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民居中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是 A. B. ‎ C. D. ‎ ‎2. 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福建土楼受气候条件影响 B. 陕西窑洞受建筑水平影响 C. 四合院反映聚落受交通影响 D. 云南竹楼受气候条件影响 ‎【答案】1. A 2. 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 ‎2. 云南竹楼主要是适应于当地终年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而建。‎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建筑物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的地区是 A. B区 B. C区 C. D区 D. E区 ‎4. 下列说法符合C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B. 此地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高 ‎【答案】3. C 4. B ‎【解析】试题分析:‎ ‎3. 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冬季温和夏季湿热的南方地区,根据我国气候的差异当知该地应是D区。故选C。‎ ‎4. 读图可知,C区域属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A对。人口稠密,地块小,且河网密布以及低山丘陵分布,使得耕地分散,B错。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少,C错。耕地主要为水田,D错。‎ ‎【考点定位】中国区域地理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6. 在农业方面,新疆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跟踪产品流向 ③调查作物分布 ④估测粮食产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5. D 6.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5. 遥控直升飞机的位置使用GPS,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需使用RS。D正确。‎ ‎【点睛】注意地理信息技术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 ‎2016年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经核算山东省当时森林与湿地产品与服务总价值为4673.03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为 3182.08亿元,占总价值的68%。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层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灾害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8. 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 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 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 C. 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D. 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7. A 8.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7. 臭氧层破坏加重是由于人类使用制冷剂、发泡剂等大量排放氯氟烃所致,与森林关系不大,③错误,;地震、火山灾害加剧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与森林无关,⑤错误。故A正确。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环境效益,故A正确。‎ ‎8. ,‎ 湿地的作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故C正确。湿地面积扩大不属于湿地破坏,而且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得到抑制;湿地破坏后,气候干燥,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湿地破坏,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B、D错误。‎ 读下面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9.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A. 湿地减少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土地荒漠化 ‎10.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湖,建立湿地保护区 B.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答案】9. D 10.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9. 图示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D正确。湿地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和黄土高原;酸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 ‎10. .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可保护和恢复当地的固沙植被,防止土地荒化,D正确。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B错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治理荒漠化无关,C错误。‎ ‎【点睛】注意我国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在我国南方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显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突出。‎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12.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C.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D.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答案】11. C 12.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正确。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因此A错误。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误。生态环境恶化,固沙植物死亡,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误。‎ ‎12.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正确。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误。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水源不足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误。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会导致绿洲萎缩,C错误。‎ ‎【点睛】注意材料对“生态裂谷”的解释。‎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4. 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水旱灾害加剧 B. 湖泊淤积 C. 土壤盐碱化加重 D. 河床抬升 ‎【答案】13. D 14.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 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秋,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粘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保持水土能力降低,④正确。故D正确。‎ ‎14. 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盐碱化。C正确。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落差大 B. 土地荒芜严重 C. 洪涝灾害多发 D. 流域面积广大 ‎16. 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 A. 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B. 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 C. 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 D.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答案】15. A 16.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5. 河流梯级开发的前提是水能资源丰富,而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大,河流的落差大分析。A正确。‎ ‎16. 甲地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适宜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应为发展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气候温暖湿润,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甲地附近的北部是美国的玉米带,附近南部是棉花带。B正确。‎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段应效仿fc段和eb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②bc段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③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④bc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fc段灌溉农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8. 为治理该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计划在流域内大力植树造林,这主要是利用了森林的哪种生态功能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17. D 18.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7. ab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落差较大,坡度陡,不利于发展灌溉农业,故①错误;bc段有大型的水利枢纽分布,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故②正确;西部地区水电丰富,东部地区铝矿资源丰富(图例),故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③正确;cf段灌溉农业的发展与bc段的梯级开发无关,④错误。结合选项,D项正确。‎ ‎18. .森林的作用有多种,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其作用不相同。分布在城市里的森林,具有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分布在北方耕作区的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故该题C项正确。‎ ‎【点睛】注意河流上、中、下游各段因地制宜的开发重点。‎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鱼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并出现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现象。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 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发电的需要 C.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D. 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0.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尼罗河口三角洲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 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 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答案】19. C 20. A ‎【解析】试题分析:‎ ‎19.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了缓解中下游的地区的洪涝灾害,A错B对。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发电以及灌溉,阿斯旺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下游地区,使得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土地退化等问题,CD错。故选B。‎ ‎20. 由于阿斯旺水库建设导致了尼罗河带到下游的泥沙和水量减少,故河口三角洲生长减慢,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故导致了海水倒灌,沿岸土地盐碱化而影响农业生产。故选A。‎ ‎【考点定位】流域的综合开发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大气环境 B. 缓解交通拥堵 C. 减轻噪声污染 D. 减少交通事故 ‎【答案】21. C 22. A ‎【解析】主要考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21. 电力输出,对于输出地来说利润要高,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但本地得燃煤发电增加了输出地环境压力。因而②④正确。煤炭燃烧在山西、内蒙还是在沿海,都在我国范围内,并没有减少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①错误。输出煤炭,需借助铁路、水运等交通方式,输出电力减轻了我国交通运输压力,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2. 石油燃烧产生大气污染,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电动汽车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A正确。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汽车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交通拥堵、噪声污染、交通事故不会减轻或减少。‎ 如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A. 神黄线 B. 焦兖日线 C. 大秦线 D. 京包线 ‎24. 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 洪涝灾害,台风灾害 B. 气候变暖,酸雨危害 C. 地表崎岖,土层较薄 D. 水土流失,生态脆弱 ‎【答案】23. C 24.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3. 图中a为山西大同煤矿,大秦铁路线将其煤炭运往秦皇岛港,故C正确。‎ ‎24. 图示省区为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黄土高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破碎,耕作不便;土壤肥力下降等。故D正确。‎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技术工业 ‎26.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25. B 26. D ‎【解析】试题分析:‎ ‎25.‎ ‎ 根据材料,该地能源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技术水平低,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B对。采掘工业又属于采矿业,A错。农产品加工工业与资源丰富关系不大,C错。技术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技术工业,D错。‎ ‎26. 读图,图示生产模式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①对。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②对。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③对。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④对。D对。‎ ‎【考点定位】区域资源优势,适宜的工业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清洁生产模式。‎ 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 光、热、水充足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 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28. 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江三角洲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 ①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27. D 28.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7. 东北稻米品质优的原因在于:①农药的施用量小—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的繁殖和越冬;②口感好—土壤肥沃,化肥的施用量少;生长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一年一熟,生长周期长。D正确,C错误。A、B说法正确,但不是优势条件。‎ ‎28. 珠江三角洲水稻种植面积减小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①、②正确,珠三角地区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③、④、⑤错误。故A正确。‎ ‎【点睛】注意优质稻米的评价标准--①绿色无污染;②--口感好。‎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 ‎29. 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 A. 一样冷B.更寒冷C.更温暖D.无法判断 ‎30. 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 ‎【答案】29. B 30.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9. 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多年冻土南界位置偏南,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B正确。‎ ‎30. 图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全球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故B、C、D错无。‎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主要是分析出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出多年冻土偏南,位置的北移说明气候变暖。‎ ‎31.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 ‎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答案】B ‎【解析】东北平原湿地被破坏后湿地对气候和河流的调节功能减弱,所以当地气温季节变化幅度将增加,年内温差变大,左图中选乙;河流汛期时流量较大,冬季枯水期时,流量较小,年内流量差别也较大,右图中选丁。综上面分析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注意湿地破坏后对气温和河流的调控作用减弱,变化剧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 A. 先进的科技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33. 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 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 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答案】32. D 33. D ‎【解析】试题分析:‎ ‎32.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资水平、地价不断提升,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无利可图,不得不向工资低、地价低的地区转移,因此,D正确。‎ ‎........................‎ ‎【考点定位】珠三角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 模式1 B. 模式2 C. 模式3 D. 模式4‎ ‎35. 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 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 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 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 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答案】34. B 35. A ‎【解析】试题分析:‎ ‎34. 由图可知,模式一、二、三、四分别是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指向型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5.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 ‎36.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承接了山西省、辽宁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湖。‎ 材料三呼伦贝尔区域示意图 ‎(1)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列举呼伦贝尔市适宜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 ‎【答案】(1)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可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3)第一产业:发展畜牧业。第二产业:发展采矿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解析】(1)由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发达,但单一输出煤炭,利润低。因此开发当地的资源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所以利用当地的资源,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引进煤设备制造业,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等。‎ ‎(2‎ ‎)从题干可知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主要是湖面缩小,湖水污染严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人为原因: 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等。‎ ‎(3)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 ,属于温带草原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应重点发展畜牧业。该地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采矿业,从长远角度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利用当地有优美的草原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松茸是世界上珍惜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23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栎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1)分析金沙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为防止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 ‎(4)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发展的贡献。‎ ‎【答案】(1)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易于建坝;当地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政策支持力度大 (2)①加强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②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③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对“三废”的治理;④合理开垦利用土地,避免土地退化;⑤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3)高山地区气候温凉雨季降水充足,湿度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茂密,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高山地区虫害少;生态环境好,污染少 (4)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1)梯级开发主要是开发河流的水能;在开发中需要建设大坝,形成水库;水库建成后,可能淹没耕地和聚落,造成移民。因此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应考虑河流水能的大小--河流的流量大、流速快(落差大);建水库需考虑库容和大坝的工程量--“口小肚大”的峡谷地区;尽量少占耕地;人口稀疏,移民量小等。‎ ‎(2)金沙江流域降水丰沛,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在梯级开发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建造水电站,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河流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可能造成水污染。因此应该①加强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②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③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对“三废”的治理;④合理开垦利用土地,避免土地退化;⑤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3)材料显示了松茸生长区的条件:“海拔1600~2300米的山坡上”--高山地区,气候温凉,人类活动少,污染少;“与松、栎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植被茂密,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雨季降水充足,湿度大;“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光照充足。再结合松茸产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可得出答案。‎ ‎(4)松茸是世界上珍惜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故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又在‘采摘、加工、运输’过程中会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