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 A. 世卿世禄制度崩溃 B. 宗法制度遭受冲击 C. 政权脱离神权影响 D. 修身立德受到重视 ‎【答案】D ‎【解析】《左传》中有大量以统治者等人物的品行预言国家治乱、家族兴衰的记载,反映出春秋时期修身立德受到重视,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世卿世禄制度崩溃”,A项错误;(以血缘亲疏维系的)“宗法制度遭受冲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春秋时期,政权尚未脱离神权影响,C项错误。‎ ‎2.《苍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了《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 中央政府对西域有效管理 B. 文字统一利于各地文化交流 C. 内地与西域交流异常活跃 D. 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西域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在西域《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 似,可知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西域,故选D;内容相似不能体现管辖问题, 排除A;材料未体现文字统一问题,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内地与西域交流异常活跃,排除C。‎ ‎3.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一做法 A. 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 B.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C. 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 导致了地方势力膨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可知汉朝的基层组织较秦朝更细化,这有利于国家对基层的管理,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故选A项;材料说的时秦汉的基层组织,并不是赋税,排除B项;政府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人身依附,排除C项;秦汉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遏制地方势力膨胀,排除D项。‎ ‎4.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宋朝 A. 谏议制度得以完善 B. 权力制衡备受重视 C. 冗官问题受到关注 D. 机构之间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从题目可知,大臣建议废除枢密院,军事事务归兵部,但宋神宗以祖制为由拒绝,坚持枢密院负责军权,兵部负责军队日常事务,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故选B;谏议制度是指对皇帝的决定提出建议和意见,题目未体现,故A错误;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题目反映的是对军事机构改革,未体现机构间的矛盾,故D错误。‎ ‎5.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A. 保证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B. 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C. 是经济重心南移必然结果 D. 为保持人才来源相对平衡 ‎【答案】D ‎【解析】明代科举实行分地区录取的措施,主要是由于当时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一做法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故选D;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人才来源相对平衡,并不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排除A;B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C。‎ ‎6.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答案】A ‎【解析】明朝的“三司”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清朝固定督抚制度,不再设立巡按御史,这就强化了地方事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C项错误;清朝的督抚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 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7.长期以来,雅典几乎所有的法律都由公民大会颁布,法律修改和制定具有随意性。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人颁布了统一的法典。此后如果修改法律,必须经过严格得多的程序,必须经过陪审法庭的立法审查。这说明当时雅典 A. 已意识到直接民主弊端 B. 陪审法庭拥有至上权威 C 公民大会丧失了立法权 D. 深受权力制衡原则影响 ‎【答案】A ‎【解析】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人颁布了统一的法典,修改法律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改变了公民大会修改和制定法律的随意性,说明雅典已经认识到直接民主的弊端,故选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材料反映雅典修改法律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公民大会并非丧失了立法权,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的相互制衡,排除D。‎ ‎8.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这一做法 A. 确立了政教合一的思想 B. 利于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C. 深受希腊人文主义影响 D. 意在强化统治者的权威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 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 可知罗马重视本国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纪念,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国家观念,故选 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教合一思想,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纪念英雄,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统治者,排除D 项。‎ ‎9.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记者克罗克评论此举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为国王挑选首相的做法”。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首相由人民直接选举 B. 国王最终失去权力 C. 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D. 政党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41 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可知国王对首相限制的大大削弱,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故选C;英国首相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 而是议会选举后产生,排除A;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排除。‎ ‎10.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这一举措旨在 A. 扩大联邦政府行政权 B. 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C. 维护联邦的统一稳定 D. 严格限制外来移民 ‎【答案】C ‎【解析】根据“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可知,材料中美国国会通过的四项法令有利于维护联邦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联邦政府行政权,排除A;材料信息与权力制衡机制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打击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移民,并非限制外来移民,排除D。‎ ‎11.下表反映出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 殖民体系瓦解 B. 两极格局形成 C. 第三世界崛起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印度独立、大韩民国、朝鲜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体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故选A;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排除B;1961年不结盟运动标志第三世界崛起,排除C;1991年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 ‎12.20 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可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在土耳其。但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撒走古巴导弹,引起土耳其的不满。这反映了 A. 超级大国主导世界格局 B. 美苏矛盾趋于尖锐化 C. “北约” 集团开始分化 D. 核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存在践踏弱小国家利益,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强调的是超级大国对世界格局的主导,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北约集团的分化,强调的是美苏之间的对抗,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A。‎ ‎13.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A. 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B. 非洲已开始主导联合国 C 两极对峙影响席位分配 D.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看出,亚洲、非洲、拉美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达到7个,超过了东欧、西欧及其他国家的数量,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主导”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两极对峙对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影响,排除C。‎ ‎14.下表所示“柏林危机”一共有三次,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柏林成为美苏争夺的核心 B. 处于美攻苏守战略状态 C. 军事威胁下政治斗争为主 D. “热战”“冷战”交替发生 ‎【答案】C ‎【解析】处于冷战前线的柏林,在1948到1961年间,因苏联的进攻三次出现“柏林危机”,结果是美苏双方在斗争中均保持了理性与克制态度,三次柏林危机的斗争始末反映出美苏冷战的基本特征是,军事威胁下政治斗争为主,C项正确;冷战的基本特点不是美苏争夺柏林,A项错误;三次柏林危机出现的原因与美苏冷战呈现“美攻苏守”的战略状态不符,B项错误;三次柏林危机均未发展成“热战”,D项错误。‎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说明二战后 A. 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 B. 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 C. 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D.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解析】二战后,埃及等新兴国家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同时使用英语或法语,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重视发扬儒家文化,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说明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B项正确;“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C项错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早已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1)特点:多元一体。‎ 原因:王权控制力弱,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民族交融加强;中原文化先进。‎ ‎(2)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原文化先进;吸取前代教训。‎ 影响: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强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得出多元一体。原因:根据“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早已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得出王权控制力弱,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根据“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得出民族交融加强;根据“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得出中原文化先进。‎ ‎(2)原因:根据“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得出巩固统治的需要;根据“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得出中原文化先进、吸取前代教训。影响:可从巩固元朝的统治、加强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社会主要礼仪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个主题并予以说明。(主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主题:社会礼仪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说明: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等,奴隶主贵族享有特权,世卿世禄,主要社会礼仪体现贵族特权,维护国君地位及宗法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纷纷推动社会改革,世卿世禄制度被打破,逐步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礼仪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变化引发了社会礼仪的变化。‎ ‎【解析】根据“战国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可提出主题:社会礼仪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西周社会礼仪体现贵族特权,目的是维护宗法分封秩序、巩固统治;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冲击了宗法分封制,新兴地主阶级兴起,逐步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因此社会礼仪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等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总结说明社会政治、经济等变化引发了社会礼仪的变化。‎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 ‎——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特点。‎ ‎【答案】(1)趋势: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2)特点:新旧治理体制并存;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 ‎【解析】‎ ‎(1)趋势:根据“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得出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根据“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得出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根据“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得出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根据所学,还可从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分析回答。‎ ‎(2)特点:根据“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得出新旧治理体制并存;根据“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得出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予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信息:一战后,欧洲兴起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 该观点片面。‎ 论证: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但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等国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一味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没能制止二战的全面爆发,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 结论: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战后欧洲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 ‎【解析】根据“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可提取信息:一战后,欧洲兴起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该观点片面。论证:结合所学,可从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有利于缓和国际局势说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从英法等国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一味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等说明其局限性。最后说明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战后欧洲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没有进行正确的理性反思,不承认争霸性质,推卸战争罪责,奉战犯为“民族英雄”,坚持军国主义思想,宣传民族复仇主义;不承认军事失败,发展新的军事理论。德国对大战的错误反思,决定了它力图摆脱束缚扩军备战,挑战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重新走向世界战争之路,最终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 二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对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发源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是如何进行战争反思的,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没有对一战进行理性反思;一战后对德制裁激起民族复仇情绪;军国主义传统。‎ ‎(2)方式:理性反思战争,并承担责任;通过立法防止新纳粹产生;重视对青少年教育;遵守战后国际协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融入欧洲一体化。‎ 影响:促进了德国的和平崛起;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解析】‎ ‎(1)原因:根据“德国没有进行正确的理性反思”得出没有对一战进行理性反思;根据“宣传民族复仇主义”得出一战后对德制裁激起民族复仇情绪;根据“坚持军国主义思想”得出军国主义传统。‎ ‎(2)方式:根据“二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对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得出理性反思战争,并承担责任;根据“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得出通过立法防止新纳粹产生;根据“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得出重视对青少年教育;根据“尊重战后国际协定”得出遵守战后国际协定;根据“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得出走和平发展道路,融入欧洲一体化。影响:根据“走和平崛起道路”得出促进了德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根据“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得出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