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实验班)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实验班) Word版

福建师大附中志弘级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 生物(理科实验班)‎ ‎ ‎ 审核人:高二集备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40分,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D.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2、下列有关原核生物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病毒有严整的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 B. 培养SARS病毒需要活的动植物细胞作为培养基 C. 细菌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为异养生物,而蓝藻是自养生物 D. 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核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 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清晰 ‎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 H、N B.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C.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D.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5、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可用制作成“汉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直接吸收利用 C.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多糖 D. 核酸中的糖在鸡肉细胞中是重要能源物质 ‎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就相同 B.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水 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7、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B. 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C14H24O8N4S C. 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 D.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8、下列有关蛋白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肽键使其变性 B. 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是否发生变性 C. 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D. 从胃蛋白酶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9、有关核酸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B.绿色植物根细胞内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人体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0、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DNA和RNA只是五碳糖不同 B. 由A、G、C、T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种 C. 核酸的多样性取决于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D. 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观察花生种子细胞中的脂肪时,苏丹Ⅲ染色后直接盖片观察 B. 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效果较好 C. 可用现配的斐林试剂鉴定西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12、“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成蛋白质,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都是具有DNA的细胞器 B. 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C. 细胞壁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 D. 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14、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细胞核是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5、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台盼蓝染色,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活细胞 B.台盼蓝染色剂是活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故不能通过膜进入细胞 C.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D.这种方法体现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6、小分子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细胞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 细胞膜上有运脂质物质的载体蛋白质 C. 细胞膜糖蛋白具有信号识别作用 D.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17、如图为某植物细胞在30%的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②B值越小,表示细胞失水越多 ③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的体积略有增大 ④若该细胞处于40%的蔗糖溶液中,B/A的值将变大 A.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19、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 淀粉 ‎20、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可能是①在起作用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均镶嵌在②中 C.不同细胞中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D.O2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可用a运输方式表示 ‎21、将红甜菜根的切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一段时间,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获得相应的浸出液。测量其中花青素的吸光度(即花青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膜透性与处理温度成正比 B.温度低于‎40℃‎的溶液中没有花青素 C.花青素运输受膜上载体活动影响,温度越高活动越强 D.‎60℃‎处理后,膜透性大大增加 ‎22、下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最可能演变为M2形态 ‎23、下列可准确地判断储存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是 ‎ A.有无二氧化碳的生成 ‎ B.热量产生多少 C.O2消耗量CO2生成量的比值 ‎ D.有机物的消耗量 ‎24、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25、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a放在清水中,b放在‎0.3 g/mL KNO3溶液中,K+、NO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a和b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 A. a开启、b关闭 B.a关闭、b开启 B. 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 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 ‎26.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跨膜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比载体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 D.被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27、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可见其上面呈现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A.1 B.‎2 C.3 D.4‎ 28、 某研究小组将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 ‎90%,干重变化如图。开始实验的一周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29、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表示麦芽糖,不能表示乳糖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D.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①>②>③‎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 /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30、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5小题,合计60分)‎ ‎31、(10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A ‎(1)图中X是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 ‎(2)在病毒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3)图中A、B分别代表何种元素?A      ,B      。‎ ‎(4)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 ] 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结构的多样性。‎ ‎(5)物质Ⅱ在人体细胞中的主要载体是 ,该分子中______________决定了物质Ⅱ的多样性。‎ ‎32、(12分)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 ‎ ‎ ,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增强/减弱/不变)。‎ ‎33、(10分)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4、(13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用字母和箭头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 ‎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              。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 ‎ 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B ‎ C ‎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D ‎ E ‎ 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 ‎③ 若用装置Ⅱ、Ⅲ同时开展实验,发现一段时间中,装置Ⅱ液滴移动3格刻度后停止不动,装置Ⅲ的液滴移动了6格刻度,则这段时间装置Ⅱ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 。‎ ‎35.(15分)实验室现有半透膜、最适温度为 ‎45 ℃‎ 的蔗糖酶、最适温度为‎37 ℃‎的唾液淀粉酶及质量分数均为5%的麦芽糖溶液、蔗糖溶液及淀粉溶液等若干。某课题小组成员欲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及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A端 B端 ‎①‎ A端加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 ‎?‎ ‎②‎ 预设好水浴缸中的温度 ‎③‎ A、B两端加入等量适量的某种酶溶液 ‎④‎ 预测实验结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中为了使U形管的A、B两端初始液面平齐,B端应该加入  ,此时半透膜处    (填“存在”或“不存在”)渗透现象,原因是 ‎ ‎                    。 ‎ ‎(2)步骤②应该控制的温度为    ℃,步骤③中的某种酶为       。 ‎ ‎(3)请对步骤④中的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 ‎     ‎ ‎ 。‎ ‎(4)步骤中,适当时间后若分别取U形管A、B侧的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并且水浴加热,则实验现象是         ,该结果  (填“能”或“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福建师大附中志弘级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 生物(理科实验班)答案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40分,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1-5 CBDDC 6-10 BDDDD 11-15 BABDA ‎ ‎16-20 ACBAB 21-25 DCCCD 26-30 BCCCA 二、非选择题(该部分共5小题,合计60分)‎ ‎31、(10分)‎ ‎(1)葡萄糖,淀粉 ‎(2)Ⅱ、Ⅲ(2分)‎ ‎(3)P N ‎(4)Ⅳ 蛋白质 ‎(5)染色体(质)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32、(12分)每空2分 ‎(1)流动性(1分) 4(1分)‎ ‎(2)二、三 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3)主动运输 ‎(4)核糖体(1分) 排除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 增强(1分)‎ ‎33、(10分) 每空2分 ‎(1)原生质层 ‎(2)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 ‎(3)等于 低于 ‎ ‎34、(13分)‎ ‎(1)① c→a→b(或c→b→a→b)   d→b ‎(2)① 装置Ⅲ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 ‎② a左移     b不动 c右移 d左移 e右移   ③ 6:1‎ ‎35、(15分)‎ ‎(1)20mL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2分)  不存在(2分) ‎ 膜两侧的溶液没有浓度差(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相同)(2分) ‎ ‎(2)45(1分)  蔗糖酶(1分) ‎ ‎(3)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2分),导致B侧溶液溶质分子数量增大(渗透压增大),而A侧溶液溶质分子数量不变(渗透压不变)(2分),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会升高,A侧液面下降。‎ ‎(4)A、B两端的溶液均出现砖红色沉淀(2分) 不能(1分)‎ ‎【解析】(1)步骤①为了使U形管的A、B两端初始液面平齐,B端应该加入等浓度的溶液,结合题意,应加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由于膜两侧浓度相同,没有浓度差,故此时半透膜不存在渗透现象。(2)由于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为‎45 ℃‎,故步骤②应该控制的温度为‎45 ℃‎,步骤③中的某种酶为蔗糖酶。(3)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导致B侧溶液溶质分子数量增大,而A侧溶液溶质分子数量不变,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会升高,A侧液面下降。(4)实验步骤②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取U形管A、B侧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加热,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A侧和B侧溶液都呈砖红色,故该结果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