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7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 北师大版(2014秋)(共70张PPT)
第六章 整理和复习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 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比较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不同统计图的画法。 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提高统计意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 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有关统计 与概率的 知 识。 先 来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哪些知识?你能把学 过的 统 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吗? 二、引入新课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表 统计图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 扇形统计图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二、引入新课 二、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 统计知识。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经 常要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把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 收集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又如,工厂要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生产进度或产量,就需要进行统计;要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等,也需要进行统计。” 六( 1 )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男生 女生 合计 人数 22 18 40 如果要反映六( 1 )班男、女生人数占全 班人数的百分比,应选用什么统计图合适? 三、探究新知 例 1 : 三、探究新知 制作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 体的百分比,但不能反映部分的具体数量。 三、探究新知 例 2 : 六( 1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足球 跳绳 乒乓球 其他 男生 12 2 5 3 女生 3 6 5 4 用什么统计图来反映六( 1 )班 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呢? 三、探究新知 制作 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各部分的数 量,也可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但不能 看出各部分总体的百分比。 三、探究新知 例 3 : 六( 1 )班同学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满意人数 30 32 31 30 33 35 要反映六( 1 )班同学对自己在各年级的综合 表现满意人数的变化趋势,用什么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 制作 折线统计图 六( 1 )班同学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统计图 0 10 20 25 35 31 33 35 ● ● ● 年级 人数 / 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5 15 30 40 30 32 30 ● ● ●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是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小 结 三、探究新知 三、探究新知 小结: 根据以上统计表和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 1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六一班男女人数以及全班人数。 ( 2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六一班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 人数的百分比。 ( 3 )条形统计图表示六一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其中喜欢足球的男生比女生多,喜欢跳绳的女生比男 生多,喜欢乒乓球的男生和女生同样多 …… 三、探究新知 小结: 根据以上统计表和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 4 )折线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 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级的变化情况,其中六年 级时,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最满意的同学最多。 ( 5 )从统计表中可知男生比女生多 4 人,从条形统计图 中可知这是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喜欢足球的男 生比女生多 9 人,喜欢跳绳的女生是男生的 3 倍 …… 三、探究新知 小结: ( 2 )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用于问卷调查) 或统计表(用于收集现成数据)。 做好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 1 )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 3 )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 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三、探究新知 小结: ( 4 )折线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 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年级的变化情况,其中六年 级时,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最满意的同学最多。 ( 5 )从统计表中可知男生比女生多 4 人,从条形统计图 中可知这是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喜欢足球的男 生比女生多 9 人,喜欢跳绳的女生是男生的 3 倍 …… 做好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4.1 统 计 表 4.1.1 统计表的意义: 把统计数据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 四、复习总结 4.1.2 统计表的特点: 4.1 统 计 表 把相关联的数量,分门别类,依次排列, 这样就可以把数量间的关系及变化情况表示出来, 便于分析比较。 四、复习总结 4.1.3 统计表的结构: 4.1 统 计 表 表外部分包括总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 表内部分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四、复习总结 4.1. 4 . 统计表的种类: 4.1 统 计 表 分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 四、复习总结 4.1. 5 . 统计表的制作步骤: 1 )收集整理数据,确定标题; 2 )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表格格式及横目、 纵目的各个项目,横栏、纵栏各需几格,每格的 长度等; 4.1 统 计 表 四、复习总结 4.1. 5 . 统计表的制作步骤: 3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的相应栏目; 4 )检查,写上日期、填表人等。 4.1 统 计 表 四、复习总结 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例: 姓名 性别 身高 /cm 体重 /kg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你的特长 下面请填写你对自己在各年级的综合表现是否满意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是或否 把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分类、整理后,填在一定 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4.1 统 计 表 4.1.6 . 统计表小结: 单式统计表 : 第 9 ~ 14 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9 10 11 12 13 14 中国 61 94 183 137 129 150 第 9 ~ 14 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9 10 11 12 13 14 韩国 28 93 54 63 65 96 届数 国家 枚数 届数 国家 枚数 复式统计表 : 第 9 ~ 14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9 10 11 12 13 14 中国 61 94 183 137 129 150 韩国 28 93 54 63 65 96 枚数 届数 国家 4.2 统 计 图 四、复习总结 4.2 统 计 图 四、复习总结 常见的统计图有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4.2 统 计 图 条 形 折 线 扇 形 四、复习总结 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统计图仅表示部分和总数的关系。 4.2 统 计 图 4.2.1 条形统计图 四、复习总结 4.2.1 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线条,然后把这些线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复习总结 4.2.1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四、复习总结 4.2.1 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 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 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四、复习总结 4.2.1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1 ) 画好横轴和纵轴(横轴等距离安排条形的位置, 画纵轴时先一个合适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 )画直条,直条的宽度,长短按数量大小确定; 3 )在直条上端分别注明数据; 4 )写好统计图的名称,注明单位、图例及制图日期。 四、复习总结 4.2.1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4.2 统 计 图 4.2.2 折线统计图 四、复习总结 4.2.2 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 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线条,然后把这些线条按一定 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复习总结 4.2.2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不仅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 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四、复习总结 4.2.2 折线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四、复习总结 4.2.2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 )画好横轴和纵轴(横轴等距离安排条形的位置, 画纵轴时先一个合适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 )画直条,直条的宽度,长短按数量大小确定; 3 )在直条上端分别注明数据; 4 )写好统计图的名称,注明单位、图例及制图日期。 四、复习总结 4.2.2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4.2 统 计 图 4.2.3 扇形统计图 四、复习总结 4.2.3 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单位“ 1” ),用圆内各个 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扇形 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单位“ 1” 。 四、复习总结 4.2.3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四、复习总结 4.2.3 扇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 1” 。 四、复习总结 4.2.3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1 ) 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2 ) 用 360 度乘以相应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 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 ) 画一个半径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度数画出对应扇形, 分别在各个扇形中标出对应部分的名称和百分比; 4 ) 写好统计图的名称及制图日期。 四、复习总结 4.2.3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四、复习总结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特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 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平 均 数 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 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 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中位数 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以排在正 中间位置上的那一个数叫这组数的中位数,用 Me 表示。 当一组数据的个数为奇数时,取正中间的一个为中位 数,当一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时,取正中间的两个数 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众 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 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 M 表示。代表 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平均数较稳定可靠,波动性比中位数小, 但计算较繁,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大;中位数可靠 性较小,但不受极端数据影响,计算简便;众数 作代表数的可靠性也较小,但计算简便,不受极 端数据影响,在需找出频繁出现的数时,常用众数。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在统计中,用( 平均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比较稳定可靠,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 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也是充分,但容易受 极端数据的影响。用( 中位数 )或( 众数 )作为 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它们通常不受极 端数据的影响,并且算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 据变动较大时,适合选择( 中位数 )或( 众数 ) 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平均数 反映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 反映中等水平 众 数 反映多数集中水平 四、复习总结 4.3 统 计 特 征 量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量和意义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数量 一个、多个 或没有 意义 数据的 中间水平 一个 一个(奇、 偶有别) 数据的 平均水平 数据的 集中水平 五、拓展 应用 例 一: 五、拓展 应用 例 一 : ( 1 )该公司去年全年总体经营情况很好,产量和销量不断增长,第四季度增长幅度较快,而且出现了销量大于产量的良好势头。 ( 2 )该公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 良好的发展。 五、拓展 应用 例 一答 案 : 五、拓展 应用 例 二 : 例 二 答 案 : (2) A 型: 50×28% =14(人) B 型: 50×24% =12(人) AB 型: 50×8% =4(人) O 型: 50×40% =20(人) 五、拓展 应用 例 三 : 3 . 六( 1 )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统计表 身高 /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 /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 1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什么? 五、拓展 应用 例 三 答 案 : 身高: 平均数: (1.4+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 ÷40 =60.17 ÷40 ≈1.50(m) 中位数:就是第 20 、 21 名之间的身高。所以中位数是 1.52 。 众 数: 1.52 。 五、拓展 应用 例 三 答 案 : 体重: 平均数: (30×2+33×4+36×5+39×12+42×10+45×4+48×3) ÷40 =1584 ÷40 =39.6(kg) 中位数:就是第 20 、 21 名之间的体重。所以中位数是 39 。 众数: 39 。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 (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五(1)班:88 87 88 87 85 96 98 90 87 91 93 99 87 95 88 92 94 88 87 88 五(2)班:82 96 8 7 89 94 95 83 9 9 92 84 93 97 85 98 99 88 91 90 81 80 这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检测 习 题 一: 五(1)班:87和88, 五(2)班没有 六、课堂检测 我注意到了: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 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习 题 一答 案: 六、课堂检测 习 题 二: ( 2 )答:平均数有时比众数大。有时比众数小。 ( 3 )答:用平均数表示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 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六、课堂检测 习 题 三 : 3 因为平均数它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它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在 评分时就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 平均数,这样做是合理的。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了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主要有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 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等。通过统计 与概率的学习,帮助了我们认识人、自然和社会; 在面对大量数据和不确定情境中制定较为合理的 决策,形成数学分析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