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杨村三中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答案】1. A 2. C ‎【解析】‎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草原区适宜牧业发展,不适合种植业发展。‎ ‎【1题详解】‎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对。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②对。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③对。自然区域的边界一般是模糊的,④错。A对,B、C、D错。‎ ‎【2题详解】‎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草原区适宜牧业发展,不适合种植业发展,C对。牧区、农业区的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发展水平、生活特点的差异,A、B错。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条件,D错。‎ 读图我国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3. 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 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 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 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4. B区域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D.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A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区,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B对。与地下水、土壤含糖分无关,A、C错。西北地区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强,利于生物光合作用,D错。‎ ‎【4题详解】‎ B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好,C对。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不是主要原因,A、B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不是自然原因,D错。‎ 海坛(平潭)岛,福建第一大岛屿,地势低平,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均匀 B. 日照强 C. 风力大 D. 昼夜温差大 ‎6.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低矮、屋顶缓、窗小 D. 高大、屋顶尖、窗小 ‎【答案】5. C 6. 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该民谣中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风力大,C对。该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A错。降水多,日照条件差,C错。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昼夜温差小,D错。‎ ‎【6题详解】‎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风大,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低矮、屋顶缓、窗小,便于防风,D对。 高大、屋顶尖、窗大 容易受大风的破坏,A、B、C错。‎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剪纸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7.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 ‎8.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二人转 B. 秦腔 C. 越剧 D. 黄梅戏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是窑洞,是陕北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D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水乡景观,传统民居多沿河布局,竹木结构小楼为主,A、B错。四川盆地气候湿热,民居多尖顶,土木结构的小楼,C错。‎ ‎【8题详解】‎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是陕北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秦腔,B对。二人转 是东北地方剧种,A错。越剧 、黄梅戏是南方水乡地区的剧种,C、D错。‎ ‎【点睛】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是窑洞,是陕北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陕北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秦腔。‎ 读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9. 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物理风化 D. 化学溶蚀 ‎10. 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A. 南方低山丘陵区 B. 黄土高原地区 C. 云贵高原 D. 西北内陆地区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该区土地退化的类型有风蚀退化、水蚀退化、化学退化、物理退化,其它占比重最大的是风蚀退化,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对。其它类型占比重较小,A、C、D错。‎ ‎【10题详解】‎ 图示心风蚀退化为主,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示为干旱区。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西北内陆地区,D对。南方低山丘陵区、黄土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A、B、C错。‎ 图为某农业活动经营模式图,箭头表示“流向”,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 ‎11. 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 B. 东南丘陵 C. 珠三角 D. 我国西北地区 ‎12. 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环境污染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13. 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 B. 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C. 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 D. 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答案】11. D 12. C 13. B ‎【解析】‎ 图示农业模式以天然牧草放牧牲畜,为农家提供畜产品收入,应是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11题详解】‎ 箭头表示“流向”,图示农业模式以天然牧草放牧牲畜,为农家提供畜产品收入,应是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D对。西南地区、东南丘陵是林区,珠三角是农区,不是我国的牧区,A、B、C错。‎ ‎【12题详解】‎ 该农业活动是牧业,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C对。土壤盐碱化 是不合理灌溉造成,A错。环境污染 主要是工业活动造成,B错。气候变暖是地球上温室气体增多造成,D错。‎ ‎【13题详解】‎ 该区域以牧业为主,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建设人工草场,B对。牧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错。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会加重土壤荒漠化,C错。气候干旱,不能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发展,D错。‎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4.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5. 【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答案】14. D 15. 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和资料分析运用能力。‎ ‎【14题详解】‎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图中显示:第一产业产值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比较平稳,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稳步提高,这些说明了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除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略有提高外,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没有明显变化,A、B两项可排除;由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始终高于第二产业,故C项也错。由于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都不太明显,说明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产业的变动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失业。‎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6. 我国存在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资源不足 B. 劳动力资源过剩 C. 产业结构调整 D. 经济发展水平低 ‎17. 为缓解结构性失业,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B. 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 C. 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D. 高校扩招,增加人才战略储备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失业。我国存在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C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A错。劳动力资源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相吻合,不是过剩,B错。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是结构性失业主要原因,D错。‎ ‎【17题详解】‎ 为缓解结构性失业,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与社会需求相吻合,B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减少就业机会,A错。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C错。高校扩招,增加人才战略储备,不能缓解普通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D错。‎ ‎2014年12月,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 ‎18. 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三角洲 C. 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19. 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 ④春台风频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把水调到北京、天津等地,该地是华北地区。故选A。‎ ‎【19题详解】‎ 海河流域地势低平,易积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地表径流量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①③对。城市化水平高低不是自然原因,我国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②④错。故选B。‎ 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20. 图示信息表明 A. 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B.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D. 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21. 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A. 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 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 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D. 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 ‎【答案】20. B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所以A正确。‎ ‎【21题详解】‎ 题中反映的是超载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破坏,因此,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就能保护草场植被,所以D正确。‎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回答下面小题。 ‎ ‎22. 该国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 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 C. 属发达国家 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3. 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该国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高,属发达国家,C对。1940-1975年,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A错。工业化速度慢于城市化,B错。1940-1975年,工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D错。‎ ‎【23题详解】‎ ‎③→⑤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说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主要动力,D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能源密集型产业都属于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A、B、C错。‎ ‎【点睛】该国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高,属发达国家。③→⑤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说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主要动力。‎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24.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 为贫困的山区人民供天然气 B. 补充气源 C.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5. 上图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D. 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26. 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 欧洲 B. 俄罗斯 C. 新加坡 D. 日本 ‎【答案】24. B 25. A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结合图中天然气主要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补充气源,B对。天然气输送市场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A错。绕路,增加管道建设成本,C错。绕路不能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D错。‎ ‎【25题详解】‎ 上图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A对,B错。油气资源消费西少东多,东西不平衡,C、D错。‎ ‎【26题详解】‎ 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石油输入到东北地区,来源地是俄罗斯,B对。欧洲不是石油主要输出区,A错。新加坡、日本石油资源短缺,依赖进口,C、D错。‎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 ‎27.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8.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低,蒸发旺盛 ‎【答案】27. C 28. A ‎【解析】‎ ‎“大量脱发”主要成因是过度放牧与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措施是合理放牧,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现象,主要是冬季气候寒冷造成。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7题详解】‎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大量脱发”主要成因是过度放牧与垦殖,导致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措施是合理放牧,或建立自然保护区,A错误。‎ ‎ “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现象,主要是冬季气候寒冷造成。措施是炸开冰凌,疏通河道,B错误。“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C正确。 “脚肿”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积,下游形成地上河。措施是加高、加固堤坝。‎ ‎【28题详解】‎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A对。年降水量大,不是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条件,B错。地势平坦,落差小,不适宜梯级开发,C错。与地处北方地区,气温、蒸发条件无关,D错。‎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A. 水资源减少 B.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30.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湖泊的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功能降低,D对。水资源总量没有减少,湖泊中蓄积量减小,A错。雨季,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增加,B错。水土流失加剧是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C错。‎ ‎【30题详解】‎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①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扩大湖区面积,②对。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工程量太大,不是主要措施,③错。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不能增加湖泊蓄水量,④错。C对,A、B、D错。‎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361亿元人民币。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从三大自然区看①地和③地位于 ,②地位于 ,④地位于 。‎ ‎(2)从三个经济地带看,数字代表的省区位于东部地带的是 ,位于中部地带的是 ,位于西部地带的是 。‎ ‎(3)①和②所在的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 ‎(4)③所在自治区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形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2)④ ① ②和③‎ ‎(3)①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②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纬度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 ‎【解析】‎ ‎(1)①是内蒙古,③是新疆,都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②是西藏,属青藏高寒区;④是广西,属东部季风区。‎ ‎(2)东部地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省份,④是东部地带;①和②是中部地带;③是西部地带。‎ ‎(3)①是内蒙古自治区,受距海远近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②是西藏自治区,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内南北纬度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区内地形分隔,山地与盆地分布位置影响,气候差异大;深居内陆,降水少,大气环流条件差异大等影响,区内气候差异大。‎ ‎【总体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带。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气性气候区,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藏高寒区主要是在青藏高原地区;东部季风区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依照各省级行政区自然资源的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全国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东部地带包括了沿海所有的省、市、区,西部和中部的分界在南段基本上呈南北向,北段是内蒙古的西界。中、西部经济带主要在内陆地区;西部经济带包括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甘(陇)、宁、青、新等;中部经济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9个。‎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太行山脉西侧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高发区,简述该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3)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答案】(1)地表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修建窑洞等。‎ ‎(2)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3)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大;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 ‎【解析】‎ ‎【详解】(1)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地表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黄土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侵蚀能力强。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修建窑洞等,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2)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包括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等界线。‎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原因是需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大。需要穿越多条山脉,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地貌、降水、土壤·人类活动等方面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穿过的河流、山脉多,地质条件复杂,建设的技术难度较大。‎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乙说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 ‎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 ‎【答案】(1)①毗邻港澳地区;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支持;④劳动力丰富廉价;⑤市场广阔;⑥廉价的土地资源等。‎ ‎(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3)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就业机会增加;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④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等。‎ ‎【解析】‎ ‎【详解】‎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地区,利于承接产业转移。该地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对外联系。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等。该地市场广阔。‎ ‎(2)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比重大,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大。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3)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活动增多,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加快迁入地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导致迁入出环境质量下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