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物理光 1—4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光 1—4节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光 1—4节 知识要点: 1. 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2. 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理解光的干涉条纹的形成原因及干涉现象的本质,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了解双缝干涉条纹的特点. 3. 知道光的颜色和色散.理解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理解折射中的色散. 二. 重点、难点解析: (一)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即反射光线OB。另一部分光进入第二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实验证明,折射光线仍在入射面内,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①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②表达式,式中是比例常数. (3)折射率: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n表示.①研究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也正是发生折射的原因.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且总有n>1,>.②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折射率n越大,光线偏折得越明显.③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差很小,通常情况下认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就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④各种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光在光疏介质中的速度较大,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较小.所谓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两种介质相比较而言的,只有相对的意义.例如,水的折射率为1.33,水晶的折射率为1.55,金刚石的折射率为2.42。水晶相对于水而言是光密介质,相对于金刚石而言是光疏介质.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说明:(1)如果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它就要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这一规律称为光路可逆性原理.(2)折射现象中的光路可逆: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可逆.在图中,人所看到的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假若水中有一条鱼,鱼所看到的外面物体的位置会怎样? 例1. 如图所示,物点S发出的光(或反射光)射向水面并发生折射,我们取其中两条光线研究,两折射光线被鱼眼接收,则鱼看到物点S的位置在 S’点. 说明:自S点发出并被鱼所看到的两条光线的间距应很小,但为了作图清晰,两光线的间距被放大了. 记住: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视高度大于实际高度,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视深度小于实际深度。 2. 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3)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三张、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4)实验步骤:(略) (5)注意事项:①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2与0之间、P3与P4之间、P3与0’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②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③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④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⑤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例2.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与不平行,如下图所示,则 ( ) A. AO与O'B两条直线平行 B. AO与O'B两条直线不平行 C. 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 D. 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 解析:如图所示,在光线由面进入玻璃砖的偏折现象中,由折射定律知:在光线由射出玻璃砖的现象中,同理. 若与平行,则,因此,此时入射光线AO与射出光线O'B平行. 若与不平行,则,因此,此时入射光线AO与射出光线O’B不平行,选项B正确. 在具体测定折射率时,要求实验方法、光路均准确无误,折射率的测量值应不受与是否平行的影响,选项D正确. 答案:B D 点评:(1)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是否平行,取决于玻璃砖两界面与是否平行. (2)利用插针法确定光的入射点和出射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此方法可适合应用平行玻璃砖、棱镜、圆柱形玻璃体等. 例3. 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0,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1和 P2. 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P4、P3和P2、P1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圆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在图中画出: (1)沿P1、P2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圆形玻璃后的传播方向; (2)光线在玻璃内的传播方向; (3)过光线的入射点作法线,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4)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 解析:(1)连P1 P2、 P3P4交圆于O1和O2两点, P1P2光线为入射光线,P3 P4为沿P1P2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圆形玻璃后的传播方向,即通过玻璃后的折射光线.(2)连O1O2即为玻璃内的传播方向.(3)如图所示.(4)由折射定律得. 点评:在对透明介质的折射率的测量中,或者是有关折射率的计算中,首先是要画好光路图,重要的是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利用镜前、镜后插针,来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时,可根据光路图,直接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可根据光路图,把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边长比的形式将折射率表示出来,后一种方法测量较简单. (二)光的干涉 1. 光的干涉 (1)光的干涉: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纹,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相间,即亮纹和暗纹相间的现象. (2)干涉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两列光振动情况总是相同,能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称为相干光,两个光源称为相干光源,相干光源可用同一束光分成两列而获得. 2. 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 (1)获得相干光源的办法:把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能保证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差. (2)对光的干涉现象的解释: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狭缝,,缝到屏的距离为L,L》d,O是S1S2的中垂线与屏的相交点. 若两列光波到屏上某点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这一点将出现亮条纹;若两列光波到屏上某点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该点就出现暗条纹,即(n=0,1,2…),出现亮条纹; (n=O,1,2…),出现暗条纹.如图下所示.在双缝间的距离d和狭缝与屏间的距离L不变的条件下,单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相邻两条明条纹中心或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间的距离)跟光的波长成正比,即. (3)干涉条纹的特点 ①单色光的干涉图样特点:中央为亮纹,两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亮纹与亮纹间、暗纹与暗纹间的间距相等. ②白光的干涉图样:若用白光做实验:则中央亮纹为白色,两侧出现彩色条纹,紫光最靠近中央,彩色条纹显示了不同颜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是不同的. 例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的P点的距离之差为△x=0.6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Hz和f2=7.5×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A. 用频率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B. 用频率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C. 用频率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D. 用频率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解析:根据c=f,可得两种单色光的波长分别为: 与题给的条件(x=0.6m)比较可知 x= x= 故用频率为f1的光照射双缝时,P点出现明条纹;用频率为f2的光照射双缝时,P点出现暗条纹,本题正确答案选AB. 2.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目的:(1)了解光波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3)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原理及器材:(1)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相当于线光源,通过双缝后产生两个相干线光源,在传播中相遇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可从屏上观察到.双缝间的距离d是已知的,双缝到屏的距离Z可以用米尺测出,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用测量头测出.根据公式可计算波长. (2)器材:双缝干涉仪、电源、米尺.双缝干涉仪的组成由图所示.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如图甲所示.分划板的刻线可通过目镜清楚地观察到.转动手轮,分划板会左右移动.测量时,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纹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另一条纹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就表示这两条条纹间的距离. (三)光的颜色 色散 1. 光的色散 (1)光的颜色:光的频率f决定光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 (2)光的色散的定义: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光谱的定义: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叫光谱. 说明:①红到紫七色光中波长依次减小.②红到紫七色光中频率依次增大(因为). 2. 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的成因:照射到薄膜上的光线从前后两个薄膜表面反射回来,形成两列波.由于这两列波是由同一入射波产生的,因此频率相同,且在同一点反射回来的两列波有恒定的相差,满足干涉条件. 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呈下面厚、上面薄的形状,因此在薄膜的不同地方,若两列波叠加后互相加强,则出现亮纹;在另一些地方,叠加后互相减弱,则出现暗纹.故在单色光照射下,就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在白光照射下,则出现彩色干涉条纹. 说明:①观察的是从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不是透过膜的光,眼睛与光源在膜的同一侧.②用单色光和白光分别照射同一膜,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同的.用白光照射膜时,某一位置红光得到加强,其他颜色的光就被削弱,故在此位置看到的是红色,而另一位置则会看到黄色等其他颜色;而在单色光照射下,则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2)薄膜干涉的应用 用干涉法检查平面:被检查平面B与标准样板A之间形成了一个楔形的空气薄膜,用单色光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被检查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平行;若被检查平面的表面某些地方不平,那么空气膜产生的干涉条纹将发生弯曲,如图所示. 例5. 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 ) A. 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 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 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 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解析:样板和厚玻璃之间存在楔形空气薄层,用单色光从这个空气薄层上表面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薄层的上、下表面即a的下表面与b的上表面反射回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 3. 光折射时的色散 (1)概念: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扩展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称为折射时的色散.这种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2)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一束白光射到三棱镜上,偏折后照到屏上,形成一条彩色亮(光)带,这条彩色亮带中不同颜色的光从顶角向底边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实验揭示的物理本质:①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②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同一种介质,紫光经过时偏折角最大,表明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经过时偏折角最小,表明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棱镜材料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是白光通过棱镜后产生色散的原因.③不同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速度不同.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一样的.同一种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有n红<n橙<n黄<n绿<n蓝<n靛<n紫,根据公式可推得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速度关系为v红>v橙>v黄>v绿>v蓝>v靛>v紫. 4. 棱镜 (1)由于光在棱镜和周围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所以棱镜对光有偏折作用.当棱镜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时,光线往棱镜底边偏折,折射率越大偏折角越大.反之,当棱镜的折射率小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时,光线往棱镜顶角方向偏折. (2)物体经棱镜折射后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说明:光的色散问题常常是与折射现象相关联的,关键物理量是n=,分析、计算时,要掌握好n的应用及有关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尤其是特殊角的函数).例如同一介质对紫光折射率大,对红光折射率小,着重理解两点:其一,光的频率(颜色)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其二,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再应用n==等知识,就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有关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长、入射线与折射线偏折程度等问题. 例6. 如图所示,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一个侧面AC折射出来,已知棱镜顶角A=30°,AC边平行于光屏MN,且与光屏的距离为L. (1)画出白光通过棱镜折射的光路图.(出射光线只画出两条边缘光线,并指明其颜色)(2)求在光屏MN上得到的可见光谱的宽度D. 解析:由于光线垂直AB面入射,故在AB面上光线不偏折. 在AC面,入射角为30°.设红光折射角为,紫光折射角为,由于n2>n1,紫光偏折角度将大于红光, >,光谱上方为紫光,下方为红光.光路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 则 MN上可见光谱的宽度 【模拟试题】 1. 光从某介质射入空气,入射角,从零开始增大到某一值的过程中,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比值不变 B. 比值不变 C. 比值是一个大于l的常数 D. 比值是一个小于l的常数 2.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一潜水员自水下目测到立于船头的观察者距水面的距离为,而船头的观察者目测潜水员距水面深,则 ( ) A.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B.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C.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大于,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 D. 潜水员的实际深度小于,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 3. 如图所示,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个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门外的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圆柱体长为l,底面半径为r,则视场角是 ( ) A. B. C. D. 4. 光线以30°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的折射率为 ( ) A. 0.866 B. 1. 732 C. 1. 414 D. 1. 500 5. 如图所示,一根竖直插入水中的杆AB,在水中部分长1.0m,露出水面部分长0.3 m,已知水的折射率为,则当阳光与水平面成37°角时,杆AB在水下的影长为 m. 6. 光线以60°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 (1)画出折射光路图; (2)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和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3)当入射角变为45°时,折射角等于多大; (4)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玻璃的折射率是否变化?说明理由. 7.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 ) A. 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 B. 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 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 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所用玻璃砖的两表面和不平行,如图所示,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9.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和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 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水桶高h=16 cm,内直径d=12 cm,不装水时,眼睛从桶外P点向桶内观察能够看到桶壁的A点,深h=9 cm;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变,当桶内装满水时,刚好能看到桶底的B点,水的折射率为 . 11. 以下光源可作为相干光源的是 ( ) A. 两个相同亮度的烛焰 B. 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 C. 双丝灯泡 D. 出自一个光源的两束光 12. 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是因为( ) A. 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 B. 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间距不同 C. 各色光的强度不同 D. 各色光通过双缝的距离不同 13.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正确的叙述是 ( ) A. 光的颜色、频率不变,波长、波速都变小 B. 光的频率变小,颜色、波长、波速都不变 C. 光的频率、速度变小,颜色、波长不变 D. 频率、颜色、波长都不变,只有波速变小 14. 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双缝间距等于0.06 cm,缝到屏的距离为1. 5 m,若测得屏上7条亮条纹之间相距9.0 m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15.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 、③ 、④ 、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 或 的方法. 16.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测得双缝间距d=3.0×10-3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为l m,前两次测量手轮上的示数分别为0.6×10-3m和6.6×10-3m,两次分划板中心刻线间有5条亮条纹,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17. 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发出波长为6.0×l0-7m的橙光时,在光屏上获得明暗相间的橙色干涉条纹.在屏上的A点恰是中央亮纹一侧的第二条亮条纹,现改用频率为6.25×1014Hz的光,则在屏上A点应出现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18. 在薄膜干涉实验中,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路程差 ( ) A. 等于入射处薄膜的厚度 B. 等于入射处薄膜厚度的两倍 C. 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D. 与观察者到薄膜的距离有关 19. 让白光照射到竖直放置的肥皂液膜上,则在液膜的照射面及其反面都可看到彩色条纹,那么 ( ) A. 照射面及其反面出现的都是干涉现象 B. 照射面及其反面出现的都是色散现象 C. 照射面出现的是干涉现象,而其反面出现的是色散现象 D. 照射面出现的是色散现象,而其反面出现的是干涉现象 20. 涂有增透膜的照相机镜头上看上去呈现淡紫色,说明 ( ) A. 增透膜明显地增强了红光的透射现象 B. 增透膜明显地增强了紫光的透射现象 C. 增透膜明显地增强了绿光的透射现象 D. 增透膜明显地增加了绿光的反射损失 21. 一个半径较大的透明玻璃球体,若截去其上面的一大部分,然后将这一部分放到标准的水平面上,现让单色光竖直射向截面,如图所示,在反射光中看到的是 ( ) A. 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B. 环形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C. 只能看到同颜色的平行反射光 D. 一片黑暗 22. 下面是四种与光的干涉有关的事实: A. 光学元件表面涂增透膜 B.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C.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 23. 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为5.52×10—7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求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厚度. 24. 等腰三棱镜的顶角是30°.光线垂直于棱镜的一个腰面射入棱镜,从另一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来光线30°角,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 ) A. B. /2 C. /3 D. 3/2 25. 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l0,竖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所示现考虑线光源ab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中的虚线)的细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0表示红光成的像的长度,l2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 ( ) A. l1<l2<l0 B. l1>l2>l0 C. l2>ll>l0 D. l2<l1<l0 26. 用薄玻璃片制成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放入水中.当一束白光从一个侧面斜射入并从三棱镜通过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 各色光都向底面偏折 C. 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大 D. 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小 27. 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 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 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 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28. 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 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图中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 29. 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棱镜,一条光线由AB面入射,棱镜内的折射光线与BC平行,出射光线的偏向角为=30°,则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多大? 试题答案 1. BD 2. C 3. B 4.B 5. 1.15 6. (1)略 (2)n=,v=1.7 (3) (4)不会变,折射率由介质和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7. ACD 8.C 9. (1)不变 (2)偏小 10. n=1.33 11. D 12. A 13. A 14. 15. 滤光片 单缝 双缝 增大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 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16. 注意 17. 暗条纹 18. B 19. C 20. C 21. B 22. ACD 23. 24. A 25. D 26. AD 27. B 28. B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