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测试语文
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测试语文 2020年03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语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 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太远,读者不能了解它,所以无法欣赏它。《秋柳诗》原来是悼明亡的,“南雁”是指国亡无所依附的故旧大臣,“西乌”是指有意屈节降清的人物。假使读这两句诗的人自己也是一个“遗老”,他对于这两句诗的情感一定比旁人较能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能取欣赏的态度,因为他容易看这两句诗而自伤身世,想到种种实际人生问题上面去,不能把注意力专注在诗的意象上面,这就是说,《秋柳诗》对于他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了,容易把他由美感的世界引回到实用的世界。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往往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比如人们对裸体照片、裸体雕像和裸体画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照片太逼肖自然,常常像实物一样引起人的实用的态度;雕刻和图画都带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几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误认为实际人生中的一片段。 15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造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节选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常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与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存在分别,原因是一致的。 B. 要发现事物本身的美,我们只有摒弃实用的态度,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才能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C.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于惟妙惟肖,但是艺术如果只是惟妙惟肖,则易使人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反而欣赏不出形象本身的美。 D. 王渔洋的《秋柳诗》中的诗句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所体现的美感,只有熟悉历史的明朝“遗老”,才能真正地了解与欣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开头即表明观点,强调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要欣赏出事物本身的美,需要适当的距离。 B. 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举王渔洋《秋柳诗》的例子,意在证明艺术与实际的距离若是太远,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C.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提到裸体雕像和裸体画像,认为雕刻和图画带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区别于自然,与极端的写实主义是不相容的。 D. 文末举蔡琰与杜甫两例,再次强化观点,即主观的情感需要客观化,方能创造出艺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和实际人生之间的距离要适当,距离太远,使人无法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距离太近,则容易使人难以了解、欣赏。 B. 如果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就只能引起人的欲念或嫌恶,而不能让人产生美感,这是因为美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C. 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这是因为极端写实主义只求肖似,而艺术则不然,正因如此,雕像、画像与照片相比更能令人肃然起敬。 D. 艺术都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但是只有情感则不能称为艺术。只有对其进行一定的反省,把它加以客观化,才能让情感变为艺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5分) 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15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 “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C. 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D.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5.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期,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的热播引发了全民大讨论。究其原因,也许与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创作者将人物塑造回归于人本理念核心,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的创作手法不无关系。 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挺好》以符合人物性格的成长发展和情感转变为戏剧主干,而非以机械性的情节冲突推动故事。在愚昧强势的母亲去世后,除了不得不应付自私虚伪的父亲、愚孝无能的大哥、刻薄暴力的二哥折腾出的“一地鸡毛” 15 ,女主角苏明玉还要在情感纠葛、职场纷争间疲于奔命。然而,即便心负童年的阴影羁绊、即使也曾迷惘和失落,苏明玉依旧选择了独立自强、直面困境,在混沌的伦理困局中坚守光明。 而剧情矛盾点的设计上,《都挺好》始终在通过人物引发矛盾的同时,力图以现实主义的主基调将影视剧外的百态人生和社会热点巧妙地刻画交织于光影冲突之中,从而勾勒出具备真实的时代轮廓和讨论空间的艺术场域。实际上,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小说或戏剧,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虚构故事背后,那些真正引发观众悲欢共鸣的泪点和笑点,往往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警醒和反思的情感纽带所在和人性矛盾关隘。 在融媒体时代,将时代艺术之光与主流风尚相结合,创作出令青年受众同样喜爱的文化趣味,全面洞悉新时代的社会现实,仅仅是《都挺好》还远远不够。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精湛的拍摄技巧和跌宕的情节设计固然重要,然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不可或缺。 (选自《光明日报》2019-04-03,有删改) 材料二: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认知和感受的世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什么样的。《都挺好》进入了对原生家庭的深入剖析。不少女性观众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男性观众也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像苏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鲜见。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苏明玉为我们做的一个极好示范是——赶紧断奶,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但经济独立了,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割裂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事实上,我们难以与原生家庭割裂——物质上的割裂可能还更容易,精神上的割裂更困难。 (选自《澎湃新闻》2019-03-04,有删改) 材料三: 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曾几何时,家庭题材剧集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强调统一与和谐,强调父母对子女、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乃至不和睦、不融洽的元素往往在创作中被定义为负面、消极的剧情动因,是最终必须要被消解掉的。而在《都挺好》的叙述中,我们却发现,家庭问题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中性的、可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且可能是更符合客观存在的。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在《都挺好》中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它意味着,新生代的创作者与观看者都逐渐看清、接受并重视“独立个体”的意义。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此外,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 15 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近年来国产家庭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虽然电视剧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的属性并未改变,但大环境的观赏水准和评价体系与过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在家庭剧普遍性花团锦簇的大团圆结局中,开始有观众期待有更多留白、有更多其他不同的剧集收束方式。这是观众审美观念的成熟,亦是对创作的鞭策与挑战。 (选自《北京日报》2019-03-15,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都市情感剧《都挺好》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完全归功于该剧的创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 B. 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故事情节是可以虚构的,但是那些真正引发观众悲欢共鸣的泪点和笑点,都是值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警醒和反思的情感纽带所在和人性矛盾关隘。 C. 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当所有的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就一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 D. 女性观众都能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男性观众都能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三中,作者认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就在于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B. 《都挺好》体现出家庭题材剧的主旨内核开始有从“整体利益”向“个体感受”松动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创作进步的象征。 C. 苏明玉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实现了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就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 D. 在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衡量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精湛的拍摄技巧、跌宕的情节设计、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等重要。 9. 以上三则材料中,《光明日报 》《澎湃新闻》《北京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 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15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张衡传》选段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C.拜送书于廷 权移于下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衡常思图身之事 11.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文:璧上有些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B.相如因持 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译文: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因愤怒,头发竖起,冲动了帽子。 C.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译文: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讽谏评议皇帝身边的人。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译文:(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中,蔺相如强调了赵王在献给秦王和氏璧这一件事情上的诚意,与之相反,秦王却在此表现得甚为傲慢,在得到和氏璧后,将它交给嫔妃及侍从看,完全看不出交换的诚意。 B.《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通过对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同时,蔺相如在朝廷上怒斥秦王,借赵王的举动来反衬秦王的失信,这有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一面。 C.《张衡传》选段交待了《思玄赋》的由来,当时政治昏暗,宦官专权,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在这一段中作者批判了张衡明哲保身、谨小慎微的一面。 D.《张衡传》选段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里描写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形象。 15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梅长公传 钱谦益 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儿。年十四,为诸生。台使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教场,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中辄一军大呼以笑。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怿而罢。 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盱衡扺掌,视举世无如也。甲辰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士,独推重公。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坐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恒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屡上,不见省。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一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人才而已。 居六岁,出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狱多冤结,拷一连十,累岁不得决。闭门周视案牍,期旦日会堂下,据案呼囚,明举其刑书云何,据几决遣,狱成于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势,恣为奸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冤民如墙而立,占人田园若干,攫金钱若干,以次质对,尽反其侵掠,则缚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谢乡人,并以谢而父也。”卒自刮磨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杀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请往剿。严兵扼海道,绝馈运,断樵汲,散免死牌数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于闽。公督学山东,八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公语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见颜行,今何以在此?”八老泥首谢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闽,今日敢不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 其视学,阔略教条,谢绝请寄,考课之暇,进诸生而教诫之。贤者降阶执手,重以慰藉;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诸生始而骇,中而服,久而歌思颂慕,咸以为师保父母也。 (节选自《牧斋初学集》) [注]夏jiǎ楚,古代学校体罚越礼犯规者的两种用具。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使者不怿而罢 怿:喜悦 B. 一无所附离 离:违背 C. 并以谢而父也 谢:谢罪 D. 重以慰藉 重:加上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倜傥雄俊,异于凡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冤民如墙而立 去今之墓而葬焉 C.今日敢不为公死乎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 又重之以修能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长公年幼丧父,随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坚持研习的书有寸把厚,与教场的材官比赛射箭,他九发连中。 B.梅长公应举时,与杨涟志同道合,经常以功名节义互勉。后来在翰林院供职时,眼界极高的孙少师却惟独推重他。 C.梅长公潮州平乱时,一方面断绝了海寇的粮道,一方面给前来自首者发放免死牌,结果袁八老不战而溃,俯首谢罪。 D 15 .梅长公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时,将数年不决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使久抓不获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惩罚。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细说:详细说明 B. 赵王鼓瑟 鼓:击鼓 C.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D. 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断绝 19.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去今之墓而葬焉 B. 貌恭而不心服 C.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 晋军函陵 2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 客何为者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 客有吹洞箫者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5 A.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 独五人之皦皦 C.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自以为得其实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其无礼于晋 D.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四、名著阅读(5分) 23.补写下列《三国演义》经典情节中的人名。 (1) 单骑救主 (2) 断喝长坂桥 (3) 舌战群儒 (4) 群英会 中计 (5) 温酒斩华雄 五、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四季的更迭变化,令自然万物异彩纷呈;生活的境遇变迁,令生命成长丰富充盈。发现你身边的“变”,感悟“变”带来的启迪。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答案】1.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只有熟悉历史的明朝‘遗老’,才能真正地了解与欣赏”错误。结合原文“他对于这两句诗的情感一定比旁人较能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能取欣赏的态度”分析可知,说明遗老能了解其情感,但不一定能欣赏其美感。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5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证明艺术与实际的距离若是太远,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太远,读者不能了解它,所以无法欣赏它”“这就是说,《秋柳诗》对于他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了,容易把他由美感的世界引回到实用的世界”等分析可知,文中举此例,不仅证明了艺术与实际的距离若是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同时还证明了距离若太近,则容易使人回到现实世界。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距离太远,使人无法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距离太近,则容易使人难以了解、欣赏”说反了。结合文本内容“‘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分析可知,距离太近使人无法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距离太远,则容易使人难以了解、欣赏。C项,“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这是因为极端写实主义只求肖似,而艺术则不然”错误。结合“比如人们对裸体照片、裸体雕像和裸体画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照片太逼肖自然,常常像实物一样引起人的实用的态度;雕刻和图画都带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几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误认为实际人生中的一片段”分析可知,原文只是将裸体照片与裸体雕像、画像相比而得出结论,并不能以偏概全,将这一道理普遍化。D项,“只有情感则不能称为艺术”太过武断,原文为“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故选B。 【答案】4.B 5. 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 15 ②“南腔北调”为聊天中的吴方言“迭格”做了铺垫。 ③语音的融合,烘托中华民族各族群融合的主旨。 6. 示例一:我认为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型”虽然是线索,“血”才是内涵。彭先生和老丈人只是“血型”相同,但融在一起的还是脉管中的鲜血;张医生动员大家查验“血型”,其根本目的还是献血、输血。 ②小说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大陆人士来到台湾,被当地居民排斥到最终融合的故事。主旨是大陆和台湾血脉同源,血浓于水。“血的故事”比“血型的故事”能够更好地彰显主题。 ③ “血”有着更广阔的联想空间:血脉、血缘……; “血型的故事”过于单一。 示例二:我认为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首先,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张医生动员查验血型,有人迷信,心存疑虑开始;经由彭先生与老丈人血型相合化解矛盾的故事;最后破除疑虑,同意查验血型结束。整个情节是“血型故事”的外壳,套着一个“血型故事”的内核。以“血型的故事”为题特别贴切。其次,小说中出场的人物和未出场的人物,性别、年龄、性格各异,语言“南腔北调”,血型也各不相同,却异中有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将血型的差异作为诸多个性差别的代表,以“血型的故事”为题,能帮助读者更好的品味小说丰富的内涵。再有,以“血的故事”为题,固然能表达“血浓于水”的主题,但过于直白,欠缺涵泳意味;不如“血型的故事”更为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7. B 8. B 9. ①材料一侧重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探讨《都挺好》热播的原因;②材料二借助《都挺好》分析了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对人的负面影响;③材料三侧重探讨《都挺好》广受好评的意义。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完全归功于”错,结合“也许与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创作者将人物塑造回归于人本理念核心,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的创作手法不无关系”分析可知,原文只是推测。C项,“就一定”错。结合“而当每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能被看到且能被尊重时,‘家庭’的意义也许将会更立体、更丰富、更现代”分析,选项忽视了原文的“也许”。D项,“女性”和“男性”错。结合文本内容“不少女性观众对苏明玉这个角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男性观众也从苏明哲、苏明成的性格悲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分析可知,原文中分别是“不少女性”和“一些男性”。故选B。 【8题详解】 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就在于”错。结合“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或许还在于”。C项,“只要……就……”错。结合文本内容“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从原生家庭解脱出来”分析可知,“只要……就……”表述绝对化。D项,“同等重要”错,结合“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精湛的拍摄技巧和跌宕的情节设计固然重要,然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不可或缺”分析可知,“同等重要”于文无据。故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一,结合“近期,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的热播引发了全民大讨论。究其原因,也许与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创作者将人物塑造回归于人本理念核心,将情节构筑扎根于现实主义基础的创作手法不无关系”“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挺好》以符合人物性格的成长发展和情感转变为戏剧主干,而非以机械性的情节冲突推动故事”“而剧情矛盾点的设计上”等分析可知,侧重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探讨《都挺好》热播的原因;材料二,结合“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认知和感受的世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你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等分析可知,借助《都挺好》分析了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对人的负面影响;材料三,结合“跳出电视剧集的本体而论,《都挺好》在此时出现并收获不少好评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它印证着艺术创作审美及其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观众评论《都挺好》时发出的‘求编剧不要强行给大团圆结局’的呼吁,我们也能捕捉到大众对于家庭题材类电视剧欣赏观念转变的信号”等分析可知,侧重探讨《都挺好》广受好评的意义。 10.C项,介词在;介词,到。A项,连词,用来。B项,连词,就。D项,助词,的。 11.C(讽议左右: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 12.C(这一段表现了张衡小心谨慎、心思缜密的性格特征,“作者批判了张衡明哲保身、谨小慎微的一面”的说法有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13. B(依附) 14. D(介词,用。A介词,跟/比。B连词,修饰/顺承。C介词,替/向) 15 .C(袁八老俯首谢罪,不是在潮州,是在登州)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每小题3分) 15 (1)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扼腕”“慨然”“建置”各1分) (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很难,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3)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17.(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18.【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细说”,奸细小人的谗言;B项,“鼓”,动词,弹奏、敲击;D项,“绝”,横渡。故选D。 19.【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项,“墓”,名词作动词,修墓;B项,“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C项,“函”,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D项,“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故选B。 【点睛】解答词类活用的题,可根据词的基本词性,比较它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根据文言文语法规则区别是否出现了活用。主语和宾语位置多为名词或代词,谓语位置多为动词或形容词,个别时候是介词,状语位置多为副词,这里也是名词作状语最常见的地方。使动用法最主要强调的是主语做出动作的目的性,以此区别动词是正常使用还是使动很有效。 20.【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例句,“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定语后置句;A项,“何为”,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以(之)为”,省略句。故选C。 21.【答案】A 15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B项,“皦皦”通“皎皎”,“女”通“汝”; C, “已”通“矣”D项,“倍”通“背”,背叛、违背。故选A。 22.【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是古今异义”,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A项,“其实”,古义: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一个词。义为“实质上”。B项,“可以”,古义:可以用;今义:表示允许。D项,“亲戚”,古义:亲属,指父母兄弟;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成员。故选C。 23. (1)赵云单骑救主 (2)张飞断喝长坂桥 (3) 诸葛亮舌战群儒 (4) 群英会蒋干中计 (5) 关羽温酒斩华雄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