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及现代信息技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及现代信息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及现代信息技术 ‎1.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实验事实,排除A项;“新天文学”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并未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故B项不正确,C项正确;“新天文学”并未推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故D项不正确。‎ ‎2.“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 B.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 C.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 D.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用数学方式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发了人类继续探索,故选B项。‎ ‎3.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打破该师看法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B.量子概念的提出 C.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D.牛顿力学定律的发现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普朗克的物理成就——提出量子概念,不难选出B项正确。普朗克是现代物理学家,而A、C、D三项均是近代科学成就,故排除。‎ ‎4.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既不抛弃旧理论,还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答案:C 解析:由关键信息“不抛弃旧理论,还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指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由此分析,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A项不符合题意;相对论是宏观高速运动,量子论是微观高速运动,两者不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经典力学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科学理论,而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中绝对时空观,由低速运动发展到高速运动,C项符合;经典力学是宏观世界的低速运动,量子论是微观高速运动,排除D项。‎ ‎5.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C.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答案:C 解析: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否定上帝造人,故B项错误;进化论动摇了上帝在人心目中的地位,故C项正确;分子生物学不是达尔文开创的,故D项错误。 ‎ ‎6.“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上帝造人说,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7.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这种“力量”是指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被称为“万能的原动机”,其发明带来的直接作用是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直接作用,而是其影响,故排除。‎ ‎8.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 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B.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C.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答案:C 解析:材料介绍德国科学家的成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物理学的影响,可见德国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之一,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9.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技术革命 C.内燃机的发明 D.通信技术发明 答案:B 解析:蒸汽机改良后需要利用煤等自然资源,还不能使工业彻底摆脱地方条件的制约,故A项错误;电力技术革命使工业布局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且使城市和乡村都能普遍利用其成果,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故B项正确;内燃机的发明其成果无法在乡村普遍应用,因而不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时代不符,错误。 ‎ ‎10.有人把西方社会的历史归结为两个半苹果的历史。他们认为两个半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那半个成就了乔布斯。实际上是什么成就了乔布斯(  )‎ A.相对论 B.量子力学 ‎ C.自动化和控制论 D.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他们认为两个半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那半个成就了乔布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电脑和手机的生产商,因此选D。‎ ‎11.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投入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A项错误;从“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起初为5%~10%”“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B项正确;材料重在分析科技进步对工业产量增加的影响,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各国对科技发展的投入,D项错误。‎ ‎1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联系所学知识,下列关于互联网的发展的利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联网促进了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B.互联网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 C.互联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D.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界限已经消失 答案:D 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界限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虽然互联网冲击着传统的国家界限,但是国与国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国家的界限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应选D。‎ ‎13.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人类文明的引擎”一目,这一目主要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 (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汽车和飞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引擎”中“引擎”是指动力,符合动力的应是C。‎ ‎14.1962‎ ‎ 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2019 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答案:A 解析:《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据材料“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和“2019 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可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又带来了环境问题,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上半期,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在英国大量出现,这得益于蒸汽动力的使用和推广。蒸汽动力的推广,使工厂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可能。‎ ‎16.“屌丝、逆袭、淘宝、秒杀、吐槽、卖萌……”这些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 A.信息时代言论自由 B.网络影响社会生活 C.汉语词汇亟待规范 D.民主思想迅速扩展 答案:B 解析:题目中这些名词都是流行于网络,体现了网络对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无关。‎ ‎1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重大技术突破的意义如此深远,以至于值得将它们归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该包括(  )‎ A.航天技术的出现 B.机器制造业出现 C.化学工业的建设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多项技术突破。这里学者把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选A。‎ ‎18.下图漫画反映了在人类进化图中,人类从手持工具昂首挺胸,演变为低头用智能手机上网。《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说明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故本题选择B。‎ ‎19.就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比较契合实际的是(  )‎ A.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 B.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 C.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 D.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答案:B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解析: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展示世界文明发展程度及预示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盛会。19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主要是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20.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历史上电作为新能源开始于(  )‎ A.工场手工业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机和电动机问世后得到广泛应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能源。‎ ‎21.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瓦特——内燃机   B.达尔文——量子论 C.爱迪生——汽车 D.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D 解析:瓦特改良的是蒸汽机,A项错误;达尔文创立的是生物进化论,量子论是普朗克提出的,B项错误;爱迪生发明的是电灯等,汽车是卡尔·本茨发明的,C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D项正确。‎ ‎22.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D 解析: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道:“……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 材料二 1900年至1930年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得奖的黄金期。其中,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张裕白兰地、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上海美华利插屏钟、北京鼻烟壶、浙江湖笔、浙江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就获得金银奖项多个。在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杭州都锦生织品、常州梳篦和重庆天橱味精等也都获得金奖。‎ 材料三 1851—2019年各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综合性)次数统计表 美国 法国 日本 比利时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13‎ ‎6‎ ‎5‎ ‎3‎ ‎2‎ ‎2‎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1‎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奥地利 西班牙 意大利 韩国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葡萄牙 德国 ‎1‎ ‎1‎ ‎1‎ ‎1‎ ‎1‎ ‎1‎ 材料四 历届世博会上,从早期的打字机、火车、无线电、缝纫机、汽车到电视机和电脑,诸如埃菲尔铁塔、亚历山大三世桥等等,无不一次次地引起世界性的轰动,无不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展台,无不成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建筑景观等的时代标志,无不成为推动世界尤其是主办国社会经济的强心剂。世博会打破自然障碍和人为樊篱,克服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界限,成为全人类的和平友好盛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首次世界博览会能够举行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世博会的主要特点。‎ 答案:(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联系加强;倡导和平、推广工业文明的理念。‎ ‎(2)产品特点:主要为传统手工业品和一些近代轻工业品。原因: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成果;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有所发展。看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明成果(或传统文明成果和近代民族工业的进步);但也显示出与近代工业化国家的巨大差距。‎ ‎(3)特点:受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主要由欧美的发达国家承办;对世界和承办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巨大;形成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建筑景观等的时代标志;推动了全人类的和平友好。‎ 解析:第(1)问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及影响角度综合分析。第(2)问“特点”从传统和轻工业产品方面分析;“原因”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及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角度分析;“看待”要从中国经济发展及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方面分析。第(3)问从科技、经济及国家实力等方面分析。‎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确立新体制的大门;1870年,法国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扩大民主范围,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德国、意大利最终完成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答案:(1)市场:美、俄、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相同点: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促使和加强了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不同点:前者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后者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前者科技与工业生产尚未真正结合,后者科技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较第一次广泛,由英国到所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时期,直接采用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第(1)题概括材料一可知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材料二中关键信息“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知是科学理论的突破。第(2)题的比较结合所学和材料从内容、特点、影响等几方面概括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