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5)

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7年5月11日 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社科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 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 当下,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 中国的素人秀和欧美国家的主流素人秀相比还有一定的区别:风靡全球的《幸存者》和《泽西海岸》等节目更多强调冲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与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们15个》等素人秀却更强调“社群”的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显然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要旨所在。‎ ‎ 概而言之,真人秀节目固然是一种获取娱乐的方式,但如果这种娱乐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脱离,则必然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的虚无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逐渐意识到随着明星资源的耗尽和观众审美的疲劳,那种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必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并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流,才是令真人秀焕发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过去几年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但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质量变得参差不齐。‎ B.当前真人秀节目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潜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那就是节目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C.电视节目除了要为观众提供审美体验以外,还得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责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D.任何一种电视节目首先必须得有人看,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完成“有人看”“有意思”两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B.中国真人秀节目应该着力解决电视节目“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眼下此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C.高度依赖“明星制”是当下中国真人秀的一大特点,并且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D.捕捉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在目前中国有一些探索和尝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人秀不能脱离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应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否则只能成为娱乐至死的新形式。‎ B.真人秀是人们获取娱乐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秀”,特色在于“真”,这种娱乐必须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结合才不至于“为娱乐而娱乐”。‎ C.对比中国素人秀与欧美主流素人秀节目,也可以发现中外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D.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虽然因囿于其独特的结构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史海远航 章开沅在华中师大历史系任教初期,对太平天国很感兴趣。1954年,德国贝喜发博士专程来武汉搜集辛亥革命史料,接待与陪同的章开沅不由想: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搜集辛亥革命史料,而就在首义之地武汉从事历史教学的自己为什么对辛亥革命史漠不关心呢?接待期间,章开沅与辛亥老人朝夕相处畅谈往事,激发了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兴趣,从此章开沅走进了辛亥革命历史研究领域。在他的倡议下,第一个全国性纪念辛亥革命的会议——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办,章开沅的两篇论文《武昌起义与湖北革命运动》《从辛亥革命看资产阶级性格》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经过数十年刻苦钻研,章开沅出版《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辛亥革命前后史实论丛》等专著,与其他学者编撰多卷本的《辛亥革命史》,在编写组多次讨论的基础上,他写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研究辛亥革命史》一文,总结了1949年以来辛亥革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着重就指导思想、人物评价、中外关系、资料工作、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增进了海外学者对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的了解。章开沅和各界人士一起成立了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了饶怀民、马敏、严昌洪、赵军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研究者,章开沅赴美国、日本访问,这是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者第一次走出国门,把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国际。1981年,《辛亥革命史》正式出版,被称为研究辛亥革命史的经典之作。美国学者称赞说:“在世界上的历史学者与专家当中,章开沅是辛亥革命的学术带头人。”‎ ‎  1962年开始,章开沅决意研究张謇,以此个案作为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突破口。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章开沅前往南通张謇的出生地、故居和相关历史遗址实地调研,走访当年对张謇了解较多的高龄老人;到馆藏丰富的北京图书馆阅读并抄录珍贵原始文献,经过认真的梳理和编纂资料后,章开沅完成了3万字的论文《论张謇的矛盾性格》写出了约40万字的《开拓者足迹——张謇传稿》。章开沅在潜心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过程中,意识到商会研究是从整体上考究资产阶级的重要课题,于是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漫长的治史生涯中,章开沅一贯重视“原生态”史料,视“档案是具体研究课题的生命”。他前往苏州档案馆查阅商会档案,随着资料的深入挖掘,他认识到商会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章开沅把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结合起来研究,把商会置于更为广阔的的世界范围加以关照。章开沅认为,要还原历史的本质,探究历史的的奥秘,应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用全人类和大史观的理念进行研究。‎ 章开沅中学、大学的学历都不完全,也没有多少师承,却在辛亥革命史、教会大学史和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多个领域成绩斐然。弟子桑兵说:“章师治学,大度大气,绝不畛域自囿。他专深的研究背后有一套大的叙事框架,带动研究水准不断攀升。”‎ 面对当前重科技轻人文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道德滑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及学术界急于求成的浮躁学风,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他认为,历史学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历史学家应该成为把现实与过去及未来连接起来的桥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与影响现实。作为历史学家,需要发掘的不仅是历史真实,而且是蕴藏于史实深处的智慧。‎ ‎                           (摘编自刘莉《章开沅传》)‎ 相关链接:①章开沅,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摘自《百度》)‎ ‎②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是什么?一是“虚”,一是“静”。虚即是虚空,脑中没有丝毫杂念,没有项目,没有考核,甚至于没有自己以前的理论知识,将自己完全放空。静即宁静,不生活在热闹场中,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能虚能静,便能神游万古,心神专一,思虑清明。虚静的学者是纯真的学者,一个学者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和纯真度大有关系。 (章开沅《中国学者出路何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世纪50年代,章开沅接待德国研究辛亥革命的学者,又与辛亥老人畅谈,反思和激励使他把研究重点转向辛亥革命史。‎ B.章开沅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C.章开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因而倡导史学研究者进入“虚”和“静”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做纯真的学者。‎ D.针对当前社会重科技轻人文产生的诸多问题,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影响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章开沅研究辛亥革命史,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 ‎ ‎6.作为享有盛誉的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治学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有改动)‎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不久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 ‎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7.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从祖母逝世前示意我们点上蜡烛写起,既扣住了“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这一标题,又增添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B.文章通过祖母往事的回忆,突出了祖母一生虽都处于黑暗之中,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温暖和光明,从而表现出祖母笑对磨难的乐观开朗的性格。 C.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D.“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E.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8.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 ‎ ‎9.文章以“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 ‎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 ‎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 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 B.迁在古代指官职的升迁,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 ‎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 D.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 ‎13.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两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E.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5. 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试就其中两点做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渔家傲·秋思》下片中,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不寐”时所闻所见的句子是“ ”。‎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3)《曹刿论战》“ , ”句证明了曹刿的观点,即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而是真的逃跑。‎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驼铃图。‎ ‎②出生于四川阿坝的歌手云朵,独创“云端音”,高音音域跨越三个半八度,她演唱成名曲《爱是你我》时穿云裂石,令听者为之一振。‎ ‎③中方因不满韩部署“萨德”而实行“限韩令”,这已经让朴槿惠头痛不已,“闺蜜门”事件的出现更让她感觉好像如芒在背。‎ ‎④在里约奥运场上,孙杨真正的成熟起来,面对雷顿的狂喷与挑衅,他却充耳不闻,最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⑤法国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开始进入波兰,在今天的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比比皆是,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人尽皆是。‎ ‎⑥对于刚刚起步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 B.不论从专业程度、品质规模还是关注范围来看,视频网站自己制作的视频内容在短期之内都不可与卫士播出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相提并论。‎ C.为防止扬尘污染,环保局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并要求所有未采取湿法作业的拆迁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处罚。‎ D.朝鲜2月7日宣布利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美国、日本韩国纷纷指责朝鲜发射卫星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不稳定”。‎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从容闲谈, ① 所谈是饶有趣味之事, ② 世间琐屑无聊之事,都能以率真性情相见,这真是一大快乐, ③ 这样的人是很难遇到的。 ④ 言谈之人对自己的意见一味认同,这与一个人独坐有何差异呢?我们平时交谈,有完全倾向于对方意见的, ⑤ 意见略有分歧的,说“我的看法不完全是这样”“因此,我认为”等,这些  ⑥ 可以用来享受言谈的乐趣。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论 或是 但是 因为 但 都 B 不论 还是 可是 如果 但 也 C 无论 还是 只是 如果 也有 都 D 无论 或是 只是 因为 也有 也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   弥合社会信任链条,可供选择的力量有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手段在重塑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于是,①        ,而政府理所当然成首选。②     ,然而,制度建设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无序发展。那么,③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 ‎21.下面是教育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概括这幅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 四、作文(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海徐汇区一违法停车车主在自家车子上贴纸条“提醒”交警:“尊敬的民警同志,我是去对面幼儿园接送我孩子的,5分钟就回来,请不要给我贴罚单。谢谢您的理解!”没想到这“美好”的愿望落了空。交警还是按照法律规定贴了罚单,并另外贴出一张纸条做出回应:“我等了十分钟!” ‎ ‎ 对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那就是节目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的表述以偏概全,原文是“《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完整移植于外国模式,并非所有的中国真人秀节目都来源于国外。‎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但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张冠李戴。原文是“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而不是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因为他们“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 ‎4.(3分) C ‎5.(4分)①学术活动方面:倡议召开学术讨论会,成立辛亥革命研究中心,举办各种学术活动。②学术著作方面:撰写论文,出版、编纂有影响的学术专著。③培养研究人才方面:培养了饶怀民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研究者。④学术交流方面:赴美国、日本交流,把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世界。(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5分)①重视“原生态”史料,先后到南通、北京、苏州等地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勤于著书立说;②史海远航,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③有先进的史学研究理念,用全人类大史观的理念进行研究。(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7.⑴答案:E,3分;A,2分;B,1分;B,“乐观开朗”以偏概全,还有“坚韧顽强”;D,“拟人”错,应为“比喻”;C,“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错,应该是祖母“一生的尊严和坚守被毁掉而悲伤”。‎ ‎8.答案:①坚韧顽强:认为祖父活着,终生不嫁以等待;通宵给我们嗑瓜子以对抗疼痛 。②充满母爱:苦难岁月,为了孩子,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嶙峋的瘦骨。③自尊自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和叔叔为她抠大便,祖母拉被子遮脸、发火哭啼。④勤劳能干:虽然生活在黑暗里,照样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4点,答对1点1分,)‎ ‎9.答案:从修辞手法而言,标题运用了比喻和通感。(1分)把祖母比喻成蜡烛,把磨难比喻为黑暗, “倾听黑暗”属于通感,视觉与听觉沟通,巧妙地表现出祖母对待磨难的方式和乐观的态度;这样使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标题感染力;(2分)从全文内容而言,统帅全文,暗含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对祖母的赞美。(2分)‎ ‎10.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 ‎11.B(“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 ‎12.A(“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 ‎13.(1)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定语后置句“狱按久而不决者”、“狱(案件)”“当(判罪,判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5分;译出大意给2分;“会”“摄”“惟”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答案:AC(全选对了给5分,只选对一个给3分)‎ 解析:A项,这首诗紧扣红梅既艳如桃花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C项,“孤瘦雪霜姿”‎ ‎,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上来。‎ ‎15.答案: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含蓄蕴藉。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16.(1)羌管悠悠霜满地(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7.B①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此处用错对象。②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③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好像”与“如”语义重复。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此处应为“置之不理”。⑤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⑥登高自卑: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18.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去掉“随着”。C句式杂糅,“要求……”和”给予……的处罚“两种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处罚”。D表意不明,“没有道理的”是“美国、日本、韩国”还是“朝鲜”,并不确定。 ‎ ‎19.答案:C 解析:考查虚词的理解 ‎ ‎20.(6分)①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政府和社会  ②制度建设很重要③社会化手段成为选择(每空2分)‎ ‎21.答案示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点出“核心”1 分,有次序地写出“三个方面”2分,“综合……六大素养”2分。) ‎ ‎22. 作文材料首先是一则“暖闻”,违停车主希望得到交警的理解;交警耐心等待五分钟后还是依法贴上了罚单。遵守交规人人有责,特殊情况能弹性执法,可敬可喜。若利用交警的善意钻法律的空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 从违停车主角度可立意:遵守法规,人人有责;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等 ‎ 从交警角度立意:善意的等待;为弹性执法叫好等 ‎ 从综合角度立意:理解是双向的;尊重你我等 ‎【参考译文】:‎ ‎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至正元年,提升为太常博士。不久授任监察御史。随从(顺帝)到上京,用封章上奏,说天子应当注意日常生活,节制嗜好欲望,以保重圣体,圣体安康那么国家就安定了。言论非常急切,顺帝为之动容并称好。又奏言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顺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三年,由刑部员外郎出任陕西行省员外郎。至正五年,为母亲服丧。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司郎中。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没过多久,就没有遗留的案件了。当时有命令交纳粮食入官府可以补授官职,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奸恶罪行而通过交纳粮食获得七品杂流官,被仇家告发。官府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不授予的条文,成遵说:“卖官鬻爵,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 中书省官员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正十四年,调任武昌路总管。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于是他远设哨所,关闭城门,征发百姓当兵,得到五千多人,设置四个万夫长,分配防守四面的城门,因此防御准备得很周到,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得当。贼寇战船在长江中往来游弋,但始终不敢近岸,武昌城赖此得以安宁。至正十七年,升任中书左丞。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至正十九年,当权者秉承皇太子暗示的意思,唆使邓子初等人诬告成遵与参知政事赵中等六人都接受了赃物,皇太子命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罗织罪名进行结案,成遵等人最终都被杖责而死,朝廷内外都为他们感到冤屈。至正二十四年,御史台官员辨明成遵等人全都是被诬陷,皇上下诏并发还原来授予他们的委任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