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 ‎ ‎ 一.选择题 ‎ ‎1.公元前8到前7世纪,绝大多数诸侯的称谓是“公”,如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只有楚国国君称“王”,如楚庄王。战国开始,大多数的诸侯以“王”相称,如魏惠王、秦惠文王、齐威王等。这表明战国时期 A.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 B. 诸侯国国君实现了专制集权 C. 周王室对诸侯的分封力度增强 D. 政治改革颠覆传统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战国时期以“王”相称的诸侯较之春秋时期呈大量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崩坏,故选A。仅从称谓的变化无从得知诸侯国国君是否已经实现了专制集权,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政治改革的相关内容,且诸侯仍以“王”相称恰恰也说明传统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完全被颠覆,排除D。‎ ‎2.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 A. 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 B.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C. 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 D. 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无力实现中央的高度集权,且不放心将权力交给外臣以致重蹈秦朝覆辙,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完全有必要,故选C。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认为有必要恢复分封制,但其并不否定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A;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故B项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主旨在于揭示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非在于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 ‎3.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 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 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 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北宋王朝通过轮换的方式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里,极力地削弱将领对士兵的控制权,这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坐大,故选A。B项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北宋王朝的这种做法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削弱了官兵的凝聚力,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CD。‎ ‎【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轮换背后的用意即可作出判断。‎ ‎4.下表是明朝出身于两类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比例,据此可以推知明朝 明初 明末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 ‎72.32‎ ‎60.73%%‎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 ‎92.13%‎ ‎83.71%‎ A. 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 B. 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丧失 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 D. 家庭对政治的影响力降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尽管明末对比明初上三代没有担任官职的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据过半以上的数据,这说明明朝时期通过科举制的实施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故选C。材料并未涉及科举相关的考试内容,无法得出其日益僵化的结论,排除A;从明初到明末的数据变化可知,平民取得进士的比例在缩减,而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正逐步凸显,排除B;官宦子弟科举优势的凸显折射的是家庭对政治影响力的增强,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在纵横两方面看清比较项的基础上去理解数据的变化,同时也要借助选项的内容来增进理解。‎ ‎5.1858年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清政府批准设立总理衙门,随后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6年,首任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这说明 A. 清政府积极主动维护国家主权 B.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意识 C. 中国外交半殖民地化日益严重 D. 英国对清政府的外交影响最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首任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等信息可知,清政府逐渐改变了原来天朝上国心态,而接受了近代的外交意识,故选B。材料中的清政府是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外交体系,并没有涉及维护国家主权的相关举动,排除A;材料中清政府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自主行为,不能体现半殖民地化特征,排除C;“首任中国驻外公使出使英国”只能说明清政府重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但不能说英国对清政府外交影响最大,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解题的过程中区分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区别比较重要,同时学生还要注意不能对材料进行过度解读。‎ ‎6.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揭露清政府借辫子来残杀民众的血腥行为。即使仍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也自愿剪掉辫子,“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剪辫时,还“鸣放爆竹”、“办酒宴”。这反映了当时 A. 新政权强化民族意识和认同 B. 日本暴行激起台湾民众不满 C. 南京临时政府推动习俗变革 D.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可知,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在武昌起义后得到了强化,故选A。材料中湖北军政府揭示的是清政府的暴行,而非日本,排除B;材料中的主体是湖北军政府,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国民的民族意识,并非民主共和观念,排除D。‎ ‎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 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 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表明毛泽东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故选D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B 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时空上不符合,排除C项。‎ ‎8.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 A.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 C. 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报道的是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这有利于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故选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A;美国记者的报道只能让大家对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更加了解,更加明白中共作出的贡献,但不可能在军事层面和经济层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排除CD。‎ ‎【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表示空间的相关信息。‎ ‎9.1954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提出后的几个月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说明1954年宪法 A.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是新中国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 C. 得益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 其制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知,人民广泛参与了1954年宪法的制定,这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D。当时三大改造还未完成,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A;新中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排除B;人民代表大会制在1954年宪法中得以确认,C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建设的成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10.在新中国参加的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 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说明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题 C. 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D. 加强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的联系,故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提出,排除A;当时时代的主题不是反对霸权主义,排除B;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11.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记者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游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美国人。第二天,毛泽东和斯诺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上,报纸的右上角还特意刊登了一句毛泽东语录:“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这些做法意在 A. 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共同反帝 B. 向美国表达中国追求和平的信心 C. 传递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 D. 区别对待美国人民与美国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 年代初,中美两国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开始谋求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材料中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显然意在通过斯诺向美国政府表达积极的外交善意,即传递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故选C。材料中中国政府的做法意在联合美国共同对抗当时苏联的霸权主义,反帝并不是主要的诉求,排除A;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没有必要特别向美国表达追求和平的信心,排除B;联系所学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一史实可知,70年的中国政府不可能还要将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做出严格区分,排除D。‎ ‎12.古代雅典,在每年狄奥尼索斯戏剧节的开幕式上,都要举行一些仪式。首先由传令官宣布那些使城邦受惠、为城邦争光的公民的名单;其次展示同盟诸邦向雅典所缴纳的贡赋;最后,烈士遗孤出台展示,这些孩子的父亲为了城邦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由城邦出资抚养并接受教育。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利用官方权力增强文化的权威 B. 戏剧表演注重彰显城邦的民主 C. 通过精神奖励凸显制度的优越 D. 公共活动具有政治教育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狄奥尼索斯戏剧节上这些仪式的具体内容可知,古代雅典希望公共活动能承担起政治教育的功能,强化公民对城邦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故选D。材料并没有增强文化权威的相关描述,排除A;材料陈述的是狄奥尼索斯戏剧节的开幕式,并没有提到戏剧表演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说烈士遗孤由城邦出资抚养并接受教育,故古代雅典不仅重视精神奖励,还重视物质上的奖励,如此才能凸显制度优越性,排除C。‎ ‎13.公元前445年,罗马的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罗马的这些法案 A. 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 B. 有助于缓和共和国的矛盾 C. 保护了广大奴隶的利益 D. 促使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45年到公元前326年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材料中对平民利益进行保护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共和国内部的社会矛盾,故选B。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A;罗马是奴隶制国家,不可能保护广大奴隶的利益,排除C;万民法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D。‎ ‎14.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 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 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贵族或和贵族相关的人在当时的英国会获得更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机会,这说明议员的选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故选C。 尽管贵族或者是和贵族有关联的人在下议院中占据了70%的席位,但英国实行分权政治,故A项“垄断政权”的说法程度有所夸大,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议员的阶级属性,并非强调其政体,排除B;《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扩大议会的权力,二是限制国王的权力,材料显然都没有提到这两方面的内容,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15.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 推行与政权相适应意识形态 B. 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 D. 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意识形态是指以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的政治权力为社会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和体系,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恰恰就是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故选A。1879年法国已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显然已经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诉求,排除B;C项的说法浮于表面,与A项相比并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法国在1875年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 ‎16.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计划”。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援助”经济不发达地区,从事开发资源和改善他们的劳动、生活状况,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鼓励进行生产性投资。美国这些举措的政治目的是 A. 展示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B.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 争取国内贫困选民的政治支持 D. 抵制经互会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后初期,美苏均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自身的势力范围,对外进行技术和资本援助,可以有效地加强美国对国际的影响力,方便其与苏联展开中间地带的争夺,故选B。展示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也是为了更好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好争夺中间地带,排除A;材料中美国的措施主要是对外措施,而非对内,排除C;对经互会的抵制属于美苏冷战在经济层面的对抗,不是政治层面的内容,排除D。‎ ‎17.1883年3月,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一讲话蕴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 A. 时空观念 B. 唯物史观 C. 历史解释 D. 家国情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知,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B。时空观点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与材料不符,排除A;史料史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与材料不符,排除C;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与材料不符,排除D。‎ ‎18.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讲究不违农时,顺时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天人感应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反映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与材料适时而种,不违农时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排除;D项,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与材料中“民间……谚语”不符,排除。‎ ‎19.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下图为东汉五铢钱铜质钱范,其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 B. 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 C. 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铸钱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由中央统一铸铜钱范颁发给各地方铸造钱币,统一钱币的形制和标准,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东汉五铢钱的铜质钱范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排除AD;材料反映东汉中央统一铸铜钱范,无法体现钱币铸造效率是否提高,排除B。‎ ‎20.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打一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打一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一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A. 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B. 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 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D. 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等信息可知,铸币业由官署办理有利于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提高铸钱的技术水准,增加生产量,有效防止私铸钱币,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故C选项贴切;材料体现了唐代官营铸币业的情况,无法得出政府垄断了铸币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江淮地区的官营铸币业初步发展,但与当时私铸业相比这种发展微不足道,故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代开元钱币纠正隋朝钱币的缺点,恢复西汉五铢钱的重量,有利于使钱币的标准化和规律化,无法得出盈利规模不断扩大,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唐朝官营铸币业的措施更多的是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D选项与史实不符,故D选项错误。‎ ‎21.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巢,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上述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A. 稻米的商品化明显 B. 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巢,以规厚利”可知,南宋时期,两湖地区稻米的商品化现象明显,故A正确;材料反映大商人把稻米收集起来,辗转贸易,获得利润,无法体现商人垄断粮食贸易,排除B;材料反映两湖地区稻米的商品化现象明显,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巢,以规厚利”,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2.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材料反映出 A. 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 B. 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 C. 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通过广告告知消费者产品的优点和提醒消费者认清品牌来看,说明这一时期商业竞争激烈,商家已经知道通过一定的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广告业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私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元朝时期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 ‎23.万历《通州志》记载,以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以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这折射出明代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奢侈之风的盛行 C. 社会等级的垮塌 D. 自然经济的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到,乡里之人经常大摆宴席,且食材多自远方而来,这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折射,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朝自然经济没有瓦解,更无法从材料中折射出来,D项错误。‎ ‎24.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 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 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选项排除。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选项排除。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C选项排除。‎ ‎25.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新航路的开辟 D. 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世界走向一个整体的动力是新航路的开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完全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其开始形成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间接影响;B选项错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的出现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间接影响;D选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确立,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间接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左右,而消费资料占90%上,其中直接消费资料又占80%左右,这种结构,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并无根本改变。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5.6%,以后迅速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反由占56%退居34%。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 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列强侵略 B. 中国外贸的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 民族工业未涉足重工业 D. 近代农业有了一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到中国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居多,出口农业原材料不断增长,这是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重要体现,故选B。材料没有提及西方商品在中国销售的受阻情况,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民族工业在重工业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但并非未涉足,排除C;如果是近代农业取得一定发展,那么农业制成品的比例不应该是下降而是持平或者上升,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27.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千夸特)/年均 年份 小麦 大麦 燕麦 ‎1830—1839‎ ‎3743‎ ‎659‎ ‎1494‎ ‎1840—1849‎ ‎10667‎ ‎2182‎ ‎1834‎ ‎1850—1859‎ ‎19326‎ ‎3586‎ ‎3523‎ ‎1860—1869‎ ‎33697‎ ‎6894‎ ‎6990‎ ‎1870—1879‎ ‎50406‎ ‎11088‎ ‎11938‎ ‎1880—1889‎ ‎70282‎ ‎14849‎ ‎14162‎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 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 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千夸特)/年均”可知英国进口粮食在不断增加,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轻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大量土地被用来圈地养羊,导致粮食需要大量进口,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英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A选项排除。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农产品粮食价格下降,D选项排除。‎ ‎2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可以从除旧布新的角度理解,即打击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瓦解自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不符合本质含义的要求,排除;B项说法是洋务运动的表现,不符合本质含义的要求,排除;D项说法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不符合本质含义的要求,排除。‎ ‎29.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 设厂数 资本(万元)‎ 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 ‎37‎ ‎1007.8‎ ‎9.2%‎ 官办招商集股 ‎6‎ ‎356.4‎ ‎3.2%‎ 官督商办 ‎2‎ ‎73.8‎ ‎0.7%‎ 官商合办 ‎30‎ ‎1139.9‎ ‎10.5%‎ 商办 ‎416‎ ‎8277.7‎ ‎76.4%‎ 合计 ‎491‎ ‎10855.6‎ ‎100%‎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表中“商办”“官商合办”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得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A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没有涉及与农业所占比重的比较,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情况,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涉及到对民族资本主义干预的信息,无法体现“夹缝”,排除C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无法得出列强放松经济侵略的信息,排除D项。‎ ‎30.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 A. 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 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华商的行为,有利于了解、学习西方新式企业的管理经验,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即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即19世纪末,排除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因为列强的入侵,而不是因为华商“附股”的行为,排除B;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 ‎31.《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 A. 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 B. 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 D. 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民政府提高关税,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价格优势降低,从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是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的重要表现,故选B。提高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进口,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排除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C;关税自主运动完成于1930年,排除D。‎ ‎32.“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竹枝词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 A. 满足军事工业发展需要 B. 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 C.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轮船”“局设招商”可以判断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再根据“不让外人专垄断”该竹枝词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兴办民用企业,目的是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故A项正确;B项是影响,不是目的,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排除;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政策,不是洋务运动时期,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材料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为了吸引海外各国派遣使团通商,以壮国威,明初对各国均一律实行厚待贡船的“优值”及“免税”政策。海外各国纷纷派遣商团前来访问,中国的贸易范围也逐步扩大,明政府花销加大,政府不堪重负。为减轻财政负担,自永乐年间开始,政府逐渐开始限制前来通商的使节团数量。到了明朝中期,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并最终导致了嘉靖年间的全面海禁。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外国商船来华只要按比例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明代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以禁为主,但从未间断,有的时期还出现了重大发展。‎ ‎——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材料二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贸易统制政策,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出于特殊需要,通过政治力量人为地全面干预经济活动的政策和实践。对工矿、金融、商贸、田粮等方面实行全面的干预。贸易统制政策是战时经济政策,将平时经济纳入到战时统制的轨道,一切经济运转“都应该按照军事的需要去活动”。国民政府实行贸易统制,并按照本国的现实需要控制进出口,利于中国实现贸易自主;而战争的扩展及大国的卷入,也使得相关国家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在原有在华贸易体系被摧毁之后,或被迫或主动放弃相关权益。‎ ‎——摘编自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对外贸易演变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和明代对外贸易政策本质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的影响。‎ ‎【答案】(1)特征:朝贡贸易发达;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 原因:自然经济封闭性;维护封建政权和彰显国威的需要;海防松弛,倭寇骚扰的加剧;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对外交往“薄来厚往”原则的影响;对外来事物的恐惧和排斥。‎ ‎(2)不同点:明代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且悖于世界政府统制经济政策是国家积极主动的经济干预;统制经济政策具有暂时性的适时性。‎ 影响:积极性:保证了战时国防的需要,对中国的持久抗战具有保障作用;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消极性:推动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私人资本的发展。‎ ‎【解析】‎ ‎【详解】第(1‎ ‎)小问的第一问,材料“海外各国纷纷派遣商团前来访问,中国的贸易范围也逐步扩大”可知这一时期朝贡贸易发达;“政府逐渐开始限制前来通商的使节团数量”“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并最终导致了嘉靖年间的全面海禁”可得出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分析朝贡贸易发达的原因及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的原因,朝贡贸易发达的原因有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维护封建政权和彰显国威的需要;原因:根据材料“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可知海防松弛,倭寇骚扰的加剧;“外国商船来华只要按比例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可知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实行厚待贡船的‘优值’及‘免税’政策”可知对外交往“薄来厚往”原则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 ‎ 第(2)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朝贡体系是为了宣扬国威,而国民时期的统制政策是为了应对抗日战争,可得出明代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且悖于世界。政府统制经济政策是国家积极主动的经济干预;国民时期的统制政策是为了应对当时抗日战争的非常措施,故体现了它的暂时性,故可得出统制经济政策具有暂时性的适时性。第二问,国民统制政策是为应付抗日时期的非常措施,故保证了战时国防的需要,对中国的持久抗战具有保障作用;通过统制政策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可以推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一览表 政府 对外政策 主要内容 杰斐逊政府 ‎(1801—1809年)‎ 孤立主义 ‎“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最大限度地保护美国在本土的一切利益,完善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 麦金莱政府 ‎(1897—1901年)‎ 合伙主义 与欧洲国家合伙控制亚洲落后国家,针对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威尔逊政府 ‎(1913—1921年)‎ 国际主义 积极推行通过结盟和建立国际制度实现多边国际合作,提出著名的“十四点计划”。‎ 杜鲁门政府 ‎(1945—1953年)‎ 遏制战略 ‎“要按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遏制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苏、反共的广泛联盟。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 尼克松政府 ‎(1969—1977年)‎ 尼克松主义 全球战略收缩,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摘编自雷兴长《论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受其综合国力变化的影响 说明:美国建国初,经济发展仍很落后,国内矛盾复杂,为了保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美国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奉行独立自保的“孤立主义”政策。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历经“合伙主义”“国际主义”“遏制战略”等外交政策,逐步走向世界,并最终确立起称霸世界的战略。‎ 综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是其不同时期综合国力变化的结果。‎ ‎(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得分。)‎ 其他角度: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均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受国际环境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受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等。‎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为主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美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用史实予以说明,如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受综合国力的影响,孤立主义政策主是因为刚建国,无力介入欧洲事务。在说明时要以时间为线索,结合当时的阶段特征,寻找史实予以论证说明。‎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 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法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1904年,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种,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l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 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镇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摘编自陈旭施《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成立练兵机构;制定各项制度;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设立军事学堂。‎ ‎(2)影响: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得出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根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得出成立练兵机构;根据“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得出制定各项制度;根据“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得出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根据“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得出设立军事学堂。‎ ‎(2)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清末军制改革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根据“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得出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根据“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得出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