答说:“陛下比过去稍稍高大了一点。”接着,两人同床而卧,严光把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天象,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很厉害。光武帝笑着说:“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 ‎ 授予谏议大夫的职务,严光不肯屈意接受,随后归隐躬耕于富春山。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建武十七年,又特别征召他,但他不去。活到八十岁,在家中去世。光武帝感到悲伤痛惜,下诏郡里赏赐百万钱,谷一千千斛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5.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16.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 ‎16.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 ‎【15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句子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常见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意思是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红笺为无色”,用泪水将信笺的红色冲掉来写女子的伤心,不仅别出心裁,还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将思念描写得更为形象具体,也更能感动人。‎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论语·述而》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与朋友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4)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曹操 《短歌行》)‎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1). 见贤思齐焉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塞上长城空自许 (4). 镜中衰鬓已先斑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7). 青青子衿 (8). 欲辨已忘言 (9). 一樽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鬓,衿,酹。‎ 三、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5 -‎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 赫尔曼·黑塞 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教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不用说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 25 -‎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我们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1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养包含相对完善精神和心灵、增强了的自我意识及对不同阶段生活的认识。‎ B. 研读世界文学,就是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拥有作品的所有财富。‎ C. 真正的读书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或人格、且通过读书能够产生爱和生命的人。‎ D. 杰作不同于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有刺激性。‎ ‎1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用体育类比教养,以说明“真正的教养”不追求某些狭隘的目标。‎ B. 文章指出“获得教养”的前提是可教养的客体,否则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空。‎ C. 文章列举当今之世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书籍的现象,论证读书才是真正的生活。‎ D. 文章鼓励大家研读世界文学,论证过程按照先说道理后联系现实阐述的顺序进行。‎ ‎2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教养从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其本身没有意义,其追求的过程有意义。‎ B. 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道路,但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C. 活着不仅仅为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读书应集中心智、充实人生、提升境界。‎ D. 虽然读书读得多有害,但作者仍然号召人们要倾心于书、从自己喜爱的作品开始。‎ ‎【答案】18. B 19. C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项,“拥有作品的所有财富”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故选B。‎ - 25 -‎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论证读书才是真正生活”说法错误。“文章列举……的现象”,旨在论证读书也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其本身没有意义”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B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选项太绝对。‎ D项,“虽然读书读得多有害”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 故选C。‎ ‎【点睛】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 25 -‎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21. 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2.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 25 -‎ ‎(1) 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2)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23. 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案】21. 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 ‎22. (1)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2)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 ‎ ‎23. 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史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家和文学家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眼里也没有泪水”是针对上文“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说的。“心情变得很复杂”是针对下文“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说的。‎ 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感情也迟钝了”“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可知作者内心复杂和不安定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变化,面对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品时,作者激情不再的无奈。‎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化句为词,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五十年过去了”,可知“很久”的含义;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渐渐褪色”等,可知“很远”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理解,整合答案即可。‎ - 25 -‎ 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时过境迁,情随事变”“时间无情,时间淘洗”“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等,可见作者的心情归于平静是由于认识到了时间的消磨和精神永恒两个方面的因素。‎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可知作者认为主要的因素为“作者”“被写者”“传播的方式和载体”三个方面。据此分析作答。‎ ‎【点睛】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文中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 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 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 25 -‎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 ‎①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 ‎(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②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 ‎(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2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小城处在三省接壤处,自然风光秀丽、有着神秘古老的传说,显然这是一个自然祥和、人杰地灵的美好之地。‎ - 25 -‎ B. 染坊师傅、豆腐作坊里妇人、面馆里大师傅等人的劳作,各种鲜活的生活场景,对沈从文的人生认识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影响。‎ C. 沈从文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经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这些遭遇导致他的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 D. 沈从文在早期作品以及后来的《边城》中,描写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小城生活,都带有美化色彩,是为了给人们一份永久的希望。‎ ‎2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到北京求学时处处碰壁,但他并未对自己的人生灰心,转而选择了创作,并为之刻苦努力,执着追求,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B. 这篇传记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后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描叙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C.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句话反映了沈从文的刚强,坚定,自信,以及对写作、人性、生命的哲学思考。‎ D. 《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6. 怎么理解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 ‎【答案】24. C 25. B ‎ ‎26. ①形象守望。他的塑像像一幅画,他静静地站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②灵魂守望。沈从文病逝后归葬于凤凰。灵魂永远守望着边城。③文学守望。沈从文的大量作品反映的是边城生活,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④精神守望。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感染和重陶着边城的人们。‎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 25 -‎ C项,“这些遭遇导致他的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说法错误。“沈从文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经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等遭遇与他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文章第四段只是说“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故选C。‎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说法错误,文章没有先述其文学地位,而是介绍其生活的地方——凤凰小城。‎ 故选B。‎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句子内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怎么理解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这就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有关“守望”的内容,同时思考,难道守望的仅仅是“边城”吗?还是说这“边城”另有所指呢?如文章最后一段说“他的塑像坐落山端,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一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由此可知,沈从文守望的是“边城”是“人类的未来”;如倒数第二段“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由此可知,沈从文守望的还有美好的人性;如倒数第四段“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沈从文守望的是边城人的那种执着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如倒数第三段“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等等,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然后从形象、灵魂、文学、精神等角度答题。‎ - 25 -‎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确定答案。‎ 四、作文 ‎27.根据下面材料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富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请注意文体要求。‎ ‎【答案】例文:‎ 风中的余香 ‎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 ‎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 ‎  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边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 - 25 -‎ ‎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 ‎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过程:作文题很有新意,既富有浓郁的哲学元素,又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与内涵,同时还具有淡淡的诗意。题目倾向于理性思维,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围绕“一切都会过去”或者“不会过去”展开议论,需要有些理性分析的,思维角度可以充分开放,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平时读书较多爱思考的学生可能就发挥得好。做到侧重点张驰有度,主次分明,千万不要流于平庸,失去重心。‎ ‎“一切都会过去”, 强调的应是一种发展的、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心态,“一切”应该侧重于人生的痛苦、心灵创伤、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走过去便有一片天。‎ ‎“一切都不会过去”,应从承继、铭记、珍惜、保留这个角度来说。“一切”应侧重不该被遗忘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也包括历史的教训,惨痛的记忆等,能促人猛醒,给人启迪。‎ ‎【立意】将材料中的“一切”具体化,理性思考:什么会过去,什么不会过去。‎ - 25 -‎ 如某件事会过去,但事情的影响不会过去;某些历史人物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逝去,但他们留下来的精神、思想或者是话题不会过去;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人的荣辱、财富等都会过去,但是,人的感情、内在的精神等内核不会过去。……‎ ‎【素材】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显然未能躲过一场风波: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以希望这场风波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 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 ‎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是社会的良心。‎ ‎【结构】写作中可以按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记叙顺序来写。如按照顺叙,可以先交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按照时间段先后顺序记叙不经意间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彰显了其中某一个人的什么品性,由此点明文章的主旨。‎ - 25 -‎ ‎【点睛】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求: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故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 ‎ - 25 -‎ ‎ ‎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